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
- 2023(2051)
- 2022(1646)
- 2021(1467)
- 2020(1260)
- 2019(2588)
- 2018(2599)
- 2017(4258)
- 2016(2398)
- 2015(2765)
- 2014(2769)
- 2013(2795)
- 2012(2697)
- 2011(2396)
- 2010(2408)
- 2009(2022)
- 2008(2031)
- 2007(1937)
- 2006(1701)
- 2005(1487)
- 学科
- 业(11156)
- 技术(10188)
- 管理(9222)
- 企(9176)
- 企业(9176)
- 济(8746)
- 经济(8743)
- 技术管理(5563)
- 学(4419)
- 方法(4131)
- 数学(3571)
- 数学方法(3543)
- 农(2851)
- 新技术(2496)
- 高新(2491)
- 高新技术(2491)
- 物(2404)
- 农业(2338)
- 业经(2097)
- 植(2018)
- 贸(2013)
- 贸易(2013)
- 易(1975)
- 植物(1959)
- 中国(1892)
- 环境(1855)
- 和(1663)
- 产业(1585)
- 生态(1564)
- 理论(1414)
- 机构
- 学院(40331)
- 大学(39681)
- 研究(16856)
- 济(13779)
- 科学(13759)
- 管理(13462)
- 经济(13456)
- 农(13215)
- 理学(11476)
- 理学院(11332)
- 管理学(11052)
- 业大(11022)
- 管理学院(10985)
- 中国(10813)
- 农业(10519)
- 所(10195)
- 研究所(9631)
- 京(9475)
- 技术(8012)
- 中心(7174)
- 省(6980)
- 农业大学(6913)
- 江(6696)
- 室(6339)
- 院(6264)
- 北京(6127)
- 实验(6076)
- 科学院(5835)
- 实验室(5732)
- 业(5635)
共检索到58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健 于卫平 白永强 王力 杨红梅
从育苗时间的确定、选定育苗设施、繁殖材料(种子或插穗)处理、容器的选择、育苗基质的配制、育苗、温湿度控制、喷施营养液、容器苗的移植等多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沙旱生容器育苗造林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沙旱生植物 容器育苗 育苗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永强 于卫平 赵健 杨红梅 黄占明 龚桂芳
沙旱生植物工厂化快繁技术包括:繁殖方式、育苗时间、容器与设施选定、育苗基质的配制及消毒、繁殖材料处理、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苗木的移植及定植等,该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保证品种纯度、防御植物病毒病、缩短育苗周期等方面的优势。以优良沙旱生观赏植物互叶醉鱼草和金叶莸为例,从组织培养、嫩枝及硬枝扦插、微型扦插、现代化育苗设施和灌溉系统应用、科学管理等方面归纳沙旱生植物快繁技术。已繁育各种优良沙旱生灌木苗250余万株,向各地示范推广。
关键词:
沙旱生植物 快繁技术 互叶醉鱼草 金叶莸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慧静 李文辉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林业的一项先进苗木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基质或营养土进行育苗,并常将容器苗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培养,易于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和生存环境以及实施工厂化大规模苗木培育,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苗木出圃率高、节约种子、起苗运苗过程中根系不易损伤、苗木失水少、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季节长、无缓苗期、便于育苗造林机械化等优点,被许多地区广泛采用。但是,真正的容器育苗理念不止于此,还有培育主根、平衡根系、空气切根、母株处理、苗木幼化、人工控制苗木生长等涵义。容器作为容器育苗的主体器皿,容器的形状、规格和材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生产成本乃至后期的生长、成材状况。目前,在国内外育苗容器的研发使用正在不断朝向低成本、来源广、高性能、结构合理、易操作、利于苗木生长的方向完善发展。因此,通过改良不同植物束根育苗的技术,从而降低育苗投入,减少移栽成本,降低幼苗根系在起苗、运输、定植等过程中造成断根和失水损伤,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植树造林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损伤。
关键词:
束根 育苗 技术 改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李云 王勇军 陈相如
据物候观测,桐花树隐胎生胚轴最佳采摘在海南(琼山)为8月中旬,廉江为8月下旬,深圳为9月上旬。催芽点播育苗比直接点播育苗成苗率可提高80.8%,容器袋填充基质以基质Ⅰ为最佳。移栽大小灌丛,成活率均可达100%。由于受风浪冲击的影响,选择规划造林地时,首先应确定当地的宜林滩涂高程,深圳湾宜林滩涂高程应高于潮高基准面的1.42m,且土质较为硬实。造林初植密度以0.5m×1m或1m×1m适当密植为宜。桐花树具有极强的忍耐海水淹浸能力,可持续淹浸多年而不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东 白晨 郭九峰 于卓 孙国琴 张惠忠
为了分离克隆强旱生植物沙冬青的ERF基因,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在已对沙冬青cDNA文库和EST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分离克隆了1个沙冬青ERF基因。该基因全长899bp,没有内含子,开放阅读框633bp,编码21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理论MW=23216.0,理论pI=8.20。
关键词:
沙冬青 ERF基因 克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洪 毛政元 汪小钦
森林一般分布在复杂地形山区,消除地形影响成为提高森林遥感监测精度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无需DEM数据支持、仅依据光学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数据就能有效消除山区地形影响的地形调节植被指数(TAVI)。以1998年与2008年两期LandsatTM影像为实证研究数据,进行TAVI抗地形影响性能验证并采用TAVI进行研究区森林覆盖变化监测。通过TAVI与太阳入射角余弦值回归分析和与NDVI比较分析表明,TAVI与太阳入射角余弦值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在-0.04~0.04之间,相关系数在-0.08~0.08之间,明显优于NDVI,其消除地形影响的效果显著。利用TAVI反演得到的复杂...
关键词:
地形调节植被指数 森林动态监测 地形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涛 郭丽丽 夏新莉 尹伟伦
尽管内含子对mRNA转录的促进作用在真核生物中多有发现,但与胁迫相关的内含子的功能仍不甚清楚。本文构建了4个内含子的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及GUS荧光染色分析法对其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沙冬青中编码胁迫响应蛋白的AmCBL1基因的5'UTR内含子具有促进基因表达的功能。另外,5'UTR内含子的位置对基因表达的强度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在不同逆境胁迫和激素诱导下,正向和反向插入的内含子均可促进基因的表达,但正常条件下,反向插入内含子的增强效果不及正向插入。研究结果为探索胁迫下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静 廖宝文 王承南
通过对不同基质处理下两种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和海檬果的生长量、生物量、光合速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出这两种半红植物的适宜育苗基质。杨叶肖槿在基质为黄心土+沙+基肥、黄心土+沙+复合肥时生长较好,海檬果在基质为黄心土+沙+火烧土时生长较好,两种半红树植物在黄心土中生长均为最差。其结果为今后半红树植物的育苗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半红树植物 基质 育苗 杨叶肖槿 海檬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晓文 张建全 柴琦 张吉树 张有拥 石福年 王锁民
2015年分别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治沙站和库布齐沙漠腹地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两处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大田育苗时施用梭梭专用有机肥,探究其对梭梭大田出苗、幼苗生长动态、体内Na+、K+积累及根际土壤有机质、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梭梭专用有机肥显著促进了两样地内梭梭种子的出苗,且雅布赖治沙站育苗地内梭梭幼苗的株高、主茎直径、主茎节数、分枝数显著增加(P<0.05),独贵塔拉镇育苗地内梭梭幼苗的株高、冠幅、主茎直径、主茎节数、分枝数、主根长显著增加(P<0.05);施
关键词:
专用有机肥 梭梭 育苗 抗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敏 李永义 葛亭魁
从生长和生理两个方面 ,系统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方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根接种对培育针叶树容器苗非常有利。基质的容重、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是影响油松容器苗生长的主要因子。基质中碱解氮的含量是影响容器苗地上与地下部分比例关系的主要因子。培育油松容器苗以表土 4 0 %、黄土 15%、松林表土 2 0 %、腐熟粪肥 2 0 %、炉灰渣 5%的比例是理想的配方。
关键词:
油松 容器苗 基质配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剑荣 黄飞来 陆锦星
桉树采用营养土容器育苗,能缩短苗期管理时间,减少苗期地下病虫危害,自播种后60~70d即可造林,并能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
按树 容器育苗 苗木成本 造林成活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红梅 张启翔
该文综述了容器(穴盘)育苗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基质的理化特性、水分管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祁剑飞 郑雅友 巫旗生 宁岳 郭香 曾志南 贾圆圆
为改进菲律宾蛤仔垦区育苗技术,设置一口池塘(A)培育高密度浮游植物并定期添加至育苗池(B),未添加藻类育苗池(C)作为对照,比较了A、B、C以及邻近自然海区(D)的水体、沉积物、浮游植物状况和池塘B、C中稚贝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池塘A、B、C之间水质和沉积物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水体中盐度、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与自然海区D差异显著;浮游植物密度A>B>C>D,但仅A、D间差异显著;池塘B稚贝壳长和密度均显著大于池塘C。这表明垦区与自然海区环境差异大,而育苗期间通过外源补充藻类能提高稚贝的生长率和成活率,进而提高菲律宾蛤仔垦区育苗成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