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8)
- 2023(6114)
- 2022(5133)
- 2021(4624)
- 2020(3946)
- 2019(9215)
- 2018(8936)
- 2017(18215)
- 2016(9648)
- 2015(10649)
- 2014(10575)
- 2013(10727)
- 2012(10171)
- 2011(9383)
- 2010(9310)
- 2009(8632)
- 2008(8715)
- 2007(7587)
- 2006(6585)
- 2005(6028)
- 学科
- 济(53581)
- 经济(53518)
- 管理(31970)
- 业(31755)
- 方法(31729)
- 数学(28562)
- 数学方法(28408)
- 企(28140)
- 企业(28140)
- 财(15481)
- 务(10784)
- 财务(10773)
- 财务管理(10757)
- 企业财务(10537)
- 农(10421)
- 中国(10399)
- 业经(9276)
- 制(8731)
- 贸(8509)
- 贸易(8509)
- 易(8215)
- 学(8166)
- 融(8034)
- 金融(8034)
- 理论(7594)
- 银(6724)
- 地方(6721)
- 银行(6715)
- 体(6623)
- 行(6377)
- 机构
- 大学(152019)
- 学院(146982)
- 济(71400)
- 经济(70375)
- 管理(61857)
- 理学(55213)
- 理学院(54748)
- 管理学(54006)
- 管理学院(53737)
- 研究(43884)
- 财(35077)
- 中国(33991)
- 京(29319)
- 财经(29272)
- 经(27061)
- 经济学(24640)
- 经济学院(22634)
- 财经大学(22599)
- 科学(22339)
- 中心(20491)
- 所(20217)
- 江(19649)
- 商学(19081)
- 商学院(18917)
- 北京(18243)
- 研究所(18033)
- 农(18013)
- 业大(17874)
- 经济管理(16772)
- 范(16542)
- 基金
- 项目(98001)
- 科学(80023)
- 基金(77182)
- 研究(70369)
- 家(65739)
- 国家(65271)
- 科学基金(58306)
- 社会(49931)
- 社会科(47784)
- 社会科学(47777)
- 基金项目(40499)
- 自然(37101)
- 自然科(36385)
- 自然科学(36379)
- 自然科学基金(35809)
- 省(34521)
- 教育(33488)
- 资助(33078)
- 划(29593)
- 编号(26186)
- 部(24334)
- 教育部(22282)
- 国家社会(22024)
- 人文(21479)
- 重点(21291)
- 成果(20761)
- 创(20480)
- 大学(19691)
- 科研(19229)
- 创新(19114)
共检索到20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鲲
本文在排除了股权分置改革、新股快速进入等事件的影响之后,对沪深300指数2005年1月—2008年11月期间成分股调整的价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成分股调整出现了显著的"公告日效应"。向下需求曲线假说、价格压力假说、信息含量假说、流动性假说及选择性偏差假说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沪深300指数调整的价格效应,而投资者知觉假说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本文也建议应将指数成分股调整纳入市场监管的统一框架之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邱凯 柯可
我国股票市场一直投机性较强,这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转化这种态势必须让投资者从追求股价差额利润转为追求资本利得,而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财务基本理论出发,对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不利于公司成长,提出应加强现金股利的管理。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影响因素 财务指标 短期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青亮 王婷
本文在Fama-French因子模型改进的基础上,用2004-2014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本溢价进行实证分析,并研究企业并购行为对人力资本积累及其风险溢价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用惩罚性准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估计,改进了普通GLS方法不能处理资产数目较大问题的局限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本存在显著为正的风险溢价;第二,并购行为的频繁度对企业人力资本的风险溢价有显著影响;第三,同行业间人力资本流动性较强,具体体现在同行业公司超额收益相关性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旭芬
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主要表现为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因市场参与者多种交易行为的存在,导致股票现货市场出现异常性变化。在非正态总体、小样本的情况下,传统的参数统计方法不适用于样本的差异性检验,因此,本文运用非参数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二项分布检验方法,对沪深300现货市场在期货合约到期日前后,相邻交易日各特定时间段中的市场特性指标是否存在显著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现货市场日内收益率和日内收益反转均发生了异常变化,这说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存在到期日效应。本文的结论部分地解释了到期日效应的形成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芳 曾庆铎
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标志着我国股票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两融交易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情绪的变化,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与股市收益的相关性研究对降低噪声投资者对股市波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将剔除宏观经济因素的融资融券变量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进而探索投资者情绪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和沪深300收益率呈现显著的因果关系,沪深300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影响显著为正,股市收益助推了投资者情绪的高涨;而投资者情绪高涨同样能够促进收益率提升,且在滞后前两期显著,随后这种影响逐渐弱化,这说明市场存在短期投机者,能够捕捉到短期市场趋势从而进行获利。本研究以融资融券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切入点,实证结果将为中小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提供借鉴,同时也将为股票市场完善情绪监管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燕
本文以2010年4月16日至2012年10月16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日收盘价和沪深300股指现货日收盘价为数据分析基础,对我国股指期货推出以来股指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了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发现股指期货价格和股指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具有一个结构突变点。线性与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之间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现货市场 协整 因果检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根文 田田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别研究了不同品种股指期货对标的指数成分股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显著提高了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而上证50股指期货并没有显著提高相应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由于上证50指数成分股包含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增加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但作用效果边际递减。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价信息含量 PSM-DID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文炜 陈云
市场有效性是衡量股指期货市场发展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10年4月16日-2014年4月17日的日频交易数据,运用wild bootstrap自动方差比检验、广义谱检验和Dominguez-Lobato检验等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弱式有效性进行检验。这些方法允许未知形式的条件异方差和小样本的存在,能够检测出序列的线性相关性和非线性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这主要归因于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长期资金的入市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城 姚刚 张佳乐
本文以期货定价偏差作为预期的代理变量,利用两个门限的LSTR转移函数方法对投资者的预期形式进行了直接的检验和分析,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的预期形式表现出非线性,更为接近黏性预期的假设,对市场利多利空消息的反应存在着黏性和突变性;同时该反应暗含了投资者非对称的心理容忍,对利多信息容忍程度更大,对利空信息容忍程度更小。并且发现2015年9月为稳定市场而实施的期货市场限仓的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在短期会使得投资者对利空信息的心理容忍变得更小,起到了有效的预期管理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阁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长期内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明显,短期内有助推作用。本文基于中金所推出的沪深300指数仿真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较大影响,但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股灾时期股指期货对现货产生瀑布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莉
选用Hong-因果检验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进行了均值、波动率和极端风险溢出检验,分别从信息溢出方向、溢出强度、溢出频率和溢出持续时间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样本期现货市场在信息溢出中明显起主导作用,股指期货市场政策频繁调整严重弱化了期指市场的功能。建议建立股指期货市场极端事件预警机制、期现市场联合监管协调机制和股指期货市场极端事件处置机制,通过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降低短期内期指市场政策大幅调整的可能,减少政策不确定对市场的损害,保证股指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和功能的发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玉成 赵伟
本文以沪深300指数期货和标的指数日收盘价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对标的指数的预期效果和引导关系。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期货对标的指数具有日间级别的引导作用,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沪深300指数期货较沪深300标的指数价格发现作用更强,且居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价格发现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唐文丽 曾月明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调整指数成份股的价格效应进行分析。在剔除了一系列特殊停牌的样本后,对国内上证180指数调整成份股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成份股被调出后,其价格反转趋势愈加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家玮 伊藤敏子 门明
经典持有成本模型在非随机利率假设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仅仅是远期合约而非期货的定价模型。本文采用拟合SHIBOR曲线的方法生成无风险纯折现债券模拟价格序列,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的随机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利率管制、股指期货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中不含随机利率效应,指数远期和期货理论价格相等;如果持有成本模型其他假设条件也得到满足,则该模型可以用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定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劲
何种随机过程能较好地描述股票价格波动,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施里耶(Bachelier,1900)提出,证券价格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普通布朗运动。萨缪尔森在1965年(Samuelson,1965a,1965b)更进一步提出,股票价格的变化遵循几何布朗运动。此后,几何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