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1)
2023(14795)
2022(12856)
2021(12129)
2020(10087)
2019(23313)
2018(23186)
2017(45038)
2016(24222)
2015(27255)
2014(27229)
2013(26192)
2012(23738)
2011(21048)
2010(20640)
2009(18572)
2008(17718)
2007(15083)
2006(12755)
2005(10534)
作者
(67491)
(56007)
(55610)
(53021)
(35513)
(26802)
(25393)
(22279)
(21416)
(19582)
(19138)
(18736)
(17652)
(17396)
(17291)
(17059)
(16796)
(16776)
(16043)
(15894)
(13842)
(13561)
(13535)
(12836)
(12522)
(12301)
(12299)
(12289)
(11196)
(11086)
学科
(90343)
经济(90232)
管理(70106)
(64704)
(54553)
企业(54553)
方法(45183)
数学(39577)
数学方法(39027)
(24491)
(24243)
中国(22945)
(20383)
业经(20092)
地方(17551)
(16981)
理论(16787)
(16126)
财务(16045)
财务管理(16009)
农业(15995)
(15411)
贸易(15406)
企业财务(15159)
(14960)
(14748)
技术(14723)
环境(14284)
(13812)
银行(13769)
机构
大学(330433)
学院(329680)
管理(133961)
(126131)
经济(123326)
理学(117184)
理学院(115941)
管理学(113733)
管理学院(113148)
研究(104944)
中国(77127)
(68871)
科学(66731)
(57718)
(53265)
业大(51273)
(50973)
中心(48635)
财经(47193)
研究所(46971)
(46353)
(43278)
(43103)
师范(42789)
北京(42572)
农业(41900)
(39091)
(37502)
经济学(37427)
技术(36058)
基金
项目(237781)
科学(186946)
研究(173354)
基金(172293)
(150442)
国家(149197)
科学基金(128871)
社会(107848)
社会科(102101)
社会科学(102075)
(93415)
基金项目(91937)
自然(85288)
自然科(83291)
自然科学(83268)
自然科学基金(81736)
教育(80547)
(78684)
编号(71286)
资助(70633)
成果(56507)
重点(52911)
(52191)
(49700)
(49675)
课题(48521)
创新(46307)
科研(46010)
教育部(44858)
大学(44520)
期刊
(129320)
经济(129320)
研究(91171)
中国(57976)
学报(54087)
科学(48510)
管理(47416)
(47231)
(44369)
大学(41355)
学学(39028)
教育(38256)
农业(32915)
技术(29721)
(24776)
金融(24776)
业经(22752)
财经(21973)
经济研究(20806)
(18705)
图书(17236)
问题(16728)
科技(16288)
(16166)
(16101)
理论(15825)
技术经济(14996)
实践(14685)
(14685)
商业(14306)
共检索到458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伟  李丽娇  
媒体已经成为金融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媒体在资产定价方面的传播效果究竟如何,取决于其在证券市场上的"双刃剑"作用。在"沉默的螺旋"影响下,媒体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取决于其在证券市场上所体现的主导效应。本文在回顾媒体影响资产定价文献的基础上,首次将媒体的传播效应分为直接传播效应和间接传播效应,并考虑了治理效应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机理,完善了媒体在资产定价方面的相关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游家兴  吴静  
本文借用传播学媒介效果研究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以金融市场上长期存在的异象——资产误定价为切入点,首次从媒体情绪的视角研究新闻媒体对金融市场运转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通过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本文从报道基调、曝光程度、关注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衡量媒体情绪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媒体情绪和资产误定价二者关系展开细致考察。研究发现,当新闻报道所传递出的媒体情绪越高涨或越低落时,股票价格越有可能偏离基本价值水平。并且,当公司信息透明度越低时,媒体情绪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媒体传递的情绪不同,其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乐观的媒体情绪更容易推动价格向上偏离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梁冠华  鞠玉梅  
【目的/意义】新媒体中反沉默现象具有传播行为的双重性、匿名化的自我性和利益驱动性。它是新媒体所特有的属性,也是现代舆情在互联网环境下外在表现形式。【方法/过程】通过演化博弈中的“囚徒困境”模型来阐述反沉默螺旋中受众群体的行为趋向性与受众收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当受众群体非理智型占多数时,则在新媒体的现代舆情中反沉默现象将尤为显著;同时受众收益的影响因素与受众行为、信息公开性、传播速度等直接相关,进而为新时期的舆情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研究模型计算结果提出新时期舆情管控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琪  王璐瑶  
采用沉默螺旋理论研究用户在社交平台进行意见交流和发布的影响因素,构建被孤立恐惧、自我审查意愿与发声意愿的概念模型,对意见气候情景进行分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感知意见气候对其发声意愿无显著影响,用户的被孤立恐惧与自我审查意愿显著负向影响其发声意愿,并且被孤立恐惧程度与自我审查意愿正向相关,即社交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效应依然存在但与传统线下环境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琪  王璐瑶  
采用沉默螺旋理论研究用户在社交平台进行意见交流和发布的影响因素,构建被孤立恐惧、自我审查意愿与发声意愿的概念模型,对意见气候情景进行分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感知意见气候对其发声意愿无显著影响,用户的被孤立恐惧与自我审查意愿显著负向影响其发声意愿,并且被孤立恐惧程度与自我审查意愿正向相关,即社交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效应依然存在但与传统线下环境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成盼  刘济超  
以有孔虫知识为代表的小众化科技知识受制于传播资源,传播规模较小。科技知识虽有大众小众之别,但均应享有传播之利,否则便会阻碍科技创新,因此小众化科技知识的传播不容忽视。当下,有孔虫等小众化科技知识受困于沉默螺旋之窘境,但是,相比于混乱无序的大众化科技信息,它却拥有低熵属性,因而具备大众传播难以企及的优势。新媒介的崛起为有孔虫小众化知识提供分众传播的新思路,该模式兼具适用性和可行性,并可引发圈层效应,增强受众的归属感和对小众化知识的责任感。小众化科技领域达到传播潜力后或可实现长尾盛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凌   刘琼   贺昌茂  
[目的/意义]探讨智媒时代下不同网络环境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发现社交机器人在制造网络舆情方面的潜在作用,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沉默螺旋理论,运用ABM仿真方法构建不同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研究不同阶段下社交机器人对公众意见表达的影响。[结论/发现]少数社交机器人参与舆论传播就能大概率触发沉默的螺旋效应,并且网络环境的差异对社交机器人舆情干预存在影响。此外,社交机器人在塑造舆论格局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定比例的正义性社交机器人协助媒体可以有效提高舆论引导效率。[创新/价值]将沉默螺旋理论与ABM仿真方法结合使用,分析在社交网络舆情中如何利用社交机器人对舆情进行干预与监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君  陈涵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加速更替,给学生的专业认同带来新挑战。以沉默螺旋理论为基础,对高职生专业认同中的专业选择、专业情感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进行考察,进而从入学前、在读中和就业后三个时期,分析提高高职生专业认同的措施与途径,以此促进高职生积极专业认知素养的形成,为未来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望  
常态的利益表达是农民维护和增进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囿于自身条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民出现非常态的利益表达——冷漠与过于热忱。非常态的利益表达不仅影响着农民利益的获取,也影响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以新的理论视角探讨非常态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是解决农民利益表达困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云  
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于高校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风气、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阐述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并以"沉默的螺旋"为视角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这对高校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维护高校稳定、推动校园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黎萍  王琪  朱文辉  
本文结合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实践,将传播学领域中的"沉默螺旋"理论应用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研究,探析了两种不同意见倾向(发展冲动与保守倾向)在商业银行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失衡危害,提出了内部审计改善控制环境、打破"沉默螺旋"所需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并对内部审计践行并发展"三要素",促进本组织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军雄  
本文以IPO预披露制度对IPO有偿沉默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媒体的负面效应。结果显示,2006年引入的IPO预披露制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IPO有偿沉默现象的发生,尤其在IPO公司属于民营企业,地处市场不发达地区以及属于小公司时,上述现象更为严重,而良好的治理环境则有助于减少IPO有偿沉默的发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IPO时支付有偿沉默费的公司,IPO之后出现业绩变脸的可能性更高,IPO之后的会计盈余质量更低,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的IPO有偿沉默更多预示着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宇锋  
由于高校学生无法回避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因此"沉默的螺旋"理论影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高校应正确认识"沉默的螺旋"理论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及特点,从增强规矩意识,加大教育引导;培育意见领袖,营造意见气候;创占舆论阵地,主导议程设置等方面加强舆情应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芦哲  
本文首次将传播学领域"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流行病学传染机制作为统一的理论基础,应用于通胀预期的传染机制研究,分析两类不同新闻媒介(纸质和网络)关于物价变化的报道对通胀预期的传染效应。我们通过人工阅读印刷版资料和电子数据库资料,甄别、区分并统计出2001-2012年各月份媒体报道中涨价、降价和中性三种不同报道的量化指标,进而构建和估计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动态传染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媒体报道不仅可以形成不同方向的"意见气候",而且"意见气候"的传染强度也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不对称的螺旋"。这种非对称性在传统纸媒和网媒上的表现截然相反:纸媒的降价报道对公众预期的传染性相对更强,而网媒的涨价报道则具有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筱蓉  李延昊  
自媒体具有准入门槛低、及时性、强交互性以及信息高度碎片化的特点,成为承载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平台。从用户情感体验的角度构建指标,抽取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隐私性、营销力、影响力、信任度等方面对4种类型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的信息交互提出安全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