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3)
- 2023(14419)
- 2022(12268)
- 2021(11198)
- 2020(9585)
- 2019(21798)
- 2018(21355)
- 2017(41540)
- 2016(23033)
- 2015(25614)
- 2014(25603)
- 2013(25322)
- 2012(23554)
- 2011(21299)
- 2010(21147)
- 2009(19988)
- 2008(20214)
- 2007(18319)
- 2006(15759)
- 2005(14408)
- 学科
- 济(92993)
- 经济(92862)
- 管理(70917)
- 业(68145)
- 企(57187)
- 企业(57187)
- 方法(45585)
- 数学(40746)
- 数学方法(40350)
- 财(30212)
- 农(24127)
- 制(23628)
- 中国(22921)
- 务(19897)
- 财务(19861)
- 财务管理(19817)
- 业经(19740)
- 学(19655)
- 贸(19032)
- 贸易(19024)
- 企业财务(18960)
- 易(18524)
- 银(17103)
- 银行(17039)
- 融(16888)
- 金融(16884)
- 行(16173)
- 体(15691)
- 农业(15241)
- 地方(14593)
- 机构
- 大学(338950)
- 学院(335650)
- 济(140838)
- 经济(138021)
- 管理(126637)
- 研究(114822)
- 理学(109452)
- 理学院(108234)
- 管理学(106375)
- 管理学院(105751)
- 中国(88776)
- 科学(70954)
- 京(70066)
- 财(69299)
- 农(64882)
- 所(60090)
- 财经(55029)
- 研究所(54410)
- 业大(54169)
- 中心(52881)
- 农业(51626)
- 江(50471)
- 经(50029)
- 经济学(44666)
- 北京(43696)
- 财经大学(41216)
- 经济学院(40551)
- 院(40467)
- 范(39710)
- 州(39326)
- 基金
- 项目(224391)
- 科学(175985)
- 基金(166141)
- 研究(154739)
- 家(148006)
- 国家(146854)
- 科学基金(124502)
- 社会(100328)
- 社会科(95305)
- 社会科学(95273)
- 基金项目(87945)
- 省(86256)
- 自然(83191)
- 自然科(81354)
- 自然科学(81321)
- 自然科学基金(79972)
- 划(73884)
- 教育(71349)
- 资助(68539)
- 编号(59552)
- 重点(51074)
- 部(50538)
- 成果(48497)
- 创(46656)
- 发(46301)
- 科研(44393)
- 创新(43858)
- 教育部(43057)
- 制(43056)
- 计划(42847)
- 期刊
- 济(149460)
- 经济(149460)
- 研究(96088)
- 中国(64749)
- 学报(61484)
- 农(57510)
- 财(57042)
- 科学(52888)
- 管理(45867)
- 大学(45403)
- 学学(43583)
- 农业(37561)
- 融(37227)
- 金融(37227)
- 财经(28844)
- 教育(26619)
- 技术(25548)
- 经济研究(24902)
- 经(24576)
- 业经(23037)
- 业(20260)
- 问题(20148)
- 版(17918)
- 贸(17235)
- 理论(16716)
- 技术经济(16319)
- 统计(15921)
- 业大(15583)
- 商业(15198)
- 科技(15165)
共检索到495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全 邓淑斌
利用同一样本空间下的多元波动率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其中原因不仅源自现货市场的基本面因素,还源自股指期货的高波动性明显冲击了现货市场,从而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而这其中的传导机理在于:在当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占绝对比例的现实格局下,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正反馈交易效应、价格引导机制以及期现套利对冲不充分等三方面因素的叠加,最终将影响现货市场的波动,进而冲击现货市场的稳定运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康艳青 许仿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和T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减缓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了信息的流动速度,利空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性变得弱,说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系统风险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榴红 张学东 王磊磊
运用GARCH模型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虽然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波动性将逐步减小;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并非是由于加速了信息流动所导致的,而是由期货市场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通过TGARCH、EGARCH模型检验非对称性效应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利空消息引起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大于同等程度利好消息引起的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沈中华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波动性 到期日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盛美娜
2010年4月16日,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填补了中国股票市场缺乏"双向交易"的空白。但到目前为止,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是一个问号。通过选取2005年4月8日至2011年2月23日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运用GARCH建模方法对其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洗脱强加在股指期货身上的莫须有罪名。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波动性 GARCH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昊骅 张晓强 陈莹
文章构造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lead-lag网络,分析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及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对于股票现货有显著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在不同的阶段差别并不明显;股指期货对于股票交易行为有显著影响,股指期货的变动会显著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异常波动日,股指期货对股票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股指期货不再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反而很大程度上受金融股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窦泽群 李永建 程富强
交易制度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做空机制并不成熟,投资者往往习惯于扩大正面消息对股价的影响,而缩小负面消息对股价的影响,这使得股票估值高于其内在价值,波动也随之增强。为了判断卖空约束与市场波动之间是否有明确的相关性,本文分别采用事件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研究我国卖空约束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卖空约束的放松能有效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关键词:
卖空约束 波动性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波 李超
股指期货推出对相应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均存在多种可能。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品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评估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带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A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A股市场波动性影响中性,既不存在股市稳定器效应,也不存在加剧股票现货市场波动的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津
文章以2011年5月31日至2012年6月12日的当月连续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为数据分析基础,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关系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现货指数之间的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沪深300股指期货是沪深300股指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沪深300股指指数不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现货指数 波动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海荣 陈标金
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与股指现货价格关联波动的统计分析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按成交量加权设计的指数化套期保值策略是有效的;股指期货价格对利好消息的反应比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更剧烈,股指现货价格则对利空消息的反应比利好消息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涨市应更重视股指期货市场的表现,跌市应更重视股指现货市场的表现。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差价的变化对期货和现货价格并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预测能力,那种认为期现基差变化可以预测股市涨跌的"经验"认识是不可靠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虹
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来,我国股指期货已经平稳运行了一年多。本文从考察亚洲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出股指期货的实践和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入手,选取沪深300指数在2008年到2011年7月期间运行数据,通过建模的方式,对股指期货上市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在平抑现货市场波动和提高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市波动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步
基于2010年5月2015年4月A股和股指期货的数据,结合倾向性得分匹配与差分回归等方法,分析股指期货投机者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指期货投机者总体上并未显著影响股市波动率;市场流动性较好时,股指期货投机增加伴随着股市波动率的降低;市场流动性较差时,股指期货投机者对波动率没有明显影响。本文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期指投机者实际功能的认识。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投机者 股票 波动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晨辉 刘新梅 付雷鸣 耿紫珍
以沪深300指数的五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不同市态不同时段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沪深300指数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市态下非交易时间宏观信息发布对沪深300指数波动的影响大于交易时间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的影响;不同市态下不同时段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波动非对称性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性,并且牛市行情下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波动非对称性的影响大于熊市行情下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郦金梁 雷曜 李树憬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启动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本文考察2008年初至2011年10月的日内和跨日股指交易数据,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显著改善了反映股票市场运行质量的多个指标。股指日内5分钟波动率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下降了37%,而指数成分股的日对数交易量的方差下降了40%。基于EGARCH模型的参数估计显示,股票市场的市场深度和价格信息度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显著提升;股指日回报率的条件方差下降了约40%。这些结果说明,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提升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并进而提高了交易量的稳定性,降低了价格波动性。本文的研究为确认股指期货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并有利于深...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市场深度 流动性 价格波动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文文 杨视宇 沈骏
本文验证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DPIN动态知情交易概率指标的有效性,并将其与VPIN等交易量知情交易概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市场交易量更聚集的交易区间验证了DPIN指标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在市场交易量更大时,DPIN指标对市场的收益率、波动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与收益率正相关,波动率负相关。
关键词:
动态知情交易概率 收益率 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