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0)
- 2023(7028)
- 2022(6147)
- 2021(5785)
- 2020(5158)
- 2019(11945)
- 2018(11945)
- 2017(22712)
- 2016(12988)
- 2015(15133)
- 2014(15467)
- 2013(15543)
- 2012(15002)
- 2011(13606)
- 2010(13775)
- 2009(13030)
- 2008(13454)
- 2007(12514)
- 2006(10686)
- 2005(9721)
- 学科
- 济(53935)
- 经济(53878)
- 管理(34059)
- 业(33201)
- 方法(27281)
- 企(26595)
- 企业(26595)
- 数学(24105)
- 数学方法(23789)
- 农(15158)
- 学(15057)
- 财(13984)
- 中国(12983)
- 贸(11140)
- 贸易(11135)
- 易(10799)
- 制(10383)
- 地方(10149)
- 业经(10016)
- 农业(9725)
- 务(8655)
- 财务(8625)
- 和(8613)
- 财务管理(8595)
- 理论(8294)
- 银(8183)
- 银行(8137)
- 企业财务(8070)
- 行(7716)
- 融(7660)
- 机构
- 大学(197417)
- 学院(195206)
- 济(74844)
- 经济(73036)
- 研究(70149)
- 管理(69502)
- 理学(59313)
- 理学院(58539)
- 管理学(57114)
- 管理学院(56766)
- 中国(53108)
- 科学(47545)
- 京(43006)
- 农(41995)
- 所(38421)
- 研究所(35194)
- 财(35115)
- 业大(34170)
- 农业(33627)
- 中心(32856)
- 江(31102)
- 财经(27643)
- 北京(27198)
- 范(26335)
- 师范(25980)
- 经(24927)
- 院(24862)
- 州(24321)
- 省(23110)
- 经济学(22934)
- 基金
- 项目(127438)
- 科学(97399)
- 基金(90747)
- 研究(86770)
- 家(81866)
- 国家(81214)
- 科学基金(66750)
- 社会(51720)
- 省(49883)
- 社会科(48797)
- 社会科学(48778)
- 基金项目(48296)
- 自然(45743)
- 自然科(44638)
- 自然科学(44622)
- 自然科学基金(43826)
- 划(43221)
- 教育(40362)
- 资助(38242)
- 编号(35280)
- 重点(29732)
- 成果(29619)
- 部(27804)
- 发(27158)
- 计划(25951)
- 科研(25530)
- 创(25342)
- 课题(24753)
- 创新(23854)
- 科技(23399)
共检索到29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班显秀 耿树江 袁健
根据2007年7~8月地基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激光粒子探测仪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的同步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降水观测时段汽态水含量与液态水含量、汽态水含量与雨强、液态水含量与雨强的相关分析方程,且方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同时,验证了翻斗式雨量计每分钟观测数值与激光粒子探测仪反演的每分钟降水量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了整层大气汽态水含量大于69mm和降水强度大于1mm·h-1时或液态水含量大于0.6mm和降水强度大于1mm·h-1时,云系具有人工增雨潜力,可用于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或降水天气预警。
关键词:
液态水含量 汽态水含量 雨强 人工增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班显秀 袁健 王永亮
利用粒子激光探测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沈阳春季一次西风槽降水天气进行了同步观测研究,对3种仪器观测信息的分析结果表明:翻斗式自动雨量计观测的降雨强度和累积雨量与粒子激光探测仪(Parsivel)的观测结果一致,表明粒子激光探测仪在不同速度、直径等级观测的雨滴数是可信的;谱宽和降水粒子数随时间变化同步,决定了降雨强度。且直径大于1mm的雨滴是降水的主要部分;建立了反射率因子和雷达回波强度与降雨强度和空中雨水含量的指数关系式,为雷达探测降雨强度和空中雨水含量提供了计算模式;在谱宽随时间变化平缓时,粒子激光探测仪观测的回波强度与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基本一致,可用激光探测仪观测的回波强度...
关键词:
雨滴谱 降雨强度 反射率因子 Z-I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Ken'ichi UENO
利用GAME Tibet加强观测期间所得到的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降水量资料 ,初步分析了 1 998年 7月和 8月夏降风降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夏季风降水的分布是纬度效应和海拔高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7月份降水量的纬度效应要比高度效应明显 ,而 8月份的降水量不但具有一定的纬度效应 ,也具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效应。 7月~ 8月份的降水量主要表现为随纬度的分布特征 ,但它也受到海拔高度效应的修正 ,即由于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 ,使得某些测点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复杂 ,其上的降水显然应当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要简单地区分各因子的作...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夏季风降水 纬度 海拔高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晓双 王晓艳 翟水晶 雷国良 姜修洋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不仅在长时间尺度和短时间尺度上对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响应,而且在极端天气事件中也响应强烈。论文基于2014年7月23—24日10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福州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台风麦德姆降水的δ~(18)O变化范围为-7.2‰~-15.4‰,整个降雨过程分为3个阶段:阶段1(23日3:00至23日12:00),雨水δ~(18)O相对偏正(加权平均值为-7.8‰),降水开始增加,主要受台风外围环流的影响;阶段2(23日12:00至24日8:00),雨水δ~(18)O显著偏负(加权平均值为-13.9‰),采样点降水量达134.8 mm,约占观测时段降水量的78%,降雨量效应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扬 李宝富 陈亚宁
论文基于1970—2013年西北干旱区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1970—2002年,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速率为0.835 mm/10 a(P南疆>河西走廊,其中冬、春季节以北疆水汽增速最大,夏、秋季节以南疆水汽增速最高。2)2003—2013年,西北干旱区水汽含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2.061 mm/10 a);而降水效率明显增加,速率为0.136%/10 a,这说明近年来空中水汽转化为降水的效率明显提升。同时,北疆降水效率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3)西北干旱区各季节的降水效率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而水汽含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另外,新疆降水变化与水汽含量和降水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性,而河西走廊降水量与降水效率的关系更为密切。
关键词:
空中水汽含量 降水效率 西北干旱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蓓蓓 徐庆 姜春武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水汽来源和运移过程,为揭示安徽沿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安庆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个月)共155个大气降水样品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出大气降水线方程;建立安庆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气温、日降水量相关关系,分析影响该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大气降水过量氘值用以示踪水汽来源,并运用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进一步验证水汽来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安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德强 徐庆 张蓓蓓 马迎宾 陈婕 刘世荣
[目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将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小气候。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中重要的输入因子,研究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和水汽来源,对探讨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森林群落演替动态及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和分析鼎湖山2013年8月2014年8月13个月108个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运用HYSPL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勇航 邓军英 张萍 马承愚 何清 杨莲梅 余其多 翟璟豪
采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CloudSat卫星加载的云廓线雷达反演资料2B-CLDClASS、2B-CWC-RO和2B-GEOPROF,针对新疆天山及周边地区2007年-2009年天山山区的5次强降雨过程中的6个云个例,对其云冰水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水含量值越小,出现频率越大,冰水含量小于100mg/m3的冰粒子所占的比例在65%以上。冰水含量在云的垂直高度上有峰值现象,云层的顶部和底部均是冰水含量的低值区,冰水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云层中下部,且最大值出现在5~7.5km高度层内。从垂直方向分布看,冰水含量小于100mg/m3的低值域段冰粒子在整个云层垂直高度上均有分布,6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洁 李国平
利用1972~2002年川渝地区地面气象资料和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布及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特别是夏季大气可降水量与旱涝年、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地面湿度参量拟合出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温度的统计关系式。通过检验和比较证实所建立的经验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和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秀艳 史建武 白志鹏 孔少飞 张宝生 武杰
烹饪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量排放会影响室内外空气质量。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分析了VOCs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40.0%)、烯烃(10.4%),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3407.06±889.5μg·m-3。前18位物种加和结果显示,VOCs的化学活性为等效丙烯浓度622.5ug·m-3。VOCs排放因子为5.03g·kg-1;沈阳市2007年烹饪共排放VOCs 994.5t。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华 路爽 任传友
利用日本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和地面天气图,集成多种统计学方法对沈阳市降水概率进行预报,经专家订正后对社会发布。本预报模式避免了单一统计学方法的局限性,并且实现了历史因子的自动追加,能够反映最新的天气信息。经在沈阳市气象台一年的试预报,根据预报结果计算得半贝里尔得分B=0.065;Bias得分为Bias=2%;预报技巧得分Bs=80.8%。同时准确率明显高于日本数值预报结果。
关键词:
降水概率 天气预报 预报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梅 王磊 陈圣劼 吴海英
本文利用2010—2014年6—7月逐日ERA再分析资料(0.75°×0.75°),以及2010—2015年6—7月江苏71个基本站点降水实况观测资料、24个地基GPS遥感监测数据反演PWV资料,对江苏梅汛期不同背景的水汽特征量对比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背景下水汽特征量反映不同,相对湿度和有无降水关系较好,比湿与PWV均可用于判断降水量级大小,并制定了不同降水量级所对应比湿与PWV值判断指标,梅汛期暴雨过程平均PWV值均在60mm左右,较弱降水过程高10mm左右,无降水天气一般在3033mm。江苏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维杰 王建力 王家录
为阐明西南地区不同地形对于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及各个水汽团在地理上的分界线,选取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3个地区共10个研究点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西南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初步建立了3个地区大气降水线,探讨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HYSPLIT4.9模型分析追踪冬夏半年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运移路径。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显著的高程效应;δ~(18)O=-0.0028H-3.93,R=0.89,降水中δ~(18)O和δD值表现出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与横断山脉地区逐渐贫化的趋势,季节变化规律特征为冬半年整体偏重,而夏半年整体偏轻。同时西南地区除昆明与成都地区外,d值整体上表现出夏低冬高的特征,符合我国季风降水影响区域的特点。3处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与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相比,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地区斜率与截距明显偏小,而云贵高原斜率与截距偏大,其主要与水汽凝结时温度、蒸发条件、水汽来源以及输送方式有关。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在不同地区主导性存在差异,四川盆地地区、云贵高原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横断山脉地区整体上不存在温度效应,存在显著降水量效应。西南各地区主导型水汽团也存在差异性,通过对不同地区冬夏季风期间主导型水汽团初步分析,受单一性水汽团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与东北部,而受多种水汽团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北部与东南部;贵阳-安顺一线处于西太平洋水汽团与孟加拉湾水汽团交界处,成都-卧龙-黄龙一线处于西太平洋水汽团与西风带水汽团的交界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春林 孙向阳 王根绪
为揭示青藏高原东南缘贡嘎山地区的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和水汽来源,利用贡嘎山东坡亚高山地区2012年5月至10月实测的大气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贡嘎山地区的降水线特征、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和氘盈余特征,并运用HYSPLIT模型探讨了该区的水汽来源特点。结果表明:贡嘎山亚高山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9.401 9×δ18 O+28.530 3(‰)(R2=0.983 3,P<0.001),反映了该区湿润、多雨、气温较低的气候特点;该区大气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季节变化明显,雨季先降低后升高;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的高程效应显著且存在季节差异;降水稳定氢氧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婕 高德强 徐庆 郝玉光 马迎宾 张蓓蓓
[目的]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较敏感,探究该地区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对揭示我国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减缓或防止土地沙漠化和制定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西鄂尔多斯荒漠夏季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组成、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运用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判定了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西鄂尔多斯夏季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关系为δD=7.287δ18O+1.170;大气降水δD(δ18O)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大气降水过量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