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9)
- 2023(10583)
- 2022(9404)
- 2021(9004)
- 2020(7483)
- 2019(17575)
- 2018(17492)
- 2017(34741)
- 2016(18810)
- 2015(21143)
- 2014(21230)
- 2013(21128)
- 2012(19183)
- 2011(17205)
- 2010(16873)
- 2009(15488)
- 2008(15124)
- 2007(13163)
- 2006(11441)
- 2005(9991)
- 学科
- 济(76948)
- 经济(76859)
- 管理(56070)
- 业(54059)
- 企(47017)
- 企业(47017)
- 方法(39569)
- 数学(34862)
- 数学方法(34558)
- 财(20251)
- 中国(18231)
- 农(17876)
- 业经(15972)
- 学(15552)
- 务(14296)
- 财务(14236)
- 财务管理(14220)
- 制(13917)
- 贸(13894)
- 贸易(13885)
- 地方(13865)
- 企业财务(13632)
- 易(13417)
- 理论(13081)
- 融(11809)
- 金融(11808)
- 和(11744)
- 农业(11389)
- 银(11362)
- 银行(11322)
- 机构
- 大学(269817)
- 学院(266206)
- 管理(110466)
- 济(107137)
- 经济(104838)
- 理学(96346)
- 理学院(95332)
- 管理学(93733)
- 管理学院(93275)
- 研究(85743)
- 中国(65502)
- 京(56864)
- 科学(51959)
- 财(49874)
- 所(42573)
- 财经(40983)
- 农(38693)
- 研究所(38641)
- 中心(38635)
- 业大(38508)
- 经(37401)
- 江(36707)
- 北京(36212)
- 范(33401)
- 师范(33116)
- 经济学(31945)
- 财经大学(31029)
- 院(30755)
- 州(30450)
- 农业(30321)
- 基金
- 项目(183016)
- 科学(144205)
- 基金(134472)
- 研究(133262)
- 家(116211)
- 国家(115268)
- 科学基金(100062)
- 社会(83491)
- 社会科(79160)
- 社会科学(79139)
- 基金项目(72214)
- 省(69524)
- 自然(66737)
- 自然科(65234)
- 自然科学(65219)
- 自然科学基金(64078)
- 教育(61052)
- 划(58889)
- 资助(56460)
- 编号(54191)
- 成果(43371)
- 部(40948)
- 重点(39878)
- 创(37851)
- 发(37006)
- 课题(36120)
- 教育部(35512)
- 创新(35170)
- 科研(35161)
- 大学(34893)
- 期刊
- 济(113671)
- 经济(113671)
- 研究(79662)
- 中国(46350)
- 学报(40763)
- 管理(40580)
- 科学(37977)
- 财(37865)
- 农(33907)
- 大学(31009)
- 学学(29249)
- 融(27162)
- 金融(27162)
- 教育(26052)
- 农业(23660)
- 技术(21932)
- 财经(20704)
- 经济研究(18220)
- 业经(17944)
- 经(17422)
- 理论(15282)
- 问题(14601)
- 实践(14041)
- 践(14041)
- 图书(13862)
- 技术经济(13026)
- 科技(12302)
- 现代(12137)
- 商业(12102)
- 业(11796)
共检索到382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津
文章以2011年5月31日至2012年6月12日的当月连续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为数据分析基础,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关系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现货指数之间的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沪深300股指期货是沪深300股指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沪深300股指指数不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现货指数 波动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盛美娜
2010年4月16日,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填补了中国股票市场缺乏"双向交易"的空白。但到目前为止,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是一个问号。通过选取2005年4月8日至2011年2月23日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运用GARCH建模方法对其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洗脱强加在股指期货身上的莫须有罪名。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波动性 GARCH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嵩 肖一 金寿鹏
本文主要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自上市以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这对于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的高频数据,将样本划分为5个区间并分别建立二元VAR-BEKK-GARCH模型以研究两者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仅在股指盘整合"股灾"时期二者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关系,由此可得出重要结论:股指期货在"股灾"期间能够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分担市场风险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互动关系 引导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海荣 陈标金
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与股指现货价格关联波动的统计分析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按成交量加权设计的指数化套期保值策略是有效的;股指期货价格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比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更剧烈,股指现货价格则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比利好消息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涨市应更重视股指期货市场的表现,跌市应更重视股指现货市场的表现。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差价的变化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并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预测能力,那种认为期现基差变化可以预测股市涨跌的"经验"认识是不可靠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永哲 钱敏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当月连续合约及同期的沪深300指数5分钟价格高频数据,建立GARCH、BEKK-MGARCH等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存在显著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且无论是短期波动溢出效应强度还是波动溢出效应的持久性,现货市场都处于相对略微强势地位。在此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跨市场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欣欣
该文使用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6月29日间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造非参数波动和跳跃指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连续性波动、已实现跳跃和已实现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的现货均进行自发调整以实现两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样本期内两市的各波动和跳跃指标间未呈现出格兰杰因果关系。相对于现货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性更强,且对现货市场有引导作用。期现货市场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且该联动(相关性)波动程度较高。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动态相关 跳跃 波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代军 陈伟
运用GARCH(1,1)模型和常规描述性统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A股现货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改善了A股现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建议强化风险意识,逐步推出MINI型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榴红 张学东 王磊磊
运用GARCH模型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虽然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波动性将逐步减小;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并非是由于加速了信息流动所导致的,而是由期货市场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通过TGARCH、EGARCH模型检验非对称性效应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利空消息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大于同等程度利好消息引起的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沈中华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波动性 到期日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昊骅 张晓强 陈莹
文章构造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lead-lag网络,分析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及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对于股票现货有显著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在不同的阶段差别并不明显;股指期货对于股票交易行为有显著影响,股指期货的变动会显著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异常波动日,股指期货对股票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股指期货不再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反而很大程度上受金融股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康艳青 许仿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和T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减缓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了信息的流动速度,利空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性变得弱,说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系统风险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祥友 王瑶 何帅 代宏霞
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为研究对象,从交易规模方面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从交易价格方面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速度,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强度,据此分析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与价格发现的时变特征及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与价格发现均呈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能力与价格发现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交易竞争能力的动态性角度解释了其价格发现能力的时变性,从股指期现货市场的深层价量关系方面剖析了股指期现货市场微观结构。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交易竞争 价格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ARMA-GARCH-SN模型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率研究与预测
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
股指期货投机者与股票市场波动率——来自沪深300指数期货的经验证据
沪深300股指期货动态价量关系研究
交易量和波动率动态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
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前后股市波动的实证分析
沪深300仿真股指期货价格不对称跳跃波动的实证分析
股指期货的引入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分析
市场深度、流动性和波动率——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启动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线性与非线性因果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