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
- 2023(2182)
- 2022(1875)
- 2021(1830)
- 2020(1788)
- 2019(3391)
- 2018(3515)
- 2017(6435)
- 2016(3833)
- 2015(4293)
- 2014(4268)
- 2013(4239)
- 2012(4185)
- 2011(3771)
- 2010(3880)
- 2009(3403)
- 2008(3473)
- 2007(3215)
- 2006(2794)
- 2005(2439)
- 学科
- 济(14525)
- 经济(14504)
- 管理(8798)
- 业(8647)
- 企(6782)
- 企业(6782)
- 学(4834)
- 方法(4488)
- 农(4031)
- 数学(3622)
- 数学方法(3534)
- 体(3312)
- 中国(3133)
- 制(3035)
- 技术(2867)
- 农业(2766)
- 关系(2762)
- 贸(2757)
- 贸易(2754)
- 业经(2740)
- 地方(2736)
- 财(2672)
- 易(2644)
- 融(2400)
- 金融(2400)
- 和(2122)
- 理论(2092)
- 银(2008)
- 银行(1966)
- 行(1903)
- 机构
- 大学(56264)
- 学院(55189)
- 研究(24069)
- 济(19191)
- 经济(18716)
- 管理(18142)
- 科学(17524)
- 农(17095)
- 中国(16127)
- 理学(15733)
- 理学院(15456)
- 管理学(14966)
- 管理学院(14878)
- 所(14221)
- 业大(13543)
- 农业(13525)
- 研究所(13246)
- 京(12938)
- 中心(9873)
- 院(9188)
- 省(9019)
- 农业大学(8845)
- 江(8625)
- 北京(8496)
- 财(8110)
- 室(7718)
- 科学院(7667)
- 技术(7582)
- 研究院(7522)
- 业(7120)
共检索到84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小文 易干军 曾继吾 张秋明 周碧容
田间条件下对1995年定植的沙田柚的内膛和外围无果春梢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沙田柚外围叶片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夏季为双峰曲线,秋季为"旗形"曲线;夏季内膛叶的光合作用不可忽视.(2)叶片光补偿点为23.66~47.81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47~1 599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3 66~0.049 86,CO2补偿点为61.21~69.57μmol.mol-1,饱和点为823~934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21 42~0.034 08,具有C3植物的明显特征,外围叶和内膛叶对光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晓红
为探明多胺在沙田柚开花坐果中的生理作用 ,以沙田柚为试材 ,研究了其开花过程中花药、幼果中内源腐胺 (Put)、亚精胺 (Spd)、精胺 (Spm )的含量变化及外源多胺对花粉管伸长、胚珠寿命和坐果的影响效果 .结果表明 ,沙田柚在开花过程中 ,花药中 3种多胺的含量逐渐降低 ;从蕾期到第一次生理落果 ,幼果内多胺含量呈下降趋势 ,但受精幼果比未受精幼果下降速度缓慢 ;用 3种外源多胺喷布花蕾 ,均促进了花粉管伸长 ,延缓了胚珠衰老 ,增强了受精能力 ,提高了坐果率
关键词:
多胺 沙田柚 花粉管 胚珠 坐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琦 贾栩超 邓梅 张瑞芬 董丽红 黄菲 池建伟 刘磊 张名位
【目的】比较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这两种干制方式所得沙田柚果渣粉膳食纤维(DF)和黄酮的组成、含量及理化功能特性,为沙田柚副产物在功能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沙田柚榨汁后的果渣为原料,通过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干制方式,得到沙田柚果渣粉,分别测定两种果渣粉可溶性DF(SDF)和不溶性DF(IDF)的含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沙田柚果渣粉的微观结构,测定其持水力、持油力和吸水膨胀力;采用福林酚法及硼氢化钠/氯醌比色法测定沙田柚果渣粉的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其单体黄酮组成,采用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热风干燥沙田柚果渣粉总DF(TDF)含量(46.10 g/100 g DW)显著高于冷冻干燥果渣粉(P0.05),分别为13.11和11.45 mg CE·g~(-1) DW;与其他柑橘属水果主要单体黄酮为柚皮苷不同,沙田柚果渣粉主要单体黄酮为柚皮苷和melitidin,占其总黄酮含量的70%以上;热风干燥果渣粉较冷冻干燥果渣粉显示出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其ORAC、ABTS和FRAP值分别为141.28、4.63和20.98μmol TE·g~(-1) DW。【结论】沙田柚果渣粉同时富含DF和黄酮,且其DF的水合性质和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常见的水果副产物,是良好的DF和黄酮补充剂,适合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
关键词:
沙田柚果渣粉 膳食纤维 黄酮 干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淑仪 廖新荣 张凤明 蓝佩玲 徐胜光
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用相应活化剂处理水溶性P并配成沙田柚专用肥,进一步对其在广东梅县沙田柚产区施用的效果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沙田柚产区施用含活化P肥的专用肥,能有效改善柚树各生育期的P营养,从而能显著提高柚果产量和品质。(2)在梅县砂页岩赤红壤条件下,土壤中的Fe、Mn与P素有效性关系密切;Si可促进土壤中P的释放,适量的Ca可增加P的活性。(3)供试活化剂可控释水溶性P的释放,使土壤供P性能平稳。(4)在砂页岩赤红壤 植物体系中,活化剂对P的控释机理与不同地带性和不同母质的玄武岩砖红壤一样,是通过对土壤Fe、Mn、Al含量的调节而实现对P的活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业 石雪晖 向宏翠 陈祖玉 张林军 石元贵 杨春华 吴玉周
为充分利用开发无核或少核品种 ,以吉首少核沙田柚为试材 ,经自然授粉、花粉隔离和人工杂交授粉等处理 ,研究了其少核原因 ,并对吉首少核沙田柚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吉首少核沙田柚单果平均种子数 2~ 32粒 ;初步认为其少核可能是由于多数幼胚中途停止发育所致 ;少核沙田柚果皮变薄 ,可食率增加
关键词:
沙田柚 少核原因 可育性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波 汪卫星 向素琼 刘秀芳 李晓林 郭启高 梁国鲁
沙田柚性状优良却多核,通过多倍体选育获得无核或少核品种具有很高的价值。本研究运用AFLP技术分析沙田柚多倍体基因组的变化,以期为多倍化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多倍体沙田柚基因组存在大量片段的丢失,也有许多新的酶切位点出现,变异率在21%~29%之间。其中多个位点同时发生了相同变异,暗示着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并不是一个随机事件,而这些变异与哪些表观遗传变异直接相关,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沙田柚 多倍体 AFLP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方 丘洪松
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失误,是梅州市沙田柚滞销的主要原因。根据梅州市沙田柚供、产、销物流及信息流互动均衡模式,提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柚农"解决沙田柚滞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滞销 沙田柚 农村信息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茵 徐凤娇 兰红 陈春丽
采用CMA(chromomycin A3,CMA)和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双荧光染色方法,分析了沙田柚实生苗根尖染色体的荧光带型和核型结构。结果表明:沙田柚实生苗染色体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CMA荧光带型,即染色体臂两端及近着丝粒部位均有荧光带(A型)、染色体臂一端及近着丝粒部位共有2处荧光带(B型)、染色体臂两端有荧光带(C型)、仅染色体臂一端有荧光带(D型)、染色体臂一端有较弱荧光带(E型)及染色体上无荧光带(F型)。大部分实生苗染色体的CMA带型公式是2n=18=3A+1B+2C+4D+8F,其他实生苗的染色体组成是2n=18=3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健坤 邓秀新
目的沙田柚(Citrusgrandis[L.]Osbeckcv.Shatian)是中国的特有品种,其愈伤组织难以诱导。为进一步进行细胞工程研究,本研究通过与其它品种杂交的方法获得杂种胚性愈伤组织。方法以沙田柚为母本,用体细胞杂种橘柚+无酸甜橙([C.reticulataBlanco×C.paradisiMacf.]cv.Nova+C.sinensis[L.]Osbeckcv.Succari)为父本进行杂交,90d后将幼胚取出,在MT+ME(麦芽提取物,500mg·L-1)和MT+GA3(1mg·L-1)两种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幼胚培养约5个月左右,在两种培养基上从胚状体和幼小植株的下胚轴处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少峰 梅正敏 贺申魁 肖远辉 莫健生 王明召 廖奎富 区善汉 韦志扬
以来源于沙田柚的一个优良变异"早熟沙田柚"为材料,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病毒病鉴定,为制定"早熟沙田柚"栽培技术、病害防控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早熟沙田柚"树势强,树形开张,幼树生长量大,易形成树冠,树冠圆头形,在广西桂林一年抽梢4次,植后3~4年开始结果,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1.52%~7.38%,果实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果实重量828.19~1418.38 g,平均单果重1014.73 g,进入盛果期后,产量可达37.5~60.0 t/hm2,表现早熟、优质、高产;茎尖嫁接成活10株,经鉴定,其中8个单株不带柑橘黄龙病、碎叶病、衰退病及裂皮病。适宜在广西、广东及湖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陈林武 张发会 王景燕 朱志芳
以四川盆地北部低山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幼林为研究对象,对冠层顶部不同年龄针叶光合作用、叶片温度以及冠层顶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测定针叶叶绿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年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除了在12:00~14:00略高于气温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气温;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最大值出现在14:00;空气相对湿度呈“U”型变化;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在8:00~16:00逐渐减小,并在18:00开始回升。1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始终低于当年生针叶,而前者叶绿素质量分数低于后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素琼 梁国鲁 李晓林 汪卫星 郭启高 何桥 陈瑶
【目的】沙田柚是中国特有的柚类名优品种,但种子多,一般100粒左右。为创新三倍体无核品种积累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实生筛选获得不同倍性沙田柚新种质,同时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组成。【方法】随机采集沙田柚自然授粉果实,萌发种子检测其染色体数目获得倍性变异植株;以2x母株gDNA为探针,同获得的4x植株中期染色体杂交进行GISH分析。【结果】从6000粒沙田柚种子中共获得三倍体5株,四倍体9株;对沙田柚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表明,天然四倍体中有7株为异源四倍体,2株为同源四倍体,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人工四倍体4株均为同源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国辉 向素琼 汪卫星 魏旭 何波 李晓林 梁国鲁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沙田柚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柑橘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材料和理论支持。【方法】利用SSR技术分析沙田柚两个杂交组合159株后代的杂种性质,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后代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结果】4对引物可以从104株沙田柚×强德勒柚的杂交后代鉴定出103株真杂种,鉴定率达到99.04%,且在引物AGC9的扩增图谱中有70个单株出现了双亲都没有的新条带;5对引物可鉴定出沙田柚×红江橙的全部杂交后代均为真杂种,一个纯合显性标记AAT12被发现,在引物GA18和AGC9的扩增结果中出现了亲本位点的缺失;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杂交组合...
关键词:
沙田柚 SSR 杂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佳敏 张名位 卢琦 张瑞芬 邓梅
【目的】探究不同乳酸菌半固态发酵对沙田柚果粉苦味及活性成分的影响,建立沙田柚果粉的脱苦技术,制备富集黄酮和膳食纤维(DF)的低苦味沙田柚果粉,为沙田柚果粉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分别对由沙田柚囊衣和果肉匀浆热风干制成的果粉及其中对应含量的主要黄酮糖苷(柚皮苷和melitidin)进行苦味评定,明确沙田柚果粉的苦味物质基础。分别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IM 1.1516,LP1.1516)、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GIM 1.411,LC1.411)、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IM 1.325,LR1.325)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GIM 1.731,LA1.731)发酵沙田柚匀浆,动态监测发酵过程中匀浆的还原糖含量、pH和酸度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发酵过程中沙田柚匀浆柚皮苷和melitidin降解率的变化,结合对发酵后匀浆的苦味评定,明确沙田柚匀浆最佳发酵脱苦条件。对发酵后干制的沙田柚果粉进行苦味评定,并分别测定发酵前后果粉总酚、总黄酮、总DF(TDF)、可溶(SDF)及不溶性DF(IDF)的含量,并评价其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持水力(water retention capacity,WRC)、持油力(oil adsorption capacity,OAC)和吸水膨胀力(water swelling capacity,WSC)。【结果】由沙田柚囊衣和果肉制备的果粉滋味较苦,苦味主要由其黄酮主组分柚皮苷和melitidin共同呈味引起。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沙田柚囊衣和果肉匀浆的前12 h,均可利用匀浆中还原糖并代谢产酸,但发酵12—24 h,只有鼠李糖乳杆菌可持续利用匀浆还原糖并代谢产酸;经鼠李糖乳杆菌发酵12 h沙田柚匀浆的柚皮苷和melitidin总降解率及感官脱苦率均最大,分别为41.1%和66.0%,此时干制成的果粉滋味由发酵前的较苦(苦度值5.64)降低至少许苦和稍苦之间(苦度值2.21),感官脱苦率可达60.8%。与发酵前相比,经鼠李糖乳杆菌发酵12 h后的沙田柚果粉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19.8%,IDF含量降低9.6%,SDF含量增加19.6%,但TDF含量无显著变化。此外,发酵后果粉的ORAC抗氧化活性提高24.1%,持水力和吸水膨胀力分别提高20.8%和32.0%。【结论】采用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沙田柚匀浆12 h可用于制备富集黄酮和DF的低苦味沙田柚果粉,该果粉可用于相关功能食品的开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张帆 夏新莉 尹伟伦
用Cd浓度为0、25、50、100μmol·L-1 Hoagland营养液培养3个欧美杂交杨无性系XMH-4、MH-8、XMH-10扦插苗5个月后,处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PSⅡ原初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均显著降低。对5种与光系统密切相关的矿质元素的分析表明:镉处理显著增加Ca、Mg、Fe、Cu在功能叶的含量,极显著地降低Mn的含量。结合叶绿素荧光和元素分析结果,推测镉胁迫使PSⅡ反应中心氧化端出现电子传递障碍,镉胁迫下的黄化症不是由于Mg或Fe的缺乏引起的,而是镉胁迫导致Mn亏缺,抑制叶绿素合成造成的。
关键词:
镉 杨树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矿质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