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2)
- 2023(6463)
- 2022(5683)
- 2021(5456)
- 2020(4441)
- 2019(10528)
- 2018(10067)
- 2017(17407)
- 2016(9541)
- 2015(10978)
- 2014(10562)
- 2013(10322)
- 2012(9934)
- 2011(8891)
- 2010(8711)
- 2009(7855)
- 2008(7635)
- 2007(6239)
- 2006(5520)
- 2005(5013)
- 学科
- 济(34914)
- 经济(34875)
- 业(19274)
- 管理(18633)
- 企(13561)
- 企业(13561)
- 地方(13062)
- 农(12721)
- 方法(10978)
- 学(10719)
- 中国(10562)
- 数学(9642)
- 数学方法(9509)
- 农业(8609)
- 财(7152)
- 业经(7087)
- 贸(6460)
- 贸易(6449)
- 制(6307)
- 易(6173)
- 环境(5974)
- 地方经济(5742)
- 土地(5472)
- 和(5350)
- 融(5080)
- 金融(5078)
- 资源(5002)
- 银(4596)
- 银行(4576)
- 发(4572)
- 机构
- 大学(124375)
- 学院(123216)
- 研究(52979)
- 济(44854)
- 经济(43721)
- 管理(42006)
- 中国(40251)
- 科学(36117)
- 理学(35434)
- 理学院(34754)
- 管理学(33909)
- 管理学院(33665)
- 农(29254)
- 京(29252)
- 所(27816)
- 研究所(25768)
- 中心(25616)
- 农业(22944)
- 业大(22844)
- 财(20378)
- 江(20161)
- 范(20068)
- 师范(19890)
- 院(19875)
- 北京(18680)
- 省(17599)
- 科学院(16892)
- 师范大学(16671)
- 州(16001)
- 财经(15534)
- 基金
- 项目(91202)
- 科学(70521)
- 基金(65191)
- 研究(62730)
- 家(61366)
- 国家(60463)
- 科学基金(49099)
- 社会(37809)
- 基金项目(35793)
- 社会科(35456)
- 社会科学(35442)
- 省(34960)
- 自然(34100)
- 自然科(33150)
- 自然科学(33134)
- 自然科学基金(32511)
- 划(31910)
- 教育(27297)
- 资助(24738)
- 编号(24643)
- 重点(22072)
- 发(20883)
- 成果(19832)
- 部(19043)
- 计划(19038)
- 创(18468)
- 课题(18029)
- 科研(17987)
- 创新(17427)
- 科技(17269)
共检索到200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彬 王冰 李双义 吕杰
研究大城市郊区耕层土壤碱解氮的时空变异特征,为土壤肥力的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指导。采用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为例,利用野外土壤调查数据,对1980、2000和2010年3期土壤碱解氮进行时空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土壤碱解氮含量等级主要集中在V级,占总面积47.3%,分布于临湖街道和永乐乡,整体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到2000年,土壤碱解氮含量也主要集中在IV级和V级,分别占总面积57.0%和37.3%,IV级的面积有所扩大,主要分布于王纲堡乡、永乐乡的中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彬 吕杰
本文从农户投入行为角度出发,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农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农户家庭模型回归分析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大城市郊区农户由于受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不同(其实质是受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影响不同),其土地投入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随着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农户土地投入强度逐渐增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逐渐增强;(2)其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的作用方向、影响程度与显著水平均有所不同。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政府应该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培训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彬 于国锋 王秋兵 孙雁
对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是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角度出发,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界定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强度三个方面,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趋势,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最后,提出政府应该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洪彬 王秋兵 董秀茹 边振兴 于国锋 孙雁
研究从农户作物种植选择行为角度出发,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及政策变化对农户种植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基于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大城市郊区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导致农户作物种植业选择行为出现了明显的"非粮化"和"非农化"趋势,不同区域农户作物选择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空间上形成近郊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远郊区兼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纯农村区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反杜能圈"式的种植模式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包括城市扩展、经济结构、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洪彬 王秋兵 边振兴 于国锋 孙雁
本研究通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内涵的界定,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及政策变化对其影响机理分析框架和计量经济结构模型,基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家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获知苏家屯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非农化"和"非粮化"趋势,种植模式在空间上呈现"反图能圈"式分布。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从外部环境包括城市扩展、经济结构、市场价格变化、政策制度安排和内部环境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等7类因素14个因子对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土地投入强度三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其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不同因子的作用方向、影响程度与显著性表现均有所不同。农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晏起 刘万兆
本文以沈阳市苏家屯7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规模较小、合作程度低以及区政府给予资金不多、综合服务职能提供不到位等;最后本文从规范政府行为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苏家屯 合作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守俊 席瑾
苏家屯区地处沈阳市南郊,下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雪松开发区。原193个行政村合并为124个村,耕地面积55万亩,农业人口22.3万人。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限资金,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管理,强化监督机制,确保村级组织工作正常运转,巩固税费改革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玲 李慧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导绿色生产和实现安全消费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从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初步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 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洪彬 王秋兵 董秀茹 于国锋 孙雁
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区域,该区域土地利用问题敏感、复杂且意义重大。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城乡结合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反图能圈"式的种植业布局模式,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特征。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兼种大田作物和陆地蔬菜,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主要种植大棚蔬菜和陆地蔬菜,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的合理布局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户 土地利用 差异 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常富 何兴元 陈玮 刘广林 赵桂玲
通过对沈阳市建成区城市树木的调查分析发现 ,沈阳市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树木种类和数量分布不均匀 ,其中 ,被调查的256块样地中每公顷树种≤5种的样地有113块 ,占总调查样地的44.14% ;每公顷≤10株的样地共43块 ,占总样地的16.80%。利用树种多度重要性排序及累积贡献率获得了不同土地类型中的主要树种 ,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 ,公园性质绿地的树种多样性最高 ,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住区用地次之 ,街道类用地较低 ,而商业金融用地最低。在此基础上对沈阳市的树种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秀艳 史建武 白志鹏 孔少飞 张宝生 武杰
烹饪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量排放会影响室内外空气质量。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分析了VOCs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40.0%)、烯烃(10.4%),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3407.06±889.5μg·m-3。前18位物种加和结果显示,VOCs的化学活性为等效丙烯浓度622.5ug·m-3。VOCs排放因子为5.03g·kg-1;沈阳市2007年烹饪共排放VOCs 994.5t。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景奇 陈小冬 修春亮
研究目的:基于POI地图大数据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蔓延测算方法,并以沈阳市为例探讨城市蔓延的治理途径。研究方法:借鉴LOPEZ的居住(人口)密度测算法,从公共服务和设施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取沈阳市POI(Points of Interest)和建筑单元地理大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法、CRITIC赋权法和自然断点分类法构建基于POI的城市蔓延指数。研究结果:沈阳市二三环间是城市蔓延的重灾区,重度蔓延面积最大,而三四环间重度蔓延比例最高;方向上,形成以NE-N方位为主要蔓延翼,NE-E和SW-S为次要蔓延翼的分布格局;行政区划上,蔓延程度最高的是浑南区和于洪区。研究结论:基于POI数据的城市蔓延测算方法,数据收集难度低且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城市蔓延城中与城郊地区的差异,可为地方政府进行城市蔓延的分区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省模范学校。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8.6万m~2,建筑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超 李东阳 王贺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和布局混乱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但由于其处于城市内部,拆迁重建的难度较大。如何进行有的放矢地改造、让其重新发挥应有的功能,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难题。笔者以辽宁省沈阳市重要工业区大东区的旧区改造为例,以其改造中居民需求为切入点,对城市旧区改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旧区改造 需求 城市旧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磊 贾树海 张安 刘秀娟
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对东陵区红树莓、寒富苹果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红树莓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91.9%,适宜于寒富苹果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的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88.7%。本研究为未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和寒富苹果的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