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0)
- 2023(17175)
- 2022(14448)
- 2021(13268)
- 2020(11130)
- 2019(25225)
- 2018(25348)
- 2017(48756)
- 2016(26510)
- 2015(29798)
- 2014(29945)
- 2013(29644)
- 2012(27182)
- 2011(24717)
- 2010(25113)
- 2009(23418)
- 2008(22437)
- 2007(20058)
- 2006(18172)
- 2005(16315)
- 学科
- 济(128773)
- 经济(128652)
- 业(75695)
- 管理(75549)
- 企(54325)
- 企业(54325)
- 方法(50529)
- 农(49391)
- 数学(44146)
- 数学方法(43581)
- 农业(32989)
- 中国(30336)
- 业经(29220)
- 地方(29186)
- 学(27003)
- 财(24164)
- 环境(22182)
- 制(20477)
- 贸(18166)
- 贸易(18152)
- 理论(17769)
- 和(17722)
- 发(17644)
- 易(17526)
- 划(17040)
- 技术(16431)
- 银(16324)
- 银行(16287)
- 融(16044)
- 金融(16042)
- 机构
- 学院(387556)
- 大学(386066)
- 济(163401)
- 经济(160111)
- 管理(152824)
- 研究(133490)
- 理学(132819)
- 理学院(131355)
- 管理学(128831)
- 管理学院(128159)
- 中国(99840)
- 科学(83098)
- 京(82005)
- 农(76882)
- 财(68828)
- 所(67663)
- 业大(62440)
- 研究所(61762)
- 中心(60550)
- 农业(58930)
- 江(57067)
- 财经(55594)
- 北京(51624)
- 范(51079)
- 师范(50660)
- 经(50492)
- 经济学(48797)
- 院(47460)
- 州(46019)
- 经济学院(43639)
- 基金
- 项目(264582)
- 科学(208183)
- 研究(192955)
- 基金(192268)
- 家(167745)
- 国家(166336)
- 科学基金(142712)
- 社会(123402)
- 社会科(116597)
- 社会科学(116565)
- 省(103246)
- 基金项目(101958)
- 自然(92083)
- 自然科(89804)
- 自然科学(89782)
- 自然科学基金(88121)
- 教育(86602)
- 划(85881)
- 编号(79052)
- 资助(78998)
- 成果(63230)
- 重点(58924)
- 部(57998)
- 发(57784)
- 创(53824)
- 课题(53324)
- 国家社会(50972)
- 创新(50172)
- 科研(50033)
- 教育部(49317)
- 期刊
- 济(188230)
- 经济(188230)
- 研究(113169)
- 农(75756)
- 中国(72710)
- 学报(62507)
- 科学(58258)
- 管理(53909)
- 农业(51226)
- 财(49446)
- 大学(47879)
- 学学(45479)
- 教育(37618)
- 融(34643)
- 金融(34643)
- 技术(33324)
- 业经(33295)
- 经济研究(28670)
- 财经(27190)
- 问题(25384)
- 业(24815)
- 经(23247)
- 技术经济(20542)
- 版(19383)
- 图书(19292)
- 资源(19164)
- 科技(18554)
- 世界(18548)
- 统计(18436)
- 理论(17838)
共检索到572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音
本文以土地沙漠化发生的三个典型区域类型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表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户生态活动的根本目标,其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是土地沙漠化发生的根本原因。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层次性决定了其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文章据此提出了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敏俊 程淑兰 张巧云
论文以内蒙古沙漠化地区为例,运用Bioe-conom ic M odel,比较自由放牧与耕垦、禁牧与禁垦、控制放牧规模与禁垦的土地利用政策情景下,引进舍饲养牛技术与信贷服务和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及其家庭收入的影响,据此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发展的人文驱动机制以及生态重建的环境政策。结果表明:实施控制放牧规模与禁垦的环境政策,同时引进舍饲养牛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生态重建并提高农户收入;引进舍饲养牛技术需要启动基金,提供信贷服务和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是贫困农户引进该技术的前提。因此,迫切需要调整宏观环境政策,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城乡联系力度,从而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减轻农民对环境的依赖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欢 樊胜岳
退耕还林是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论文以沙漠化严重的民勤县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民勤县农户的退耕还林意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在农户中的响应进行了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并搜集了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退耕还林涉及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农户的退耕意愿主要取决于退耕后经济利益的得失;农户虽然在近期承受退耕地收益减少的负担,但长期可以得到退耕还林的保肥效果和减少风沙灾害损失的生态经济效果。退耕还林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应该为退耕还林的成本全部买单,同时,在调整退耕地结构、优化退耕模式的过程中还要协调好退耕还林与农户增收的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然
甘肃省民勤县在沙漠化治理的探索过程中,提出"生态事业转移"的基本构想并在小范围试点中获得成功,从而为我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民勤生态事业转移的探索进行理论分析,解释项目试点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并对试点推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一方面证明项目推广将会遇到障碍,另一方面证明劳动力转移问题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点。政府应当对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变量施加影响,从而为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关键词:
沙漠化 生态事业转移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斯怡 殷晓洁 汤瑞权 吴鹏飞
【目的】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方法】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1)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km~2。(2)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3)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4)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0.622,是制约会泽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呈中等水平,干度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今后应着重石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护。表8参28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兴娥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对立与统一,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出路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寻找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途径,达到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目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矛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学勇 李玉霖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秀红 申元村 张镱锂 张宏业 吕晓芳 李晓峰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县市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含有结构性映射综合得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了归并,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分区。利用典型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新近权威性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详查结果,探讨了相应土地利用结构区内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立华 杨国靖 张明军 程国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周立华 樊胜岳 董朝阳
"以人为本",实施生态治理政策的战略性转变,是土地沙漠化逆转后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纪之交,中央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移民等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政策,并完善了防沙治沙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实施重大生态治理政策以来,在政府加强对土地利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农户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沙漠化快速蔓延的趋势得到遏制,呈现出"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局面。但是,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急需在沙漠化治理政策方面做出战略性的调整,以便实现沙漠化治理效果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沙漠化 逆转 生态治理政策 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君 周立华 石敏俊
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政策下,部分农牧交错带地区已呈现出沙漠化逆转趋势,但因沙漠化逆转的生态效益难以直接反映到农户经济收入当中。农户因牧场资源减少,经济利益受损,为维持收入不变,农户违规放牧、偷牧现象严重,退牧还草生态成果存在很大隐患。科学评价农牧交错带沙漠化逆转的生态经济效益,探讨禁牧政策下,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Bio-economic模型,模拟了不同经济政策的优化调控和生态建设的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政策下,通过农业和畜牧业的耦合优化配置、贷款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鹏 姜志德
自然保护区与其社区之间,由于争夺土地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权而引发的冲突,是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态经济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系统落后的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区的建立进一步加剧了原来的矛盾,同时由于社区经济系统缺乏变革的条件,所以这一矛盾难以的待解决。在大系统观念的指导下,解决的思路在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即社区的脱贫致富是解决保护区生态经济矛盾的突破口。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经济矛盾 突破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迟妍妍 饶胜 陆军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目前尚无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依托沙漠化防治区建立基于PSR框架的评价指标,以及基于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旨在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空间评价的可行的评价模式。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是准确衡量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指标选择以反映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活动影响为原则。以沙漠化防治区为例,植被生长、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侵蚀等情况是衡量防风固沙功能强弱的重要因素,而指标的动态变化才能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能够表征植被生长、植被退化演变、土壤粒径和土壤侵蚀的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保建云
本文在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动因与区域制度安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以我国渤海污染治理为典型案例 ,进行实证考察 ,分析了政府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一系列规范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志祥 高兵桃 刘嘉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耕地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然而作为自然生产要素的耕地不是孤立的,对于危及我国耕地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土地沙漠化必须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沙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沙漠化治理进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的重要性及具体思路。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土地沙漠化治理 创新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