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8)
- 2023(11187)
- 2022(9507)
- 2021(8524)
- 2020(7268)
- 2019(17038)
- 2018(16837)
- 2017(33230)
- 2016(18125)
- 2015(20681)
- 2014(20980)
- 2013(21242)
- 2012(20543)
- 2011(18929)
- 2010(19084)
- 2009(17846)
- 2008(17855)
- 2007(16208)
- 2006(14120)
- 2005(12988)
- 学科
- 济(91559)
- 经济(91474)
- 业(49140)
- 管理(49033)
- 方法(41002)
- 企(37662)
- 企业(37662)
- 数学(37087)
- 数学方法(36790)
- 中国(24751)
- 农(24610)
- 地方(23371)
- 财(20096)
- 业经(18168)
- 贸(17149)
- 贸易(17137)
- 易(16530)
- 农业(16151)
- 学(15851)
- 融(14868)
- 金融(14866)
- 制(14782)
- 银(14460)
- 银行(14430)
- 行(13896)
- 地方经济(13044)
- 环境(12623)
- 务(12225)
- 财务(12199)
- 财务管理(12158)
- 机构
- 大学(270591)
- 学院(270413)
- 济(118787)
- 经济(116369)
- 管理(101794)
- 研究(95796)
- 理学(86708)
- 理学院(85696)
- 管理学(84379)
- 管理学院(83865)
- 中国(74285)
- 京(57599)
- 科学(56842)
- 财(54791)
- 所(49448)
- 农(47814)
- 中心(44449)
- 研究所(44416)
- 财经(43208)
- 江(42066)
- 业大(39315)
- 经(39171)
- 农业(37577)
- 经济学(37365)
- 北京(36989)
- 范(35942)
- 师范(35570)
- 经济学院(33953)
- 院(33764)
- 州(33553)
- 基金
- 项目(171896)
- 科学(134967)
- 研究(125666)
- 基金(124184)
- 家(107485)
- 国家(106572)
- 科学基金(90743)
- 社会(80210)
- 社会科(76227)
- 社会科学(76206)
- 省(67421)
- 基金项目(65178)
- 教育(57988)
- 自然(57343)
- 划(56765)
- 自然科(56000)
- 自然科学(55984)
- 自然科学基金(55000)
- 资助(52738)
- 编号(51243)
- 发(42029)
- 成果(41905)
- 重点(39165)
- 部(38923)
- 课题(35872)
- 创(35244)
- 发展(34022)
- 展(33464)
- 教育部(33401)
- 科研(33172)
- 期刊
- 济(132965)
- 经济(132965)
- 研究(82826)
- 中国(54599)
- 农(43594)
- 财(41597)
- 学报(40816)
- 科学(37413)
- 管理(36018)
- 融(31870)
- 金融(31870)
- 大学(30720)
- 农业(29427)
- 学学(28898)
- 教育(27782)
- 技术(23541)
- 业经(22127)
- 财经(22069)
- 经济研究(21969)
- 经(18930)
- 问题(18117)
- 业(15903)
- 理论(15216)
- 贸(15120)
- 技术经济(14627)
- 统计(14437)
- 实践(13792)
- 践(13792)
- 商业(13620)
- 世界(12853)
共检索到41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玉成 赵伟
本文以沪深300指数期货和标的指数日收盘价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对标的指数的预期效果和引导关系。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期货对标的指数具有日间级别的引导作用,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沪深300指数期货较沪深300标的指数价格发现作用更强,且居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价格发现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向辉
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的基础功能。本文利用信息份额模型、长短期模型、EGARCH模型等,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一般领先现货价格,但不是价格决定者而仅是价格先行反映者;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合约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有着差别表现;股指期货的上市,提高了股市信息传播效率,积极作用比较明显。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沪深300指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成立 王朝晖 郑蓉
我国股指期货已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挂牌交易,股指期货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为投资者所关注。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关系探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和股票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快于现货市场;在交割月前,股指期货和现货相互引导,进入期货合约交割月后,只存在期货引导现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美玲
文章通过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并用方差分解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在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上,股指期货占主导地位。这说明,对于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市场信息能够更快捷的表达,增强了市场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超 康艳青
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股票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发现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上占主导地位,表明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强了市场效率,使市场信息能够更快捷的传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张龙斌 陈薇
从股指期货和现货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新信息融入比率两个角度,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研究采用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的1分钟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市场对新信息的反映速度快于现货市场。使用I-S模型和P-T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新信息主要通过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进行反映。从新信息反映速度和融入比率两方面来看,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都要强于指数现货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家玮 伊藤敏子 门明
经典持有成本模型在非随机利率假设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仅仅是远期合约而非期货的定价模型。本文采用拟合SHIBOR曲线的方法生成无风险纯折现债券模拟价格序列,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的随机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利率管制、股指期货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中不含随机利率效应,指数远期和期货理论价格相等;如果持有成本模型其他假设条件也得到满足,则该模型可以用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定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吴莉莉 胡蓉
利用沪深300指数及其期货当月主力合约的5分钟高频数据,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分析不同价格趋势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研究表明:第一,在上涨趋势中期货收益率单方面引起现货收益率变化,现货收益率不是引导期货收益变化的原因;但是,在下跌趋势中现货收益率与期货收益率具有相互引导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二,无论在上涨阶段还是下跌阶段,期货市场都在价格发现能力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第三,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短期内偏离均衡时,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向均衡方向调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峥
本文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沪深3 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现货指数与期货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现货指数处于主导地位,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应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套期保值来不断完善期货市场。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机构投资者 套期保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博 龙传文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政策进一步落实,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期货市场有别于证券市场,其基本功能是: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而股指期货的推出恰恰是为了满足证券市场中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要求。目前业界人士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昭 韩士专
本文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模型检验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高度相关,同时利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 方差分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澄 胡艺铭
本文基于同一时段沪深300股指期货及现货的每5分钟高频数据、每60分钟数据和日数据,利用VAR模型和VECM模型实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发现能力。结果表明:在高频交易中,股指期货价格的误差修正速度约是指数现货价格修正速度的200倍,股指期货价格单向引导现货价格,价格变动领先现货10分钟左右,股指期货主导价格发现过程;在低频交易中,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减弱,指数现货逐渐成为价格发现的主力驱动。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VAR VECM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建桥 孙文全
本研究利用2006年10月30日至2009年3月13日期间的仿真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每日结算价,探讨了期货价格的不对称跳跃波动行为。在实证研究方法上,本文以Chan和Maheu的GARCH(1,1)-ARJI模型为基础并进行了扩展,以EGARCH(1,1)-CJI和EGARCH(1,1)-ARJI两种模型来刻画股指期货价格的不对称和跳跃波动行为。实证结果显示:(1)沪深300仿真股指期货价格存在不对称跳跃波动,而且跳跃强度不为一固定常数,异常信息所产生的跳跃强度是随着时间变动的。(2)经过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EGARCH(1,1)-ARJI模型比EGARCH(1,1)-CJI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飞 黄凤
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具备的重要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程度对建设期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证500股指期货的一分钟高频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指期货及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并利用公共因子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要强于股指现货,且期货领导现货7分钟;动态分析发现:在期货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尚不稳定,其贡献率时高时低。因此,本文认为中证5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没有完整的发挥出来,还在进一步完善当中,并基于此为完善期货市场相关制度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雪 黄剑
文章选取中国棉花上市至实证结束期间29个完整合约的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预期效果和引导关系。结果表明:在2个月以内,棉花期货对于现货价格初步具有较明显的短期预测作用,且短期内期货价格变动是现货价格变动的Granger意义上的原因;长期来看,价格预测的能力和两者的协整稳定关系尚待进一步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