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4)
2023(12475)
2022(10142)
2021(9361)
2020(7901)
2019(17896)
2018(17590)
2017(33932)
2016(18142)
2015(20326)
2014(20239)
2013(20340)
2012(18725)
2011(16720)
2010(16933)
2009(16406)
2008(16727)
2007(15303)
2006(13685)
2005(13056)
作者
(51159)
(42818)
(42756)
(40760)
(27399)
(20120)
(19383)
(16491)
(16351)
(15417)
(14838)
(14404)
(14081)
(13749)
(13540)
(12988)
(12841)
(12519)
(12231)
(11991)
(10883)
(10359)
(10303)
(9799)
(9625)
(9621)
(9424)
(9324)
(8494)
(8332)
学科
(87040)
经济(86910)
(84598)
(77318)
企业(77318)
管理(74538)
方法(37200)
(31668)
数学(29106)
数学方法(28973)
业经(28236)
(26932)
中国(23730)
(23326)
(22752)
财务(22734)
财务管理(22704)
企业财务(21441)
农业(18440)
(17408)
(17345)
贸易(17331)
技术(16950)
(16941)
(15610)
(15608)
体制(15334)
(14772)
银行(14761)
(14671)
机构
学院(273314)
大学(271235)
(130594)
经济(128510)
管理(110526)
理学(94013)
理学院(93154)
管理学(92294)
管理学院(91753)
研究(91321)
中国(77251)
(64331)
(56729)
财经(50250)
科学(47709)
(45775)
(44762)
经济学(41471)
(41339)
(41026)
中心(40927)
研究所(39484)
经济学院(37273)
财经大学(37205)
北京(36371)
业大(33869)
商学(32608)
(32607)
商学院(32314)
农业(31873)
基金
项目(168934)
科学(137152)
基金(128612)
研究(127025)
(109701)
国家(108803)
科学基金(95953)
社会(86832)
社会科(82624)
社会科学(82605)
基金项目(66989)
(62449)
自然(59205)
自然科(57901)
自然科学(57885)
自然科学基金(57002)
教育(56533)
资助(52767)
(51783)
编号(48343)
(40137)
成果(39169)
(38153)
(38102)
重点(37493)
国家社会(37453)
(37154)
(36012)
教育部(35466)
创新(34839)
期刊
(151386)
经济(151386)
研究(88719)
(54992)
中国(54862)
管理(47771)
(39115)
科学(36076)
学报(33366)
(31704)
金融(31704)
大学(27534)
财经(27294)
农业(26488)
学学(26311)
经济研究(24794)
业经(24223)
(23617)
技术(23565)
问题(19850)
教育(18997)
(17911)
世界(16756)
(16656)
技术经济(16529)
国际(16029)
财会(14225)
现代(13905)
商业(13130)
会计(13007)
共检索到42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芳芳  张华勇  王磊  
沉没成本是产业演化理论中决定市场结构的外生变量,行政进入壁垒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特有的产物。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从行政进入壁垒的视角分析了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沉没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效应大于选择效应,即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但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会抑制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鲍宗客  
本文首次将对我国干中学的研究从宏观层面拓展到微观层面,利用1999—2007年的大样本企业数据测算了我国465个四位码制造业的干中学学习率,并在Sutton(1991)内生性沉没成本理论的框架下检验了干中学对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现阶段干中学的学习率呈现整体较高、行业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干中学作为一种内生性沉没成本确实具有进入阻止的作用,能够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减缓我国制造业在市场规模扩张过程中市场结构趋于分散的态势,而且,干中学对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大于另两种典型的内生性沉没成本——研发和广告。为优化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政府应当下大力气保护企业投资内生性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简要回顾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绩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可估计的理论模型,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认为,作为规模经济的进入壁垒与产业的市场绩效具有反向关系,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对市场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表明企业的自主研发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有可观察的产业利润率与净进入率的反向关系表明,单个企业根据现有的产业利润率所作出的进入决策对产业绩效的增进具有积极的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正日益成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于雷  
产业进入壁垒是判断产业组织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9个制造产业的系统数据,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主要产业的进入壁垒。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无论是深化对我国产业组织状态的认识,还是对当前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芳芳  李鲁  
现有文献关于企业进入退出的度量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这样只能度量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而无法区分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高度细化的微观数据,根据企业的法人代码、地址等指标来界定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显著阻碍企业进入,广告则与进入显著正相关,同时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会构成退出壁垒,并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小玄  吴靖烨  
为考察市场上是否存在阻碍竞争的垄断壁垒,使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制造业的全部三位数行业的各所有制企业的成本函数进行估计,分别作出158幅分行业所有制分组的平均成本比较图。结果显示,大多数行业的国企平均成本曲线稳定地高于其他企业,表明在国企与民企之间,不是偶然或随机的,而是系统地普遍存在着一种逆市场行为,这意味着存在着某种超市场的垄断力量,形成了一种制度壁垒分割下的垄断市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通过国企的垄断力量来推行的,它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也与市场化发展目标相悖。促进竞争、反对垄断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大大释放发展潜力,应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燕君  
在实现企业战略目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没成本"的支出无疑是所有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但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也在所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该具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魁早  方杰炜  
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的实施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在归纳贸易壁垒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出口边际扩张和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传导机制实现的;进口贸易壁垒则阻碍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这种影响主要源于对研发投入和中间品进口规模的抑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贸易壁垒对不同技术特征制造业细分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明确了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利与弊,对推进中国制造业提质升级或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文宇  贺灿飞  陈新明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现有文献在外部冲击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网络扩张过程的作用研究仍然不足,而这对于中国对未来贸易发展方向的判断十分重要。文章基于UN Comtrade的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贸易壁垒、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网络演化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其贸易总量和市场数量迅速增加,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其中贸易经验的作用非常重要;第二,目的国贸易壁垒抑制了中国厂商对其进一步市场扩张,并促使中国企业更加依赖出口经验来规避因贸易壁垒造成的额外成本,加深了中国出口市场"路径依赖"的情况;第三,贸易协定会促进中国向目的国市场拓展,会削弱贸易经验的影响,促使中国出口市场"路径突破"。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以下建议:(1)鼓励企业拓展贸易业务,旨在学习出口经验,尤其是重要贸易节点国家和地区的经验;(2)通过增加自由贸易协定来拓展新的贸易市场,从而打破可能由出口经验不足导致的"路径锁定"问题;(3)中国针对现在频发贸易壁垒不用过分慌张,中国企业可以依靠已有的出口经验来部分弥补贸易制裁的损失,从而降低出口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兵   韩天轮  
在世界范围内气候危机和逆全球化思潮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关税壁垒、制造业智能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统筹实现“双碳”目标、经济增长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06—2019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WITS进口国关税数据和IFR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进行合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关税壁垒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并研究了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化转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关税壁垒在减少资本密集型行业碳排放的同时增加了非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关税壁垒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影响制造业碳排放,但其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此外,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和促进减排技术进步两个维度驱动制造业在面对关税壁垒时降低碳排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高能耗行业和机器人渗透率较低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作用更为显著。上述结论从行业层面拓展了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为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先立后破”地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明月  肖宇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压力。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构建了一个衡量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指标——出口上游度,并收集了2000年~2009年我国各行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研究了其与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导致贸易伙伴国的反制,最终陷入"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保护"的循环怪圈,对贸易双方造成损失;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不具有全球价值链位置优势的行业,上游行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更大;出口总量的增加会导致技术性贸易壁垒递增,但技术密集度的提升,会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