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0)
- 2023(6816)
- 2022(5335)
- 2021(4877)
- 2020(4228)
- 2019(9525)
- 2018(9720)
- 2017(18371)
- 2016(10017)
- 2015(10925)
- 2014(10869)
- 2013(10663)
- 2012(9356)
- 2011(7890)
- 2010(8287)
- 2009(8259)
- 2008(8798)
- 2007(7812)
- 2006(7203)
- 2005(6905)
- 学科
- 业(69668)
- 企(67863)
- 企业(67863)
- 管理(50998)
- 济(47073)
- 经济(47000)
- 业经(24079)
- 财(22507)
- 方法(18833)
- 务(18408)
- 财务(18404)
- 财务管理(18389)
- 农(18157)
- 企业财务(17214)
- 制(14529)
- 技术(14253)
- 农业(13733)
- 体(12330)
- 策(12257)
- 企业经济(12069)
- 数学(11600)
- 数学方法(11554)
- 体制(11321)
- 划(11195)
- 经营(10837)
- 理论(10475)
- 和(10306)
- 技术管理(9785)
- 中国(9573)
- 决策(8585)
- 机构
- 学院(144744)
- 大学(137069)
- 济(66226)
- 经济(65201)
- 管理(63343)
- 理学(53462)
- 理学院(53084)
- 管理学(52719)
- 管理学院(52434)
- 研究(41820)
- 中国(36767)
- 财(34629)
- 京(28338)
- 财经(25944)
- 江(24090)
- 经(23454)
- 农(22778)
- 科学(21378)
- 所(20324)
- 商学(19398)
- 商学院(19239)
- 经济学(19029)
- 中心(18971)
- 财经大学(18762)
- 州(18190)
- 业大(17989)
- 北京(17914)
- 经济管理(17745)
- 研究所(17587)
- 农业(17534)
- 基金
- 项目(85017)
- 科学(69483)
- 研究(67068)
- 基金(62573)
- 家(51955)
- 国家(51365)
- 科学基金(47137)
- 社会(44374)
- 社会科(42128)
- 社会科学(42116)
- 省(34898)
- 基金项目(33083)
- 教育(30096)
- 自然(28987)
- 自然科(28365)
- 自然科学(28359)
- 自然科学基金(27950)
- 业(27142)
- 编号(27096)
- 划(26822)
- 资助(24566)
- 创(21951)
- 成果(20936)
- 制(19781)
- 创新(19382)
- 部(19128)
- 发(18619)
- 重点(18502)
- 国家社会(18250)
- 课题(18197)
共检索到230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机会成本对决策极为重要,而沉淀成本根本不重要。由于在现实经济条件下,沉淀成本是否给予补偿具有重要的再分配效应,特别对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而言,在改革过程中实行“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情况下,必须考虑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存量调整障碍影响。在依据沉淀成本概念基础上,我们重新找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界限。换言之,沉淀成本大的行业不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困难重重。而沉淀成本小的行业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非常容易。这样,我们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建议,在于政府有效地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如何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走在前面,如何依赖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沉淀成本效应角度解释为什么国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动力。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决策时会考虑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所以国有企业更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从而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障碍的其他理论,如国有企业官僚主义、委托—代理、非最大化行为等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形成互补关系,从而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因此,为了鼓励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其基本原则在于尽量降低或补偿国有企业身上的沉淀成本数量,消除沉淀成本所带来的锁定效应,创造出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炳雷
随着国有企业效益增加和竞争、经营状况的改善,必然会有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这种客观要求其根源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特殊的性质,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成果的体现。不过在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控制沉淀成本的投入水平,避免形成新的预算软约束;二要注意秉持社会责任的诚信原则;三要注意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与范围,仔细衡量沉淀成本与收益,从而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使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获得最佳的总收益。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沉淀成本 社会责任 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荣宗 唐跃军 张楚皙
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将退出成本引入对经理行为的分析。分析表明,退出成本的存在会使经理采取积极行动以避免退出,经理的努力水平会随着退出成本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提高经理的退出成本,所有者以较少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使经理提供相同的努力水平。本文认为,退出成本过低是导致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多管齐下,在当前推行产权改革、治理结构优化和剥离政策性负担、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政府还应该采取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经理的退出成本,以避免其他改革措施事倍功半。
关键词:
退出成本 经理行为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从沉淀成本动态角度解释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原因,可以发现,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沉淀成本的有无是影响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最根本的约束条件。在没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靠市场制度(价格信号)进行制度变迁。但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资产专用性、制度不完善以及高度不确定性,很容易发生沉淀成本。因此,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于降低或补偿国有企业自身的各类沉淀成本。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沉淀成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俊 张芳
该文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视角,分析了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路径依赖的影响,并提出依法依规界定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级设置和权限、遵循市场规则改革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落实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选聘制度等系统性举措,着力降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以市场化超越路径依赖,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俊 张芳
该文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视角,分析了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路径依赖的影响,并提出依法依规界定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级设置和权限、遵循市场规则改革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落实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选聘制度等系统性举措,着力降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制度性沉淀成本,以市场化超越路径依赖,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冬梅 辜胜阻 郑超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管理体系不科学、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混合所有制发展困难、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难以激发员工活力等问题。为此,要以"管资本"为原则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对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国有资本要向关键领域集中;要推动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资本 混合所有制 分类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国胜
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的战略重组●吕国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从根本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以至整个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一是要把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要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因此,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既要保持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又要使国有资产的运营充满活力。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战略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潘立韫
一、国有产权流动的积极作用 产权流动是国有企业并购、国有资产重组的前提。就微观方面讲,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摸,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就产业方面讲,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就宏观方面讲,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资产存量的流动。就目前而言,国有产权的流动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如下问题: (一)解决劣势企业生存和优势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放松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沉淀成本的假设前提入手,在区分固定成本和沉淀成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一个有无沉淀成本的古诺纳什均衡经济模型分析它们各自对企业重组的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的不同影响,进而发现,沉淀成本而不是固定成本(规模经济或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重组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最基本的经济变量。依据这样的经济模型,我们发现,在国有企业重组过程中,因资产专用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过程等原因,沉淀成本普遍存在,严重降低了国有企业重组的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重组的经济效率,我们提供制度创新或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减少或补偿沉淀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从而创造出一个可竞争的市...
关键词:
固定成本 沉淀成本 国有企业 重组博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政企分开与国有企业改革孙国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本文试图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对国有大中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振坤 初玉岗
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开始,我们已经向国有企业的旧体制发起了多次冲击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而国有资产流失等一些新问题又在改革过程中泛滥起来。在这种困境面前,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经营自主权的落实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吗?国家在国有企业中究竟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一、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