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4)
- 2023(13187)
- 2022(11494)
- 2021(10749)
- 2020(8876)
- 2019(20376)
- 2018(20408)
- 2017(38564)
- 2016(21153)
- 2015(23770)
- 2014(23893)
- 2013(23680)
- 2012(22161)
- 2011(19999)
- 2010(20176)
- 2009(18229)
- 2008(17572)
- 2007(15458)
- 2006(13670)
- 2005(12287)
- 学科
- 济(87811)
- 经济(87727)
- 管理(55956)
- 业(54879)
- 企(44209)
- 企业(44209)
- 方法(34666)
- 数学(29336)
- 数学方法(29009)
- 中国(26153)
- 农(23879)
- 地方(23650)
- 学(22723)
- 业经(20294)
- 财(18222)
- 农业(16318)
- 制(15556)
- 贸(14917)
- 贸易(14902)
- 理论(14898)
- 易(14354)
- 和(14322)
- 环境(14179)
- 技术(14063)
- 银(13926)
- 银行(13875)
- 融(13655)
- 金融(13654)
- 行(13358)
- 教育(13049)
- 机构
- 大学(300333)
- 学院(298491)
- 管理(115858)
- 济(115116)
- 经济(112314)
- 研究(106379)
- 理学(99403)
- 理学院(98216)
- 管理学(96483)
- 管理学院(95942)
- 中国(77528)
- 科学(68203)
- 京(66041)
- 所(54754)
- 农(51826)
- 财(51263)
- 研究所(49964)
- 中心(47248)
- 业大(46190)
- 江(44887)
- 范(42620)
- 北京(42518)
- 师范(42160)
- 财经(40629)
- 农业(40371)
- 院(38884)
- 经(36872)
- 州(36842)
- 师范大学(34082)
- 经济学(33540)
- 基金
- 项目(203612)
- 科学(158442)
- 研究(149238)
- 基金(144495)
- 家(126464)
- 国家(125328)
- 科学基金(106353)
- 社会(91088)
- 社会科(86099)
- 社会科学(86079)
- 省(81086)
- 基金项目(77090)
- 自然(69531)
- 教育(68395)
- 划(68363)
- 自然科(67837)
- 自然科学(67816)
- 自然科学基金(66574)
- 编号(61879)
- 资助(59503)
- 成果(50895)
- 发(47479)
- 重点(45943)
- 部(43822)
- 课题(43577)
- 创(42169)
- 创新(39243)
- 科研(38724)
- 项目编号(37752)
- 发展(37464)
- 期刊
- 济(134333)
- 经济(134333)
- 研究(91034)
- 中国(63036)
- 学报(50160)
- 农(47543)
- 科学(45892)
- 管理(43046)
- 教育(39732)
- 大学(37223)
- 财(36597)
- 学学(34669)
- 农业(33527)
- 技术(26264)
- 融(26134)
- 金融(26134)
- 业经(22782)
- 经济研究(20537)
- 财经(19151)
- 图书(18598)
- 业(17115)
- 问题(16960)
- 经(16237)
- 科技(15517)
- 理论(14916)
- 技术经济(14078)
- 实践(13800)
- 践(13800)
- 版(13706)
- 现代(13548)
共检索到449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景瀚 李伟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的发生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2个区域,一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薄壁细胞区域。沙棘不定根原基继续发育时,一部分沿射线向外生长,另一部分向外生长的同时会与茎段的髓连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他树种中尚未发现。沙棘插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出一些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且脱分化,形成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继续分裂,沿着射线向远离轴心的方向伸展,从而形成根...
关键词:
沙棘 不定根 发育 解剖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英 李明鹤 张新华 严明学
用石腊切片法研究杉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比较了成年树根颈萌条、树冠上部枝条及其复壮条扦插时不定根形成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复壮条与根颈萌条生根过程相似,一般不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不定根由维管形成层或皮层薄壁细胞分裂而来;用上部侧枝扦插时,穗条基部常形成许多瘤状愈伤组织,不定根难以形成。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繁殖 不定根 愈伤组织 复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焦培培 周正立 李倩 李健强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胡杨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横走侧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或四原型,周皮中栓内层较发达,由6~8层薄壁细胞组成。横走侧根横切面上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小于次生木质部;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以细胞壁尚未木质化的木纤维细胞数量居多为特征;维管射线很发达。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发生及生长发育。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木栓形成层,由木栓形成层细胞经过分裂活动形成不定芽原基,不定芽原基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形成在横走侧根表面可观察到的不定芽,由不定芽直接发育成根蘖苗。不定芽发生具有同步或非同步的时间特征以及单点或多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其生长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和 张国盛 隋明杰 刘美珍
Sabina vulgaris is a unique evergreen conifer shrub and expands its area by the growth of stolon along the ground surface on which adventitious roots are formed and absorb water and nutrient. Therer is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sand layer and sprouting of adventitious roots, espe...
关键词:
臭柏 不定根 土壤含水率 毛乌素沙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亮 俞玖
迎红杜鹃萌蘖条经流水冲和ABT(1号)200mg·kg-1处理1h后,扦插于粗粒蛭石中.从外部形态看,凡是插入基质中的茎段部分均有不定根的发生.从横切面上观察到,流水冲处理时间的长短对不定根起源的部位有一定的影响:处理1d的插穗,不定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的部位;而处理3d的插穗,既有起源于上述部位的不定根原基发生,同时也有起源于髓薄壁组织的不定根原基发生.在刚离体枝条中,未发现有先生不定根原基的存在.
关键词:
迎红杜鹃,不定根,扦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永芳 曾炳山 杨懋勋 周锦平 李云
以4年生柚木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在7月下旬,采用不同浓度IBA粉剂处理插穗,进行扦插试验。观察扦插生根的解剖结构,探讨扦插生根与愈伤组织、不定根原始体的关系,及扦插生根的类型、不定根的形成过程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东 袁丽钗 谷瑞升 蒋湘宁
以核桃成熟或近成熟种实子叶为试材 ,在 1 4DKW基本培养基上其顶部 (近胚端 )的生根率达1 0 0 % ,而中部和基部 (远胚端 )的生根率为 0。在生根过程中顶部内源吲哚乙酸 (IAA)表现为初期上升 ,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 ,当根原基开始生长时 (培养 4d)出现一个高峰 ;而中、基部内源IAA水平在培养初期下降 ,而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蛋白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62 .8和 3 8.4kDa是与子叶不定根发生相关的蛋白条带 ,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 ,该带在子叶顶部表达增强 ,而中部、基部则消失。当培养基中附加一定水平的吲哚丁酸(IBA) ( 0 .5~ 1 0mg·L- 1 )时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恩亮 马玲玲 杨如同 李林芳 汪庆 李亚 王鹏
【目的】利用RNA-seq技术对楸树易生根品种‘豫楸1号’的嫩枝扦插生根的4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为阐明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浓度为2 g·L-1IBA处理‘豫楸1号’嫩枝,然后分别提取处理后0天(对照)、1天(激活期)、15天(愈伤形成期)的插穗基部的RNA及25天(不定根形成期)和35天(不定根伸长期)的根部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测序得到raw reads,通过去除接头、重复序列、低质量的序列,得到高质量的clean reads,使用Trinity软件进行拼接获得contigs;随后,利用BLASTx、RSEM、Cytoscape及Me V4.9.0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和差异基因鉴定;最后随机选取15个差异表达的RNA-Seq数据利用q PCR验证基因的表达。【结果】在62 955个unigenes中,31 646(50.26%)个unigenenes获得了注释;差异基因分析发现了11 100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10 200个特异的和900个共同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细胞骨架’仅在激活期显著富集,而‘DNA代谢过程’仅在愈伤组织形成期显著富集;KEGG富集分析显示参与丙烷合成、糖酵解和植物激素代谢等途径的基因对楸树不定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楸树不定根发育进程的发展,参与糖酵解途径的基因数目逐渐减少而参与苯丙素合成的基因数量却在持续增加,表明在IBA刺激后,代谢通路的动态变化响应了不定根的发育进程。【结论】通过对楸树‘豫楸1号’不定根发育的4个阶段的转录组分析,发现细胞分裂素和乙烯间的互作促进楸树愈伤形成而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间的互作则促进了楸树不定根的伸长。虽然本研究不能完全解释‘豫楸1号’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但它可以作为进一步探索与这一复杂过程相关的候选途径和基因的有力工具,可为解析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和其他近缘物种的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素娟
该文介绍了林木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构造及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现状,并对扦插生根生理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未来林木扦插繁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扦插,生根,形态解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梦怡 李炎林 许璐 冯烨 甘德欣 于晓英
以红花槭‘十月光辉’1年生带顶芽、1年生无顶芽和2年生硬枝为插穗,选用M1(河沙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1)、M2(河沙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M3(珍珠岩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和M4(河沙、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1∶1∶1)4种不同的扦插基质,施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插穗类型、基质种类和外源激素对红花槭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对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育形成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M4基质在生根率(69.44%)、平均生根数量(14.31条)和平均根长(5.40cm)方面均表现最优,为适宜的扦插基质;1年生插穗生根率和平均根数均高于2年生插穗的,平均根长低于2年生插穗的;1年生带顶芽与1年生无顶芽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宇 童婉婉 赵楚 田如男
【目的】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方法和基质类型对冬青‘长叶阿尔塔’Ilex×altaclerensis‘Belgica Aurea’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及其不定根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以期为冬青属Ilex植物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长叶阿尔塔’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采用3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基质类型)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扦插后80 d,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插穗的存活率、生根率、最长根长、根系效果指数。同时,使用萘乙酸(NAA)对插穗进行促根处理,观察插穗外部形态变化并定期取插穗基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扦插前、后插穗的解剖学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其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1)经1 000 mg·L~(-1)吲哚丁酸(IBA)溶液速蘸10 s,扦插于V(草炭)∶V(蛭石)∶V(珍珠岩)=4∶3∶3的插穗相关生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生根率相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2.74%~48.83%。(2)插穗内不存在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皮部产生,其生根类型为皮部诱导生根型,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处。(3)插穗茎段皮层与韧皮部之间存在1~2层环状厚壁组织,是导致插穗生根率低的原因。(4)愈伤组织中未发现根原基,其产生与不定根发生、发育彼此独立,同时生根并不是愈伤组织分化的最终结果。(5)插穗生根过程形成2类愈伤组织,其中胚性愈伤组织多为白色,排列紧密,表面细胞成团分布,大小近似,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非胚性愈伤组织多为深黄色,空泡化明显,表面细胞不饱满,大部分死亡破裂,内部几乎没有细胞器。【结论】初步筛选出了‘长叶阿尔塔’最佳扦插因素组合,从解剖学角度揭示了其扦插生根机制。图4表3参3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猛 王丹 汤浩茹 任少雄 刘仁道
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是桃金娘科多年生亚热带常绿灌木,原产于巴西东南部和乌拉圭,因其果实香味类似凤梨(Ananas comosus),又名凤梨番石榴(Thorp et al.,2002)。费约果在新西兰、美国、法国、
关键词:
费约果 茎 扦插 不定根 解剖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苗大鹏 贾瑞瑞 李胜皓 席烁 朱葛 文书生
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等非中柱鞘组织产生的根,不定根发生困难是诸多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瓶颈问题,然而相关机制尚不明晰。目前,对于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1)根原基的形成是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根原基的形成时间和部位进行观察,同时依据组织形态观察结果将不定根发生过程划分为3个主要时期。(2)不定根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和生根关联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此外,营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多胺等物质也被认为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重要因素。(3)探究了部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通路,并挖掘出多个调控不定根发生的基因,鉴定出诸多参与不定根发生的转录因子和非编码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综上,本研究系统概述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组织学、生理学和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可行性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究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制提供参考。表1参8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盛丽莉 陈颖 汪南阳 徐彩平 曹福亮
通过对不同银杏外植体的离体培养和显微切片观察,研究了银杏不同外植体的体胚发生、不定芽诱导及不定根发生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成熟胚培养20 d后,具有完整的子叶和胚芽,胚芽、胚轴处有分泌腔的存在;未成熟胚(大子叶胚)可观察到子叶和胚芽原基。小子叶胚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可观察到两细胞、四细胞、多细胞原胚至球形胚的发育;(2)子叶外植体培养过程中外皮层细胞首先启动分化,逐渐在外皮层及皮层周围形成分生细胞团,最终形成不定芽。(3)银杏芽苗不定根发生为诱发生根型,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交叉处的细胞,20d后可观察到成型的不定根。(4)探讨了银杏不定芽或体胚难以成活的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王喜明 姜笑梅 殷亚方
该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沙棘材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着重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了沙棘材的解剖特征及沿径向的变异规律 ,并参照国家标准对沙棘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材结构简单 ,纤维形态较好 ,平均纤维长度为 6 0 1 4 8μm ,纤维长宽比为 4 4 9,纤维比量为74 80 % ;气干密度为 0 5 74g cm3,属中等密度 ;体积干缩系数小 ;弦径向干缩比为 2 4 1 ,属大级 ;横纹 (全部 )抗压强度较大 ,径向为 9 2MPa ,弦向为 6 0MPa .综合来看 ,沙棘材是较好的制浆造纸及人造板生产原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