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2)
2023(8640)
2022(7105)
2021(6439)
2020(5358)
2019(12278)
2018(11930)
2017(24068)
2016(12980)
2015(14826)
2014(14698)
2013(14558)
2012(13397)
2011(12179)
2010(11995)
2009(11659)
2008(11618)
2007(10578)
2006(9247)
2005(8402)
作者
(36033)
(30357)
(30293)
(28864)
(19712)
(14507)
(13842)
(11633)
(11542)
(10987)
(10431)
(10352)
(9780)
(9752)
(9720)
(9363)
(8912)
(8912)
(8818)
(8775)
(7622)
(7373)
(7345)
(6910)
(6895)
(6885)
(6819)
(6617)
(6142)
(5798)
学科
(60182)
经济(60084)
管理(47540)
(43740)
(37719)
企业(37719)
方法(30624)
数学(27890)
数学方法(27737)
(20441)
(16562)
中国(14649)
(13553)
(13491)
财务(13470)
财务管理(13439)
企业财务(12654)
业经(12555)
(11407)
金融(11405)
(11228)
银行(11212)
(11087)
(10868)
贸易(10862)
(10636)
(10547)
体制(9567)
地方(8648)
(8545)
机构
大学(193152)
学院(190332)
(88080)
经济(86545)
管理(76615)
理学(65998)
理学院(65393)
管理学(64635)
管理学院(64261)
研究(60932)
中国(49711)
(45924)
(38687)
财经(36050)
(32823)
科学(31132)
经济学(29373)
(28962)
中心(28595)
(28557)
财经大学(27099)
经济学院(26583)
(26299)
研究所(25434)
业大(24141)
北京(24102)
商学(22310)
商学院(22112)
(22092)
(22002)
基金
项目(124013)
科学(100301)
基金(95088)
研究(91259)
(81278)
国家(80673)
科学基金(71111)
社会(62740)
社会科(59793)
社会科学(59777)
基金项目(49508)
(45918)
自然(44606)
自然科(43628)
自然科学(43620)
自然科学基金(42935)
教育(42702)
资助(39599)
(38685)
编号(34555)
(29891)
(29644)
成果(28808)
重点(27636)
国家社会(27204)
教育部(26879)
(26108)
人文(25848)
(25273)
创新(24577)
期刊
(94768)
经济(94768)
研究(59904)
(38653)
中国(36923)
管理(29981)
学报(25685)
(24827)
金融(24827)
科学(24781)
(22850)
大学(21047)
学学(20076)
财经(20035)
(17048)
经济研究(15761)
技术(14895)
教育(14694)
农业(14329)
业经(13868)
问题(12718)
(11040)
理论(10058)
技术经济(9550)
财会(9223)
商业(9033)
国际(9021)
统计(8913)
会计(8751)
实践(8733)
共检索到288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汤吉军  
从国有企业身上的沉淀成本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性逻辑,恰恰是政府决策者尊重企业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的结果。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产品价值实现受阻;另一方面因国有企业资产专用性,以及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缺乏,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国有企业显著的沉淀成本这一经济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供给,从而造成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并提出改进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和弱化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从沉淀成本动态角度解释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原因,可以发现,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沉淀成本的有无是影响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最根本的约束条件。在没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靠市场制度(价格信号)进行制度变迁。但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资产专用性、制度不完善以及高度不确定性,很容易发生沉淀成本。因此,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于降低或补偿国有企业自身的各类沉淀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益民  
本文主要研究了制度变迁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控制 ,二是融资制度与负债管理 ,三是开放政策。通过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三个方面对证券市场规模、流动性及波动的影响 ,发现随着证券市场资本控制的放松、融资制度及负债管理政策的改进以及对外有序开放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同时市场的波动性也会相应增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经济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是在国家特有的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具备一系列与之存在逻辑联系性联系的制度特征。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逻辑轨迹及其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宗新  
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善市场条件 ,通过市场运行机制和定价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能。在政府推动型制度变迁中 ,有效市场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效率并不具有完全解释能力。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问题的根源 ,在于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引致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缺陷 ,是政府推动型外在制度安排与证券市场发展内生规律之间的矛盾与摩擦 ,市场运行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扭曲 ,造成证券市场效率的损耗。在赶超式证券制度安排下 ,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得以建立 ,实现了传统信用条件下银行主导融资制度向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融资制度的有力切换 ,但是以付出“政策租金”为代价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傅德伟  
本文回顾了十多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变化,运用统计分析和混沌理论来分析市场监管制度对深圳股票市场市场效率的影响。本文认为,深圳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十年多的发展后市场效率在宏观上有所提高。对重大监管政策出台前后市场变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大量监管政策的出台在微观层面也有一定的改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沉淀资本投资的存在,不仅使理性的投资主体考虑投资收益率,而且应该考虑投资成本的回收状况。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具有沉淀成本,必然会影响投资主体的进入,所以,政府的制度安排需要着眼于降低生产要素沉淀投资成本,以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民逐渐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经济活动不仅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这里运用一个动态的投资模型,分析沉淀成本对农民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处方:力争完善市场制度和非市场制度,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降低其沉淀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宏  郭菁晶  李善民  
管理者能力是指企业家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为企业创造收入的能力。本文利用2006年前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环境的变迁作为外生性冲击事件,探讨管理者能力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能够提升企业价值,但该结论只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环境的变迁效果在民营企业和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引导管理者能力配置,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管理者能力的认识,而且有助于理解转轨经济背景下制度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博  殷仲民  
本文立足于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实践,系统地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需求进行了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制度变迁方式、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安排变迁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制度变迁方案。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在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以建立做空机制、大宗交易制度和混合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安排变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连书  
本文从制度的规制性因素、规范性因素和文化-认知性因素三个维度出发,以台湾证券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历程为借鉴,梳理了我国证券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并提出我国可以首先在创业板市场引入注册制,然后再由并存制度向全面注册制过渡。本文进一步从完善法律、建设制度、塑造理念三个层面为全面实行注册制进行充分准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汤吉军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潜在的扩张力,但由于没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本文从沉淀成本角度出发,使用一个动态的投资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所面临的障碍以及提供刺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基本原则,在于完善投资成本补偿机制:一方面,需要大力完善市场制度;另一方面,更需要大力完善非市场制度,同时,政府折旧和税收政策等也是不可替代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大平  
本文借鉴Dixit和Krugman沉淀成本模型的思想,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描述了厂商面临市场进入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市场机会时的决策行为。认为,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对外贸平衡的影响较小;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对外贸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大。汇率调整的幅度对外贸平衡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确定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时,这一现象要予以重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经济转轨时期的证券市场呈现政府导向型推动的特点,政府推动作为一种外生力量,助推新兴证券市场超越式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存在一个内生缺陷,即政府推动与政府干预之间存在效率悖论,成为金融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的制度性根源。在此,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经济转轨时期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进行制度解析。通过研究发现,当前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程度比较显著,政策控制型均衡引发市场过度波动;同时,随着证券市场逐步深化,市场过度波动性渐次减弱,这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既存在短期的时变波动性,又存在长期波动性的均值回归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