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5)
2023(10067)
2022(9207)
2021(8809)
2020(7311)
2019(17315)
2018(17338)
2017(33641)
2016(18516)
2015(21003)
2014(21198)
2013(21012)
2012(19357)
2011(17265)
2010(17251)
2009(15855)
2008(15304)
2007(13352)
2006(11886)
2005(10552)
作者
(54719)
(44966)
(44820)
(42675)
(28770)
(21673)
(20359)
(17852)
(17156)
(16323)
(15658)
(15027)
(14240)
(14199)
(13959)
(13811)
(13505)
(13467)
(12878)
(12753)
(11280)
(11180)
(10865)
(10268)
(10063)
(10023)
(9995)
(9973)
(9031)
(8843)
学科
(73007)
经济(72922)
管理(53144)
(49635)
(41104)
企业(41104)
方法(33983)
数学(29231)
数学方法(28821)
(20028)
中国(18702)
(17629)
地方(17287)
(17201)
业经(16194)
农业(13482)
(12932)
理论(12545)
(12513)
贸易(12506)
(12183)
环境(12105)
(12066)
技术(11378)
(11281)
财务(11210)
财务管理(11185)
企业财务(10564)
(10478)
银行(10443)
机构
大学(262751)
学院(260805)
管理(105885)
(98900)
经济(96472)
理学(91551)
理学院(90498)
管理学(88729)
管理学院(88280)
研究(87679)
中国(65188)
(57633)
科学(57005)
(44868)
(44426)
(41571)
研究所(40887)
业大(40231)
中心(39950)
(38026)
北京(37048)
(36013)
财经(35796)
师范(35701)
(32425)
农业(32397)
(32057)
(31830)
师范大学(28904)
经济学(27957)
基金
项目(181261)
科学(141573)
研究(132125)
基金(130283)
(113742)
国家(112815)
科学基金(96438)
社会(80328)
社会科(75938)
社会科学(75916)
(70594)
基金项目(70186)
自然(64503)
自然科(62938)
自然科学(62926)
自然科学基金(61764)
教育(60247)
(59977)
编号(54747)
资助(54081)
成果(44528)
重点(40454)
(39298)
(38459)
课题(37436)
(37041)
科研(34675)
创新(34478)
项目编号(33666)
大学(33377)
期刊
(110390)
经济(110390)
研究(77322)
中国(47823)
学报(42123)
管理(38979)
科学(38918)
(37560)
(32719)
大学(31317)
教育(30015)
学学(29167)
农业(26390)
技术(23476)
(20696)
金融(20696)
业经(18310)
财经(16661)
图书(16314)
经济研究(16128)
问题(14666)
理论(14240)
(14072)
科技(13320)
实践(13220)
(13220)
(13061)
技术经济(12880)
资源(12797)
现代(11898)
共检索到381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沈玉芳  
本文所谓沪宁杭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锡、常、宁、镇、扬(除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七市,浙江省的杭、嘉、湖、宁、绍、舟六市以及与其相关的安徽沿江部分地区。全区土地面积12.4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29%;人口7727.34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39%。本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是我国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  陆心贤  沈玉芳  
上海,是目前国内钢和钢材产量仅次于鞍钢并在全国承担着独特生产专业化任务(以生产中小型钢材为主)的九大钢铁基地之一;又是近代在当地一无铁矿、二无焦煤的情况下,为适应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位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钢铁工业老基地。作为老基地,一方面基础雄厚,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先天不足,尤其在涉及宏观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布局上,存在着一些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建一  
工业生产是人——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转换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之一。工业布局合理与否,对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深远,特别是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地域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对区域性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规划布局的角度来探讨环境保护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合理的工业布局既要服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铁柱,储慕东  
一、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几个主要阶段建国以来,我们新建了一些钢铁厂,开辟一些新点是完全应该的。有了一些新厂作为根据地,才为以后的改、扩建创造了条件,这是世界各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普遍规律。苏联虽然近些年发展钢铁工业主要依靠旧厂改扩建,但在其开始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建了不少新厂。也要看到,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缺少一个稳定而又长远的全面规划,因而在建设布局上出现了布点过多而经济效果不好的弊病。我国钢铁企业从1949年的18个企业(重点11个)发展到1979年达到1200多个(重点34个),增长了几十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简要回顾了我国钢产量从新中国成立时居世界第26位、经过半个世纪的迅猛发展跃居世界第一位的历程。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在新世纪取得的新进展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及调整思路,最后指出其愿景是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实现由世界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一、天津钢铁工业三十年发展简况天津市的钢铁工业解放前基础薄弱,1949年钢和钢材产量只有5,000吨上下;解放三十年来经过不断改建、扩建和部分新建,有了很大发展。到1979年底有生产企业近40个,其中炼钢厂4个,轧钢厂13个,铁合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莫菊林  
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我国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5190万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钢铁工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期,约有80-90%的钢铁产量集中在东北一带。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占全国的94.5%,铁产量占全国的88%。全国解放以后的1952年,沿海地区的钢产量仍占全国的85.8%,其中辽宁一省就占70%,而西南、西北两大地区合起来也只占3.8%。党和国家为此从战略上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局面,在沿海一带扩建鞍山、上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瑞钰  
世纪之交的钢铁工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接上期)四、当代钢铁产品在质量、品种、深加工方面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钢铁产品的质量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转炉复合吹炼、钢的二次精炼装置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在线化”作业,铁水预处理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瑞钰  
世纪之交的钢铁工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图120世纪世界粗钢产量总的变化趋势20世纪钢铁工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1]给出了自1900年以来世界粗钢产量的总的变化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路文杰  马翠香  
我国的钢铁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走生态化道路。本文建立了一套钢铁工业生态化的指标体系,钢铁工业生态化指标体系有正效益和负效益两类指标,其中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个子指标构成。本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我国2003年钢铁工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运算。研究结果表明钢铁工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是负向的,即钢铁工业对环境质量的损害较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常修泽  肖金成  
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存量资产结构的现状和各地区优化资产结构的初步实践,认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规模过小、过散、生产集中度低,必须在未来几年内通过资产集中和重组,构建几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才能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彬  
我国钢铁能源强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该文比较了我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产值能耗和吨钢能耗两类能源强度指标上的发展趋势,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了1996-2005年中日韩三国产品及工艺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变化对各国钢铁吨钢能耗的影响,最后将各国产值能耗与吨钢能耗作进一步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对中国和韩国吨钢平均能耗的下降有重要作用,结构的变化则对日本的吨钢平均能耗的下降有显著影响。因此,产品及工艺结构和效率是影响钢铁能源强度偏高的根本原因,在对产品及工艺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能耗的降低,还应注重经济性的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旭骞   朱景和   袁怀雨  
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海英  耿宝利  
本文介绍了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地理环境维、生态技术维、发展方式维、运作方式维和盈利状况维五个维度。作为钢铁企业建立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的一个工具,该模式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钢铁企业建立生态友好而又有经济效益的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实现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