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
- 2023(1239)
- 2022(1033)
- 2021(934)
- 2020(902)
- 2019(1905)
- 2018(1927)
- 2017(3469)
- 2016(1937)
- 2015(2266)
- 2014(2141)
- 2013(2229)
- 2012(2142)
- 2011(1910)
- 2010(1710)
- 2009(1685)
- 2008(1638)
- 2007(1374)
- 2006(1224)
- 2005(1015)
- 学科
- 济(9320)
- 经济(9315)
- 方法(6303)
- 数学(5977)
- 数学方法(5860)
- 业(4384)
- 管理(4383)
- 企(3845)
- 企业(3845)
- 学(2670)
- 草(1889)
- 财(1837)
- 融(1760)
- 金融(1759)
- 中国(1673)
- 地方(1524)
- 贸(1506)
- 贸易(1506)
- 农(1447)
- 易(1425)
- 业经(1245)
- 市场(1235)
- 务(1192)
- 财务(1191)
- 财务管理(1190)
- 企业财务(1146)
- 和(1107)
- 制(1090)
- 环境(1078)
- 银(1055)
- 机构
- 大学(29674)
- 学院(28778)
- 济(11752)
- 经济(11555)
- 研究(10784)
- 管理(10380)
- 理学(9237)
- 理学院(9117)
- 管理学(8801)
- 管理学院(8751)
- 科学(7926)
- 中国(7614)
- 农(7253)
- 京(6040)
- 农业(5938)
- 所(5904)
- 业大(5903)
- 研究所(5531)
- 财(5299)
- 中心(5087)
- 财经(4483)
- 经(4161)
- 农业大学(3940)
- 经济学(3856)
- 北京(3775)
- 江(3775)
- 院(3659)
- 省(3651)
- 科学院(3576)
- 室(3575)
共检索到40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卫剑波 王琦
本文研究沪深300香草指数期权的动态对冲问题。在3月期和1年期期权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固定实现波动率和连续实现波动率对冲的结果,发现对冲波动率和实现波动率的差异是主要的对冲收益来源。基于此,本文又探索了Gamma识别和趋势识别的期权对冲策略,发现gamma识别能够显著提升整体对冲效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储国强 卫剑波 王琦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沪深300指数障碍期权的动态对冲问题。首先我们简单展示了使用固定波动率和动态历史波动率方法对香草期权进行对冲的结果。随后重点研究了障碍期权的动态对冲问题。通过使用有限差分法定价,研究了障碍期权的参数特征,分析了传统动态对冲策略应用在障碍期权上的效果和缺陷。通过SLSG策略,对传统对冲策略进行了初步改进。最后通过对delta设置上限、不确定波动率模型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障碍期权动态对冲的效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锦成
月度融资融券余额是股票投资者预测股指趋势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冲基金指数反映了对冲基金整体收益率的情况。文章利用国内对冲基金指数、融资余额、融券余额变动情况这三个与对冲相关的变量,拟合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它们与沪深300指数的互动关系,检验A股市场上对冲工具和对冲指数的传导性作用。检验结果显示融资融券交易并没有对A股市场产生冲击效应,对冲基金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有一定的前瞻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丽
月度买空卖空余额是投资者当月看涨与看跌的一种重要指标,本文将利用国内对冲基金指数、买空卖空余额变动三个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它们与沪深300指数的互动关系,探究A股市场上对冲因素的传导作用。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沪深300指数 VEC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桂平
本文基于无风险套利的角度,利用2014年8~9月期权交易的买卖报价数据,采用事前和事后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沪深300指数期权仿真交易市场的效率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事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沪深300指数期权仿真交易市场确实存在着理论上的套利机会,但套利机会较小。事前分析显示,盒式价差条件和看涨期权牛市价差条件在延迟时间处于0~1秒时套利收益均值大于零,存在有效的套利机会,而其他套利条件则不存在有效的套利机会。但延迟时间超过1秒后,买卖报价仍维持套利机会的可能性迅速降低,市场逐渐趋向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湘晋 牛孟宇
文章以2005年4月8日至2007年10月30日沪深300指数日收盘价格序列为样本,以复合收益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股市收益率非正态性检验,分析了沪深300指数的一些典型统计特征,验证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尖峰厚尾"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模型,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沪深300指数收益的真实分布。最后对其进行了GARCH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波动存在着显著的GARCH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桂平
本文利用期权边界条件和期权期货平价关系式,采用事前和事后分析的方法,从无风险套利角度对沪深300指数期权仿真市场和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之间的跨市场套利有效性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事前、事后分析结果显示:仿真期权市场中期权边界条件带来的跨市场套利机会非常少(尤其在看跌期权市场中),而在期权期货平价关系式上面,确实存在着理论上的跨市场套利机会;指数期权市场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市场效率,在跨市场套利信号出现后,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有效的跨市场套利机会迅速减少,市场逐渐趋于有效,但局部市场中有效的套利机会维持较长时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家玮 伊藤敏子 门明
经典持有成本模型在非随机利率假设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仅仅是远期合约而非期货的定价模型。本文采用拟合SHIBOR曲线的方法生成无风险纯折现债券模拟价格序列,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的随机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利率管制、股指期货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中不含随机利率效应,指数远期和期货理论价格相等;如果持有成本模型其他假设条件也得到满足,则该模型可以用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定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子荣
本文通过对沪深300指数的研究,得到沪深300指数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运用ARIMA模型拟合沪深300指数,在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中,其残差不能通过白噪声检验。而且,沪深300指数也不存在ARCH效应,从而,利用ARCH模型进行也不合适。这样,为时间序列模型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心 李淑敏 丁海峰
投机者是期货市场一类重要的投资者,价格波动风险是投机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上市以来的真实交易数据,利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VAR方法研究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的投机者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以期能为投资者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锋 李立恒 黄越 何涛
通过利用R/S分析和MF-DFA分析方法,研究沪深300指数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发现沪深300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长程相关分形特征,即系统存在状态的持续性。通过MF-DFA分析,发现沪深300指数存在多标度特性,结合多重分形谱发现用单一的分形模型去研究沪深300指数的分析特征是不合适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帆
文章对选取沪深300指数收盘价序列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和Hurst指数的计算,得出价格序列的非正态和长记忆性特征。随后选择了适当的结构建立Elman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技术分析中的K线图理论,对沪深300指数隔夜开盘价进行了预测。经过求解和趋势检验,以及与相同输入输出结构线性模型的比较,发现该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阮青松 吕大永
通过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经典现象——羊群效应,并运用CCK模型和CH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羊群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所选的数据区间内,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之间的羊群效应现象并不明显;在对上升市和下降市的子样本检验过程中发现,上升市中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下降市中没有明显的羊群效应现象。
关键词:
羊群效应 行为金融学 CCK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晋忠 梁贺 李俊霖
分形市场理论已被广泛用来解释市场运行,本文借助该理论研究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数据样本取自2010年4月16日到2015年2月25日,共1177个交易日,以5分钟、1小时、日收益率序列作为分析对象,和正态分布比,发现它们存在尖峰肥尾现象,Hurst指数值分别是0.548,0.602,0.703,显著大于0.5,V统计量分别是57天、59天、71天。3种不同抽样频率的时间序列一致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具有持续性特征,考虑到样本空间有限性问题,非周期循环长度计算不会那么精确,可以认为存在一个55—75天的非周期循环长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晓静 陈钟
在考虑了交易成本、指数期货保证金水平以及跟踪误差等因素后,本文给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无套利区间。选择ETF组合作为沪深300指数现货的替代,根据日均跟踪误差最小化原则确定各ETF比重。利用中金所仿真交易数据,我们发现,各仿真合约的错误定价率平均都在8%以上,但在7月份以后显著下降;已到期合约IF0707的平均月化套利收益率为9%,三个未到期合约同样存在可观的套利收益。本文通过分析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期现套利,以期为期货交易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可操作的参考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