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6)
- 2023(12641)
- 2022(10548)
- 2021(9480)
- 2020(8312)
- 2019(18749)
- 2018(18455)
- 2017(36012)
- 2016(19492)
- 2015(21886)
- 2014(21365)
- 2013(21337)
- 2012(19572)
- 2011(17363)
- 2010(17731)
- 2009(16902)
- 2008(17396)
- 2007(16142)
- 2006(13934)
- 2005(12695)
- 学科
- 业(90829)
- 济(89143)
- 经济(89051)
- 企(82394)
- 企业(82394)
- 管理(74980)
- 方法(41031)
- 数学(32171)
- 数学方法(31949)
- 财(30163)
- 业经(30019)
- 农(29038)
- 务(22724)
- 财务(22707)
- 财务管理(22675)
- 企业财务(21331)
- 中国(21283)
- 技术(21063)
- 农业(20962)
- 制(18441)
- 理论(15975)
- 和(15883)
- 贸(15779)
- 贸易(15770)
- 划(15526)
- 策(15380)
- 易(15292)
- 地方(14908)
- 技术管理(13974)
- 体(13595)
- 机构
- 学院(286601)
- 大学(281189)
- 济(125904)
- 经济(123624)
- 管理(118290)
- 理学(101540)
- 理学院(100604)
- 管理学(99343)
- 管理学院(98803)
- 研究(88571)
- 中国(70841)
- 财(58954)
- 京(57763)
- 科学(51758)
- 农(48765)
- 财经(46674)
- 江(44806)
- 所(44297)
- 经(42257)
- 中心(41537)
- 业大(40885)
- 研究所(39747)
- 农业(38402)
- 经济学(38375)
- 北京(35971)
- 经济学院(34927)
- 州(34797)
- 财经大学(34244)
- 商学(33729)
- 商学院(33443)
- 基金
- 项目(183498)
- 科学(147078)
- 研究(136175)
- 基金(134548)
- 家(115523)
- 国家(114464)
- 科学基金(100639)
- 社会(89078)
- 社会科(84631)
- 社会科学(84606)
- 省(73753)
- 基金项目(71644)
- 自然(63991)
- 自然科(62609)
- 自然科学(62590)
- 教育(61638)
- 自然科学基金(61594)
- 划(59948)
- 编号(54286)
- 资助(53751)
- 创(44565)
- 成果(42400)
- 业(41309)
- 部(40989)
- 重点(40776)
- 创新(40688)
- 发(40008)
- 国家社会(36966)
- 课题(36676)
- 制(35765)
- 期刊
- 济(141595)
- 经济(141595)
- 研究(82342)
- 中国(54583)
- 财(51454)
- 管理(48423)
- 农(45148)
- 科学(38355)
- 学报(38335)
- 农业(30477)
- 大学(29786)
- 学学(28370)
- 技术(27582)
- 融(26646)
- 金融(26646)
- 业经(25592)
- 教育(24660)
- 财经(24143)
- 经济研究(22337)
- 经(20933)
- 业(19580)
- 问题(18678)
- 技术经济(18490)
- 财会(15573)
- 商业(15102)
- 贸(14697)
- 现代(14382)
- 科技(14113)
- 世界(13578)
- 策(13496)
共检索到42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如何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走在前面,如何依赖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沉淀成本效应角度解释为什么国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动力。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决策时会考虑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所以国有企业更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从而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障碍的其他理论,如国有企业官僚主义、委托—代理、非最大化行为等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形成互补关系,从而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因此,为了鼓励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其基本原则在于尽量降低或补偿国有企业身上的沉淀成本数量,消除沉淀成本所带来的锁定效应,创造出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机会成本对决策极为重要,而沉淀成本根本不重要。由于在现实经济条件下,沉淀成本是否给予补偿具有重要的再分配效应,特别对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而言,在改革过程中实行“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情况下,必须考虑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存量调整障碍影响。在依据沉淀成本概念基础上,我们重新找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界限。换言之,沉淀成本大的行业不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困难重重。而沉淀成本小的行业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非常容易。这样,我们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建议,在于政府有效地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炳雷
随着国有企业效益增加和竞争、经营状况的改善,必然会有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这种客观要求其根源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特殊的性质,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成果的体现。不过在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控制沉淀成本的投入水平,避免形成新的预算软约束;二要注意秉持社会责任的诚信原则;三要注意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与范围,仔细衡量沉淀成本与收益,从而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使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获得最佳的总收益。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沉淀成本 社会责任 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从沉淀成本动态角度解释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原因,可以发现,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沉淀成本的有无是影响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最根本的约束条件。在没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靠市场制度(价格信号)进行制度变迁。但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资产专用性、制度不完善以及高度不确定性,很容易发生沉淀成本。因此,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于降低或补偿国有企业自身的各类沉淀成本。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沉淀成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邝金丽
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推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只有系统整合国有企业的内、外环境要素,建立有效的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主创新 动力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树培
虽然企业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其对外技术依赖较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仍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形式的特征,并没有得到扭转。我们认为,技术后发优势的诱惑、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策略的威胁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而构建的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推演。模型推演结果表明,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并打破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陷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放松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沉淀成本的假设前提入手,在区分固定成本和沉淀成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一个有无沉淀成本的古诺纳什均衡经济模型分析它们各自对企业重组的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的不同影响,进而发现,沉淀成本而不是固定成本(规模经济或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重组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最基本的经济变量。依据这样的经济模型,我们发现,在国有企业重组过程中,因资产专用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过程等原因,沉淀成本普遍存在,严重降低了国有企业重组的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重组的经济效率,我们提供制度创新或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减少或补偿沉淀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从而创造出一个可竞争的市...
关键词:
固定成本 沉淀成本 国有企业 重组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杨德海 韩丽华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速度。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进行科学的财务评价,不仅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国家制定和调整扶持政策的依据。因此,有必要从一个新视角即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主体维度三个层面来构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三维财务评价体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三维 财务评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凡修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具有特殊性与不可替代性。但现阶段,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仍面临市场化改革、技术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问题。为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切实推动其向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的方向发展,需要完善国有企业创新的外部政策与制度环境,突出国有企业创新引领地位;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政府补助的引导作用,带动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主导搭建信息化合作平台,畅通创新信息资源流动;改善金融环境,实现金融助力国企创新发展;优化政策方案,引导非国有资本参股国企。同时,要强化国有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能力,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国企创新发展认识基础;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构建高效的产学研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和国际资源利用,促进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化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使国有企业敢于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虎 田金方 郝书辰
科技财政投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而促进其自主创新产出。本文基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作用机理和全要素生产理论,借助于DEA-Malmquist和熵权测算方法,利用山东省2000~2010年七种治理类型企业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考察了科技财政资金、政策与非政府科技资金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的治理制度差异。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形成了较强的创新活力,但在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进步因素上逊于非国有企业;在政府减免税科技财政政策惠及所有治理类型企业的同时,非政府科技资金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科技财政资金更有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俊 张芳
该文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视角,分析了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路径依赖的影响,并提出依法依规界定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级设置和权限、遵循市场规则改革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落实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选聘制度等系统性举措,着力降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以市场化超越路径依赖,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俊 张芳
该文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视角,分析了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路径依赖的影响,并提出依法依规界定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级设置和权限、遵循市场规则改革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落实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选聘制度等系统性举措,着力降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以市场化超越路径依赖,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泽明
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是获取创新垄断利润。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是兼容的,判断自主创新的标准是自主知识产权和收益占有权。要保证企业创新成功并获取超额利润,对企业而言,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对政府来说,需要完善创新的市场和政府公共品建设;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资源保障机制;优化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建设;激励企业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健全与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的系列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动力源 要素 激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冰 王为
文章在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力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划分了系统层次,细化了子系统的动力要素构成。借助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SD模型,探索动力要素、子系统的因果关联作用;并通过模型仿真,分析了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动力效果 SD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下同时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局。通过构建内生技术水平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门槛特征。当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利润较低时,信贷所有制偏好和软预算约束对自主创新产生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提高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反之,补偿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降低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这说明在利润率较低的外部性领域,国有企业对总体的自主创新具有补偿效应。如果在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尚未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将无助于缓解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困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补偿效应 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