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9)
2023(1896)
2022(1598)
2021(1470)
2020(1259)
2019(2813)
2018(2632)
2017(4950)
2016(2684)
2015(3087)
2014(3029)
2013(3008)
2012(2921)
2011(2589)
2010(2652)
2009(2413)
2008(2465)
2007(2015)
2006(1769)
2005(1667)
作者
(8970)
(7852)
(7545)
(7286)
(4836)
(3809)
(3350)
(3090)
(2902)
(2807)
(2729)
(2706)
(2643)
(2452)
(2414)
(2370)
(2324)
(2175)
(2087)
(2045)
(1971)
(1926)
(1837)
(1795)
(1777)
(1714)
(1693)
(1594)
(1583)
(1552)
学科
(11260)
经济(11256)
管理(6878)
(5537)
土地(5071)
地方(4516)
(4478)
(4049)
方法(3580)
环境(3405)
(3353)
企业(3353)
资源(3281)
农业(3127)
数学(3037)
数学方法(2958)
(2623)
(2514)
地方经济(2189)
中国(2133)
问题(2091)
业经(2027)
(2009)
生态(2008)
贸易(2006)
(1996)
(1920)
(1875)
(1812)
经济学(1766)
机构
学院(39170)
大学(38779)
研究(16381)
(13486)
经济(13154)
管理(13140)
中国(12177)
科学(11953)
(10905)
理学(10816)
理学院(10619)
管理学(10303)
管理学院(10234)
(9040)
(8894)
业大(8563)
农业(8505)
研究所(8147)
中心(7260)
(6414)
(6378)
(6328)
(6160)
(5891)
师范(5850)
资源(5845)
农业大学(5771)
北京(5763)
科学院(5642)
环境(5242)
基金
项目(28634)
科学(21808)
基金(20757)
(19946)
国家(19829)
研究(18382)
科学基金(15863)
自然(11502)
基金项目(11433)
社会(11188)
自然科(11102)
自然科学(11097)
自然科学基金(10868)
(10565)
社会科(10553)
社会科学(10551)
(9816)
资助(8013)
教育(7386)
编号(6975)
重点(6835)
(6587)
计划(6351)
科技(5942)
(5861)
科研(5580)
(5448)
创新(5265)
(5200)
成果(4948)
期刊
(15586)
经济(15586)
中国(10196)
研究(9896)
(9342)
学报(8946)
科学(8637)
农业(6303)
大学(6214)
学学(6059)
资源(5081)
(4753)
(4082)
管理(3733)
林业(2774)
(2698)
金融(2698)
业大(2655)
(2651)
业经(2498)
国土(2437)
教育(2318)
技术(2283)
问题(2283)
土地(2214)
科技(2136)
自然(2074)
财经(2069)
农业大学(1976)
(1931)
共检索到60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振琪  黄先栋  杨光华  
煤炭和耕地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两者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重合,土地利用如何决策面临两难。煤占良田损失大据测算,我国煤粮复合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2.7%,如此高的复合比例决定了煤炭资源开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地表耕地被破坏。特别是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东部高潜水位矿区,煤炭开采导致的耕地损毁更加严重。该区是我国重要的棉、粮、油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基本农田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与之关系密切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比喻说,耕地占补平衡就好比做耕地加减法,工业化、城镇化占用耕地是"减",土地开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永军  李芬  王晓玲  王兆锋  康惊涛  
研究目的:目前沉陷地复垦的主要形式是以充填覆土为主,但矿区内覆土来源的缺乏严重影响复垦的进行,该研究拟寻求沉陷废弃地复垦的新途径。研究方法:试验分析法。研究结果:粉煤灰与糠醛渣以4∶1质量比混配的新型复垦材料,符合部分牧草、草坪、花卉及棉花等植物生长的肥力标准和质量标准。研究结论:该复垦材料为沉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理论和途径,而且实现以废治废,节土造田,降低了成本28.9%。对提高沉陷地的复垦速度,促进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孝辉  
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陷区接近5000平方公里,涉及到全省的九大矿区,有近300万人口面临着受灾困境。作为一个为全国提供了1/4的煤炭资源的能源大省,在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山西不得不面对日益严重的地面沉降而引起的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枯竭、土地资源破坏等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佳洺  余建辉  张文忠  
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沉陷区复垦研究不同,考虑采煤沉陷区自然生态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采煤沉陷区整体格局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深入研究各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预计超过60000 km2,其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叠压的面积分别达到4500 km2和26000 km2,涉及人口达2000万左右,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采煤沉陷区的影响最为严重;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采煤沉陷区有开发利用、环境修复、民生保障、异地搬迁四大主要治理导向,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和空间特征,可以将沉陷区分为环境适应发展型、基础设施完善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环境修复型、民生保障型、异地搬迁型六个治理类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振龙  章启兵  李瑞  
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10.5 km2,平均积水面积2.0~2.5 km2,总积水面积达100 km2,积水库容2.4×108m3,且在近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 m,积水最深达13 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徐向阳  刘虹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了大量闲置的采煤沉陷地和水面。随着"土地整治+""光伏+"等创新理念的兴起,在国家支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及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相继推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既解决了光电项目的用地问题,又实现了采煤沉陷区闲置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立体化增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宝成  
第一个问题,高考外语考试考什么。我们可以来观察语言运用的实际状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用语言来交流意义,而意义的交流通常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语言交流活动中,既有互动性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活动,也有非互动性的阅读或听的活动,还有听说结合、听写结合、听读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各种综合性活动。现代语言测试通常把这些活动或任务作为考试内容,通过考查考生完成任务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能力的高低。测试中语言使用任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全保  
从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介绍了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永城市煤矿沉陷区土地的不同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操作方法以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东  
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和创造了一套满负荷工作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有许多企业和一些事业单位纷纷效法、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满负荷”的本义是“满负载”。如设备在规定时间内100%运转,一辆空车装货时要100%装满,每个职工在八小时内完完全全有效工作等等。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是指某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全功率地利用和转换,因此总结满负荷工作法的核心就是使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继斌  
中国27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是伴随着中部地区逐步"沉陷"而来的。中部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部地区为全国提供的廉价能源、廉价粮食和廉价劳动力,大大地降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本,却使中部地区自身陷入困境。中部"沉陷"已成为和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中部陷阱。解决这一问题,使中部地区重新崛起需要中央政府施行强有力的区域援助和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农牧交错区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农耕和放牧混合交错的地带,是西北草原与东南农业区之间明显的生态脆弱和敏感的过渡地带。正因如此,这一地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之争。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是继续开垦荒地?尽管政府部门的政策对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荣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一是运用余额递减法取代双倍余额递减法,二是探讨改进后的"重复双倍余额递减法"。并对二者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增明  李宏飞  
本文指出由于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法规、规章制度未对多煤层导致的重复塌陷区耕地占用税如何缴纳、塌陷区恢复耕种后如何判定是否恢复"原状"等问题作出详细解释,地方税务机关拥有相当大的裁量权,导致税企争议较大。本文认为对于再次塌陷应当判断复垦情况以及是否属于耕地范畴,采空塌陷区的耕地税率应考虑优质耕地与非优质耕地采用比例税率,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复垦期限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欣如   张欣   葛楠   陈曦   王博   刘瑞敏   王非恒  
【目的】探究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造成的土壤侵蚀对北沙柳Salix cheilophil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性及生存策略。【方法】在野外原位试验条件下,对北沙柳、小叶锦鸡儿根部进行原位根系断裂试验来模拟土壤侵蚀胁迫,设置对照组(CK)和轻度胁迫(S1)、中度胁迫(S2)和重度胁迫(S3)四种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测定了不同胁迫处理下两种灌木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并使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其抗逆性。【结果】土壤侵蚀胁迫显著抑制北沙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株高、冠幅、枝条长度和枝条直径,且随着侵蚀胁迫程度增大,抑制程度越明显;北沙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侵蚀胁迫程度增大而降低,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小叶锦鸡儿的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期恢复至侵蚀胁迫前期;北沙柳的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小叶锦鸡儿的丙二醛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侵蚀胁迫后期北沙柳和小叶锦鸡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隶属函数分析显示,在土壤侵蚀环境中,小叶锦鸡儿抗逆性最强,北沙柳次之。【结论】小叶锦鸡儿对采煤沉陷区土壤侵蚀的破坏致损效应具有更好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更适于干旱、半干旱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植被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