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
- 2023(524)
- 2022(448)
- 2021(383)
- 2020(389)
- 2019(826)
- 2018(801)
- 2017(1314)
- 2016(874)
- 2015(912)
- 2014(961)
- 2013(911)
- 2012(879)
- 2011(751)
- 2010(766)
- 2009(696)
- 2008(762)
- 2007(752)
- 2006(540)
- 2005(468)
- 学科
- 学(2010)
- 管理(1838)
- 业(1754)
- 企(1567)
- 企业(1567)
- 财(1336)
- 务(1236)
- 财务(1235)
- 财务管理(1235)
- 企业财务(1171)
- 济(923)
- 经济(920)
- 物(769)
- 水产(715)
- 动物(577)
- 植(552)
- 植物(539)
- 动物学(499)
- 理学(494)
- 环境(456)
- 防(448)
- 方法(434)
- 害(428)
- 生物(423)
- 生态(414)
- 及其(405)
- 防治(385)
- 治(384)
- 其他(383)
- 税(372)
- 机构
- 学院(12310)
- 大学(11937)
- 农(6660)
- 科学(6189)
- 研究(5835)
- 农业(5376)
- 业大(4833)
- 所(4202)
- 室(3873)
- 研究所(3869)
- 实验(3825)
- 中国(3745)
- 农业大学(3700)
- 实验室(3679)
- 重点(3507)
- 省(3173)
- 京(3107)
- 业(2803)
- 技术(2727)
- 中心(2366)
- 江(2290)
- 科学院(2274)
- 院(2207)
- 工程(2186)
- 林业(2166)
- 家(2146)
- 部(2140)
- 科技(1997)
- 国家(1988)
- 研究院(1891)
共检索到1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海波
研究沙冬青细胞经茉莉酸甲酯(MeJA)瞬时处理后发生的Ca2+离子流、H2O2含量及质膜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eJA引起沙冬青细胞H+质子内流、H2O2积累及膜电位去极化。胞内钙库抑制剂钌红预处理细胞后,抑制了MeJA处理引起的H+质子内流、H2O2的积累及膜电位去极化;表明MeJA瞬时处理后,胞内钙库中Ca2+的释放是细胞随后产生的响应。H2O2清除剂预处理彻底抑制MeJA引起的H+质子内流及质膜电位的去极化反应,证明H2O2的积累位于H+质子内流的上游,H+质子内流是沙冬青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慧 夏新莉 高荣孚 尹伟伦
该文以沙冬青、绿豆为材料,利用微电极技术实时记录了活体沙冬青和绿豆根冠细胞膜电位对不同盐分的原初响应,分析了质膜转运蛋白抑制剂(Vanadate、TEA)对植物根冠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50、100、200 mmol/LNaCl、KCl和LiCl均会引起植物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对于同一阳离子而言,去极化程度随处理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对于同一浓度、不同阳离子而言,由于水合离子半径大小不一(K+Li+),因此引起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也存在差异(K+>Na+>Li+);同一阳离子且同一浓度下对于不同植物来说,绿豆根冠细胞膜电位去极...
关键词:
膜电位 微电极 盐胁迫 原初响应 沙冬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海波 沈应柏 黄秦军
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沙冬青悬浮细胞遭受机械刺激后,胞内发生的早期信号事件的变化规律及信号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沙冬青悬浮细胞遭受机械刺激后激活了不同类型的Ca2+通道触发了Ca2+内流,药理学试验表明沙冬青质膜上存在着应力激活的Ca2+通道;机械刺激触发沙冬青细胞H2O2的积累及H+内流依赖于胞外Ca2+的内流;并且H+内流与H2O2的积累有关,H2O2是引起H+内流的上游信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恒斌 王华 贾桂霞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仅有的2种常绿阔叶灌木之一,能够与根瘤菌形成根瘤。研究表明,沙冬青成熟根瘤表现出"无限型"根瘤的典型特征,由根瘤顶端到底部依次为:无根瘤菌的分生组织区(Ⅰ区)、细胞开始分化的侵染区(Ⅱ区)、固氮区(Ⅲ区)和老化区(Ⅳ区)。沙冬青根瘤除Ⅰ区分生组织外,由外向内依次为:皮层、内皮层、维管束、薄壁细胞层和侵染组织。沙冬青正常根瘤属于典型的胞内侵染方式,畸形根瘤侵染格局却呈现出胞间侵染的特点。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沙冬青根瘤的Ⅱ-Ⅲ过渡区呈现多样化细胞,表现出丰富的细胞学过程:1)根瘤菌被释放后,寄主细胞启动类菌体周膜的装配过程,内质网将合成的膜物质以小泡的形式向根瘤菌周围运输,形...
关键词:
沙冬青 根瘤 组织 超微结构 糖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建伟 杨秀艳 张华新 武海雯 许秀玉 刘涛
以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盐(Na Cl)浓度(0、100、150、200、250 mmol·L-1)胁迫下细胞生长状态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白刺悬浮细胞生长状态影响明显,细胞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其中,盐浓度100 mmol·L-1胁迫下白刺悬浮细胞生长速度最快,之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逐渐受抑。(2)盐胁迫对白刺细胞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明显,在培养初期,各指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趋势逐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 焦群英
细胞壁的渗透作用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等作用密切相关,影响着细胞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在考虑细胞壁渗透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细胞穿刺力学模型;利用膜理论推导出模型的平衡方程;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得到细胞的力-位移曲线;讨论了渗透作用对细胞穿刺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力与位移之间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细胞的刚度随压缩位移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细胞液的渗出将产生松弛现象;外力、细胞壁主张力及细胞内压随着渗出时间的延长均减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俊伟 马利兵 张弛 毕聪明 赛务加甫 舒建洪 华松 张涌
以牛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细胞,比较了不同同步化诱导方式(血清饥饿法与接触抑制法)、供体细胞冷冻与否、供体动物性别与年龄等因素对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抑制法处理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囊胚率显著高于饥饿法(P<0.05);未冷冻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囊胚率显著高于冷冻供体细胞(P<0.05);成年母牛供体的囊胚率显著高于成年公牛(P0.05)。试验表明,以接触抑制法诱导未冷冻成年母牛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有利于核移植胚囊胚的发育。
关键词:
牛 供体细胞 体细胞核移植 胚胎发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巧峡 潘朝朝 黄小霞 李纪纲 张正蓉 王勃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对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以紫花地丁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MeJA浓度(0、1.25、2.5、5、10 mmol·L-1),喷施紫花地丁叶片背面,研究不同浓度MeJA对紫花地丁叶片的叶螨数、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喷施MeJA (CK)相比,外源MeJA能使紫花地丁叶片叶螨的侵染率降低,植株的各类生长指标增加,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的活性增强,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减少。其中,MeJA浓度为10 mmol·L~(-1)时,紫花地丁叶片的螨害指数为最低,抗满效果最好,而MeJA浓度为2.5 mmol·L~(-1)时,各类生长指标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MeJA通过影响各种酶活性及相应生理指标,提高了紫花地丁对叶螨的抵抗性,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畅 王竞红 薛菲 江远芳
采用50、100、150 mmol·L-1 3种浓度的Na2CO3、NaHCO3及二者混合盐对2年生沙棘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比较分析胁迫后沙棘幼苗的形态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沙棘对Na2CO3、NaHCO3和混合盐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胁迫条件下,沙棘出现枯黄、落叶等盐害症状,随着胁迫浓度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症状表现逐渐加重;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上升趋势,胁迫前期变化相对稳定,后期变化幅度较大;形态表现和生理指标实验均反映出,不同类型盐碱胁迫对沙棘的伤害程度不同,单盐的迫害作用大于复盐,碱性盐的伤害作用大于酸性盐,即Na2C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宁虎森 罗青红 吉小敏 朱雅娟 孙慧瑛 褚玲
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受多个环境因子交互影响(余叔文等,1998),研究植物光合特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是评价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基础,因此,对研究植物生态环境适应性有着重要作用。荒漠生态系统作为高温、高光强(Arandal et al.,2001;Jiang et al.,2001)、水分亏缺(Guttermen,2001)等极端环境因素的聚集地,其植物光合、生长及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更加强烈。
关键词:
响应曲线 光合碳同化 气象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飞 徐婷婷 张晓玮 赵长明
通过测定CO2浓度倍增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气体交换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性状和生长特性,研究青藏高原特有种肋果沙棘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可显著提高肋果沙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幼苗营养器官(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且肋果沙棘趋于向地上部分(尤其是茎)分配更多的干物质。CO2浓度倍增使肋果沙棘幼苗比叶面积、平均单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分别降低27%,33%和41%,碳氮比增加73%,而叶片碳含量无显著影响。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不仅通过增加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累积产生明显的"施肥效应",而且通过降低比叶面积、平均单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青红 宁虎森 何苗 吉小敏 雷春英
【目的】探讨沙地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动态生理生态适应性及抗旱能力,为沙区选种育种以加快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柠条、沙地桑(鲁桑×蒙桑)、沙木蓼、红皮沙拐枣和北沙柳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控水梯度[T1(CK,12 000 m3·hm(-2))、T2(9 600 m3·hm(-2))、T3(7 200 m3·hm(-2))和T4(4 800 m3·hm(-2))]和3个控水时期:控水前期(7月)、控水中期(8月)和控水后期(9月),定期测定供试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霞 薛泉宏 朱铭莪
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从分离自西藏的1 000余株土壤放线菌中选出比较特殊的23株,采用光镜观察形态特征,微晶纤维素TCL法分析了其细胞壁氨基酸组成及全细胞糖类型,常规培养法测定其碳氮源利用、抗菌谱及多种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征,并运用经典形态特征分类和细胞化学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23株供试放线菌按传统分类方法可归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糖霉菌属(Gly-comyces)和小孢链菌属(Catellatospora)4个属;②纯细胞壁氨基酸组成有12种类型,全细胞糖型有8种类型,与现有的化学分类系统相比,出现8种新的胞壁...
关键词:
西藏土壤 放线菌 细胞化学组成 拮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四元 刘头明 汤清明 唐守伟
采用盆栽试验,以中苎一号苎麻为材料,于2010、2011年研究不同连作年限(连作8~10年,A处理;连作4~5年,B处理;未种植过苎麻,对照)土壤栽植苎麻的生理生态及细胞学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不同处理苎麻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差异不明显;2011年A处理二麻、三麻株高显著低于对照,茎粗、地上部干重极显著低于对照,连作障碍明显,障碍始于二麻,三麻收获期连作障碍加重,苎麻地下根系基本腐烂,麻株长到40 cm左右生长基本停滞;不同处理SOD活性和MDA含量在头麻、二麻差异不明显,A处理三麻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MDA含量高于对照,植株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明显,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依宁 雷雪 李欣 高燕会
【目的】探究石蒜‘梦幻少女’Lycoris chinensis×radiata ‘Astro Girl’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明确‘梦幻少女’体胚发生的特征,提高石蒜属Lycoris植物种球繁殖效率,为石蒜属新品种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石蜡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测定了0~40 d‘梦幻少女’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体胚可溶性淀粉及总蛋白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多胺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体胚发生过程中,从球形胚到短暂膨大约20 d,进一步分化为心形胚、棒状胚和子叶胚,膨大的球形胚后期或心形胚时期基部会形成维管束。(2)体胚发生过程中,总蛋白质和淀粉、抗氧化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淀粉变化与球形胚的形成呈正相关,与体胚形态建成和体胚成熟呈负相关。总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与子叶胚形成呈正相关,与子叶胚的成熟发育呈负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与球形胚、子叶胚时期呈负相关,与心形胚、棒状胚时期呈正相关,表明储能作用的淀粉、蛋白质及与植物生理密切相关的抗氧化酶对体胚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3)体胚发生过程中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和多胺(PAs)变化显著,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的变化共同决定多胺的变化趋势,多胺和多胺氧化酶活性主要在体胚分化早期发生明显积累,与球形胚分化呈正相关;在子叶胚的形成期,精胺与亚精胺呈正相关;在子叶胚成熟期,腐胺、精胺和亚精胺3个指标呈现腐胺先下降后上升,精胺、亚精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在‘梦幻少女’体胚发生的0~40 d,体胚形态经历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棒状胚—子叶胚的过程。其中,生理特性变化显著,淀粉的积累或消耗可能是球形胚形成、体胚后续形态发育与成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子叶胚形成及成熟时期,总蛋白质、过氧化酶活性和多胺的变化可能发挥着相应密切的联合作用。多氨氧化酶活性与多胺的活跃积累可能有利于体胚早期发育。图4参32
关键词:
石蒜属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 生理生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