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4)
- 2023(6292)
- 2022(5294)
- 2021(4689)
- 2020(3719)
- 2019(8137)
- 2018(8039)
- 2017(14628)
- 2016(8012)
- 2015(8830)
- 2014(8971)
- 2013(8976)
- 2012(8915)
- 2011(8321)
- 2010(8544)
- 2009(7822)
- 2008(7719)
- 2007(6913)
- 2006(6487)
- 2005(6276)
- 学科
- 济(40816)
- 经济(40784)
- 业(19423)
- 管理(18615)
- 地方(16753)
- 中国(15359)
- 企(13299)
- 企业(13299)
- 农(12461)
- 业经(10377)
- 地方经济(9554)
- 方法(9544)
- 发(9046)
- 农业(8792)
- 融(8752)
- 金融(8751)
- 学(8667)
- 银(8567)
- 银行(8555)
- 行(8417)
- 数学(7758)
- 数学方法(7689)
- 环境(7300)
- 制(7057)
- 贸(6913)
- 贸易(6902)
- 发展(6686)
- 展(6666)
- 易(6575)
- 技术(6271)
- 机构
- 学院(118397)
- 大学(115292)
- 研究(49965)
- 济(48804)
- 经济(47677)
- 管理(39724)
- 中国(38551)
- 理学(32517)
- 理学院(31982)
- 科学(31687)
- 管理学(31399)
- 管理学院(31169)
- 所(27200)
- 京(27100)
- 农(24753)
- 研究所(24499)
- 财(21968)
- 中心(21911)
- 江(20119)
- 农业(19091)
- 院(18359)
- 业大(18325)
- 北京(18027)
- 范(17937)
- 师范(17727)
- 省(17477)
- 州(16790)
- 财经(16221)
- 科学院(15958)
- 经(14601)
- 基金
- 项目(74606)
- 科学(58011)
- 研究(54454)
- 基金(51400)
- 家(45906)
- 国家(45484)
- 科学基金(37589)
- 社会(33623)
- 社会科(31875)
- 社会科学(31869)
- 省(30785)
- 基金项目(26811)
- 划(25643)
- 教育(23686)
- 自然(23468)
- 发(23228)
- 自然科(22869)
- 自然科学(22863)
- 自然科学基金(22416)
- 编号(21912)
- 资助(21025)
- 发展(18591)
- 展(18234)
- 成果(18091)
- 重点(17724)
- 课题(16862)
- 创(15362)
- 部(15268)
- 创新(14441)
- 科研(13851)
共检索到202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0年5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在东非及也门抗击沙漠蝗灾的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他强调,尽管当前的雨季为农民和牧民提供了生计,但同时也为蝗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工作,以免发生粮食安全危机。在发布FAO东非及也门沙漠蝗虫防治行动进展报告时,总干事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挑
关键词:
FAO 粮食安全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虹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国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沙漠化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荒漠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桂花 欧善生 覃连红 崔忠吉 陈宇
【目的】探究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并筛选防治药剂,为制定火龙果煤烟病有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抽样调查2018-2019年火龙果植株不同发育时期嫩梢、花蕾、花萼及果实等部位的煤烟病发生情况,计算相应的病情指数,记录温、湿度数据,绘制植株各部位煤烟病发生动态曲线图;在发病较重的火龙果种植园开展5种药剂防治试验,筛选适宜防治火龙果煤烟病的药剂。【结果】火龙果嫩梢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于每年的4月下旬;花蕾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4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花萼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幼果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5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下旬;膨大期果实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5月中旬、8月中旬和10月中旬;成熟期果实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7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嘧霉胺悬浮剂750倍液、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750倍液、440.0 g/L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45%代森铵水剂750倍液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00%以上。【结论】在广西崇左市和南宁市,每年4-10月各月的上旬是防治火龙果煤烟病的适宜时期,40%嘧霉胺悬浮剂750倍液、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750倍液、440.0 g/L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效均在70.00%以上,可推荐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俊林 吉亚辉 柳建平
民勤绿洲已变为沙源,成为我国干旱、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的沙尘暴策源区之一和生态特级危机区。文章分析民勤沙漠化持续恶化、防沙治沙进展缓慢,"整体治理,局部恶化"的根源是缺水,认为投入产出失衡是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民勤乃至西北常年少雨干旱,水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草原生态恶化,沙漠化、沙尘暴威胁国家安全。民勤沙漠化防治要统筹规划,机制创新,科学治沙,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力求建设和发展,主张从长远考虑,实施"朔天运河引水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彻底解决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局面,从根本上治理民勤沙漠化问题。
关键词:
民勤沙漠化防治 现状与问题 创新机制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浩 王金政 薛晓敏 王来平 陈汝 聂佩显 张勇
【目的】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为不套袋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精准防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性信息素诱芯监测烟台等3个地区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调查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分别研究在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田间始发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末期均为10月上旬,共出现5个高峰,7—9月为群体数量高峰期; 3个地区不套袋苹果园中性信息素诱芯对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诱捕数量为每诱芯213~1 837头,显著低于套袋苹果园(每诱芯729~3 715头)(P<0.05),而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蛀果率为3.38%~6.13%,显著高于套袋苹果园(0.13%~0.50%)(P<0.05)。在不套袋苹果园中,性迷向素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交配行为均具有显著干扰效果,迷向率为87.28%~99.80%,不同时期施放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第5代幼虫危害盛期(09-11—10-08)的蛀果率调查发现,性迷向素在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和95.53%,显著高于越冬代羽化前施放(81.77%)(P<0.05)。【结论】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园中差异不明显,但梨小食心虫在不套袋果园中的危害重于套袋果园。在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使用性迷向素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独常规药剂防治,其中在梨小食心虫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超 彭德良 彭焕 刘莹 黄文坤
为了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橘农意识到柑橘半穿刺线虫对柑橘造成的危害并对其进行防治,对柑橘半穿刺线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柑橘半穿刺线虫寄生较专化,寄主范围较窄,主要危害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其雄虫不危害作物,雌虫前端侵入根部,通过固定取食点取食,对柑橘根系细胞造成伤口,并影响根和叶中渗透活性离子的分配,从而降低柑橘产量。目前已有内转录间隔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ITS-RFLP)、ITS特异性引物检测、内部转录间隔区-环介导等温扩增分析(ITS-LAMP)、基于线虫DNA的LAMP分析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能够将其快速检出。抗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柑橘砧木较少,主要通过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由于化学药剂具有污染环境、需反复使用等缺点,有效地控制柑橘半穿刺线虫需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源提取物以及抗性品种等多种措施。本研究对柑橘半穿刺线虫的寄主范围、危害特性、侵染特点、致病机制、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将来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进行柑橘砧木品种选育等进行了展望,期望对我国柑橘半穿刺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波 李晓松 刘文 杨晓晖 卢琦
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影响因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制定沙漠化防治区划的原则,并对该地区进行沙漠化防治分区,提出不同区域的沙漠化防治战略对策。根据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地貌类型以及沙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将京津风沙源工程区划分为6个治理区,即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北部退化草原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治理区、科尔沁沙地西缘沙化治理区、坝上高原-雁北高原风蚀、水蚀治理区和燕山山地水蚀治理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毅 肖莉娟 王凡 王晶晶 吴华 冯俊涛
【目的】枣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 Jiao&Bu)是危害红枣的一种重要害虫,通过实地调查明确枣瘿蚊的发生动态,确定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筛选适用于防控枣瘿蚊的植物源农药,为枣瘿蚊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22-2023年定点定期调查南疆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枣园枣瘿蚊的发生动态。以5种植物源农药为材料,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为化学农药对照,以枣瘿蚊为靶标,采用浸虫法测定6种农药对枣瘿蚊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筛选室内毒力效果较好的植物源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适合枣瘿蚊防控的植物源农药品种。【结果】2022-2023年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枣园枣瘿蚊幼虫均于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发生高峰期均为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间节点为5月初和6月初。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农药对枣瘿蚊均有较强的毒力,其中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枣瘿蚊24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357和4.554 mg/L,与化学农药对照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938 mg/L)毒力相当。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7 d,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400倍稀释液处理对枣瘿蚊的防效均在65%以上,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推荐剂量处理的防效相当,可作为防控枣瘿蚊的替代生物农药。【结论】新疆南疆枣园枣瘿蚊集中发生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间节点为5月初和6月初,可选用植物源农药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400倍液防控枣瘿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迟妍妍 饶胜 陆军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目前尚无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依托沙漠化防治区建立基于PSR框架的评价指标,以及基于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旨在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空间评价的可行的评价模式。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是准确衡量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指标选择以反映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活动影响为原则。以沙漠化防治区为例,植被生长、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侵蚀等情况是衡量防风固沙功能强弱的重要因素,而指标的动态变化才能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能够表征植被生长、植被退化演变、土壤粒径和土壤侵蚀的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玉祥
依据沙漠化普查数据 ,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面积与分布 ,介绍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危害及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简要阐述了其驱动力 ,并按照当前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政策及其优先领域 ,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应是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 ,分析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途径、技术手段与措施 ,同时探讨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任务、优先项目与重点区域。
关键词:
西藏 沙漠化 防治 工程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帅 邵振润
一、基本情况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国土面积51.3万km~2,农用地面积2 160万hm~2,接近国土面积的一半。人口6 590万,从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2.6%,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木薯、甘蔗、水果、花卉等作物。2009年泰国GDP生产2 696亿美元,工业占44%,服务业占43.7%,农业12.3%,人均GDP 8 100美元。农业收入的60%来自农作物,其余来自水产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粗加工和农业服务。水稻产业在泰国农业乃至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庆雷
日本苜蓿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河北省沧州市农业科学院王庆雷苜蓿营养价值高,对家畜适口性强,为优质牧草作物之一。在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中,苜蓿的地位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种植苜蓿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苜蓿的生长季节以高温高湿的气候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