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6)
- 2023(9241)
- 2022(7975)
- 2021(7091)
- 2020(6105)
- 2019(13764)
- 2018(13290)
- 2017(25314)
- 2016(13394)
- 2015(15175)
- 2014(15424)
- 2013(15285)
- 2012(14754)
- 2011(13765)
- 2010(14097)
- 2009(13207)
- 2008(12886)
- 2007(11626)
- 2006(10705)
- 2005(9877)
- 学科
- 济(85465)
- 经济(85372)
- 管理(37429)
- 业(33549)
- 企(27778)
- 企业(27778)
- 方法(27400)
- 数学(23580)
- 数学方法(23326)
- 地方(23304)
- 中国(18308)
- 业经(17295)
- 学(16784)
- 农(16336)
- 地方经济(15311)
- 制(13556)
- 产业(12576)
- 财(11925)
- 农业(10933)
- 融(10645)
- 金融(10643)
- 贸(10497)
- 体(10495)
- 贸易(10490)
- 环境(10344)
- 和(10298)
- 易(9950)
- 理论(9586)
- 银(9430)
- 银行(9408)
- 机构
- 大学(214566)
- 学院(211711)
- 济(98272)
- 经济(96386)
- 研究(79935)
- 管理(77748)
- 理学(66692)
- 理学院(65739)
- 管理学(64482)
- 管理学院(64067)
- 中国(57809)
- 科学(47821)
- 京(45475)
- 财(41927)
- 所(40890)
- 研究所(37148)
- 中心(34554)
- 财经(33333)
- 农(32672)
- 江(32591)
- 经济学(31661)
- 经(30019)
- 范(29793)
- 师范(29556)
- 北京(28909)
- 业大(28743)
- 院(28627)
- 经济学院(28138)
- 州(25644)
- 农业(25275)
- 基金
- 项目(137993)
- 科学(110152)
- 基金(102406)
- 研究(98318)
- 家(89898)
- 国家(89263)
- 科学基金(76274)
- 社会(66537)
- 社会科(63142)
- 社会科学(63129)
- 基金项目(54232)
- 省(52417)
- 自然(48112)
- 自然科(47010)
- 自然科学(46997)
- 自然科学基金(46192)
- 划(44409)
- 教育(43288)
- 资助(41158)
- 编号(36792)
- 发(31776)
- 重点(31583)
- 成果(30498)
- 部(30347)
- 创(28434)
- 国家社会(28364)
- 创新(26729)
- 课题(26461)
- 教育部(26094)
- 发展(25893)
共检索到32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晨 程林 修春亮
多中心性评价模型(Multiple Centrality Analysis,即MCA)可用于分析交通网络中心性及其与城市经济活动的关系,其所包含的邻近度、介数中心性及直达性是测度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率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测度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交通网络中心性与第三产业经济密度进行空间插值,将两者转换为同一计算单位,测算两者相关系数,分析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的空间关系及其统计学特征;其中第三产业经济密度为面域数据,需在ArcGIS中建立渔网进行空间插值。研究结果如下:①交通网络中心性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具有决定性影响,交通网络的多中心性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多中心性;②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受介数中心性影响最大,直达性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影响也较大,而邻近度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分布影响较小。研究有助于整体把握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空间分布状态,为城市经济活动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晨 王法辉 修春亮
首先运用UNA测度长春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然后运用KDE法对交通网络中心性与商业网点进行空间插值,将二者转换为同一空间单位,测算二者相关系数,分析各类商业网点与交通网络中心性的空间相关性及二者关系的统计学特征;最后根据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非协调性提出优化措施。究结果表明:交通网络中心性对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除生产资料市场外,其余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均有较强关联性;邻近度对大型商场和专业店分布影响较大,大型超市和家居建材商店倾向分布于中间性较高的区域,直达性则是影响消费品市场分布较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大型商场、专业店、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空间分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存在非协调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君 何欢 胡巧莲 段建南 贺际康
根据对益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核密度及相关性分析发现:(1)益阳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密度最高,工业用地比重略高于商业用地且分布呈现边缘化,商业、教育用地比重较小;(2)主干路与商业用地显著相关,主干路、快速路及支路对商业用地的集聚效应依次递减;(3)受出行、通勤等因素,次干路、支路对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分布影响较主干路强烈;(4)工业用地、教育用地与城市道路网络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教育用地对次干路、主干路及支路的排斥效应依次递增;(5)在城区中心,各功能用地与城市道路呈现空间协同性,在中心城区边缘,呈现空间非协同性。研究认为,应根据路网特征进一步优化各类功能用地布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詹璇 林爱文 孙铖 乔卫
本文以构建公共交通网络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多中心性评价模型测度了武汉都市发展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并结合GIS核密度分析法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和银行网点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性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结论为:(1)武汉都市发展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具有城市多中心指向性特征,且由中心向外围圈层递减;(2)银行网点布局呈现"核心—中心—过渡区—外围"多层次结构,且具有空间不均衡性;(3)公共交通网络各中心性指标与银行网点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正相关。银行网点受接近中心性的影响最大,直达性次之,介数中心性最小;(4)局域上,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与银行网点的耦合关系存在空间不平稳性与空间异质性。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是主要的空间关联模式;高—高聚集主要位于银行网点布局的核心圈层,低—低聚集点缀于外围圈层,高—低聚集与低—高聚集介于核心圈层与外围圈层之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维良 韩增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形成一种非线性的复杂网络关系。由于发展水平、规模及特点等条件不同,城市在网络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角色。在空间和网络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构建网络中心性评价模型,提出用节点中心度、网络中心势和网络密度等指标和参数对城市网络中心性进行评价,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市首位度 城市网络 网络中心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卫东 钟业喜 冯兴华 李建新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公路班次数据构建交通流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从县域城镇整体网络、城镇中心性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交通网络中心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公路班次网络密度较高,公路网络初步发育成型,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子城市群是整体网络的中介,武汉都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整体联系相对松散;②核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具有一定的"遮蔽效应"和"虹吸效应",地级城市网络中心性普遍较强,小城镇在网络中发育较迟缓,凝聚子群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整体上形成了"四片区,七子群"的特征;③地理探测器显示经济、人口规模、城市行政等级、产业结构、资金投入、市场活力以及支付水平对交通流网络下的城镇中心性影响显著,但居民支付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核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优化城市群区域分工、培育副中心和枢纽城市、促进区域组团发展有利于城市群区域联动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元琪 刘佳
作为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单元,其相关活动关联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环节,第一、二、三产业等各个部门。其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相关重点产业。而县域经济的中心,中心城镇如何通过加快发展建设,实现所属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高速、协同发展,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移期,进行突破性、实质性、高效性全面部署,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空间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本文基于聚焦主导产业的视角,就沈阳中心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探讨,旨在加快沈阳中心镇建设,推动沈阳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沈阳市 县域经济 中心镇 主导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庆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超 王姣娥 刘斌全 黄鼎曦
住房市场化与较高住房需求带来住房价格的迅速提升,进而引发住房可负担性下降等问题,租赁住房逐步成为居民的另一主要择居方式。城市交通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对住宅租赁价格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论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研究道路网络及公共交通网络对住宅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以出行时间为基础构建交通网络,公交网络总体拟合程度高于道路网络;公交网络中邻近中心性即相对可达性拟合程度最高,而道路网络中介中心性即中转功能拟合程度最高;②城市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外围的环状结构中,中心性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道路邻近中心性及公交各类中心性对城市中心及中部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外围主要受道路邻近中心性及介中心性影响;③基于拟合程度最高的公交网络邻近中心性的影响模式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站点、轨道交通站点、重要地面公交站点等在城市中心及中部对租赁价格影响较高,而城市外围仅轨道交通站点及换乘站点影响较高;④道路设施网络与公交组织网络结构特性导向下的驱动力差异、交通网络各功能空间效应的区位指向、城市不同空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效应差异促进了道路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对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分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承良 殷美元 黄丽
基于强度、介数和紧密度多中心性指标,构建城际交通互补度模型,刻画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间铁路、公路与航空网络的互补性空间格局:中国过半城市为铁路—公路"双轮驱动型",主要连绵呈片状展布于东北、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以航空为主导交通方式的城市基本呈点状镶嵌于一线或省会城市;铁路与公路互补程度最高,且高值区高度集聚于西部省份,铁路与航空互补度高值区相对集中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城市群,以及东部京津冀和珠三角,而公路与航空互补度峰值区分布零散,主要呈点状分布于各省会城市;整体上,综合交通互补度的空间自相关较弱,局部以铁路—公路互补度集聚程度最高,热点区集聚于西南,冷点区则散落分布于多个省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利 宋宁 刘凯杰
第三产业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用空间统计方法测算第三产业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考察我国第三产业空间区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基本呈现出"东部高值集聚,西部低值集聚"的分布格局。此外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三大地区内部也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长江、珠三角地区对东、中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空间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空间影响程度较为微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树祥 梁巧转
通过研究团队内部的网络结构特征来分析团队性别多样性和团队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团队网络密度和团队网络中心势对性别多样性和团队绩效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性别多样性 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势 绩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奎菊
北京市第三产业经济模型(B3IOSDM)的建立旨在研究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内部结构运行规律,揭示3次产业之间协调、稳定发展的合理结构与有机联系,预测本世纪末各部门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为有关部门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第三产业,经济模型,模型结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单而芳 蔡蕾 曾晗 彭超婧
利用合作博弈理论的分配规则如Shapley值、Banzhaf值等来度量政治、经济和社会网络中节点的中心性或者重要性是识别网络中关键节点的一类重要方法。考虑到在超网络中代表各类组织的超边在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研究了超网络博弈上一类广义Position值的分配规则,被称为υ-position值。它可以作为网络中度值测度的一类推广,以此来度量网络中参与者的中心性和相对重要性。其次,证明了超网络结构上类Shapley-position值可由分支超边指数和局部平衡超边贡献两个性质所唯一刻画。最后,举例分析了υ-position值在超网络中心性测度中的应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