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5)
2023(6957)
2022(6244)
2021(5728)
2020(5171)
2019(11909)
2018(11863)
2017(23119)
2016(12625)
2015(14535)
2014(14872)
2013(14724)
2012(14124)
2011(12760)
2010(12925)
2009(12168)
2008(12453)
2007(11534)
2006(9776)
2005(8848)
作者
(38090)
(32336)
(32115)
(30704)
(20669)
(15655)
(15027)
(12685)
(12004)
(11442)
(10817)
(10799)
(10350)
(10349)
(10295)
(10176)
(10056)
(9538)
(9381)
(9350)
(8117)
(7986)
(7896)
(7356)
(7278)
(7265)
(7170)
(7144)
(6669)
(6614)
学科
(55919)
经济(55871)
(30611)
管理(30535)
方法(27401)
数学(23909)
数学方法(23700)
(23265)
企业(23265)
(21221)
贸易(21214)
(20557)
(15473)
中国(13196)
(13015)
地方(12433)
(11609)
业经(10252)
农业(9755)
(9273)
(8781)
关系(8616)
(8165)
理论(8132)
(8042)
金融(8040)
(7872)
财务(7858)
财务管理(7833)
(7828)
机构
大学(189535)
学院(189367)
(81200)
经济(79536)
管理(68165)
研究(66494)
理学(58312)
理学院(57582)
管理学(56591)
管理学院(56220)
中国(48521)
科学(40838)
(40082)
(35367)
(35308)
(35030)
研究所(32184)
中心(30223)
业大(29515)
(28887)
农业(28346)
财经(28251)
经济学(25450)
(25437)
北京(25402)
(25290)
师范(25022)
(23790)
经济学院(23385)
(23183)
基金
项目(121938)
科学(93150)
研究(89376)
基金(85538)
(74828)
国家(74213)
科学基金(61229)
社会(54191)
社会科(51296)
社会科学(51277)
(48084)
基金项目(45139)
教育(41421)
(40731)
自然(39026)
自然科(38049)
自然科学(38036)
编号(37754)
自然科学基金(37339)
资助(36125)
成果(30895)
重点(28018)
(27542)
(27495)
课题(26127)
(24918)
科研(24041)
创新(23377)
大学(23178)
教育部(23090)
期刊
(87705)
经济(87705)
研究(54063)
中国(32418)
(31712)
学报(31159)
(26739)
科学(26532)
大学(22784)
农业(21730)
管理(21605)
学学(21424)
教育(18987)
(16458)
(16227)
金融(16227)
技术(15473)
经济研究(15133)
国际(14893)
业经(14884)
问题(13394)
财经(13331)
(12028)
(11486)
商业(10271)
世界(9946)
技术经济(9400)
统计(9225)
(9192)
理论(8732)
共检索到279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习建华  
(一)沪港本地产品出口的比较 由于制造业的大量内移,香港制造业相对衰退,1995年港产品出口总额为2136.57亿港元,比1989年的2241.04亿港元还减少了100多亿港元,港产品出口90年代以来处于停滞状态,如果扣除香港的通货膨胀因素,实际为负增长。 相反,进入90年代以后,上海本地产品的出口迅速增长,1990~1995年年均增长速度达20%,大大超过GDP的年增长速度。外贸出口商品总额由1989年的50.32亿美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文敬  蔡春林  武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牛树海  
江苏省近些年来,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而对江苏外贸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吕晓军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贸易总量小、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量不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本文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贸易总量、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及其各自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入手,从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发展特色贸易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睿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大豆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以及对进口依存度过高等现象的存在,给国内大豆种植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从中国大豆对外贸易的现状着手,分别从中国大豆定价权的缺失、转基因大豆对我国大豆行业的冲击、国内政策对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豆进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大豆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石春华  王毅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大幅下滑,但降幅小于欧美日,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提升,主要贸易伙伴格局未变。随着国际经济的触底回升,我国对外贸易降幅逐步收窄。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抗跌,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复苏的主要动力。2010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中国对外贸易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仍比较严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雨时  
本文认为,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若世界经济贸易局势不发生超乎预期的逆转和我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近期内取得进展,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在2002年下半年将显著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昊  
北京进出口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和转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北京成为我国重要的非港口式贸易中心。通过对非港口式贸易中心这一现象的分析,认为技术进步,有效配置资源是非港口式贸易中心出现的重要理论原因;市场影响力、信息资源、交通体系、科技智力资源等因素是非港口式贸易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北京依托信息、人才、市场、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快速成长为重要的非港口式贸易中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储玉坤  
据美国商务部最近公布的1991年美国外统计资料,美国外贸的形势好转,1991年美国出口额增达4219亿美元,比上年的3936亿美元增长了7.2%;进口额稍有下降,为4881亿美元,比上年的4953亿美元下降了1.5%。这使美国的巨额逆差从1990年的1017亿美元减少到1991年的662亿美元,降幅高达38%,为美国外贸发展史上仅见的现象。当此世界贸易继续缓慢增长之际,唯有美国外贸形势好转,更觉得难能可贵。1991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53万亿美元,比上年的3.47万亿美元,仅增长了1.5%,其增长速度只有美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勇  
近年来,中德两国贸易额总体呈增长态势,往来商品互补性增强,并且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然而,德国出于对本国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制定了要求严苛的技术标准,使中国商品进入德国市场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德贸易合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德贸易合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勇  
近年来,中德两国贸易额总体呈增长态势,往来商品互补性增强,并且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然而,德国出于对本国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制定了要求严苛的技术标准,使中国商品进入德国市场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德贸易合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德贸易合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潘彤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强劲,成为疫情影响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形势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贸易新业态加速发展,但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充满变数。因此,中国应继续打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正确处理好国际贸易政策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国际贸易规则这"三对关系",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开放格局,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拓展对外贸易合作领域,构建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凡  
融入GVC生产体系以来,上海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取得了重大调整与升级,在GVC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然而在长期不理想的贸易增加值和迄今未能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前景下,这一提升仅具有相对性。依托GVC发展至今,生产和服务的技术复杂度低、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足、有国际影响力的高低值自有品牌匮乏、国际竞争性跨国领军企业稀缺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上海在GVC体系中的议价和获利能力。如何解除束缚,进一步提升上海产业和对外贸易的GVC地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本文在简要回顾近些年来东亚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后,主要分析了该地区外贸急剧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本文对该地外贸前景作了展望,认为东亚经济全面复苏还需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1999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外贸状况会好于1998年,但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