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3)
- 2023(2923)
- 2022(2373)
- 2021(2440)
- 2020(2150)
- 2019(5022)
- 2018(4706)
- 2017(9529)
- 2016(5413)
- 2015(6142)
- 2014(6090)
- 2013(6216)
- 2012(5649)
- 2011(4550)
- 2010(4653)
- 2009(4358)
- 2008(5055)
- 2007(4344)
- 2006(3812)
- 2005(3517)
- 学科
- 财(30714)
- 管理(29295)
- 企(28987)
- 企业(28987)
- 业(28744)
- 济(19812)
- 经济(19775)
- 务(18581)
- 财务(18581)
- 财务管理(18533)
- 企业财务(18018)
- 方法(12371)
- 财政(11926)
- 数学(11042)
- 数学方法(11022)
- 政(9497)
- 制(8816)
- 体(7107)
- 体制(6791)
- 公司(5505)
- 中国(4739)
- 策(4611)
- 制度(4154)
- 度(4154)
- 业经(4010)
- 税(3747)
- 税收(3478)
- 收(3449)
- 银(3213)
- 银行(3212)
- 机构
- 大学(69506)
- 学院(69222)
- 济(29729)
- 财(29655)
- 管理(29424)
- 经济(29247)
- 理学(25421)
- 理学院(25281)
- 管理学(25106)
- 管理学院(24977)
- 财经(18937)
- 研究(17936)
- 中国(17508)
- 经(17264)
- 财经大学(14132)
- 京(13283)
- 会计(11309)
- 商学(10208)
- 商学院(10153)
- 江(9855)
- 财政(9240)
- 融(9183)
- 经济学(9106)
- 金融(8957)
- 所(8906)
- 北京(8693)
- 中心(8406)
- 经济学院(8321)
- 政(8150)
- 科学(8061)
- 基金
- 项目(38079)
- 科学(30607)
- 基金(30056)
- 研究(27936)
- 家(24435)
- 国家(24234)
- 科学基金(22541)
- 社会(18812)
- 社会科(17998)
- 社会科学(17990)
- 基金项目(16097)
- 自然(15088)
- 自然科(14786)
- 自然科学(14783)
- 自然科学基金(14584)
- 资助(13348)
- 省(13240)
- 教育(13164)
- 划(10806)
- 编号(10782)
- 成果(9650)
- 部(9628)
- 性(9374)
- 教育部(8995)
- 人文(8880)
- 项目编号(8177)
- 大学(8011)
- 重点(8000)
- 制(7954)
- 科研(7875)
共检索到11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玲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告向股票市场输入的信息量。由于影响会计收益和股票价格水平的因素很多,因而,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年度报告公布时的未预期收益变化和股票报酬率的变化关系上。本文还随机抽取了上海证交所3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精平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于每年 7- 8月份披露半年报 ,这种中期报告披露制度很难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与此同时 ,预防与制止内幕信息的传播也比较困难 ,常常造成股价提前数周甚至数月就反映企业未预期收益 ,而年报披露为机构投资者或其他先知先觉者出售股票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导致“好年报”在披露时股价反而大幅下跌的不正常现象。国外已有的实证研究证实 ,季度收益有较大的信息量 ,并能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在我国现有的证券市场效率条件下 ,披露季度报告 ,可防止部分投资者利用季度收益获取非正常报酬 ,从而有利于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证券市场 ,减少证券市场风险。从披露季度的成本效益来看 ,要求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季度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似影 张长江
本文从年份、行业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我国重污染行业844家上市公司2004~2013年财务年报中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披露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13年底已有94.42%的样本公司年报中包含了环境绩效信息;但行业间差异较大,轻工业企业中除酿造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公司披露比例皆在80%以上,而重工业企业中只有23.08%的公司进行了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同时上市公司偏好披露定性信息,即使披露定量信息也以积极性内容为主,披露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的比例不足2%,披露政府环保补助信息的公司在2013年占到60.78%。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加快完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环保监管,以达到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志宏 王鹏 季丰
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和《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引入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同时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将在探讨其他综合收益的实质和具体项目界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情况的分析,总结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以益于提高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信息质量。
关键词:
其他综合收益 列报与披露 上市公司 年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晓霞
在对年报披露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得出了在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中进行年报披露信息分析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为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年报披露信息 股价 灰关联分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永春
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务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披露不及时;二是披露不充分;三是披露不真实。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突出信息披露的重点;加强关于公司成长性的披露;加强盈利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强网上披露;加大处罚力度,等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 批露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2006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准则"的实施改变了A股市场运行的会计信息环境:一方面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本文对2008年深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企业内控缺陷披露的经济因素以及管理者发现和披露内控缺陷的动机。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经营更加复杂,上市时间更短,近期经历了兼并重组或注册会计师变更,对内部控制建设投入的资源更少。同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更多的经历了财务报告重述,聘请的外部审计师的质量更低。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会计信息披露 财务报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琰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 ,并作分析。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 ,能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 ,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 ,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 0 0 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 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 30指数公司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 1 0 0强。采用网上测试和观测的方法 ,对其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六个方面 ,通过 2 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互联网 财务报告 披露 调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拓亚芬 李洪 罗贞
重要性是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则,重要性标准的确定是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上市公司2023年报为研究对象,结合监管部门关于重要性披露的新要求,梳理了财务报告相关事项重要性标准披露的范围和实际披露情况,分析了重要性标准的确定方法,包括绝对金额标准、相对金额标准、绝对金额与相对金额标准结合和定性标准,以及不同方法下的具体量化标准,根据重要性标准披露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要性原则运用不充分、基准选择不当、金额确定不合理等,最后从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角度,就恰当运用重要性原则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寿昌 杨雄胜
文章以2006-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更可靠盈余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不仅伴随着公司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同时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市场效率;不过,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主要是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带来的公司整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所致,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相对有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红 毛新述
本文以我国2006—2009年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856家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与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当年及在此之前5年财务报告质量的差异,以及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考察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我们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在当年及在此之前5年均显著高于其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从长期来看,投资者能据此对盈余进行区别定价。这表明,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信号发送作用,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财务报告的质量,并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本哲 于建民
上市公司自愿进行的网络财务报告,体现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从被动走向主动,可能代表会计信息披露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了影响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即公司规模、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股票类型、所属行业和所属地区,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上市公司网络财务报告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通过建立评价信息披露综合评价指数,利用SPS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网络财务报告 自愿信息披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