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3)
- 2023(17907)
- 2022(14999)
- 2021(13941)
- 2020(11806)
- 2019(26970)
- 2018(26490)
- 2017(50724)
- 2016(27159)
- 2015(31021)
- 2014(31229)
- 2013(30763)
- 2012(28743)
- 2011(25757)
- 2010(26189)
- 2009(24665)
- 2008(23950)
- 2007(21744)
- 2006(19054)
- 2005(17477)
- 学科
- 济(115960)
- 经济(115836)
- 管理(75426)
- 业(75106)
- 企(61131)
- 企业(61131)
- 方法(50534)
- 数学(42763)
- 数学方法(42156)
- 中国(37195)
- 银(32946)
- 银行(32906)
- 农(32792)
- 行(31520)
- 融(30901)
- 金融(30898)
- 财(29499)
- 地方(29454)
- 制(27310)
- 业经(27119)
- 农业(22485)
- 学(22202)
- 贸(21359)
- 贸易(21342)
- 易(20619)
- 理论(20354)
- 务(18859)
- 财务(18781)
- 财务管理(18729)
- 企业财务(17803)
- 机构
- 学院(389540)
- 大学(386683)
- 济(157410)
- 经济(153876)
- 管理(146735)
- 研究(131051)
- 理学(124767)
- 理学院(123317)
- 管理学(120968)
- 管理学院(120215)
- 中国(108334)
- 京(82451)
- 科学(80153)
- 财(74893)
- 所(66527)
- 农(66169)
- 中心(63379)
- 江(60519)
- 研究所(60015)
- 财经(58764)
- 业大(55713)
- 范(53264)
- 经(53072)
- 师范(52685)
- 北京(52256)
- 农业(51858)
- 州(49529)
- 经济学(48171)
- 院(46828)
- 财经大学(43440)
- 基金
- 项目(251835)
- 科学(197681)
- 研究(184616)
- 基金(180847)
- 家(156693)
- 国家(155301)
- 科学基金(133440)
- 社会(116634)
- 社会科(110547)
- 社会科学(110514)
- 省(100387)
- 基金项目(95394)
- 教育(85658)
- 自然(85487)
- 划(83575)
- 自然科(83543)
- 自然科学(83520)
- 自然科学基金(81987)
- 编号(75837)
- 资助(74970)
- 成果(61617)
- 发(57993)
- 重点(56895)
- 部(55069)
- 课题(52945)
- 创(52130)
- 创新(48667)
- 科研(48395)
- 国家社会(47600)
- 教育部(47326)
- 期刊
- 济(179864)
- 经济(179864)
- 研究(116486)
- 中国(80967)
- 农(61313)
- 学报(59742)
- 财(58736)
- 融(55267)
- 金融(55267)
- 科学(55161)
- 管理(54636)
- 大学(45870)
- 教育(44404)
- 学学(43097)
- 农业(40232)
- 技术(35538)
- 业经(30710)
- 财经(29174)
- 经济研究(28318)
- 经(25078)
- 问题(23207)
- 业(21510)
- 技术经济(19019)
- 统计(18999)
- 图书(18894)
- 商业(18821)
- 理论(18761)
- 版(18726)
- 贸(18620)
- 策(17318)
共检索到60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阿莉
一、沙发旅行消费行为的后现代特征后现代视野下的经济活动以休闲经济、娱乐经济、体验经济等方式体现出来,对现代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代旅游商业化、秩序化、无差异化、程式化、麦当劳化已饱受大众诟病的背景下,一种不同于现代旅游特点的旅游消费行为——"沙发旅行"(couchsurfing,CS)于2004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且不断发展起来。它强调个性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Trevor Higginbottom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在协和教育集团的管理下,始终尝试中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学校分为国内部和国际部。国内部学生大多来自上海;国际部学生来自33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受益匪浅:学生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教育。国内部学生可以通过与国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洋 王丰 贾宝龙 张娟
在经济一体化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趋势中,中国企业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化竞争两方面的考验。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知己知彼,取长补短,是中国企业当务之急所要做的事情之一。本文从个性与求同、制度与人情、创新与生存等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企业管理上的文化差异,并相应地给出适合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新国 於涵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从隐喻与语言、文化、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表达和理解的共性,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在隐喻中的体现,通过大量的实例指出相似的文化背景会形成相似的隐喻,而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会映射在隐喻中,进而影响到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关键词:
隐喻 文化差异 认知 英汉语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谈乃成
谋略文化在我国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官场文化和国企文化中尤其突出,即使在民营体制里也处处可见。将我国企业文化与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一下,有许多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西方企业文化的四大要素为: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和文化网络。中国企业文化则突出: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信仰和行为习惯。共同点是有价值观。差异则源自于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看法,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副导师谈敏教授的新著《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30余万字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充实而成,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会资助出版。概而论之,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1.研究课题的不同凡响在经济学说史领域内,法国重农学派的理论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河清
从近代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所引起的文明的冲突,到传教士为了传教创办教会学校,乃至研究中国文化、认同并主动传授中国文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可以从冲突走向交融。近代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向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到后来一些传教士反而成为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行者——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传递和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
传教士 教会学校 基督教 儒学 中西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健敏
中西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西方文化主要包含三种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还有一种是基督教的。中国文化也有许多不同的源流传统。自古以来有"以夏变夷"的基本模式,即以华夏的文化来改变和影响外来文化。国际商务交流既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中西文化差异对企业经济和国际商务活动有直接的影响,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揭示其现代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商务的经营成效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健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方方面面的,主要体现在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怎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价值观、道德观等,这一切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各种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取长补短,使我国的家庭教育日臻完善,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 家长 孩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该文在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创造跨文化交际的语境,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跨文化交际 教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清菊
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图书馆学的发端、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引进西方文化或西方科学的历程,而且也是中国人思考如何创建中国自身的图书馆学的历程。在这方面,梁启超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路,至今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意义。本文以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辞为切入点,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探讨了这一思路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关键词:
中国的图书馆学 中西文化交流 梁启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凡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并且人们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语境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要求更多地从社会文化的多角度、多层面地考察研究语言及其运用。在分析语言现象时,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差异。语境有高低之分,语境的高低不同也反应了所处文化环境的不同,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可以尝试从语境研究入手,从语境的高低不同来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交流 高语境 低语境 中西文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建国
从治家、治国说开去──中西文化、对比随想录王建国在国外呆了十多年,养成一种对比思考的习惯,把国外的一切都与国内相比。这一比不知生出多少想法来,而其中一条基本的发现就是:中西文化大致是互补的关系。因此,我的看法既不是中体西用,也不是西体中用,而是双向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凌霄
关系营销产生于西方,对于中国而言是舶来品,但是,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国家,这一点与西方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关系营销理论在进入中国后,通过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的结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本文拟在阐释关系营销理论起源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含义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西方文化体系中关系营销特点的比较,对中国关系营销的本土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关系营销 特点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