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9)
- 2023(8394)
- 2022(7079)
- 2021(6636)
- 2020(5707)
- 2019(13607)
- 2018(13617)
- 2017(26081)
- 2016(14445)
- 2015(16667)
- 2014(16941)
- 2013(16847)
- 2012(15608)
- 2011(14302)
- 2010(14647)
- 2009(13647)
- 2008(13559)
- 2007(12351)
- 2006(10576)
- 2005(9330)
- 学科
- 济(64839)
- 经济(64786)
- 业(37872)
- 管理(37405)
- 方法(34196)
- 数学(31194)
- 数学方法(30622)
- 企(29817)
- 企业(29817)
- 农(21195)
- 中国(15441)
- 财(14835)
- 农业(14265)
- 业经(14205)
- 学(13243)
- 地方(12394)
- 贸(11174)
- 贸易(11169)
- 易(10835)
- 制(10496)
- 理论(10076)
- 和(9178)
- 银(8409)
- 务(8377)
- 银行(8377)
- 财务(8336)
- 财务管理(8309)
- 融(8034)
- 金融(8032)
- 行(7928)
- 机构
- 学院(215939)
- 大学(214570)
- 济(84576)
- 经济(82634)
- 管理(81860)
- 研究(71135)
- 理学(71018)
- 理学院(70225)
- 管理学(68583)
- 管理学院(68200)
- 中国(52370)
- 科学(46783)
- 京(45064)
- 农(42329)
- 所(37557)
- 财(37249)
- 业大(36055)
- 研究所(34420)
- 农业(33512)
- 中心(33166)
- 江(32644)
- 财经(29958)
- 北京(28179)
- 范(28081)
- 师范(27758)
- 经(27038)
- 州(25972)
- 经济学(25913)
- 院(24900)
- 技术(24207)
- 基金
- 项目(144556)
- 科学(111605)
- 基金(102695)
- 研究(101750)
- 家(90813)
- 国家(90088)
- 科学基金(75768)
- 社会(62287)
- 社会科(58925)
- 社会科学(58903)
- 省(58418)
- 基金项目(53962)
- 自然(50427)
- 自然科(49280)
- 自然科学(49265)
- 划(49120)
- 自然科学基金(48353)
- 教育(48066)
- 资助(43707)
- 编号(42338)
- 成果(34186)
- 重点(33060)
- 部(31371)
- 发(31114)
- 创(29672)
- 课题(29489)
- 科研(28361)
- 计划(28072)
- 创新(27710)
- 大学(26654)
共检索到306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聂沁苑
一、资料来源与评价 每一时期的生育水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研究不同时期生育水平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与美国人口理事会于1987年上半年在陕西咸阳市秦都区沣西乡进行了调查。该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渭河南岸,距西安市区约3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与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咸阳市中等水平,具有一定购代表性。这个调查从该乡选取了安谷、田家堡、李家庄三个村和段家堡的一部分,以1987年末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宝芬,黄润明,郑贵敏
60年代以来,广西妇女生育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和完善,广西妇女生育模式逐步向有计划的控制型转变。然而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从而使广西妇女生育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仅根据1982年广西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始于80年代末期,短短几年来,已取得明显的成绩。喀什地区是新疆最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1990年普查,总人口为2.853 634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8.83%。其中少数民族为2 649 700人,占该区总人口92.85%,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28.10%。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又以维吾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唐诗萌
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妇女生育模式和分孩次生育模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特别关注城乡差异、二孩生育及3039岁组妇女的生育状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中国妇女的生育模式总体呈现出适龄生育为主、晚育为辅;一孩生育为主、二孩生育比例不断提升的格局。生育模式随时间推移表现为适龄生育组妇女的贡献率下降,晚育组妇女生育贡献率上升的态势,但近年来晚育趋势有所缓解;早育、高龄生育和多育比例有所提升;生育年龄向适龄回归的同时还有
关键词:
生育模式 变化 晚育 二孩生育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祖根
无论是对人口生育状况的分析还是对人口预测来说,妇女按龄生育率都是一项重要的参数。按龄生育率反映了不同年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也称为生育模式。因此,探讨生育模式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廷猷,李程
妇女的生育模式实际上是指育龄妇女在总体平均意义下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年),每个育龄妇女平均活产婴儿数具体在每个年龄上生育分布的形式。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妇女结构、人口政策的不同,妇女的生育模式差别很大。本文仅就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现状及变化情况作初步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唐诗萌
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妇女生育模式和分孩次生育模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特别关注城乡差异、二孩生育及30~39岁组妇女的生育状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中国妇女的生育模式总体呈现出适龄生育为主、晚育为辅;一孩生育为主、二孩生育比例不断提升的格局。生育模式随时间推移表现为适龄生育组妇女的贡献率下降,晚育组妇女生育贡献率上升的态势,但近年来晚育趋势有所缓解;早育、高龄生育和多育比例有所提升;生育年龄向适龄回归的同时还有分散化的迹象。城乡生育模式基本一致,但二孩生育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生育模式的城乡变化趋势极为相似。
关键词:
生育模式 变化 晚育 二孩生育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现苓 翟振武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夫妻独立居住相比,与公婆同住的妇女生育男孩的比例更高,与女方父母同住则影响不显著;从孩次上看,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二孩及以上孩次生育中。从不同地区看,出生性别比在110~120、120以上的三类、四类地区婚居模式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其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已育孩子性别结构显著影响妇女再次生育时的孩子性别;参加养老保险的妇女生育男孩的比例明显更低。
关键词:
婚居模式 出生性别 孩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严梅福
本研究探讨在嫁娶与招赘两种婚嫁模式下妇女对子女性别偏好的差异,旨在寻求一条从改变婚嫁模式入手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新路。结果表明:1.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男性偏好强,女性偏好弱,招赘婚嫁模式下,招赘妇女女性偏好强于男性偏好,非招赘妇女性别偏好均衡。2.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有一子或一子一女后,男性偏好依旧强;性别偏好在有了二子时才均衡。在有女无子时男性偏好达到顶点。本文揭示了婚嫁模式影响妇女性别偏好的原因,论证了靠转变婚嫁模式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可行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鸿雁,吴玲,董情
妇女生育率是人口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自1979年“一对夫妇一个孩”的人口政策实行以来,人口的生育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城市与农村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有一定的差异,客观地揭示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城乡间影响生育率水平的诸因素,指导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胡波 宁文苑
文章运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中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四省市的数据,从时期生育水平和队列生育水平两个角度对生育政策调整前后西南地区妇女生育变动及其省际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2016年以后,妇女总和生育率有较大幅度的升高,且这种升高几乎完全由二孩总和生育率升高所贡献;第二,妇女初婚和初育推迟导致一孩总和生育率偏低,低年龄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减少;第三,35~39岁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和二孩递进比提高,反映了生育政策调整的作用;第四,妇女生育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和群体差异,贵州和云南妇女生育率高于重庆和四川,农业户口妇女生育率高于非农户口妇女,但生育政策调整对非农户口妇女生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秀花
育龄妇女的人数多少和生育状况直接影响总人口的规模,研究育龄妇女生育状况,对控制人口发展,实现2000年人口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对北京市育龄妇女现状及其生育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季咏华
1982年人口普查对于了解中国妇女生育状况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结果已经整理出来。本文试就这些资料对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分析,以对目前生育水平做出正确估价,并找出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字 邓昌荣
文章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Logit系列和Probit等离散选择模型,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分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异性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个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的。个体工作的政府背景越强,生育意愿越低。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比拥有城市户口的个体倾向于更多的子女选择。
关键词:
生育意愿 年龄 健康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