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
2023(2016)
2022(1565)
2021(1389)
2020(1111)
2019(2399)
2018(2356)
2017(3695)
2016(2172)
2015(2468)
2014(2352)
2013(2551)
2012(2578)
2011(2242)
2010(2665)
2009(3244)
2008(1969)
2007(1603)
2006(1389)
2005(1288)
作者
(8186)
(6964)
(6926)
(6525)
(4278)
(3336)
(2937)
(2680)
(2630)
(2457)
(2435)
(2290)
(2260)
(2259)
(2227)
(2225)
(2064)
(2007)
(1977)
(1832)
(1822)
(1753)
(1748)
(1636)
(1564)
(1540)
(1513)
(1487)
(1459)
(1415)
学科
(10117)
经济(10108)
(4464)
(4435)
方法(4372)
管理(4328)
数学(4077)
数学方法(4037)
(3281)
企业(3281)
农业(3132)
业经(2890)
中国(2641)
(2557)
(2555)
金融(2555)
(2408)
劳动(2403)
(2298)
农业经济(1987)
(1732)
(1604)
银行(1584)
发展(1561)
(1559)
(1554)
地方(1534)
(1510)
贸易(1509)
建设(1493)
机构
大学(35243)
学院(34921)
研究(13470)
(12527)
经济(12306)
管理(10431)
中国(10014)
(9865)
科学(9855)
理学(9092)
理学院(8987)
管理学(8661)
管理学院(8624)
业大(8028)
农业(7943)
(7718)
(7448)
研究所(7188)
中心(5802)
农业大学(5505)
(5492)
(5081)
(4982)
(4791)
北京(4645)
(4568)
财经(4522)
技术(4476)
科学院(4361)
实验(4227)
基金
项目(25147)
科学(18588)
基金(17967)
(17097)
国家(16967)
研究(14954)
科学基金(13638)
自然(9841)
(9747)
自然科(9656)
自然科学(9653)
自然科学基金(9473)
基金项目(9253)
社会(8973)
社会科(8512)
社会科学(8509)
(8470)
资助(7892)
教育(7049)
重点(6003)
计划(5709)
编号(5538)
科技(5495)
科研(5152)
(5116)
(4941)
(4920)
成果(4664)
创新(4650)
大学(4580)
期刊
(13123)
经济(13123)
学报(10583)
(9777)
中国(8406)
研究(8253)
科学(7997)
大学(7903)
学学(7733)
农业(6779)
管理(4140)
业大(3842)
(3721)
(3512)
金融(3512)
农业大学(3117)
(3097)
(3009)
林业(2779)
教育(2625)
技术(2409)
财经(2296)
业经(2216)
经济研究(2162)
(2017)
科技(2016)
自然(2008)
中国农业(1911)
自然科(1801)
自然科学(1801)
共检索到51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弘跃  崔红梅  安珍  
【目的】针对改进沙柳削片机切削过程中冲击力大、振动剧烈等问题,对其振动情况进行测试,为后续研究不同工作部件的振动幅度和频率对削片质量的影响及高效合理使用沙柳削片机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空载和负载条件下,对沙柳削片机主要工作部件,即切削机构和进给机构组建多点振动测试系统。【结果】随着刀辊转速增加,削片机主要工作部件振动加速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整个频带上振动加速度自功率谱稳定;随着喂入辊转速增加,切削机构上下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急剧增加,切削机构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以及进给机构上下左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喂入辊转速达到80 r·min-1时,削片机主要工作部件均振动剧烈;喂入量对进给机构上下左右方向的振动及切削机构上下方向的振动影响较大,随着喂入量增加,削片机主要工作部件的整体最大振动加速度也增大,在157 Hz处,进给机构上下方向振动的自功率谱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沙柳含水率增加,削片机切削进给机构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减小,且在整个低频段削片机主要工作部件的自功率谱总体呈减小趋势;随着沙柳根部直径增大,切削进给机构各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均增大。【结论】空载条件下,进给机构和切削机构在各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均较小;负载条件下,受刀辊转速、喂入辊转速、喂入量、沙柳含水率、沙柳根部直径的影响,进给机构和切削机构在各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均大幅度增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永  陈尊荣  
介绍了振动钻削机械系统及扭矩检测系统的设计及构造,并利用该系统对若干典型材料进行振动钻削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具有钻削扭矩小、钻孔扭矩波动小等工艺效果.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洁  刘成颖  
由于薄壁工件刚度较低,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强的强迫振动,因此导致工件加工质量降低,并进一步限制了工艺参数的选择。为求解薄壁工件的强迫振动响应并对其加以抑制,该文针对圆角立铣刀,基于力学方法建立了铣削力模型,通过实验标定切削力系数;基于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对薄壁工件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刀具-工件振动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模态参数;基于直接时域求解方法得出了薄壁结构受切削力激励产生的强迫振动响应(forced vibration response,FVR),并以稳态响应最大振幅为判断依据描述工件的振动强度。最后通过仿真得出了刀尖半径对强迫振动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结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大鹏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并将它应用于提取振动攻丝动态切削力.通过对所获得的振动攻丝切削力(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将动态切削力从中分离出来,并对分离前后的信号频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小波变换后的动态力频谱结构比未经分离的信号更为清晰,其特征谱线尤为突出.这将为深入研究振动攻丝动态切削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提供有力的工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文  顾正平  沈瑞珍  
针对普通盘式木材削片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均衡切削的构想,试制了新型的削片刀盘,通过与普通削片刀盘动态测试的对比试验,验证了实施均衡切削的可行性和新型削片刀盘的优越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永  肖子英  
对超声振动钻削系统各关键部分的设计进行介绍,利用该系统对HT200、ZcuPb30进行超声振动钻削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具有钻削扭矩小、钻孔扭矩波动小、扩孔量小等优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泳学   陈庆轩   赵梓旭   赵昊民   赵洪刚   李庆增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MATLAB R2020a编程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镜头高与缝深和缝宽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962;进给速度与缝深呈极显著相关、与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和-0.090;光强与缝深和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和0.05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71 54(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04 58(P<0.01);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R2为0.936 69(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42 41(P<0.01);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均拟合较好,相对来说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多元回归模型系数对比和图像变化幅值显示,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和光强。4)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如果只是粗略、快速计算缝深和缝宽,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如果需精确计算缝深和缝宽,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结论】1)缝深和缝宽随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总体上呈周期性变化规律。2)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需要先调整镜头高。3)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对缝深与缝宽的影响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平祥  周波  郭晓磊  江应  
通过CCD摄像技术,采集中密度纤维板(MDF)铣削过程中切屑流的高清晰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所采集图像的阈值;利用该阈值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切屑流的二值图像;基于八连通准则,对该二值图像中切屑流的边界进行搜索检测,求得切屑流边界线像素的位置坐标,确定切屑流边界线的位置;采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边界线,确定切屑流的扩散角λ。结果表明:当铣削速度达到60m.s-1后,其扩散角λ存在明显增大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黎  李启岭  
该文利用数理统计学中可靠性计算方法,分析计算木材切削加工机械的切削功率;试图在一定的可靠度条件下,获得使用状况下的机床切削功率经济、合理、可靠的数值,以减少以往在此问题的分析计算中,由于取值不合理、不全面而造成的不足和浪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文  顾正平  
该文综述了木材削片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外削片机削片质量、切削功率和振动噪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析;针对我国削片工业的现状,提出了木材削片机今后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二东  李黎  杨永福  习宝田  
该文应用模拟加热和高速回转激振测量锯片变形的方法 ,定量分析了径向槽对锯片性能的综合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各种不同结构、数量的开槽木工锯片的热压曲变形量和振动性质进行了详尽地测量和分析 .结果表明 :径向槽的槽数和长度对锯片热压曲变形量和振动性质影响最为明显 .在本实验条件下 ,槽数量多、长度大锯片的热压曲变形量小 .5个槽和槽长度 35mm锯片的振幅最小 .锯片转速在 2 0 0 0~ 30 0 0r min范围之内 ,锯片的振幅最小 ,转速超过 35 0 0r min或 4 0 0 0r min后 ,部分锯片的振幅骤增 ,发生共振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  罗斌  刘红光  李黎  
【目的】磨削作为一项木质材料精加工技术,研究木质材料磨削过程中的材料去除行为对提高磨削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设计了木质材料单磨粒磨削实验平台,采用横向划擦法,利用扫描电镜和3D轮廓仪考察了单磨粒在中密度纤维板(MDF)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表面形成的划擦痕迹形貌,并测定了相关特征参数,分析了最大磨削深度、沟壑面积对隆起比的影响,并根据磨粒与试件接触过程中磨削力、综合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磨粒引起的材料变形。定义λ为划擦方向与木材纹理方向之间的夹角。【结果】与金属磨削过程不同,中密度纤维板和红松划擦时形成的隆起区域很小。红松横纹划擦时(λ=90°),被磨粒切刃横向割断的木材在试件表面形成断茬,局部接触区域发生压溃式切削。红松顺纹划擦时(λ=0°),隆起比集中在0~0.05,而中密度纤维板的隆起比呈现高度离散。在对红松进行横纹划擦时,法向磨削力Fn和切向磨削力Ft均呈剧烈振荡,而在中密度纤维板和红松顺纹划擦过程中,Fn和Ft都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并且随着磨粒切入试件深度的不断增加,Fn和Ft均随之增大,最大值出现在最大切入深度处附近。就中密度纤维板而言,Fn大于Ft,而红松顺纹划擦时Ft略大于Fn。无论是中密度纤维板还是红松顺纹划擦时,磨粒切入试件形成沟壑后半段的综合摩擦系数略大于初期。【结论】红松磨削过程中,其内部的孔隙(如轴向管胞、解剖学上的植物内部腔洞等)分布和木材纹理方向对材料的变形流动、加工表面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中密度纤维板较红松而言,在磨削痕迹两侧产生较多的塑性隆起,隆起比随磨削深度、沟壑面积变化呈现高度离散。在磨粒切入试件过程中,磨粒所受的综合摩擦力是逐渐增大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福  习宝田  李黎  
为合理制定竹材切削工艺,节约切削动力,该文利用传感器技术及信号分析技术,经切削实验研究了毛竹不同切面、密度、含水率等物理性质及刀具前角、切削量与切削速度等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竹黄部位维管束分布较疏,所需主切削力较小;竹青部位维管束分布密集,主切削力较大.端面切削主切削力最大,纵向切削力次之,横向切削力最小;竹材密度对切削力有明显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竹材韧性增加,所需主切削力增加;当含水率超过30%之后,主切削力随含水率的进一步增加而缓慢降低.刀具前角对主切削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随刀具前角的增大,所需主切削力明显减小.主切削力与切削量呈正相关关系.切削速度对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蒋培  磨季云  卢承发  冯运虎  刘斌  吴亮  
切削力测量是机械专业本科学习阶段必做的实验项目。通过对切削力测量的研究现状以及教学方式的研究,将切削力测量作为力学专业"实验力学"课程教学中电测法应用的一项内容,提出了一种测量切削力的电测方案,并将其运用到实验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切削力测量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力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  汤楚宙  吴明亮  谢方平  吴彬  
为给苗木嫁接机切削系统提供设计依据,研制了苗木切削试验台,并以桃树苗作为试验对象,苗的切削阻力和切断率作为目标进行切削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直径、转速、滑切角依次影响切削阻力大小,苗木直径与切削阻力呈平方关系;转速与切削阻力呈线性关系;滑切角与切削阻力亦呈线性关系;从试验数据分析得出,苗木最大切削阻力为 7.34 N;转速较大地影响切断率,转速大于 60 r/min 时,即刀片切削线速度大于 0.312 m/s,能保证苗木切断率不低于 99.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