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0)
- 2023(12286)
- 2022(10137)
- 2021(9272)
- 2020(7725)
- 2019(17301)
- 2018(16875)
- 2017(32876)
- 2016(17779)
- 2015(19226)
- 2014(18745)
- 2013(18561)
- 2012(16881)
- 2011(14777)
- 2010(14903)
- 2009(14059)
- 2008(14269)
- 2007(12803)
- 2006(11453)
- 2005(10356)
- 学科
- 业(85945)
- 企(78356)
- 企业(78356)
- 济(76595)
- 经济(76503)
- 管理(70276)
- 方法(33316)
- 财(29706)
- 业经(28419)
- 农(27598)
- 数学(25470)
- 数学方法(25258)
- 务(21457)
- 财务(21442)
- 财务管理(21418)
- 企业财务(20132)
- 农业(19778)
- 贸(19035)
- 贸易(19030)
- 易(18652)
- 中国(17888)
- 策(17612)
- 技术(17491)
- 制(16087)
- 划(14747)
- 和(13333)
- 出(13094)
- 理论(12708)
- 企业经济(12189)
- 体(12058)
- 机构
- 学院(255590)
- 大学(247586)
- 济(112972)
- 经济(111063)
- 管理(106195)
- 理学(91549)
- 理学院(90755)
- 管理学(89691)
- 管理学院(89244)
- 研究(79770)
- 中国(64221)
- 财(53718)
- 京(50263)
- 农(48279)
- 科学(46856)
- 财经(42073)
- 所(39849)
- 江(39598)
- 业大(39061)
- 经(38339)
- 农业(38184)
- 中心(36814)
- 研究所(35832)
- 经济学(33635)
- 财经大学(30870)
- 北京(30816)
- 商学(30747)
- 经济学院(30643)
- 商学院(30479)
- 州(30336)
- 基金
- 项目(167752)
- 科学(134135)
- 基金(124460)
- 研究(121015)
- 家(108395)
- 国家(107357)
- 科学基金(93951)
- 社会(80039)
- 社会科(76182)
- 社会科学(76162)
- 省(66487)
- 基金项目(65854)
- 自然(61529)
- 自然科(60207)
- 自然科学(60190)
- 自然科学基金(59218)
- 划(54598)
- 教育(53962)
- 资助(50220)
- 编号(47210)
- 业(39917)
- 创(38349)
- 重点(37149)
- 部(37130)
- 发(36363)
- 成果(35931)
- 创新(34959)
- 国家社会(33296)
- 制(32424)
- 科研(32180)
- 期刊
- 济(126725)
- 经济(126725)
- 研究(72027)
- 中国(46093)
- 财(45589)
- 农(44754)
- 管理(43481)
- 学报(36843)
- 科学(35546)
- 农业(30532)
- 大学(28363)
- 学学(27498)
- 融(25180)
- 金融(25180)
- 业经(23673)
- 技术(22550)
- 财经(21130)
- 经济研究(20557)
- 业(18745)
- 经(18206)
- 教育(17771)
- 问题(16643)
- 贸(15518)
- 技术经济(15268)
- 财会(13475)
- 商业(13331)
- 国际(13198)
- 现代(13151)
- 世界(13010)
- 版(11759)
共检索到379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俊新
通过采用2004~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在控制了回归分析可能的内生性及其他影响因素后,考察了沉没成本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实证发现:第一,沉没成本显著,且企业出口呈现持续性,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生产率悖论存在,生产率越低的企业越可能出口,国内市场分割是造成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第三,企业规模、要素禀赋、人力资源、所有权结构和产业间溢出效应都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出口 沉没成本 生产率 企业异质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燕君
在实现企业战略目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没成本"的支出无疑是所有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但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也在所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该具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智冬晓 许晓娟
从出口发生概率的角度分析沉没成本的跨期效应及企业异质性对出口行为的影响,克服了使用传统出口决策模型所面临的线性相关、分布假定失真及检验失效等问题。结果表明,按照统计时点分割出口状态并没有充分描述企业的出口行为,沉没成本的跨期效应明显高于即期效应;内外资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差异,但差异不大;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会促使企业有更高的出口倾向,但企业特质因素的交互效应使出口变得复杂,高生产率高工资水平不一定会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说明"生产率悖论"客观存在。整体上看,沉没成本和企业异质性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沉没成本 跨期效应 异质性 出口概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勇兵 李梦珊 李冬阳
企业恰当利用出口经验的学习效应可减少出口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所需支付的沉没成本,从而推动自身的出口广化。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考察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广化的促进机制,发现企业自身和其他企业以往的出口经验对企业当期出口广化存在倒U型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结构性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红军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生产率和出口沉没成本是影响企业出口的两个重要因素,因而凡是影响企业生产率和出口沉没成本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出口产生影响。本文以此理论为基础,将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具体拓展为: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年龄、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国内市场的竞争状况、企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集聚水平等。要扩大出口企业数量和企业出口规模,应对这些影响企业出口的具体因素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程建华
本文主要从贸易成本中沉没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把企业部门分为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研究沉没成本对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的沉没成本降低显著促进出口的扩展边际扩张,但是这是建立在挤出国内非贸易部门投资基础之上获得的贸易利得;而旨在降低本国进入市场沉没成本的政策,不仅能够促进本土非出口部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得贸易部门的出口在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上扩张,相较于直接鼓励贸易出口的政策,此时并不会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获益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 扩展边际 沉没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伟 赵金亮 韩媛媛
本文从国际贸易微观研究视野切入,对企业出口决定机理进行阐述,并基于中国2000~2003年27万余家企业的大样本非平行面板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决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TFP却表现出稳健的正向影响;(2)拓展的异质性特征变量均具有稳健的显著影响,且符合理论预期;(3)企业规模对其出口决定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平均工资在不同计量模型中表现得并不稳健。此外,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显著存在,以致出口的持续性特征十分明显。
关键词:
异质性 沉没成本 自我选择 企业出口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华 张少华
文章利用我国2005-2007年21个行业近50万组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企业新产品决策的"自我选择效应",并考察了沉没成本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我国大多数行业中,有新产品推出的企业生产率均值高于没有新产品推出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新产品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这一点在全体企业样本Probit回归中也得到了证实;我国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有着不同的新产品决策机制,非公有制企业的新产品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公有制企业中则不存在。文章还发现,外商独资企业、港澳台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是我国产品技术复杂度赶超的主力,沉没成本对我国企业新产品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伟 陈文芝
企业进入出口市场需要支付一定的进入成本,而这些进入成本往往是沉没的。沉没成本的存在使企业出口决策不会对外生波动作出及时反应,最终导致出口滞后。本文演示了沉没成本导致出口滞后的内在机理,并以中美双边贸易为例,采用协整检验以及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出口滞后是存在的,且沉没成本对出口滞后的影响是显著的。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分析我国出口持续高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旭 郭雯雯
"沉没成本"是指因生产停止或研发不成功就无法挽回的成本(无法挽回的成本还可能是由于研发成功的时间晚于竞争对手而造成的)。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着注重争取科研经费、轻视经费使用效益的状况,本文拟引入"沉没成本",对高校科研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建栋
沉没成本与沉没成本谬误所有证券的估值、公司的估值都是以预期的将来收益为基础。与此相同,讨论投资时,对待成本也是只关心预期发生的成本,而不关心过去发生的成本。过去发生的成本有一专门术语,叫"沉没成本"。它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根据理性原则,在进行项目预算或决策时,沉没成本是不应该考虑的。但人不是理性的,而只是有限理性,所以发生了"沉没成本谬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榕 赵勇
本文就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构建一个包含融资约束因素的异质性企业出口决策模型基础上,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机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不但能直接提高企业出口市场进入的可能性,还会通过放大企业的"自选择效应",间接地提高生产率对出口市场进入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所处的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还会对企业自身融资约束对出口的影响起到进一步的放大作用。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不但在出口市场的进入倾向上存在差异,企业融资约束状况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市场进入决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决策 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洪灿
企业进入市场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营销渠道和定价方式都被认定是企业沉没成本的组成。沉没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沉没成本引发的"危机感"激发了企业活力,其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文章从沉没成本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销及其优势,然后分析了双渠道定价的影响因素,最后就沉没成本效用下的企业产品的定价给出了建议,希望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闫志俊
本文通过采用2002~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对接数据,构建并计算了基于"行业-地区-年份"而变化的出口固定成本,并将其匹配到每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中,从而探讨异质性出口固定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决策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固定成本对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而全要素生产率则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特别地,高生产率的非出口企业相比于出口企业,往往面临更高的出口固定成本;在企业产生出口决策时,出口固定成本对生产率的替代作用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弱,而且这种替代作用并不具有完全的对称性;将出口企业基于"行业-地区-年份"进行分组后发现,出口固定成本越高,或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