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4)
- 2023(8449)
- 2022(6969)
- 2021(6592)
- 2020(5393)
- 2019(12575)
- 2018(12835)
- 2017(23747)
- 2016(13329)
- 2015(15454)
- 2014(16048)
- 2013(15138)
- 2012(13778)
- 2011(12474)
- 2010(12917)
- 2009(11806)
- 2008(11478)
- 2007(10471)
- 2006(9113)
- 2005(8206)
- 学科
- 济(51959)
- 经济(51896)
- 管理(37208)
- 业(29265)
- 企(24062)
- 企业(24062)
- 方法(22691)
- 数学(20037)
- 数学方法(19485)
- 中国(17149)
- 农(13116)
- 学(12059)
- 地方(11845)
- 理论(11804)
- 财(10863)
- 制(10732)
- 业经(10549)
- 环境(8564)
- 体(8273)
- 农业(8188)
- 教学(7923)
- 银(7916)
- 银行(7894)
- 和(7747)
- 行(7542)
- 教育(7526)
- 贸(7419)
- 贸易(7413)
- 融(7369)
- 金融(7362)
- 机构
- 学院(188262)
- 大学(184534)
- 管理(67848)
- 济(67564)
- 经济(65543)
- 研究(63044)
- 理学(57173)
- 理学院(56458)
- 管理学(54920)
- 管理学院(54591)
- 中国(47676)
- 科学(41439)
- 京(40869)
- 所(32743)
- 财(31934)
- 农(31915)
- 江(30698)
- 研究所(29488)
- 中心(29013)
- 业大(28938)
- 范(26323)
- 师范(26006)
- 北京(25780)
- 农业(25070)
- 州(24821)
- 财经(24699)
- 技术(24264)
- 院(23740)
- 经(22236)
- 省(21162)
- 基金
- 项目(123590)
- 科学(95373)
- 研究(89640)
- 基金(85720)
- 家(75417)
- 国家(74814)
- 科学基金(63517)
- 社会(53622)
- 省(50740)
- 社会科(50663)
- 社会科学(50649)
- 基金项目(44520)
- 教育(42947)
- 划(42213)
- 自然(41992)
- 自然科(40957)
- 自然科学(40945)
- 自然科学基金(40123)
- 编号(38258)
- 资助(36340)
- 成果(31178)
- 课题(28092)
- 重点(27981)
- 发(26349)
- 部(25556)
- 创(25110)
- 创新(23486)
- 科研(23111)
- 计划(22815)
- 大学(22629)
共检索到287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福文 何军 王猛
目前,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模式仍以工业建筑(群)或工业遗产片区保护模式为主。在对中外工业遗产保护模式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详细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对沈阳老工业城市的物质性工业遗产和非物质性工业遗产进行了分析,提出沈阳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应选择城市意象保护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沈阳老工业城市实际,对沈阳老工业城市建设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福文 何军 王猛
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目前仍以建立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为主,保留对象主要局限在工业建筑(群)或工业遗产片区层面上,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深入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模式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然后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运用实地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沈阳老工业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沈阳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应选择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本文认为,该模式是对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要素类型和系统结构的保护,是对老工业城市特色的保护,是以往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的新发展,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具体措施加以实施。城市整体意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春梅 王敏锋
以老工业基地城市沈阳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府和学界对城市棚户型低收入住区改造方式的利弊,并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沈阳存在的低收入住区居住状况和居民意愿,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索一种可行性的低收入住区改善模式。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低收入住区 沈阳 改造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依据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进行探讨。辽宁是一个工业大省,所辖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有关。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工业遗产,弘扬传统工业文化,是辽宁进行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成武 南剑飞 赵丽丽
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但工业旅游开发滞后。本文以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问题为关注焦点,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其研究局限,以丰富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研究理论,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开发实践,实现老工业城市产业成功转型,促进我国老工业城市科学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城市 工业旅游 研究述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阎金明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始终领先,本文以天津为例,对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特殊性及其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九五”期间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首先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了评述,阐述了其侧重环境意象、公众意象、综合意象及城市意象个性与结构研究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其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沈阳市铁西区的空间意象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和基本途径,从中得出了老工业区塑造工业遗产旅游形象的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岚 宫浩钦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源自于制度缺失、集体无意识以及社会失范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应采取建立准则、完善制度,大力宣传、普及教育以及明确主体、分工协作等对策。
关键词:
工业遗产保护 问题 对策 社会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阳建强
老工业城市更新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的前沿性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城市已开展或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老工业城市更新。论文从国际工业化进程总结了老工业城市转型与更新的主要趋向,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老工业城市更新的主要特征与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老工业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模式选择、评价体系以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就如何改进老工业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老工业城市 工业化 后工业化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淼 王浩 刘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工业遗产场地如何能在保护内部工业遗产的同时,兼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丰富市民娱乐休闲生活的功能,成为目前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关键。文章从沈阳市铁西区红梅1939工业遗产规划项目的项目背景、规划内容、场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等方面来分析、探讨工业遗产项目在规划过程中的规划步骤。
关键词:
工业遗产 规划 再利用 步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文化城市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是人本主义城市理念的具体体现,其精髓在于文化特色。辽宁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在对特色文化城市基本内涵和精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工业遗产保护在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辽宁建设工业特色文化城市的基本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永乐
文章指出,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青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应坚持动态保护、整体保护和原地保护的原则,其保护内容包括稻田养鱼复合生态系统、农业耕作制度、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为世界农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世界农业遗产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极有可能为世界农业遗产保护事业和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华
重化工业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重化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文章根据重化工业城市对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研究了规划重化工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基础准备问题,从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政策法规、示范企业、生态道德观念、环境信息平台、绿色物流、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多视角探讨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重化工业城市 循环经济 发展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丽华
引入路径依赖理论框架,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工业遗产社区在一系列正增长机制影响下,形成"单位制"、"政府主导"保护路径,并衍生出体制、政策、主体及资金方面的负锁定效应。在以旧城改造为主导模式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应通过构建多元化保护主体,创建遗产保护政策体系,建设社区商业综合体,创新产业化利用方式等路径,突破目前保护路径的闭锁效应,实现工业遗产社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松华
经济人的假设、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因素导致现实中的经济组织具有多样化形式。分工的不完全不能永远依赖一种组织形式,采取私人机构、中间组织和政府组织三方的合作可能是最有效的。文章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中间组织为枢纽的PPP模式中,通过模式扩展和横向政策对比挖掘其内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PPP 中间组织 文化遗产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