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4)
- 2023(2189)
- 2022(1813)
- 2021(1624)
- 2020(1460)
- 2019(3243)
- 2018(3128)
- 2017(5539)
- 2016(3221)
- 2015(3703)
- 2014(3475)
- 2013(3546)
- 2012(3517)
- 2011(3268)
- 2010(3282)
- 2009(2961)
- 2008(2915)
- 2007(2682)
- 2006(2450)
- 2005(2263)
- 学科
- 济(10646)
- 经济(10623)
- 管理(6834)
- 业(6195)
- 学(6045)
- 企(5016)
- 企业(5016)
- 方法(4576)
- 数学(3867)
- 数学方法(3796)
- 中国(3101)
- 农(2847)
- 财(2549)
- 水产(2402)
- 制(2267)
- 业经(2167)
- 动物(2089)
- 贸(1928)
- 贸易(1926)
- 农业(1909)
- 地方(1909)
- 和(1877)
- 易(1871)
- 理论(1864)
- 及其(1808)
- 动物学(1772)
- 环境(1749)
- 融(1745)
- 金融(1745)
- 体(1634)
- 机构
- 大学(50193)
- 学院(48302)
- 研究(24152)
- 科学(19091)
- 农(18062)
- 中国(16673)
- 济(15509)
- 经济(15110)
- 农业(14860)
- 所(14830)
- 研究所(13900)
- 管理(12765)
- 业大(12603)
- 京(12219)
- 理学(10733)
- 理学院(10523)
- 室(10160)
- 管理学(10071)
- 管理学院(10015)
- 中心(9783)
- 实验(9474)
- 省(9452)
- 农业大学(9262)
- 院(9197)
- 实验室(9110)
- 重点(8733)
- 业(8692)
- 江(8412)
- 科学院(8098)
- 北京(7819)
共检索到76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畅 王竞红 薛菲 江远芳
采用50、100、150 mmol·L-1 3种浓度的Na2CO3、NaHCO3及二者混合盐对2年生沙棘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比较分析胁迫后沙棘幼苗的形态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沙棘对Na2CO3、NaHCO3和混合盐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胁迫条件下,沙棘出现枯黄、落叶等盐害症状,随着胁迫浓度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症状表现逐渐加重;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上升趋势,胁迫前期变化相对稳定,后期变化幅度较大;形态表现和生理指标实验均反映出,不同类型盐碱胁迫对沙棘的伤害程度不同,单盐的迫害作用大于复盐,碱性盐的伤害作用大于酸性盐,即Na2CO...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凯 饶良懿
为探究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对不同浓度盐胁迫初期的响应机制,揭示生物炭对不同浓度盐胁迫初期菊芋渗透调节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短期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菊芋块根为材料,设置8种处理:无盐胁迫空白对照(CK)、1.67 g·kg~(-1)盐胁迫(Y_1)、3.35 g·kg~(-1)盐胁迫(Y_2)、5.02 g·kg~(-1)盐胁迫(Y_3)、无盐胁迫+5%生物炭(S_0)、1.67g·kg~(-1)盐胁迫+5%生物炭(S_1)、3.35 g·kg~(-1)盐胁迫+5%生物炭(S_2)、5.02 g·kg~(-1)盐胁迫+5%生物炭(S_3),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初期生物炭添加量对菊芋株高、地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菊芋能在0~1.67 g·kg~(-1)土壤含盐量范围内正常生长,当土壤含盐量超过3.35 g·kg~(-1)时会形成盐胁迫,显著抑制菊芋生长(P <0.05),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 <0.05),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2)生物炭可有效提高菊芋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菊芋生长抑制作用,其中,相比5.02g·kg~(-1)盐胁迫,生物炭处理的SP、SS、Pro增量分别下降了161.76%、16.83%、55.48%,MDA增量下降了61.83%,POD、SOD、CAT活性也分别降低了71.85%、66.25%、340.05%。因此,添加生物炭能有效缓解由盐胁迫导致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菊芋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文才 杜丽娟 施钦 郭金博 殷云龙 华建峰
模拟江苏省沿海地区盐渍土的离子种类及含量,利用土培法对法青Viburnum odoratissimu、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和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sieb 3种常用绿化灌木进行0.0(CK)、3.0、5.0和8.0 g·kg-1混合盐胁迫处理,研究其叶绿素、Na+、K+及叶片光合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灌木根、茎、叶中Na+含量在受胁迫后都有增长的趋势,且在根中积累的Na+比茎、叶部分更多,其中海滨木槿最为显著。根系对K+的吸收作用在较低盐浓度下(3.0 g·kg-1)即被抑制,而茎、叶对K+的吸收随混合盐浓度的升高也逐步降低。法青、海桐和海滨木槿受盐胁迫后的K+/Na+均为:叶>茎>根,在相同盐胁迫条件下,海滨木槿、海桐的根、茎、叶均具有更高的K+/Na+比。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升高,3种灌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法青下降更为明显。结果显示,3种灌木均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中海滨木槿耐盐性最强,海桐次之。
关键词:
耐盐性 叶绿素 Na+ K+ 净光合速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红凯 毕春竹 韦淋馨 宋振琪 李庆卫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沙枣对于混合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为筛选优良耐盐沙枣种质与沙枣的园林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银川、甘肃张掖两种源地二年生沙枣幼苗为试验材料,选用NaCl、Na_2SO_4的1∶1(体积比)混合盐溶液胁迫40 d,观测幼苗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结果】随盐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两种源沙枣幼苗叶长、叶宽、新梢和地径生长量,包括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随盐浓度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呈上升趋势。随胁迫时间延长,两种源沙枣净光合速率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叶片气孔导度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两种源沙枣叶片胞间CO_2浓度先下降后上升;叶片蒸腾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宁夏、甘肃种源沙枣的耐盐阈值分别为1.088%和1.153%。【结论】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种源地沙枣幼苗耐盐能力有所不同,甘肃种源沙枣耐盐能力强于宁夏种源。叶绿素含量、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丙二醛、蒸腾速率、叶片膜透性、脯氨酸等6个指标可作为评价沙枣耐盐性的重要指标,叶长、叶宽、新梢、地径生长量等指标可作为辅助评价参考指标。研究结果对沙枣种质的耐盐性评价及其引种栽培、丰富盐碱地区植物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玉芳 宋福强 常伟 范晓旭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沙枣苗木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以期探索AM真菌提高沙枣苗木耐盐碱机制,为菌根化沙枣苗木在盐碱地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法研究了4种不同土壤盐碱度下分别接种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对沙枣苗木的生长影响,并对沙枣苗木的光合特性、NA+和K+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2种AM真菌均能与沙枣苗木建立共生关系,且GI处理对苗木的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处理,但随着土壤中盐浓度增加,沙枣苗木菌根侵染率有所降低。在同一盐碱度下接种AM真菌可显著促进沙枣幼苗的生长,在中度盐碱胁迫下(含盐量1.56%,p H 9.52),接种...
关键词:
AM真菌 盐碱胁迫 沙枣 生理生化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郜新强 王小艳 焦伟 李娜 王静 郑丽月 王丹宁 王兴云 侯立江 尚增振 刘彦珍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对金丝楸幼苗生长、光合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楸树耐盐碱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盆栽法对金丝楸幼苗进行不同盐碱胁迫处理,分析其生物量、光合及生理指标对不同盐碱响应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盐碱胁迫对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盐碱胁迫下,金丝楸幼苗叶片受伤害程度为Na2CO3>混合盐碱>NaCl;新增株高和地径、地上部和根的干质量和鲜质量、生物量、根冠比均受到明显抑制,并随盐碱浓度增加而抑制加强,但生长胁迫指数均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都随胁迫浓度增加而不同程度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光合速率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转录组测序共产生约60.4 Gb原始数据,组装得到55 793个Unigenes,其中29 534(52.93%)个Unigenes获得了注释;通过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3个比较组(CK vs NaCl,CK vs Na_2CO_3和CK vs混合盐碱)分别筛选出1 779、2 835和4 059个DEGs;DEGs GO富集分析表明,膜的整体成分、膜的内在成分、催化活性、类异戊二烯代谢和合成过程、氧化还原酶活性等条目被显著富集;DEGs KEGG分析表明,苯丙素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萜类主干生物合成和精氨酸代谢等通路被显著富集;此外,在DEGs中鉴定的bHLH、ERF、MYB-related、NAC、C2H2、WRKY、MYB和b 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最多。[结论]金丝楸主要通过积累可溶性糖和Pro,提高SOD酶活和光合作用来抵御盐碱胁迫,但都呈现“低促高抑”的现象,说明其具有一定阈值。金丝楸通过调节膜成分、催化活性、类异戊二烯代谢和生物合成过程、苯丙素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并结合有关转录因子共同响应盐碱胁迫。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楸树耐盐碱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雨豪 杨清华 党科 杨璞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陆平 刘敏轩 冯佰利
【目的】评价糜子资源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探究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糜子品种形态结构变化及生理响应,建立糜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体系。【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用质量分数1%NaCl溶液胁迫,对100份糜子资源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根长、芽长、根重、芽重及苗期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苗期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糜子品种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在质量分数1%NaCl胁迫处理下,糜子品种萌发期幼苗芽长小于对照,但不同品种降低幅度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各萌发期指标相对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盐害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鲜重、发芽指数、发芽率在萌发因子中的负荷量较大,可作为萌发期糜子耐盐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聚类分析表明,伊选大红糜、污咀黍、白黍等11个品种为高度耐盐品种资源,呼盟黑粘糜、小黑黍、临河双粒黍、陕78等4个品种为高度盐敏感品种资源。耐盐性品种与盐敏感性品种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耐盐性品种叶表面出现盐囊泡并增多变大,气孔张开度变化不明显。盐敏感性品种气孔关闭,叶片表面蜡质增多粗糙,气孔保卫细胞受损破裂出现凋亡。透射电镜显示,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耐盐性品种叶绿体外部形态变化不明显,在胁迫12 h后仍能维持正常的内部结构。而盐敏感性品种叶绿体由椭球形或椭球形变成球形且淀粉粒增多,叶绿体外被膜逐渐解体,基粒排列紊乱随机分布,类囊体膨胀,甚至解体消失。耐盐性品种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小于盐敏感性品种,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和NPQ)降低幅度小于盐敏感性品种。【结论】质量分数1%NaCl溶液可作为糜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可作为糜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指标,扫描电镜下气孔的状态、透射电镜下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作为糜子耐盐性鉴定的细胞学指标,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参数可作为糜子耐盐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子英
本论文以盐柳1号(Salix psammophila‘Yanliu NO.1’)幼苗为研究对象,将2种中性盐NaCI、Na_2SO_4及2种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12种盐度和碱度各不相同的盐碱条件,以此来对盐柳1号幼苗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研究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盐柳1号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明确混合盐碱胁迫对盐柳1号幼苗的主导作用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盐柳1号幼苗的生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和碱性盐比例(p
关键词:
盐柳1号 混合盐碱胁迫 生理响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璐 费永俊 程紫涵
为探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盐碱胁迫下早熟禾的缓解效应,本试验以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材料,通过对照实验法,设置2个水平5个梯度,测定早熟禾的生长、生理及土壤指标。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与早熟禾共生能有效缓解盐碱胁迫造成的损伤,显著促进盐碱胁迫下早熟禾的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接种印度梨形孢刺激了早熟禾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减轻了超氧阴离子(O~(2-))对叶片细胞的伤害,也能降低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指数;同时增加了叶绿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细胞内累积,维持细胞相对含水量,从而提高早熟禾对盐碱胁迫的抗性;根系活力和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印度梨形孢对盐碱胁迫下早熟禾有缓解作用。因此,印度梨形孢与早熟禾共生可以促进盐碱胁迫下早熟禾生长及提高其耐盐碱能力,并实现盐碱土壤的间接改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菲菲 唐超兰 蒋红梅 陈鹏 韩健 郭玲霞 许园园 卢晓鹏
为探究淹渍胁迫后枳砧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植株的形态特征变化及其生理响应机制,以枳砧‘市文’温州蜜柑成年树为试材,进行盆栽土壤淹水胁迫处理,将植株根部分别淹渍处理2、5、10、15、20 d,以正常灌溉为对照(CK),观察其形态学及根系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并测定叶片的光合参数、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无氧呼吸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树体矿质营养元素等指标。结果显示:淹渍5 d时,根系开始出现异味且韧皮部细胞饱满膨胀;淹渍10 d时,新老叶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黄化,根系开始腐烂、变色,淹渍20 d左右,树体干枯死亡。与对照相比,淹渍胁迫处理早期(5 d内),根系乙醇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随着淹渍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丙二醛含量仅在淹渍1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相同处理条件下,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随淹渍时长持续下降,淹渍处理10 d时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自淹渍处理10~20 d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淹渍胁迫5 d和20 d时,茎和叶片多数矿质营养积累未发生变化,根系中的P、K、Ca、Mg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结果表明,枳砧温州蜜柑不同组织对淹渍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叶片相对电导率和根系乙醇脱氢酶对淹渍胁迫的响应敏感;长期淹渍胁迫影响植株的光合性能、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使叶片和根系出现明显可见的胁迫症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宝泽 曹子谊 赵可夫
沙枣又名桂香柳,银柳或红豆等,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 L.)。沙枣生长较快,根系发达,具根瘤,抗逆性较强。其木材可用于建筑和家具,种子含油率高达24%,果可酿酒,叶可做饲料,是一种良好的经济树种。已知沙枣是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玮玮 曹波 龙鸿 李慧 李爱 阎国荣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新疆野苹果实生幼苗为试材,设置6个Na Cl梯度(0,0.2%,0.4%,0.6%,0.8%,1.0%)处理4 h和0.4%Na Cl溶液处理7个时间梯度(0,4,8,12,16,20,24 h),采样测定其叶片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在Na Cl浓度为0.6%时和Na Cl浓度为0.4%处理12 h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3.1%和27.0%。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的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叶...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盐胁迫 抗氧化酶 生理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斌 金润熙 邓西平 郭尚洙 王征宏 赵紫平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苜蓿幼苗不同器官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苜蓿植被恢复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牧一号(盐忍耐品种)和北极星(盐敏感品种)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以0mmol/L NaCl处理为对照,用200mmol/L NaCl胁迫处理,测定萌发7d苜蓿幼苗芽、根生长及其H2O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其同功酶的变化。【结果】200mmol/L NaCl胁迫抑制了苜蓿幼苗的生长,并导致芽、根H2O2、MDA含量及相对质膜透性升高,但新牧一号芽、根器官均表现出比北极星较低程度的生长抑制或质膜损伤。盐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建伟 杨秀艳 张华新 武海雯 许秀玉 刘涛
以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盐(Na Cl)浓度(0、100、150、200、250 mmol·L-1)胁迫下细胞生长状态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白刺悬浮细胞生长状态影响明显,细胞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其中,盐浓度100 mmol·L-1胁迫下白刺悬浮细胞生长速度最快,之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逐渐受抑。(2)盐胁迫对白刺细胞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明显,在培养初期,各指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趋势逐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扈艳萍
我国盐碱化土地面积巨大,通过利用耐盐品种、提高作物本身耐盐能力对增加粮食产量、经济效益以及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粳稻品种沈农265(直立穗型)、辽粳294(半直立穗型)和秋光(弯曲穗型)为试验材料,在幼苗3叶1心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设置NaCl浓度分别为0(CK),50(低),100(中),150mmol·L~(-1)(高),Na2CO3浓度分别为0(CK),5(低),10(中),15mmol·L~(-1)(高),胁迫处理7d后考察不同盐碱浓度处理对3种穗型粳稻幼苗生物量、Na+在细胞水平上的区域化及叶片气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碱浓度胁迫下,幼苗茎叶、根系生物量降低幅度表现为沈农265<辽粳294<秋光,而且鲜重下降快于干重,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加,3种穗型品种茎叶、根系生物量的降低幅度也随之增大;盐碱胁迫后,沈农265、辽粳294和秋光幼苗叶片细胞质、液泡和细胞壁中Na+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随盐碱浓度的增加Na+浓度增幅逐渐扩大,细胞质中Na+浓度增幅总体表现为沈农265<辽粳294辽粳294>秋光;盐碱胁迫下,沈农265、辽粳294和秋光幼苗叶片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均受到影响,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片气孔的长度和宽度降低,气孔密度增大,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降幅呈现为沈农265<辽粳294辽粳294>秋光。从幼苗生物量、叶肉细胞Na+浓度和叶片气孔特性来看,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的耐盐碱性要优于半直立穗型品种辽粳294,更优于弯曲穗型品种秋光。
关键词:
粳稻 穗型 盐碱胁迫 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