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2)
2023(7677)
2022(6420)
2021(5692)
2020(4734)
2019(10571)
2018(10028)
2017(18558)
2016(10121)
2015(10889)
2014(10317)
2013(10259)
2012(9459)
2011(8609)
2010(8373)
2009(7407)
2008(7306)
2007(6315)
2006(5615)
2005(4869)
作者
(33374)
(27677)
(27624)
(25898)
(17549)
(13528)
(12346)
(10915)
(10644)
(9574)
(9546)
(9259)
(9072)
(8832)
(8674)
(8645)
(8562)
(8310)
(7961)
(7940)
(7207)
(6884)
(6517)
(6479)
(6418)
(6154)
(6154)
(5954)
(5718)
(5712)
学科
(39617)
经济(39566)
管理(28655)
(27733)
(21915)
企业(21915)
方法(17968)
数学(15840)
数学方法(15645)
(11482)
中国(10521)
(10389)
(10380)
业经(9515)
(9202)
贸易(9199)
(8968)
农业(8129)
(7373)
地方(7026)
环境(6745)
技术(6515)
(6395)
财务(6376)
财务管理(6364)
企业财务(6080)
(5860)
(5857)
银行(5817)
(5778)
机构
大学(147335)
学院(145167)
(58531)
经济(57444)
研究(54726)
管理(53808)
理学(47671)
理学院(47073)
管理学(46044)
管理学院(45818)
中国(39441)
科学(37840)
(37313)
(31635)
农业(30126)
(29748)
业大(29573)
研究所(27719)
(24513)
中心(24078)
(20763)
农业大学(19955)
财经(19924)
(19763)
北京(19597)
(18386)
(17861)
经济学(17817)
科学院(17560)
(17544)
基金
项目(107220)
科学(83434)
基金(79362)
(74495)
国家(73901)
研究(68132)
科学基金(61378)
社会(44203)
自然(43417)
自然科(42441)
自然科学(42423)
基金项目(42399)
社会科(41958)
社会科学(41944)
(41847)
自然科学基金(41700)
(36849)
资助(31853)
教育(30632)
重点(24991)
编号(24240)
计划(23703)
(23023)
(22941)
(22907)
科研(21767)
创新(21499)
科技(21059)
(20653)
国家社会(19125)
期刊
(58763)
经济(58763)
研究(38105)
学报(34778)
(32418)
科学(28573)
中国(28225)
大学(24709)
学学(23834)
农业(22117)
管理(19225)
(17570)
(12415)
教育(11356)
经济研究(10824)
(10721)
金融(10721)
业大(10453)
技术(10364)
业经(9689)
财经(9335)
农业大学(8966)
(8840)
科技(8144)
(8033)
问题(7777)
商业(6774)
资源(6751)
林业(6737)
(6729)
共检索到205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峥  曹红霞  郭莉杰  吴宣毅  
【目的】探讨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以及综合效益的影响,优化西北地区温室番茄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为该地区温室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沟灌(CFI)和交替隔沟灌溉(AFI)两种沟灌方式,以两次灌水的间隔期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0.6E、0.8E、1.0E、1.2E四个灌水量梯度,共8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主成分综合得分和灰色加权关联度量化番茄的品质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对番茄的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赋权,通过TOPSIS法对各处理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小虎  曹红霞  杜太生  牛云慧  王雪梅  
【目的】研究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温室番茄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获得较优的灌溉施氮模式。【方法】2011-09-2012-02在甘肃石羊河流域,以番茄品种"保罗塔"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 485,2 080m3/hm2 2个灌水水平和225,410和630kg/hm2 3个施氮水平,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研究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番茄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温室番茄根系主要集中在60cm以上的土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长密度呈指数下降;施氮过低或过高均可以导致番茄根系长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减小。在施氮量较低(225~410kg/hm2)时,随着灌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英英  张富仓  张燕  李静  强生才  吴立峰  
【目的】水肥是限制作物增产的两大因子,不合理的灌溉与施氮不仅难于增加产量,还会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降低作物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温室蔬菜灌水和施肥存在的问题,通过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温室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水施肥制度。【方法】通过温室番茄小区试验,设常规沟灌施肥(100%ET0,N240-P2O5120-K2O150 kg·hm-2)以及3个滴灌水量(高水W1:100%ET0、中水W2:75%ET0、低水W3:50%ET0)和3个施肥水平(高肥F1:N240-P2O5120-K2O150 kg·hm-2、中肥F2:N18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邢经伟  姚名泽  丰雪  郑思宇  包正荣  李长信  景竹然  
为了优化东北寒区温室番茄生产中适宜深埋秸秆量和滴灌量,为该地区温室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探讨了深埋秸秆量和膜下滴灌量对温室番茄品质、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通过温室小区试验,深埋秸秆量设置4个水平:0kg·hm-2(S0)、1.5×104kg·hm-2(S1)、3×104kg·hm-2(S2)、4.5×104kg·hm-2(S3);滴灌下限以田间持水量θ为基数,设置4个水平:50%θ田(W1)、60%θ田(W2)、70%θ田(W3)、80%θ田(W4),共16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主成分综合得分量化番茄的品质指标;采用熵权法对番茄的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进行赋权,进而通过TOPSIS法对各处理下温室番茄进行综合评价。深埋秸秆量和膜下滴灌量均对番茄品质产生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品质综合评价的结果得出S1W2、S2W4为品质最优的两个处理;产量最高的S1W2处理相较于S2W4处理增产达18.7%,而且S1W2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峰值为62.54kg·m-3。TOPSIS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S1W2处理为综合效益最高的处理。番茄生育期内滴灌灌水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整个生育期的灌水量为183.54mm),深埋段状玉米秸秆量为1.5×104kg·hm-2,在提高番茄的综合品质的同时又可以使产量和IWUE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军  李建明  张中典  黄红荣  潘铜华  范洁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中水中肥)、T2(中水低肥)、T3(中水高肥)、T4(低水中肥)、T5(高水中肥)5个处理,以传统沟灌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赋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后得到综合权重,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综合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鹏勃  李建明  丁娟娟  刘国英  郑刚  
【目的】探讨水分和肥料对有机基质袋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有机基质袋培番茄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番茄品种"金鹏1号"为试材,设置低肥36 029 mg(LF)、中肥51 470mg(AF)、高肥66 911mg(HF)3种单株施肥量水平和低水量84L(LW)、中水量120L(AW)、高水量156L(HW)3种单株灌水量水平,将二者耦合为9个处理(LFLW、LFAW、LFHW、AFLW、AFAW、AFHW、HFLW、HFAW及HFHW),并以常规土壤栽培作为对照(CK),研究水肥耦合对有机基质袋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水肥耦合不同处理进行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鸥  张一鸣  邹春娇  李明静  李天来  
为了研究不同物料对温室连作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减轻土壤连作障碍、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日光温室水泥池微区区组试验,以连作20年番茄土壤为对照,研究了稻草、生石灰和活性炭3种不同物料对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物料能够影响连作番茄生长势、干物质分配,均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生石灰+活性炭组合单株产量最大,比对照提高了30.6%,果实品质以稻草+生石灰+活性炭组合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宣毅  曹红霞  王虎兵  郝舒雪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番茄不同种植行距与灌水量对番茄各品质指标的影响,提出番茄综合品质最优时的种植行距与灌水量组合,为本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的栽培管理和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试验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绿百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内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HL2109’。通过日光温室试验,在大小行沟垄覆膜种植形式的基础上设置3种种植行距分别为L1(60 cm)、L2(45 cm)和L3(30 cm);以两次灌水间隔期间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方胜  王磊  徐坤  
【目的】嫁接栽培作为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有效技术措施,前人围绕嫁接番茄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嫁接与品质关系的研究尚不系统,因此,论文旨在综合评价番茄嫁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嫁接栽培的生物学效应,为该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棚1号’自根嫁接苗为对照,选用10个番茄砧木分别嫁接‘金棚1号’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苗幼苗质量、成株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的变异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幼苗质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无量纲计算,以隶属函数值为依据,综合评价嫁接对番茄幼苗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砧木番茄嫁接苗幼苗生长量差异较大,其中叶面积及根系干物质量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燕  梁银丽  朱娟娟  陈晨  彭强  
【目的】研究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番茄栽培过程中合理用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棚室内小区试验,研究6种灌溉方式(Ⅰ.常规沟灌;Ⅱ.交替沟灌;Ⅲ.固定灌溉种植行;Ⅳ.固定灌溉操作行;Ⅴ.前期采用常规沟灌,结果期采用交替沟灌;Ⅵ.前期采用交替沟灌,结果期采用常规沟灌)对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灌溉方式之间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特征值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处理Ⅰ和Ⅵ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及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处理,果形指数分别为1.22和1.21,平均单果质量高达14.28和14.05g;但处理Ⅱ~Ⅳ的果实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常佳悦  马小龙  吴艳莉  李建明  
【目的】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存在较大异质性。探究番茄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截获和光合能力对行距和灌水量的响应,研究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合生产力的影响,并对果实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为机械化栽培番茄行距和灌水量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宽窄行栽培,株距35 cm,小行距40 cm,设置3个大行距水平(70cm(P1)、120 cm(P2)和170 cm(P3))和两个灌溉水平(常规灌溉(W1)和轻度亏缺灌溉(W2)),全因子试验,共6个处理,测定各叶位叶面积和光截获量,冠层均分为6个部位,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Pn)、比叶质量(leaf mass per area,LMA)、叶绿素(Chlorophyll,Chl)及N、P、K含量,并分别以各部位叶面积占全株叶面积的比例或各部位叶片干重占全株叶片干重的比例为权重综合分析各处理冠层光合能力,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相关性,测定地上部干鲜重、单株产量及第二穗果品质,采用PCA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TOPSIS法对番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并排序。【结果】行距增大对冠层叶面积、光截获和光合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冠层中部和下部。冠层中部叶面积随行距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冠层下部叶面积及冠层中部和下部光截获均表现为P1到P2显著增加,P2到P3小幅增加;冠层中部和下部Pn表现为P2较P1提高8.06%—11.32%,P3较P2提高14.25%—24.40%;LMA表现为P2较P1提高1.31%—33.24%,P3较P2提高6.09%—17.86%;Chl含量表现为P2较P1提高3.42%—6.81%,P3较P2提高3.19%—4.96%;N含量表现为P2较P1提高13.89%—34.73%,P3较P2提高2.21%—19.74%;P和K含量无明显规律。整体来看,Pn、Chl和N含量均随行距增大而增加,LMA轻度亏缺灌溉下随行距增大而增加,常规灌溉下表现为P3>P1>P2;3种行距水平下,LMA和N含量均表现为常规灌溉高于轻度亏缺灌溉,Pn表现为P1和P3下常规灌溉高于轻度亏缺灌溉,而P2下轻度亏缺灌溉更高,Chl含量表现为P1常规灌溉更高,而P2和P3轻度亏缺灌溉更高。地上部干鲜重,常规灌溉下随行距增大而增加,轻度亏缺灌溉下随行距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常规灌溉的地上部干鲜重高于轻度亏缺灌溉。两种灌溉水平下单株产量均随行距增大而增加,P1到P2增加幅度较大(常规灌溉和轻度亏缺灌溉下,P2较P1分别增加33.75%和24.32%),P2到P3单株产量仅小幅增加(常规灌溉和轻度亏缺灌溉下,P3较P2分别增加2.87%和4.30%);常规灌溉单株产量高于轻度亏缺灌溉。增加行距、减少灌水量可以优化果实综合品质,综合品质得分前3位为P3W2、P2W2和P3W1。【结论】叶片Pn、LMA、N含量、地上部干鲜重和单株产量为P3W1最大;冠层光截获量、Chl含量及番茄综合品质评分为P3W2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鹏勃  李建明  丁娟娟  刘国英  潘铜华  杜清洁  常毅博  
【目的】探讨水分和肥料与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关系,为温室袋培番茄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室条件下,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番茄品质做多目标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不同处理番茄生产的成本和经济收益。【结果】单株施肥量、灌水量以及水肥交互作用对番茄各品质指标影响不同。在相同水分条件下,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肥料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Vc、番茄红素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相同肥料浓度下,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增加番茄果实中硝酸盐、Vc、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等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会强  陈凯利  邹志荣  李丽霞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春茬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确定合理的施肥指标。【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材,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设定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T1.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711.1g、过磷酸钙1 511.1g、硫酸钾462.2g、牛粪46.67kg;T2.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1 066.7g、过磷酸钙2 266.7g、硫酸钾693.3g、牛粪70.00kg;T3.每小区的施肥量尿素1 422.2g、过磷酸钙3 022.2g、硫酸钾924.3g、牛粪93.33kg,小区面积4.68m2)处理,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及果实中NO3--N、可溶性固形物、可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赵梅素  李若楠  翟彩霞  陈丽莉  翟凤芝  刘全清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氮磷推荐有机肥(M0、M170N、M400N、M600N和M70P),按照氮素供应目标值和根层土壤氮素水平确定配施化肥的不同调控模式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推荐量的增加,番茄干物质量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氮推荐M400N和以磷推荐M70P处理的番茄产量较高,比M0处理分别增产7.7%和5.5%,显著高于对照。以氮推荐M170N和M400N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较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可溶性糖和糖酸比,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