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
- 2023(1715)
- 2022(1391)
- 2021(1370)
- 2020(1119)
- 2019(2354)
- 2018(2340)
- 2017(3915)
- 2016(2232)
- 2015(2349)
- 2014(2271)
- 2013(2230)
- 2012(2031)
- 2011(1982)
- 2010(2173)
- 2009(2097)
- 2008(2057)
- 2007(1830)
- 2006(1800)
- 2005(1697)
- 学科
- 学(8461)
- 济(8458)
- 经济(8456)
- 环境(6780)
- 管理(5941)
- 生态(5151)
- 资源(3037)
- 经济学(2944)
- 划(2833)
- 和(2710)
- 农(2604)
- 业(2502)
- 规划(2477)
- 环境规划(2441)
- 理论(2395)
- 发(2237)
- 地方(2133)
- 域(2044)
- 区域(2036)
- 区域环境(1876)
- 中国(1819)
- 方法(1811)
- 教育(1793)
- 企(1758)
- 企业(1758)
- 农业(1758)
- 业经(1719)
- 发展(1421)
- 展(1408)
- 生态学(1405)
- 机构
- 大学(34978)
- 学院(34030)
- 研究(14626)
- 济(11422)
- 科学(11260)
- 经济(11175)
- 管理(10287)
- 中国(9646)
- 理学(8478)
- 理学院(8311)
- 管理学(8084)
- 京(8060)
- 管理学院(8024)
- 所(8013)
- 研究所(7601)
- 农(7587)
- 业大(6560)
- 范(6377)
- 师范(6308)
- 中心(6081)
- 农业(5870)
- 院(5422)
- 北京(5412)
- 江(5403)
- 师范大学(5201)
- 科学院(4859)
- 省(4408)
- 室(4404)
- 财(4404)
- 州(4312)
共检索到50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世增 常兆丰 朱淑娟 韩福贵 仲生年 段小峰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产业发展很快,近些年来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地区也建立了一批光伏发电厂。那么,在沙漠、戈壁上建造光伏电厂有无生态学意义,有何生态学意义呢?文章运用河西走廊的气象资料和民勤沙区的光照观测资料以及植被观测资料,对此作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1 m2的光伏电池板转换的太阳能相当于民勤沙区260.75 m2沙漠植被利用的太阳能。我国沙漠、戈壁面积广大,沙尘暴和风沙流发生频繁。沙漠、戈壁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在沙漠、戈壁上发展光伏产业,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一方面能有效调节地表的热力平衡,防止和减少沙尘暴和风沙流,光伏发电与防沙治沙相得益彰,是一种经济产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兆丰 刘世增 王祺 王飞 孙涛 刘淑娟 王芳琳
近些年来,沙漠、戈壁光伏产业迅速发展。为了揭示光伏产业对防沙治沙的作用和影响,文章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区,通过调查河西走廊沙漠、戈壁现有光伏产业及其发电量,与植物防沙治沙比较,从光伏转化太阳能、光伏的风障沙障功能以及光伏对植被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光伏产业对于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对于防沙治沙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功能,其对于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转化太阳辐射、调节沙漠、戈壁的热力平衡,削弱沙尘暴和风沙流发生发展的动力即大风的功能;二是风障功能和沙障功能;三是集雨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发展沙漠、戈壁光伏产业,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我国沙漠、戈壁面积广大,发展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前景广阔。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可望成为继造林治沙、沙障压沙之后的第三条防沙治沙新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迪军 ,郭长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3医院,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边缘的孔雀河畔。始建于1945年,曾参加过举世瞩目的辽沈、平津战役,1960年进驻新疆,参加了新疆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和中印自卫反击作战。历经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医院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建设发展成力设备先进、技术优良、功能齐全的军队二级甲等医院。 半个世纪以来,每一届医院党委领导班子都坚持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追求进取、不断攀登的来实精神;以爱院、建院、发展医院为己任;以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为宗旨;坚持把弘扬主人翁精神当作医院建设的重点,不断增强医院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使医院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改革开放后,医院大胆试行了以医疗、政工、行管、后勤保障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目标管理方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И.А.察岑金 王恩涌
大家知道,称为戈壁荒漠的亚洲中部辽阔而荒芜的大高原还很少被研究过。提出第一篇关于戈壁荒漠的报道的人是19世纪末叶经过亚洲中部的著名旅行家们:Н.М.普尔热瓦尔斯基、Г.Н.坡塔宁等人。从1924-1926年,植物学家和土壤学家才开始访问戈壁荒漠。然而,这种访问还带有探索的性质,仅提供了戈壁荒漠地带性的方位。在1940-1943年,苏联农业部的全苏饲料研究所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委员会的割草场调查队会在蒙古的东戈壁进行过路(?)调查。在作者领导下的割草场调查队所进行的调查,提供了推断东戈壁地带性的材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传华 冯固 田长彦 白灯莎 张福锁
为探索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的变化规律,选择盐化草甸、灌丛及沙漠3种景观类型,测定了柽柳灌丛下和灌丛间空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水分含量以及柽柳营养枝δ13C等指标,并用土壤养分的富集系数来表征肥岛效应的强弱。结果发现盐化草甸退化为灌丛时,柽柳肥岛效应增强,柽柳冠下土壤SOC和TN的富集系数分别由3.0和2.8增加至7.1和3.7;而随着灌丛向沙漠逐步过渡,肥岛效应逐渐削弱直至消失,柽柳冠下土壤SOC和TN的富集系数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分别由7.1和3.7下降到0.5。这种变化反映了荒漠化在该地区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而肥岛中SOC和TN的富集系数是反映这种变化的有效指标。同时,肥岛...
关键词:
荒漠化 柽柳 肥岛 塔克拉玛干沙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玉慧
沿着河西走廊前行,去寻找千年的历史足迹,去倾听久远悠古的回声,那曾经是我梦中的奢望,遥远得似乎永不可及。如今当沿着这丝绸古道一路走过,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似乎同时被浓缩和凝固在同一个时空之中。那巍巍的祁连雪山、那雄浑的茫茫大漠、那浩瀚的戈壁滩涂……曾经如诗的一切,而今一切的如诗。好像一切都已烟消云散,而一切又似乎千古不变。我感到我在被一种历史的悲壮和一种旷古的豪情吸引着、引领着,走近那原始的壮美和千年的沧桑。我的灵魂在一路西行中被放飞升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常兆丰 刘世增 张德魁 段晓峰 王强强 张剑挥
戈壁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戈壁所占面积较大,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推进戈壁研究与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的协调发展,文章运用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等方法,从戈壁的分类、戈壁地表辐射与能量传输、戈壁风沙流、戈壁地表风蚀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戈壁研究进行了综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戈壁相对较为稳定,也或许由于其利用价值相对较低,因而我国对于戈壁的研究相对薄弱;(2)目前我国有关戈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戈壁地表辐射与能量传输、戈壁风沙流与戈壁地表风蚀方面,微观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宏观方面的综合研究均较为薄弱,尤其是缺少上一级系统的要素之间的互动机理研究;(3)研究区域多集中在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目前对不同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克恭 师安隆
国土功能区划的优化布局问题是区域经济的研究主题。本文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方法,用中国哲学思维使数理逻辑与现实逻辑相融自洽,并通过对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分析,梳理了绿洲农业与戈壁农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的生态经济理念进行了逻辑推理与文化认同分析,以期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关键词:
戈壁农业 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 生命共同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阳
国土面积仅2万多平方公里的以色列,60%以上的领土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的荒漠,自然条件严酷。因此,以色列的农业,有典型的沙漠农业特色。数十年来,依靠管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以色列的知识密集型农业,生产年出口8亿美元左右的产品,为许多国家发展沙漠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鹏飞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了30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先后投入产业资金近300亿元,采用市场化的治沙理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治沙手段,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的治沙行动,将治沙、生态、产业和扶贫协同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的"亿利库布其治沙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元村 王秀红 程维明 吴金凤 卢琦 冯益明
中国戈壁广泛分布于北方的干旱与极干旱区域,直至目前尚未系统地开展戈壁分区研究。本文在综合分析戈壁特征与形成发生机制关系后认为,我国戈壁的最主要特征是地表砾质覆盖;表层具孔状漆漠结皮,其下具棕红色紧实层及石膏层;植物覆盖度极低,生长旱生极旱生灌木—半灌木。戈壁形成发生的区域仅限于干燥度4以上的干旱、极干旱区域。根据戈壁特征及发生条件的区域分异,选取干温指标、区域地质地貌建造指标、地表物质成因形态指标,将中国戈壁分布区划分为温性干旱极干旱戈壁区、暖性干旱极干旱戈壁区和青藏高原北部亚寒干旱极干旱戈壁区3个一级区(区),其下按区域地质地貌建造特征划分出9个二级区(地区),再按戈壁地表物质成因与形态差异划分出19个三级区(亚地区)。还可根据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分异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个四级区(小区)。
关键词:
戈壁 干旱与极干旱区域 综合自然区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