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5)
2023(1974)
2022(1667)
2021(1516)
2020(1335)
2019(2910)
2018(2954)
2017(4473)
2016(3096)
2015(3553)
2014(3274)
2013(3158)
2012(3202)
2011(2786)
2010(2734)
2009(2448)
2008(2456)
2007(2298)
2006(1912)
2005(1668)
作者
(13041)
(11297)
(11276)
(10470)
(7113)
(5530)
(4931)
(4452)
(4148)
(4056)
(3991)
(3925)
(3748)
(3740)
(3662)
(3469)
(3442)
(3396)
(3310)
(3288)
(3244)
(2758)
(2711)
(2709)
(2568)
(2564)
(2554)
(2470)
(2446)
(2413)
学科
(6202)
管理(6015)
(5912)
(5504)
企业(5504)
(5268)
经济(5256)
水产(2549)
(2334)
动物(2329)
方法(2164)
动物学(2007)
人事(1969)
人事管理(1969)
(1772)
(1699)
数学(1651)
数学方法(1608)
(1554)
财务(1554)
(1553)
财务管理(1551)
企业财务(1517)
中国(1515)
及其(1511)
(1503)
植物(1451)
(1423)
(1418)
(1411)
机构
大学(43498)
学院(42837)
研究(20979)
(20963)
科学(19764)
农业(17369)
业大(15005)
(14043)
中国(13925)
研究所(13409)
(12299)
实验(12004)
实验室(11641)
农业大学(11341)
重点(11024)
(10317)
(10180)
(9642)
(9402)
经济(9117)
中心(8682)
管理(8478)
技术(8289)
科学院(7969)
(7737)
(7734)
理学(7384)
理学院(7173)
(7170)
研究院(6775)
基金
项目(34198)
(25034)
国家(24859)
科学(23942)
基金(23687)
科学基金(18447)
自然(15910)
研究(15559)
自然科(15497)
自然科学(15491)
自然科学基金(15211)
(15178)
(13278)
基金项目(12307)
科技(11413)
计划(10985)
资助(9846)
专项(8964)
重点(8780)
(8208)
科研(7751)
(7601)
(7159)
(6974)
教育(6913)
社会(6859)
创新(6690)
技术(6602)
农业(6431)
社会科(6332)
期刊
学报(21928)
(19763)
科学(15219)
大学(14174)
学学(13995)
农业(12902)
中国(10369)
(9978)
经济(9978)
研究(8107)
业大(7577)
(7167)
林业(6159)
农业大学(6081)
(5017)
中国农业(4651)
(4501)
自然(4223)
自然科(3944)
自然科学(3944)
科技(3796)
管理(3433)
农业科学(3252)
(3239)
农林(3230)
(3230)
科技大(3205)
科技大学(3205)
农学(3063)
华北(3063)
共检索到6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婧  王萍  武兆昕  杨永升  许珂  尚鹏  
在对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联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沙芥幼苗叶片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cHSP26.5和PcHSP17.8,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它们的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在高温、低温、NaCl、ABA和干旱复水胁迫下的表达模式。PcHSP26.5和PcHSP17.8开放阅读框分别为699bp和462bp,分别编码282和153个氨基酸,其中PcHSP26.5包含1个内含子。Pc HSP26.5、Pc HSP17.8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 480、17 49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6.36、5.99;均无跨膜结构与信号肽位点,属于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和进化树分析表明,PcHSP26.5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属于MⅡ亚族;PcHSP17.8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CⅠ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1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低温胁迫下,沙芥PcHSP2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5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沙芥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5~12h内低于对照,24h时出现上升趋势;NaCl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h和3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ABA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2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干旱复水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干旱9 d达到顶峰,复水后下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婧  王萍  武兆昕  杨永升  许珂  尚鹏  
在对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联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沙芥幼苗叶片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cHSP26.5和PcHSP17.8,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它们的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在高温、低温、NaCl、ABA和干旱复水胁迫下的表达模式。PcHSP26.5和PcHSP17.8开放阅读框分别为699bp和462bp,分别编码282和153个氨基酸,其中PcHSP26.5包含1个内含子。Pc HSP26.5、Pc HSP17.8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 480、17 49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6.36、5.99;均无跨膜结构与信号肽位点,属于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和进化树分析表明,PcHSP26.5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属于MⅡ亚族;PcHSP17.8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CⅠ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1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低温胁迫下,沙芥PcHSP2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5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沙芥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5~12h内低于对照,24h时出现上升趋势;NaCl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h和3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ABA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2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干旱复水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干旱9 d达到顶峰,复水后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月  韩莹琰  李婷  郝敬虹  范双喜  
【目的】克隆叶用莴苣热激蛋白Hsp90基因并探讨其响应热胁迫的相关机制,为揭示叶用莴苣抗热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相结合,从叶用莴苣叶片总RNA中克隆LsHsp90 cDNA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LsHsp90在叶用莴苣耐热品种Z36和热敏品种S106受37℃和42℃热激后叶片的表达差异。【结果】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 330 bp,开放阅读框2 097 bp,编码698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约79.8 kD。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同源比对分析表明,LsHsp90基因编码蛋白含ATPase位点和Hsp90保守结构域,并与拟南芥(AY...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红   张运峰   高凤菊   武秋颖   许可   李亚子   李艳梅   谷守芹   范永山   巩校东  
【目的】克隆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小分子热激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基因,分析其结构及在病菌发育和HT-毒素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筛选玉米大斑病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HSP家族成员,采用PCR技术克隆玉米大斑病菌01-23菌株的sHSP,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sHSP的理化性质分析、亚细胞定位、结构预测和系统发育分析,RNA-Seq和RT-qPCR分析sHSP在玉米大斑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和HT-毒素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筛选到3个sHSP家族成员(StHSP37.2、StHSP37.0和StHSP22.6),克隆了01-23菌株中3个sHSP的DNA序列,编码的sHSP蛋白均属于弱酸、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8.97%—60.35%,而β-转角仅为2.69%—7.83%;亚细胞定位预测StHSP37.2和StHSP37.0位于细胞核,而StHSP22.6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均含有近C端的ACD_sHSP-like结构域,StHSP37.2、StHSP37.0和StHSP22.6分别有2、3和5个保守基序;利用SWISS-Model和AlphaFill构建了sHSP单体的三级结构模型;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tHSP22.6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StHSP37.2和StHSP37.0与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的sHSP亲缘关系较近;玉米大斑病菌sHSP在菌丝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芽管、附着胞和侵入钉,在分生孢子中表达量最低;StHSP22.6和StHSP37.2与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诱导显著负相关,在14 d时相对基因表达量分别上调6.45和18.12倍,21、28 d时StHSP37.2表达量仅上调2.56、1.78倍,而StHSP22.6表达量与WT无显著差异;StHSP37.0与HT-毒素诱导显著正相关,14、21和28 d时相对基因表达量分别下调59.23%、86.30%和88.11%;通过与玉米大斑病菌sHSP显著相关的表达基因挖掘,推测StHSP37.2和StHSP22.6主要与HSP90、HSP104、分解代谢及线粒体Mg2+转运有关,而StHSP37.0主要与液泡碱性氨基酸转运、有机合成和分泌有关。【结论】玉米大斑病菌sHSP家族成员既具有高度保守性,又与其他sHSP有结构和系统发育的差异性;不仅与玉米大斑病菌菌丝、芽管、附着胞和侵入钉发育相关,在HT-毒素诱导过程中也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娟  戴伟民  强胜  
利用RT-PCR和RACE-PCR技术,从热激处理的紫茎泽兰叶片总RNA中扩增出了细胞质小分子量热激蛋白(sHSP)全长683 bp的cDNA基因序列。在GeneBank上的登录号是EF105483。通过半定量分析,HSP17.7基因编码的热激蛋白在常温下有表达,且叶、茎中的表达量比根中的高;在热激(40℃)和冷处理(4℃)的情况下,根、茎、叶中的表达量均有增加。为研究基因在温度胁迫下的功能,将HSP17.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细胞致死温度(50℃)下,HSP17.7能够改善细胞死亡的现象;4℃条件下,也得到相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HSP17.7可能在紫茎泽兰耐温度胁迫中发挥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玉婷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小分子热激蛋白(s HsP)不仅在应激条件下高效表达,还在正常状态的细胞中广泛存在,参与一些重要细胞生理活动的调节。为研究坛紫菜应答高温和失水等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坛紫菜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或直接PCR扩增,克隆获得了坛紫菜2种s HsP的全长基因:PH HsP22和PH DnA J。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H HsP22序列全长857 bP,包含一个519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1 ku,等电点为5.24(收录号:kM102540);PH DnA J序列全长1 616 bP,包含一个1 290 bP的开放阅读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乐  朱旭君  王伟东  王炫清  林明露  黎星辉  
[目的]进一步了解茶树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 HsP17.2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迎霜’中克隆得到Cs HsP17.2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7.2×103,理论等电点5.56;无信号肽位点,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被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茶树Cs HsP17.2与水稻(Gen bank登录号:P27777)和花生(abC41131)的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家族第Ⅰ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玉婷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小分子热激蛋白(s HSP)不仅在应激条件下高效表达,还在正常状态的细胞中广泛存在,参与一些重要细胞生理活动的调节。为研究坛紫菜应答高温和失水等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坛紫菜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或直接PCR扩增,克隆获得了坛紫菜2种s HSP的全长基因:Ph Hsp22和Ph Dna J。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h Hsp22序列全长857 bp,包含一个519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1 ku,等电点为5.24(收录号:KM102540);Ph Dna J序列全长1 616 bp,包含一个1 290 bp的开放阅读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乐  朱旭君  王伟东  王炫清  林明露  黎星辉  
[目的]进一步了解茶树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 HSP17.2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迎霜’中克隆得到Cs HSP17.2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7.2×103,理论等电点5.56;无信号肽位点,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被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茶树Cs HSP17.2与水稻(Gen Bank登录号:P27777)和花生(ABC41131)的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家族第Ⅰ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彦  肖汉兵  田海峰  胡乔木  
结合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大鲵热应激同源蛋白70基因(hsc70)cDNA序列全长,通过半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在大鲵肾脏、脑、肺、皮肤、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肌肉和垂体组织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大鲵hsc70基因cDNA全长为2 284 bp(GenBank登录号为HM998289),其中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87 bp(1~87)和253 bp(2 032~2 284),中间序列即编码区长为1 944 bp(88~2 031),编码647个氨基酸(AA);其核苷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似性最高达83.5%,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则相对保守,与钝口螈的相似性达94%;根据其编码的AA序列构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杨  孙明  杨海燕  张启翔  
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菊花脑叶片中克隆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热激蛋白70基因(hsp70)的cDNA序列,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菊花脑在40℃高温下热激不同时间(0、0.5、1、2、3、6 h)后叶片中hsp70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序列全长2 224 bp,与水母雪莲花、紫茎泽兰的hsp70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88%、98%,表明该序列为菊花脑的hsp70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J561911),命名为Cnhsp70。Cn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944 bp,其编码的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雨晴  孙文婷  马婧  曹鑫  李名扬  眭顺照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生物体受高温刺激而合成的一类应激蛋白,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HSP100s,HSP90s,HSP70s,HSP60s,smHSPs(small HSPs)5大类(Waters et al.,199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真真  韩莹琰  李雅博  范双喜  郝敬虹  刘超杰  李婷  
为了解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1707基因在高温下的作用机制,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克隆并获得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1707基因全长cDNA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基因在不同叶用莴苣品种中的表达量差异。该基因全长2 400bp(KP258179),开放阅读框为2 106bp,编码701个氨基酸,与西瓜(AAC03416.1)、牵牛花(ABZ04081.1)、黄瓜(CAA52149.1)、菠菜(AAB91471.1)等HSP70蛋白高度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该基因在热敏品种中表达没有明显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甚至表现为下调,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秀婷  张亚楠  李飞  李国清  董双林  
克隆了灰飞虱的1个保幼激素结合蛋白(JHBP)基因,命名为LstrJHBP(GenBank登录号:JF728808)。该基因全长1 514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89个氨基酸,5'和3'UTR区分别为124和522 bp,预测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599,等电点5.47。综合信号肽预测、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聚类分析结果,推测LstrJHBP是一个细胞质JHBP。qRT-PCR测定表明,LstrJHBP在灰飞虱若虫5个龄期及雌雄成虫均有表达,但4龄若虫期显著高于其他龄期,雌雄成虫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灰飞虱的发育及变态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抗抗  严毅  蔡兴颖  李灿  杨文佳  
克隆药材甲热激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基因并探讨其对高温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药材甲的热激存活率,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药材甲Hsp90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X356691),命名为sp Hsp90,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高温胁迫后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药材甲成虫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44℃热激处理可导致成虫全部死亡。药材甲sp Hsp90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2 172 Bp,编码72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82.6 k Da和5.01。sp Hsp90具有Hsp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