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6)
2023(12108)
2022(10137)
2021(9494)
2020(7945)
2019(18187)
2018(18376)
2017(35568)
2016(19699)
2015(22125)
2014(22453)
2013(21906)
2012(19910)
2011(17688)
2010(17547)
2009(15782)
2008(15235)
2007(13235)
2006(11501)
2005(10234)
作者
(57045)
(47236)
(46852)
(44839)
(30225)
(22707)
(21406)
(18703)
(18077)
(16837)
(16321)
(15937)
(14965)
(14899)
(14709)
(14522)
(14216)
(14037)
(13548)
(13384)
(11792)
(11542)
(11371)
(10703)
(10608)
(10577)
(10451)
(10380)
(9531)
(9448)
学科
(75306)
经济(75223)
管理(53843)
(51263)
(41610)
企业(41610)
方法(32861)
数学(28138)
数学方法(27824)
(21994)
中国(21396)
(18985)
业经(18014)
(17787)
地方(15882)
(15395)
农业(14698)
(13113)
银行(13074)
理论(12760)
(12620)
贸易(12613)
(12483)
(12220)
(12217)
(12110)
金融(12108)
技术(11761)
环境(11611)
(11235)
机构
大学(272939)
学院(271169)
管理(108833)
(101623)
经济(99166)
理学(94195)
理学院(93125)
研究(91646)
管理学(91384)
管理学院(90917)
中国(68308)
科学(59649)
(59556)
(47211)
(46736)
(45690)
业大(43541)
研究所(42946)
中心(41896)
(39411)
北京(37567)
农业(37198)
财经(37118)
(36768)
师范(36412)
(33839)
(33793)
(32252)
技术(29497)
师范大学(29464)
基金
项目(191524)
科学(149199)
研究(139352)
基金(137143)
(120472)
国家(119435)
科学基金(101693)
社会(85353)
社会科(80638)
社会科学(80616)
(75044)
基金项目(73732)
自然(67270)
自然科(65664)
自然科学(65650)
自然科学基金(64446)
(63758)
教育(63259)
编号(57847)
资助(55760)
成果(46695)
重点(42740)
(41512)
(40709)
课题(39819)
(39392)
创新(36718)
科研(36715)
项目编号(35356)
大学(35200)
期刊
(110872)
经济(110872)
研究(77631)
中国(53144)
学报(46236)
(43825)
科学(42414)
管理(38637)
大学(34413)
(32843)
学学(32250)
教育(31589)
农业(30797)
(23303)
金融(23303)
技术(22793)
业经(19132)
财经(17154)
经济研究(16859)
图书(16137)
(15502)
问题(14871)
(14437)
科技(13962)
理论(13861)
(13026)
实践(12944)
(12944)
资源(12777)
现代(12583)
共检索到391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慧  李增元  高志海  
沙化土地遥感监测是采集沙化土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为国家防沙治沙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从遥感信息源、光谱特征分析、沙化因子提取、沙化土地分类和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军  石承苍  
若尔盖县是四川省重要的牧业基地,该县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和沙化。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草地沙化进行了遥感监测。研究证实,该地区1994年沙地面积已达7610.4公顷,比1985年扩大了3750.5公顷,草地沙化面积比1985年扩大了两倍。以该地区为代表的若尔盖高原“沼泽—草甸—沙地”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进一步恶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建平  张柏  张泠  王宗明  宋开山  
全球湿地质量退化,数量减少,湿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遥感技术在实时、动态监测其变化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本文湿地遥感监测主要侧重于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分类与识别,从基于遥感监测的湿地分类系统、影像预处理、多分辨率(多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多时相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信息提取方法(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监测存在3点不足及其未来研究的6个重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萍,熊利亚,庄大方  
沙尘灾害及其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灾害监测研究可弥补传统研究手段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本文对遥感在沙尘暴源地、沙尘运移路径变化、下垫面状况、沙尘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以及沙尘信息定量提取等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反映了我国沙尘灾害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遥感监测沙尘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邓辉  李丹丹  张莉  
该文在回顾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旱情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作物蒸散及微波监测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现状、发展前景、业务化能力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精度和结果验证以及旱情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当前旱情监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张星  陈敏艳  潘卫华  曾银东  
论文在分析MODIS数据对海洋水体反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探测波段构成悬浮泥沙遥感参数,并根据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海洋监控区内9个站点的海洋水色数据建立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反演模式。利用已建立的模式对2001~2005年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进行遥感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分析该海域悬浮泥沙浓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着重分析闽江口海域的悬浮泥沙运动特点。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与基于MODIS蓝光(0.438~0.448μm)和绿光(0.545~0.565μm)探测波段数据构成的遥感参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定量反演效果比较理想,反演结果能客观地揭示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的浓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云驹  常庆瑞  杨晓梅  刘举  
 通过对遥感监测泥沙原理和MODIS传感器特征的分析,应用不同时间的MODIS影像进行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悬浮泥沙监测。结果表明:(1)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悬浮泥沙含量较高,其中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高于长江口;(2)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水体中的泥沙由再悬浮形成,且冬季泥沙浓度和范围均大于春季;(3)入海径流与海洋动力是影响河口沿岸及近海水域水体悬浮泥沙含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海洋动力的潮流和波浪是主导控制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云  杨秀春  朱晓华  徐斌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以其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小等优点,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逐渐成为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使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各类卫星遥感影像、影像的不同季相、波段和各类植被指数的选择等;讨论了土地荒漠化信息遥感提取的多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遥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分析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多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手动分类结合的原因。最后,指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综合指标与综合方法集成研究等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青  王迪  刘佳  
利用遥感进行农情监测其费省效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必不可少的抽样调查是提高遥感监测精度的重要手段。在"3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经典统计抽样原理,结合空间统计学理论发展起来的空间抽样技术在农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对国内外农情监测中空间抽样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凃军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包浩生,彭补拙  
本文以广西苍梧县沙头、石桥两镇为例 ,利用航空遥感调查方法结合GIS技术 ,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运用马尔柯夫原理 ,建立齐次马尔柯夫链模型中的转移概率矩阵 ,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667万公顷的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等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且每年还新增损毁土地约30.6万公顷,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和生态安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遥感技术则成为摸清损毁土地底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少帅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陆续下放了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具体权限,逐步形成了"部级监管、省负总责、市县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管理格局。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国家层面的监管任务势必进一步加重。利用遥感监测技术监测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土地整治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将是未来土地整治监测的发展方向。多元化要求推动遥感监测更全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667万公顷的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等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且每年还新增损毁土地约30.6万公顷,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和生态安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遥感技术则成为摸清损毁土地底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