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4)
2023(13217)
2022(10778)
2021(10129)
2020(8757)
2019(20349)
2018(20537)
2017(40239)
2016(21982)
2015(25063)
2014(25278)
2013(24664)
2012(22144)
2011(19573)
2010(19527)
2009(18239)
2008(18118)
2007(16150)
2006(13730)
2005(12120)
作者
(61932)
(51916)
(51893)
(49412)
(33045)
(24956)
(23848)
(20443)
(19577)
(18481)
(17619)
(17353)
(16419)
(16262)
(16239)
(15915)
(15799)
(15585)
(15109)
(14890)
(12872)
(12768)
(12653)
(11919)
(11781)
(11710)
(11537)
(11490)
(10459)
(10230)
学科
(93333)
经济(93232)
管理(66103)
(65584)
(55269)
企业(55269)
方法(48617)
数学(43684)
数学方法(42996)
(26091)
(24822)
中国(22633)
业经(19931)
(18485)
财务(18415)
财务管理(18374)
企业财务(17318)
(17028)
(16637)
农业(16301)
地方(16232)
(15942)
贸易(15936)
(15488)
理论(14868)
(13269)
技术(13219)
(12889)
银行(12860)
(12400)
机构
学院(312466)
大学(311210)
(127056)
管理(125064)
经济(124440)
理学(108885)
理学院(107814)
管理学(105594)
管理学院(105038)
研究(95958)
中国(73144)
(64278)
科学(59267)
(58548)
(50176)
(47746)
财经(47461)
业大(46660)
中心(45942)
(45913)
研究所(43387)
(43129)
北京(39758)
农业(39471)
经济学(39050)
(38427)
师范(38018)
(36487)
财经大学(35470)
经济学院(35459)
基金
项目(211754)
科学(167379)
基金(155046)
研究(152085)
(134579)
国家(133527)
科学基金(116242)
社会(96243)
社会科(91356)
社会科学(91328)
(83113)
基金项目(81821)
自然(77187)
自然科(75480)
自然科学(75462)
自然科学基金(74106)
教育(71992)
(69741)
资助(64915)
编号(62423)
成果(49366)
重点(47395)
(47079)
(44086)
(44074)
课题(41988)
科研(41367)
创新(41208)
教育部(40748)
大学(40016)
期刊
(131728)
经济(131728)
研究(83589)
中国(54094)
(49050)
学报(46924)
管理(45099)
(44886)
科学(43581)
大学(36188)
学学(34257)
技术(30446)
农业(30188)
教育(30059)
(26507)
金融(26507)
财经(23495)
业经(22452)
经济研究(21552)
(20033)
问题(17937)
统计(17760)
(16790)
技术经济(16659)
(16022)
财会(15450)
(15168)
决策(14651)
商业(14541)
理论(14461)
共检索到44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刁怀宏  
分散化作为现实股票市场中的一种投资策略,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投资成本的上升。因此,最优股票组合规模是分散化策略的成本与收益权衡的结果。以2002年~2009年间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的周对数收益率为样本,按照随机等权构造不同规模的股票投资组合,实证得到沪市股票组合规模与其风险分散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分散化的成本与收益两个度量,从而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确定出最优组合的股票数量。结果表明,无论对于借款投资者还是贷款投资者,在沪市180成分股中随机选择5只股票构建的等权重组合即可作为最优组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石玉山  刘海龙  
目前股票质押率定价一方面忽视了质权人的组合分散化效应对质押率定价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忽视了股票收益率特征对质押率定价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单一股票质押问题扩展至组合质押视角,利用AR(1)-GARCH(1,1)刻画股票收益率边缘分布的尖峰厚尾、波动聚集等特性,继而采用R-vine Copula刻画任意n只股票之间的联合分布和相依结构,最终得到基于R-vine Copula-GARCH的组合VaR分解法对应的质押率定价。本文定价方法充分考虑了质押标的的尖峰厚尾特征、收益率之间的复杂相依结构以及组合的分散化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本文以资产组合的国际分散化为视角,在我国股市风险溢价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即QDII①可能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股市目前风险酬报低下的情况下,QDII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资产组合国际分散化和更优风险酬报的机会。但与此同时,QDII存在一定的汇率风险和对国内股市资金分流的风险。因此,应趋利避害,积极稳妥地分阶段推进QDII。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健  胡文伟  李湛  
将中国股票市场1995~2005年的11年数据分为三个子样本期,构造等权投资组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效应。研究发现,三个子样本期内,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都随着投资组合中股票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之后变得平缓而趋于稳定,一般7~9个股票就能消除掉45.92%~49.61%的风险;相同规模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在整个样本期呈现确定性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分散掉同样比例的非系统风险所需的股票数也呈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分散化的好处随时间在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  
在以往的投资理论中不考虑交易成本,导致投资的完全分散化,对其实际的指导还是有差距的。文章在研究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交易成本为固定成本和数量成本后对模型的一个共同影响:有交易成本时,投资者的投资是不完全分散化的,即交易成本越大,投资项目越少,弥补了以往模型的不足,使得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市场,对投资者和理论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辉  陈立文  杨艳芳  
风险是金融投资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下一,投资组合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总是追求在一定收益率下风险最小。本文论述了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数学统计方法,阐明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后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化。本文还探讨了证券相关性和组合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英  陈桂芬  
文章以Harry 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将投资组合理论模型运用于世纪统计资料中,提出了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比例系数的数理统计方法,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为玉  
本文以2003—2013年间沪深两市的非ST股票及债券月度收益率数据为样本,论证了债券和股票投资组合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中,与债券收益率相关性较强的股票投资组合具有以下特征:成立年限较长、股票波动率较低、每股净资产股利较高、净资产回报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适度、外部融资比率低,并且实际控制人为中央国有企业的公司股票投资组合,与债券收益率的相关性也较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唐甜  
针对巨灾风险分散问题,对传统再保险方式与新兴风险证券化方式进行探讨,认为两种路径各具特色,通过经济学成本收益法定性分析得出结论:二者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风险程度上的补充结合。同时采用定量验证方法得出:在风险分散额较小的情况下运用再保险的方式是较为经济的,而当风险分散额大过临界点后,运用风险证券化方式分散巨灾风险是较优的选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立广  黄珍  
本文运用2009年中国8家QDII基金境外组合的周收益历史数据,与基于全球29个股市指数的收益数据构建的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前沿进行比较,探讨QDII基金在境外投资过程中是否存在"本土偏好"。研究发现我国QDII基金与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边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反映出较显著的本土偏好的投资行为。本土偏好减弱了国际分散化效果,降低了QDII基金的绩效。资本管制、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本土偏好的主要原因,因此放松资本管制,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加快资本市场开放和合作能够使投资者更好地享受国际分散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自然  
本文在总结前人城市规模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1990~2011年的数据,采用成本-收益法来研究中国城市的最大与最优适度规模问题,并按不考虑人力资本、考虑人均受教育年限和考虑人力资本三种情况来分析264个城市规模收益情况,外部成本则考虑政府成本、企业工资成本、通货膨胀成本、住房成本和环境成本几个方面,得出了最小与最大城市规模范围和最优城市规模范围。本文发现最优城市规模即净规模收益峰值在556~614万人之间,外部相对成本最低时的城市规模为578万人,最优规模大约在600万人。合理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欣  谢军  
本文调查了747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及其产业特征,考察了分散化的价值效应,探索了分散化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分散化企业较之非分散化企业具有更高的成长性,即使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资产结构、财务杠杆以及股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分散化对企业价值仍然存在显著的正向解释力。通过分析企业成长性的产业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分散化的溢价效应。同时还预测了分散化组织优势源于债务融资的税盾收益以及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所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研究表明,在不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分散化战略具有价值创造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丽华  
本文抽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1月部分基金和股票样本,构建低估值股票投资组合,并对基于市净率的股票交易策略进行实际应用,计算股票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最后比较定期储蓄、国债、开放式基金定投和低估值股票组合这四种投资方式的业绩表现,并对相关投资收益进行对比。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股票是本文所涉及到的投资工具中最有效和收益最高的投资工具,只要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股票能成为个人实现投资收益的有效理财工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宏伟  
以上市公司隐性税负与股票收益的影响关系为出发点,揭示了企业税收负担的变动在中短期内对股票收益的冲击效应,并以此说明企业所承担的隐性税负对其股票估值体系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恒保  
在微观经济学中,规模收益(也称规模经济)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一定的生产规模而能获得的经济上的利益。目前,经济学界运用规模收益的原理分析工业企业的经济规模的论著居多,而较少对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规模收益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