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1)
- 2023(18427)
- 2022(15534)
- 2021(14567)
- 2020(12067)
- 2019(27185)
- 2018(27057)
- 2017(51382)
- 2016(28048)
- 2015(31276)
- 2014(30607)
- 2013(30315)
- 2012(27710)
- 2011(24806)
- 2010(25027)
- 2009(23189)
- 2008(22888)
- 2007(20614)
- 2006(18316)
- 2005(15993)
- 学科
- 济(112123)
- 经济(112000)
- 业(103964)
- 管理(89462)
- 企(85018)
- 企业(85018)
- 农(50273)
- 方法(46401)
- 数学(36619)
- 数学方法(36216)
- 业经(35565)
- 农业(33647)
- 财(31598)
- 中国(29611)
- 地方(25109)
- 技术(23306)
- 学(22618)
- 制(22547)
- 务(22071)
- 财务(22010)
- 财务管理(21984)
- 企业财务(20763)
- 理论(20742)
- 和(20585)
- 环境(19359)
- 贸(19269)
- 贸易(19255)
- 划(18940)
- 易(18658)
- 策(18177)
- 机构
- 学院(394592)
- 大学(387450)
- 管理(158982)
- 济(155797)
- 经济(152436)
- 理学(136955)
- 理学院(135461)
- 管理学(133404)
- 管理学院(132690)
- 研究(129272)
- 中国(99373)
- 京(83168)
- 科学(81418)
- 农(77938)
- 财(69692)
- 所(64631)
- 业大(64008)
- 江(60366)
- 农业(59896)
- 中心(59877)
- 研究所(58721)
- 财经(55324)
- 北京(52053)
- 范(51444)
- 师范(51031)
- 经(50289)
- 州(48747)
- 院(46886)
- 经济学(44521)
- 经济管理(42993)
- 基金
- 项目(269293)
- 科学(211921)
- 研究(200129)
- 基金(193107)
- 家(168275)
- 国家(166718)
- 科学基金(143566)
- 社会(125844)
- 社会科(118837)
- 社会科学(118803)
- 省(107778)
- 基金项目(103701)
- 自然(92383)
- 自然科(90129)
- 自然科学(90104)
- 教育(89696)
- 划(89047)
- 自然科学基金(88516)
- 编号(83487)
- 资助(76502)
- 成果(66163)
- 重点(60129)
- 发(59402)
- 创(59346)
- 部(58110)
- 课题(56367)
- 创新(54731)
- 国家社会(51165)
- 业(50611)
- 科研(50405)
- 期刊
- 济(182164)
- 经济(182164)
- 研究(112275)
- 中国(78877)
- 农(76976)
- 学报(62014)
- 管理(59455)
- 科学(58613)
- 财(54597)
- 农业(52257)
- 大学(47583)
- 学学(45140)
- 教育(43503)
- 业经(35889)
- 技术(35384)
- 融(34912)
- 金融(34912)
- 业(28021)
- 财经(26156)
- 经济研究(25702)
- 问题(24415)
- 经(22455)
- 科技(21036)
- 技术经济(20692)
- 版(20333)
- 现代(19199)
- 资源(18971)
- 图书(18818)
- 理论(17622)
- 商业(17618)
共检索到585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蝶君 赖作卿 李桦
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及双元性理论,构建了农业生态创新内部的结构关系,并以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肉苁蓉种植为例,探讨生态创新内部"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平衡互补以及对环境/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沙漠化治理需要突破单一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生态创新的视角引导农业企业(农户)在开发沙产业的同时主动进行治沙工作,才能实现生态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蝶君 赖作卿 李桦
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及双元性理论,构建了农业生态创新内部的结构关系,并以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肉苁蓉种植为例,探讨生态创新内部"环境导向创新"和"经济导向创新"的平衡互补以及对环境/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沙漠化治理需要突破单一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生态创新的视角引导农业企业(农户)在开发沙产业的同时主动进行治沙工作,才能实现生态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玉洁
文章以阿拉善盟230户农户的微观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沙产业发展正向经济效应、正向生态效应和政府对沙产业管理态度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向经济效应、正向环境效应和政府管理态度路径系数均较为理想,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正向经济效应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正向环境效应和政府管理态度;政府管理态度影响程度虽小却不可小觑。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大力扶持沙产业发展,增强宣传力度,完善管理、增强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生宇 雷加强 徐新文 李丙文 王晓静
盐结皮是干旱区灌溉后土壤表层形成的一个特殊层次,但目前对其形成条件和时空变化规律尚无系统研究.该文通过对2004和2005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布置的试验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咸水灌溉林地,土壤表层形成明显的盐结皮层.该文对盐结皮层厚度和电导率这两个主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灌溉水质、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以及土壤质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盐结皮的性质.②盐结皮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畦灌和滴灌对林地盐结皮性质的微空间分布影响很大,坡向、土壤结构等立地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盐结皮性质的空间分布.③盐结皮性质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在灌溉周期内,电导率经历增加→降低→稳定的变化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张于光 朵海瑞 王秀磊 李迪强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1%(Reynolds et al.,2007),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干旱荒漠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而且降水稀少,因此不能支撑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植被(Schulze et al.,2005),植物群落通常较为单一,不同类型灌木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是荒漠区植被的显著特征(Whitford,2002)。昆虫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Lewinsohn et al.,2008),而其中的荒漠昆虫是随着荒漠的出现,适应环境改变演化而来的一支特殊旱生昆虫类群(黄人鑫等,2005),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昆虫 植物群落 多样性 库姆塔格沙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佳艺 谭德庆
工业化发展导致了脆弱的土地进一步沙漠化,沙漠地区政府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土地沙漠化导致的生态质量降低。通过构建两个沙漠化地区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两个地区的沙漠治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工业生产排放技术或沙漠治理技术均能够提高均衡经济产出水平,在工业生产收益系数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沙漠治理投入水平,并且两种技术提高存在交互效应;只有对生产排放技术水平和沙漠治理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延长地方政府领导任期有利于沙漠治理;实现沙漠完全治理情况下控制土地再沙化的治理投入低于控制沙漠稳定在一定规模的治理投入。
关键词:
沙漠治理 微分博弈 计划期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玉东 张秋良 陈晓燕 张榕 宝朝鲁门 阿日宾巴雅尔 斯庆毕力格 王颖
[目的]准确构建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生物量预测模型,为估算当地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提供基础。[方法]以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柠条、沙棘、沙柳、杨柴)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株收获法测定4种灌木不同营养器官(干、枝、叶、根)的生物量,将实测生长因子(地径D、株高H、冠幅直径C)及其组合因子(冠幅面积S、植冠体积V、植株体积D~2 H)作为自变量,利用生物量模型法选取一元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构建4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结果]4种灌木不同器官中,柠条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干、枝、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二次函数。沙棘干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枝、叶、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一元线性函数。沙柳干、枝、根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一元线性函数,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二次函数。杨柴干生物量最优模型为一元线性函数,枝、叶、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二次函数。4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相同,柠条和杨柴最优模型为二次函数,沙棘和沙柳最优模型为一元线性函数。4种灌木全株与地上生物量模拟方程平均相对误差(RMA)为13.46%~24.07%,总相对误差(RS)为-11.19%~7.66%,拟合精度较高。[结论]构建的4种人工灌木林全株与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用于库布齐沙漠地区区域尺度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关键词:
肉苁蓉 愈伤组织 诱导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龙圳 李达 林震
为了准确评价库布齐沙漠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组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分析评价了地区2013年—2018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显示:2013年—2018年,库布齐沙漠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整体等级水平较低,多年来均分布在III-IV级(合理-短缺)之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得分呈现出从东往西依次降低的态势,东部准格尔旗得分最高,中部达拉特旗得分次之,西部杭锦旗得分最低。研究建议,应进一步采取低耗水、高产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协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阳
国土面积仅2万多平方公里的以色列,60%以上的领土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的荒漠,自然条件严酷。因此,以色列的农业,有典型的沙漠农业特色。数十年来,依靠管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以色列的知识密集型农业,生产年出口8亿美元左右的产品,为许多国家发展沙漠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中芹 刘海虹 贾君镇 郭玉海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和幼苗分化建成过程的形态学。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吸器接触柽柳根表皮层后,吸器顶端分化出侵入细胞。在侵入细胞引领下,吸器呈楔形结构依次侵入柽柳根皮层、中柱和木质部。在吸器侵入寄主根过程中,与寄主根皮层细胞接触的吸器细胞壁呈现增厚反应,与吸器顶端邻近的多层寄主皮层细胞被机械挤压而变形,乃至被破坏。2)在吸器侵入木质部后,与寄主根表皮连接的管花肉苁蓉芽端薄壁组织恢复分生能力,分化出芽端生长点;生长点分化鳞叶原基,鳞叶原基长大为鳞叶幼叶,在鳞叶幼叶的叶腋内分化出生长点,发育成肉苁蓉幼苗。结果显示,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是一个主动过程,并有...
关键词:
寄生植物 管花肉苁蓉 幼苗 吸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信宏 郭玉海
为明确管花肉苁蓉物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可溶性糖、淀粉、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甘露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持续降低,由146.89mg/g降低至54.28mg/g,淀粉含量在未伸长期内不断升高,峰值为44.87mg/g,出土后迅速降低。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呈现"S"型,在伸长期达到142.11g,之后相对稳定。2)营养生长阶段,相同质量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甘露醇含量不受季节影响,松果菊苷含量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着管花肉苁蓉单株干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松果菊苷 毛蕊花糖苷 甘露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雷 崔旭盛 吴艳 翟志席 郭玉海
以梭梭和肉苁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梭梭树龄与肉苁蓉种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梭梭基径粗、株高、冠幅、肉苁蓉直径、花序长、蒴果数、有效果数、单蒴果重和单株种子产量与梭梭树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3以上。2)随着梭梭树龄增长,与对照相比,单株肉苁蓉种子产量提高了2~5倍。直径<0.5mm的种子所占比例下降,直径为0.5~0.7mm种子所占比例提高。3)5年生及以上的梭梭所寄生的肉苁蓉直径和花序长可达21.72mm和30.8cm以上,并且蒴果数、有效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分别可达143个、128个和11.810g以上。5年生及以上的梭梭可作为寄主培育肉苁蓉留种植株。
关键词:
梭梭 肉苁蓉 种子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太新 王华磊 王长林 翟志席 王树安 郭玉海
为充分利用华北平原丰富的中国柽柳资源和人工栽培濒危中药材管花肉苁蓉 ,应用根管接种方法 ,在华北平原中国柽柳上接种管花肉苁蓉成功。探索了适宜的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处理及适宜的接种融合剂溶液灌注接种管 ,并使管内相对水分含量达到 80 % ,同时选择直径 0 2~ 0 5cm的柽柳根系进行接种。结果表明 :用上述方法可使管花肉苁蓉接种率达到 90 %。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中国柽柳 接种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雷 吴艳 崔旭盛 翟志席 郭玉海
以肉苁蓉蒴果和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肉苁蓉蒴果和种子的发育。结果表明:1)肉苁蓉从开花到蒴果开裂所需时间为35d。肉苁蓉蒴果和种子颜色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白色、褐色和黑色的转变,当肉苁蓉蒴果由褐色变为黑色时即花后30d左右为肉苁蓉种子的适宜采收期。2)肉苁蓉蒴果长度、宽度、鲜重和干重在花后25d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48mm、12.33mm、1.620g和0.295g,并且肉苁蓉蒴果发育可分为体积增大期、内部充实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3)肉苁蓉种子长度和宽度在花后25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2和0.77mm,每蒴果种子鲜重在花后20d达到最大值,为0.768g;每蒴果种子干重在花后35d...
关键词:
肉苁蓉 蒴果 种子 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