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7)
- 2023(4086)
- 2022(3498)
- 2021(3303)
- 2020(2883)
- 2019(6503)
- 2018(6200)
- 2017(11625)
- 2016(6772)
- 2015(7302)
- 2014(7434)
- 2013(7431)
- 2012(6987)
- 2011(6259)
- 2010(6343)
- 2009(5714)
- 2008(5813)
- 2007(5307)
- 2006(4516)
- 2005(4104)
- 学科
- 济(23305)
- 经济(23279)
- 业(16517)
- 管理(16265)
- 企(13830)
- 企业(13830)
- 方法(12740)
- 数学(11339)
- 数学方法(11111)
- 学(8306)
- 财(6551)
- 制(6105)
- 教育(6089)
- 农(5622)
- 中国(5549)
- 研究(4968)
- 理论(4475)
- 务(4463)
- 财务(4454)
- 财务管理(4441)
- 业经(4436)
- 技术(4304)
- 企业财务(4300)
- 生(4171)
- 地方(4090)
- 服务(3930)
- 银(3880)
- 银行(3846)
- 和(3743)
- 融(3739)
- 机构
- 大学(100192)
- 学院(96482)
- 研究(39711)
- 管理(33406)
- 济(33221)
- 经济(32185)
- 理学(28831)
- 理学院(28399)
- 科学(28179)
- 管理学(27572)
- 管理学院(27393)
- 中国(26155)
- 农(24459)
- 京(22550)
- 所(22025)
- 研究所(20516)
- 业大(20286)
- 农业(19438)
- 中心(16452)
- 江(15596)
- 财(15569)
- 院(15553)
- 省(14664)
- 北京(14290)
- 范(13186)
- 师范(12952)
- 室(12597)
- 财经(12523)
- 农业大学(12513)
- 州(12281)
- 基金
- 项目(70793)
- 科学(53461)
- 基金(49646)
- 家(46767)
- 国家(46425)
- 研究(45393)
- 科学基金(37511)
- 省(28988)
- 自然(26849)
- 社会(26526)
- 自然科(26246)
- 自然科学(26233)
- 基金项目(25949)
- 自然科学基金(25754)
- 社会科(25128)
- 社会科学(25118)
- 划(24802)
- 教育(21740)
- 资助(21603)
- 重点(17012)
- 编号(16501)
- 计划(15961)
- 科技(15413)
- 部(15112)
- 发(14539)
- 科研(14503)
- 创(14187)
- 成果(13434)
- 创新(13403)
- 课题(13378)
共检索到142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玉魁 安守芹 张建平 郝玉光 张庆琼 方天纵
试验对5个沙生灌木树种的引种、生物量、抗旱性、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测试和分析,并与乌兰布和沙漠传统饲用灌木、牧草、农副产品饲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棒、梭梭和乔木状沙拐枣不同产地间在高生长、地径生长两个性状上差异显著;乔木状沙拐枣和杨柴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多枝怪柳(对照)10.69%和18.87%,花棒、梭梭、毛条分别高于对照16.98%、27.04%和2.64%。所选5个树种7项生态生理综合指标反映的抗旱性均高于对照树种二白杨和小叶杨;适于在乌兰布和干旱环境中生长;粗脂肪、租纤维和无氮浸出物高于传统饲料汤、柳、榆树叶;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秸和小麦秸;11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毛条12....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沙生饲用灌木,适应性,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徐俊森 林武星 叶功富 林捷
对不同树种滨海沙地适生性进行测定 ,不仅可以筛选出适宜于在不同滨海沙地的树种 ,丰富滨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同时 ,也是防护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各树种在不同滨海沙地立地上的成活率 (或保存率 )、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比较 ,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东南滨海后沿沙地上栽植的树种有巨尾桉、刚果1 2 #桉、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5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有山地木麻黄、柠檬桉、大叶相思、湿地松等 1 0个树种 ;适宜于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的树种有木麻黄无性系 70 1 #、60 1 #、厚荚相思等 3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为刚果 1 2 #桉 ,但建议慎重使用 ;适宜于前沿有少量稀疏木麻黄...
关键词:
滨海沙地 树种 适生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生宝 王北 白永强 王力
In order to rais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forage shrub fore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rub species(\%Caragana intermidia, C.korshinkii,Hedysarum scroparium, H.fruticosum, H.fruticosum Pau. var. Laeve, Atraphaxisbracterate, Tamarix chinensis, Artemisia ordosic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关键词:
沙地 灌木 饲料林 特性 造林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业根 康丽华 马海宾 陈应龙
The growth performances of 17 provenances of 3 Acacia species,2 provenances of Casuarina species,and 2 provenances of Eucalyptus speci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in tree height,crown diameter,ground diameter and reserving rate.Al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录林 吕寻 胡勐鸿 沈亚洲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准则层和11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保存率、长势、繁殖能力、病虫害发生率、干梢率、冻伤率、色彩、冠型、花果)指标层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小陇山林区20世纪70―80年代引进的5个树种[日本落叶松、欧洲云杉、花旗松、刚松和黄菠萝(与同属同龄的乡土人工林树种相比较)]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和欧洲云杉的综合指数最高,分别是0.95和0.93,生态适应性为Ⅰ级,黄菠萝的综合指数为0.70,生态适应性为Ⅱ级,花旗松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飞 马晓东 李刚 孙国胜 李宏 常生龙
为筛选出适宜阿鲁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春播13个和夏播12个供试燕麦品种的株高、旗叶长和宽、第一节茎粗、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不同品种燕麦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各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春播燕麦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福燕1号’>‘贝利’>‘甜燕1号’>‘艾博’>‘悍马’>‘海威’>‘梦龙’>‘速锐’>‘莫妮卡’>‘黑玫克’>‘三星’>‘凯撒’>‘特牧’,夏播燕麦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甜燕3’>‘梦龙’>‘悍马’>‘速锐’>‘甜燕2’>‘甜燕70’>‘海威’>‘艾博’>‘萨摩’>‘楷模’>‘甜燕75’>‘福星’。以上结果表明,适宜在阿鲁科尔沁沙地春播的燕麦品种为‘福燕1号’‘贝利’‘甜燕1号’,夏播的燕麦品种为‘甜燕3’‘梦龙’‘悍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昆 孙永玉 张春华 崔永忠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8个造林树种的有关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思类树种在旱季水分自然饱和亏缺较大,乡土树种坡柳和3种桉树则是雨季水分亏缺较大,具有WSD高而RWC低的植物同样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比叶面积增大是植物提高抗旱能力的一个表现方面,但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细胞质浓度也是途径之一;干热逆境可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雨季叶绿素含量有较大提高,叶绿素a/b值也随之得到提高;参试树种的糖分含量旱季比雨季高,除马占相思外,其它树种淀粉与糖的比率则旱季比雨季低;在干热逆境胁迫下,7个树种(除尾叶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旱季植株易出现萎蔫现象,有部分或较多叶片脱落的树种积累的游离脯氨...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造林树种 生理生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鸣 张德顺
【目的】近几年,关于城市树木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前沿和热点,然而,我国开展园林树木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则较少。本文通过对上海1961—2015年55年间40种园林树种气候适应性的定量化评估,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树木健康生长产生的潜在影响,为适应未来气候的园林树种选择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从世界范围内对目标树种的自然地理分布进行广泛而全面的信息收集,提取其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气候因子数据,构建树种气候因子数据库,确定树种最适气候幅度,最后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各树种最适气候因子与上海气候的差异,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估。【结果】近55年来,上海年均温度由15.5℃上升至16.6℃,市区温差上升趋势最为突出,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年均降水量由1 086.0 mm上升至1 198.9 mm,湿季全市平均降水、郊区之间、市区与郊区之间变化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按年均生物温度和干湿指数可将目标树种分为4类:炎热干燥气候型、温暖湿润气候型、温凉干燥气候型和温凉湿润气候型;前30年,上海郊区气候条件最适宜温凉干燥的落叶树种生长,温凉湿润型树种次之,温暖湿润型树种再次,炎热干燥气候型树种居末;近30年,市区气候出现新变化,温暖湿润型树种适应性排名已占据绝对优势,温凉湿润型和温凉干燥型树种适应性依次下降。【结论】上海近55年来的气候变化以温度的普遍升高和湿季降水的显著增加为特征。上海气候变化对园林树种的适应性产生了潜在影响,改变了园林树种选择的优先序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正科 夏合新 张绮纹
为了给水蚀地造林选择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范围内的1386个标准地和12个树种的68株林木根系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亚热带水蚀地上20个树种对土层厚度的生态适用极限值;极限为0—5cm的有Pinusmassaniana等11个树种,6—10cm的有Dalbergiahupeana等7个树种,21—30cm的有Cunninghamialanceolata等2个树种。极限值小的树种根系有较大的根幅和分布深度,并具匍匐于岩石表面浅土层和沿裂隙生长延伸的特性。土层、土层加母质层厚度和坡位对水蚀地生长的影响较大。各生态...
关键词:
水蚀地,造林树种,生态适应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刘文兆 张勋昌 张北赢 王兵 杨玉玲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罗宗志 余世葵 苏德伟 郑丹 李春晓 易超 林辉 谢晶 林冬梅 林占熺
【目的】筛选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适应性良好的饲料植物,旨在为挖掘沿黄沙漠地区高产优质牧草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巨菌草、玉米、苏丹草、红高粱、‘绿洲1号’、紫象草、甜高粱、高丹草、华南象草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为研究对象,生长107 d后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巨菌草的株高最高,达298.89 cm,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68.18、38.68 t·hm-2,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9种植物的茎叶比为0.79~3.00,干鲜比为15.29~44.10,其中,紫象草的茎叶比、干鲜比最低;巨菌草单位耗水量下的鲜草产量最高;紫象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甜高粱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玉米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而巨菌草的木质素含量最低;玉米、红高粱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产奶净能较高;巨菌草净利润最高,为28 888元·hm-2;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植物依次为巨菌草、紫象草、甜高粱。【结论】巨菌草产量大、水肥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最高,在沿黄沙漠地区具有较广的推广前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敏国 杨倩 杨梅 杨惠敏
全球气候变化和食物安全问题给世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开发新作物资源有助于解决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食物安全问题。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除了籽实营养价值高而全面之外,植株其它部分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藜麦还具有耐贫瘠、耐旱、耐盐碱和耐霜冻等特性,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而具备了成为新的作物和牧草的潜力。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藜麦研究的相关文献,介绍了藜麦作为饲草使用的潜力,总结了其在干旱、贫瘠、盐碱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机制,以及其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特性,最后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筱 李夺 潘翔磊 陈菲儿 梁庆伟 王学敏
为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e)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于2020年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乳熟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燕麦品种的株高为61.10~121.76 cm,鲜草产量为15 757.87~37 685.50 kg·hm~(-2),干草产量为3 443.67~6 425.91 kg·hm~(-2),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0个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的是‘白燕3号’。2)不同燕麦品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分别为11.75%~15.45%、50.69%~53.42%和26.82%~32.65%,‘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达到特级干草标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是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种,且适合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殷庆仓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以西南喀斯特地区4种造林树种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樟叶槭(Acer albopurpurascens)、狗骨木(Cornus wilsoniana)、无患子(Sapindu smukorossi)为研究对象,分12个月每月于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植物叶片气孔气体交换的相关特征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分析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中午出现光合"午休"均为非气孔因素限制,12:00~15:00光合速率降低则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
关键词:
造林树种 光合作用 日变化 西南喀斯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权 刘君昂 吴毅 何苑皞 董文统 苏圣淞 周国英
林下伴生种是降香黄檀林分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林地生物学总生产量和维护林分系统稳定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30种参评植物做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30种参评植物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46%的植物关联度大于0.8,适应性表现较好,40%的植物关联度介于0.6~0.7之间,适应性表现一般,其余14%的植物关联度小于0.6,适应性表现很差;(2)关联度在0.9以上、属于优秀适应型的植物有5种,即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三点金DesmoDium trifl orum、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地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