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3)
- 2023(12682)
- 2022(11093)
- 2021(10303)
- 2020(8596)
- 2019(19724)
- 2018(19572)
- 2017(37556)
- 2016(20113)
- 2015(22655)
- 2014(22628)
- 2013(22441)
- 2012(20623)
- 2011(18868)
- 2010(18936)
- 2009(17191)
- 2008(16424)
- 2007(14261)
- 2006(12734)
- 2005(11152)
- 学科
- 济(101683)
- 经济(101595)
- 管理(56050)
- 业(50083)
- 企(41540)
- 企业(41540)
- 方法(40174)
- 数学(35016)
- 数学方法(34617)
- 地方(24979)
- 中国(22191)
- 学(21492)
- 农(21164)
- 业经(19890)
- 财(18094)
- 地方经济(15098)
- 环境(14700)
- 农业(14660)
- 和(14299)
- 理论(14197)
- 贸(13903)
- 贸易(13892)
- 制(13853)
- 易(13326)
- 融(11820)
- 金融(11817)
- 技术(11756)
- 划(11656)
- 银(11224)
- 银行(11188)
- 机构
- 大学(293198)
- 学院(290758)
- 济(122032)
- 经济(119409)
- 管理(115265)
- 研究(102231)
- 理学(100197)
- 理学院(99021)
- 管理学(97155)
- 管理学院(96636)
- 中国(73339)
- 科学(63952)
- 京(62753)
- 财(52045)
- 所(51272)
- 研究所(46897)
- 中心(44929)
- 农(44023)
- 业大(42810)
- 财经(42365)
- 江(41053)
- 北京(40014)
- 范(39160)
- 师范(38846)
- 经(38406)
- 院(37601)
- 经济学(36849)
- 农业(34214)
- 州(33610)
- 经济学院(32923)
- 基金
- 项目(201764)
- 科学(158502)
- 基金(146557)
- 研究(146137)
- 家(128090)
- 国家(127087)
- 科学基金(109071)
- 社会(92272)
- 社会科(87506)
- 社会科学(87482)
- 基金项目(78546)
- 省(78103)
- 自然(71480)
- 自然科(69721)
- 自然科学(69706)
- 自然科学基金(68392)
- 划(65971)
- 教育(65828)
- 资助(60437)
- 编号(58613)
- 成果(46831)
- 重点(45059)
- 部(43771)
- 发(43699)
- 创(41117)
- 课题(40549)
- 创新(38417)
- 科研(38292)
- 国家社会(37932)
- 教育部(37441)
- 期刊
- 济(138132)
- 经济(138132)
- 研究(89028)
- 中国(51190)
- 学报(45146)
- 科学(42873)
- 管理(42754)
- 农(39031)
- 财(37035)
- 大学(33875)
- 学学(31976)
- 教育(29142)
- 农业(27475)
- 技术(25766)
- 经济研究(22611)
- 融(21581)
- 金融(21581)
- 财经(20470)
- 业经(20354)
- 问题(17659)
- 经(17509)
- 技术经济(15740)
- 图书(15051)
- 理论(14269)
- 资源(14214)
- 科技(14023)
- 业(13701)
- 统计(13607)
- 现代(13595)
- 实践(12800)
共检索到424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博 王媛 李萌
空间联系是城市与区域、区域与区域融合的重要过程,是城市地理学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鉴于空间联系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区位熵模型和发送到达模型综合评估了沈阳经济区空间联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沈阳以较高的城市流强度成为区域联系的中枢,鞍山次之,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均较低;2000年以来,沈阳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态势,而其他城市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沈阳经济区空间运输联系近20年总体上呈现出小幅度减弱态势,铁路旅客运输、公路旅客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联系明显增强,仅公路货物运输联系表现为小幅度减弱态势;经济区各地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丹 石水莲 王思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战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坚持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实践,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基础保障。为科学推进沈阳经济区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优化开发利用格局,2014年以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丹 石水莲 王思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战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坚持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实践,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基础保障。为科学推进沈阳经济区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优化开发利用格局,2014年以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1年11月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共同创建"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常务副书记、中注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春明,辽宁省财政厅总会计师、省注协会长刘润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陈毓圭秘书长,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王宁
通过构建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研究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空间和时序的角度揭示二者的关系。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都较大,经济发展指标中与生态环境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潜力和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指标中与经济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三大区域分异规律显著,东北部的抚顺市、铁岭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南部的鞍山市、本溪市、辽阳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度中等,中部及西北部的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相对较弱;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时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顾春明
(2011年11月27日)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首先,我代表沈阳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签约揭牌仪式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对中注协和辽宁省注协长期以来给予沈阳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会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注册会计师则是会计行业中的高端人才,对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毓圭
(2011年11月29日)尊敬的顾春明副市长、刘润田会长、陈勇局长、林强区长,各界来宾,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首先,我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示范基地的创建表示祝贺;对辽宁省财政厅,沈阳市人民政府,和平区人民政府,沈阳市及和平区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永超 吴晓舜 刘洋 王士君
从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交通因素入手,在其变化过程中探讨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的演变。以可达性作为度量沈阳经济区交通因素优劣性的指标,通过对1992,2000和2011年3个时段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可达性,并通过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中心极化明显,内部圈层中心地体系完整,发达程度高,主要交通轴线上的中心地数量及规模发展较快。在交通因素主导下,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相互作用强烈,并引导中心地视图向点轴与圈层相融合的蛛网模式演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长凤
沈阳经济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构建科学的、前瞻性的、可持续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正是完成沈阳经济区建设历史使命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本文通过评述沈阳经济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啸
本文首先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加以诠释,并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标,在分析了沈阳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及优势基础上,对沈阳经济区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城乡一体化 区位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政
进行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自贸区进行发展与创新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有利于规范区域协同创新中各主体的行为,促进各主体的良性互动,建设更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文章首先分析了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将沈阳自贸区与上海、福建自贸区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沈阳自贸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对沈阳自贸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自贸区 改革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启东 王慧娟
沈阳经济区(亦称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城市,土地面积占辽宁省土地总面积的50.8%,经济总量占65%,城市化率达65.8%。这里,根据沈阳经济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对其产业优化升级态势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动向作出分析,并提出人口与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越 李炆颖 曾先 李佩泽 薛冰
土地利用冲突是揭示新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化机理的重要突破口。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结构性和功能性视角分析土地利用冲突,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要素性冲突多尺度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引入小波相干分析法和交叉小波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的空间多尺度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8个关键影响要素的交互作用关系显著;(2)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人文要素的驱动作用关系比自然要素更加明显,而土地利用冲突对自然要素的响应程度比人文要素更加显著;(3)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多尺度关联关系;(4)研究区人口密度、GDP与土地利用冲突交互作用的空间位置主要作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主城区,NDVI主要作用于林区,能源消耗量主要作用于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其他关键影响要素零散分布在研究区采样空间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沈生 吕振瑛 潘东旭
构建了综合反映能源节约能力、能源高效利用能力、污染排放水平以及污染处理能力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沈阳市2003—2015年工业的能源节约指数、能源高效利用指数、污染排放指数及污染处理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数的权重,计算出2003—2015年沈阳市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并将其与全国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了沈阳市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水平。提出了研究市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新方法,为市域节能减排提供了更合理的计量考核标准。
关键词:
工业 能源效率 评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廷玉 郑辽吉 刘亚臣
城市网络构建对于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空间载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区域间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的方向及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呈现不均衡性特征,随着城市网络密度加大,这种不均衡性降低;沈阳与鞍山及抚顺市经济联系最为密切;沈阳的度数中心性值最高,居于网络中心地位进而影响其他度数中心性值较低的城市;阜新的度数中心性值最低,居于网络的边缘,接收度数中心性值较高城市的经济辐射。通过增建新城镇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节点,促进城市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区城市网络的经济联系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