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
- 2023(15)
- 2022(17)
- 2021(5)
- 2020(5)
- 2019(10)
- 2018(9)
- 2017(21)
- 2016(12)
- 2015(14)
- 2014(16)
- 2013(10)
- 2012(7)
- 2011(9)
- 2010(4)
- 2009(13)
- 2008(10)
- 2007(6)
- 2006(4)
- 2005(4)
- 学科
- 学(18)
- 济(18)
- 经济(18)
- 及其(16)
- 管理(16)
- 企(15)
- 企业(15)
- 染(15)
- 污染(15)
- 治(15)
- 防(15)
- 防治(15)
- 业(14)
- 理论(14)
- 教学(12)
- 体(11)
- 方法(11)
- 数学(10)
- 数学方法(10)
- 生物(10)
- 库(9)
- 易(9)
- 水库(9)
- 泊(9)
- 湖(9)
- 湖泊(9)
- 贸(9)
- 贸易(9)
- 制(8)
- 微(8)
- 机构
- 大学(168)
- 学院(162)
- 研究(88)
- 科学(74)
- 中国(64)
- 室(52)
- 农(50)
- 实验(50)
- 实验室(48)
- 重点(43)
- 所(42)
- 研究所(42)
- 中心(41)
- 农业(37)
- 工程(36)
- 业大(34)
- 环境(34)
- 部(33)
- 院(33)
- 教育(31)
- 研究中心(31)
- 京(30)
- 师范(30)
- 济(30)
- 研究院(30)
- 范(30)
- 技术(29)
- 林(29)
- 省(29)
- 经济(28)
共检索到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晓航 陈元锋
普通高校中的文学教学该如何尽显古代诗歌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以唐宋阶段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对古代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强调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要明确古代诗歌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诗歌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古代诗歌 教学探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傲霜
本文作者对美国8个州的33位汉语志愿者教师进行了教学调查,详细分析他们在中文沉浸式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建立中文沉浸式教学理论体系,制定统一的目的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系统、长期的课程设计研究,研发中文沉浸式系列教材,确立科学的中文水平评估标准,培养专业背景多元的合格教师是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美国 中文沉浸式教学 汉语志愿者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莉萍
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第二语言既是学科教学的主要媒介和工具,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的氛围中学习学科内容知识。文章介绍了加拿大沉浸式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针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从师资力量、双语教材和创设真实语境等角度提出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 双语教学 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祖嫘
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空间等多模态话语类型。研究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所具备的丰富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特点,为开发和丰富国际汉语教学课堂资源和教学话语模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空间。笔者通过对美国犹他州和明尼苏达州小学一年级三位教师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分析,总结出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有如下优点: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和创造力;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活跃课堂气氛,兼顾课堂管理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充分地发挥学生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关键词:
美国 中文沉浸式教学 多模态话语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叶章辉
所谓“沉浸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体悟情感,形成观念、养成行为。按照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发展过程,进行“沉浸式”教学,能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集中安排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表现实际,运用“沉浸式”教学使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爱,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革命传统教育 沉浸式 有效开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旭华 袁定治
本文认为,在高职软件专业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使用沉浸式项目教学法,能构建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项目实习、项目设计的环境中,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妥建清 苗文宇
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沉浸式艺术的生产利用任何可塑造沉浸感的新旧媒介,实现“泛媒介融合”。其跨媒介叙事方式有助于构建去中心化生产模式,并将过去“传播—接受”的线性路径转变为“人即媒介,媒介即人”的不分彼此的状态。“沉浸场域”开放的意义空间促使观者以具身性的方式参与其中,藉由身体赋予作品生命力,形成技、身、心的合一。沉浸式艺术以观者的接受和创造性理解作为文本意义生成的根源。这一本己性体验不仅契合了沉浸式艺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的特质,而且能够帮助观者建构自身精神世界的力量。沉浸式艺术使得媒介与人、身体与作品、文本与观者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间性”问题出发探讨沉浸式艺术生产,可以走出当代艺术发展中流行的“唯技术论”与“唯艺术论”的困境,重新审视未来艺术的发展和审美嬗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京天 甄峰
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VR)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包括虚拟漫游、辅助设计研究和公众参与等,针对其特征和局限性,提出具有沉浸式体验、全流程覆盖、多主体协同特性的沉浸式规划方法及其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项目为例构建具有基础功能的规划场景,邀请相关人员体验评价。结果表明沉浸式规划方法在要素表达效果上与传统方法各有优劣,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感知空间的同时,还存在着操作不便、场景不够精细等不足。最后,文章对沉浸式规划方法和VR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沉浸式规划方法 虚拟现实 城市规划方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周乐
一篇佳作往往意蕴丰厚,让人越读越有滋味,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的确,优秀的文章,尤其是其中的重要语段值得读者反复咀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能力有限,对于文章的精妙未必都能体会,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沉浸文本,尤其是驻足文本的关键处,细细品味。苏教版《孔子游春》中"论水"一段是文章的重点,既表达了孔子观水的感悟,更蕴含着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昕玥 何再兴 刘振宇 谭建荣
传统的装配图拆画环节教学手段不够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将增强现实虚拟装配技术引入课堂,设计了一种沉浸式虚拟装配教学实验平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虚拟几何特征的零件位姿检测技术,以实现精准装配。该实验平台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装配概念、体验装拆装配体过程,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装配感,同时可学习虚拟装配技术前沿知识。从最终教学效果来看,与传统教学体系相比,基于增强现实的工程图学装配图拆画沉浸式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助学生的装配图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芸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网络与电脑实现人机或人人的虚拟交互。目前,高校课堂的日常教学多以教师授课为主,导致学生兴趣不高。虚拟交互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沉浸感,因而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沉浸理论的视角分析现有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现状,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将虚拟交互学习模式融入高校课堂中。
关键词:
沉浸理论 虚拟交互学习 高校课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成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媒介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载体,通过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和交互方式,引领了信息传播的新趋势。短视频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更能通过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浏览和参与感强的交互形式,吸引并锁定用户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基于短视频这种新型媒介的这些独特优势,它正在重塑人们的传播行为,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与创新。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信息时代短视频的沉浸传播与交互形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伟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探索新的路径、手段,VR技术为此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运用“VR+思政课”教学理念,融入丰厚的红色革命文化,采用沉浸式教学方法,探索构建VR技术下高校思政课革命文化沉浸式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增强学生获得感,发挥好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达到育人铸魂的显著实效。
关键词:
VR 思政课 沉浸式教学 应用 实践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束建华 李斌
职教师范教育是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结合,既要体现专业学习和职教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要体现未来职教师资"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但是,职教师范教育中种种游离的现状制约了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要打造一种能够让职教师范生乐于参与、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与整合式教学手段高度协调、专业学习与师范学习高度统一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使职教师范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
职教师范教育 职教师范生 沉浸式培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张光媛 徐晓晨 蒲泓宇
[目的/意义]通过模拟现实中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阅读情况和阅读环境来观察和测试用户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过程中阅读效果的差异,以期为图书馆阅读服务、阅读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等篇幅的科普知识文章为例,采用对照组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沉浸体验角度比较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论]用户在阅读中篇科普文章时纸质阅读的理解效果要比数字阅读好,但在阅读沉浸体验方面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用户的阅读沉浸体验与学历和性格有关,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和资源建设应在读者个性化分析和服务的基础上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