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4)
2023(6811)
2022(5652)
2021(5291)
2020(4191)
2019(9482)
2018(9237)
2017(18155)
2016(9941)
2015(11073)
2014(11245)
2013(11234)
2012(10824)
2011(9974)
2010(10699)
2009(10163)
2008(10139)
2007(9766)
2006(9157)
2005(8255)
作者
(29124)
(24544)
(24178)
(23374)
(15512)
(11645)
(10898)
(9351)
(9229)
(9158)
(8400)
(8061)
(7955)
(7895)
(7754)
(7409)
(7157)
(7106)
(6987)
(6986)
(6299)
(5980)
(5968)
(5644)
(5569)
(5530)
(5522)
(5394)
(5036)
(5014)
学科
(41148)
经济(41094)
(34394)
管理(29002)
(27902)
(23842)
企业(23842)
农业(18400)
中国(13870)
业经(13638)
(13107)
(12617)
(12057)
地方(11693)
方法(10786)
数学(8884)
及其(8716)
数学方法(8636)
(8588)
银行(8577)
政策(8338)
(8225)
(8206)
(8038)
贸易(8032)
农业经济(7942)
(7847)
方针(7838)
(7466)
(7466)
机构
学院(148507)
大学(143437)
(63240)
经济(61548)
管理(56304)
研究(53274)
理学(46419)
理学院(45928)
管理学(45236)
管理学院(44920)
中国(43445)
(32477)
(30337)
科学(29062)
(28919)
(26939)
(25770)
中心(25242)
财经(23539)
研究所(23443)
(21032)
农业(21014)
(20524)
师范(20432)
(20298)
业大(20105)
北京(19730)
(19595)
(18659)
经济学(17947)
基金
项目(86363)
研究(69021)
科学(67877)
基金(60856)
(51462)
国家(50896)
社会(43871)
科学基金(43077)
社会科(41202)
社会科学(41193)
(34476)
基金项目(30880)
教育(30686)
编号(30122)
(28272)
成果(26670)
资助(25137)
自然(25023)
自然科(24391)
自然科学(24382)
自然科学基金(23936)
课题(21535)
(20524)
(19241)
重点(19225)
(19091)
(17642)
(17388)
国家社会(17349)
(17247)
期刊
(87260)
经济(87260)
研究(50414)
中国(35232)
(34517)
(24595)
农业(22212)
(21832)
金融(21832)
管理(21536)
科学(19688)
学报(18611)
教育(17685)
业经(17463)
大学(15342)
学学(14402)
技术(12288)
经济研究(11618)
财经(11541)
问题(11538)
农业经济(10266)
农村(10120)
(10120)
(9965)
(8861)
(8413)
(8026)
国际(7867)
经济问题(7849)
现代(7751)
共检索到250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生忠  陶冠姝  赵慧娥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连续多年以"三农"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为沈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提供了契机。本文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科学论断为主线,对沈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弓江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下辖所有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托管至城区。文章就某市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构想进行了调研和论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文文  李虎平  
5G助力乡村振兴的体系构建研究是新时代遵循我国5G网络技术发展实际与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在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下真正落实从战略到行动把5G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路径。文章以沈阳市为例,从"5G+三农"产生的现实发展、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出发,分析目前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以此总结出5G助力乡村振兴的信息优势与产业链发展模式,以集约化生产方式、智能化经营模式、信息化生产管理为着力点,提出沈阳市可从5G政策支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5G应用人才队伍和5G应用示范基地四个方面构建系统化乡村振兴体系的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因此,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然不是要对已经得到较好发展的乡村和具备较好发展资源条件的乡村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建设,而是要着力为占中国农村和农民大多数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雪中送炭;显然也不是要为具备进城能力的农民提供更多利益,而是要为缺少进城机会与能力的农民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尤其不是及不能是为资本下乡、城市富人下乡提供市场通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丽丽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想要做好此项工作,商业银行必须把握三大支持重点,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新多种产品与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是根本。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偏差、农业产业效益偏低、农村环境相对落后等,乡村大量年轻人向城市流入,而城市人才不愿进入乡村,形成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社会现象,导致乡村人才匮乏,成为乡村战略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人才的类型、素质、环境等的需求,提出定向引回人才、多方请进人才、分类培育人才、科学用好人才、环境留住人才等对策,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叶翠青  汪文志  杨思雅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大事,必须坚持把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我国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定位、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遵循,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欢  
(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设计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和高质量举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相比,具有较大创新,不仅提出了时代性新标准,还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也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思路。第一,强调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更高标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由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要促进三产融合,达到繁荣兴旺的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度契合。旅游营业收入、接待人数、占旅游市场比重等指标都显示我国的乡村旅游在2015年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本文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化农村治理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五个方面论证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机制,并从发挥政府的多元引导作用、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兴旺旨在繁荣农村经济,生态宜居旨在协调经济生态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旨在提升战略实施效果,生活富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采用因地制宜策略、规划引导策略、统筹协同策略、市场主导策略、质量提升策略、增量共享策略、全域服务策略和对外开放策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会使我国出现现代农民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农村建设全域推进的新变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进芳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此时,对如何正确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实践中具体有效的政策和行动等关键问题需要保持冷静的思考。从调研的情况看,乡村振兴开局一年多来,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苗头性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存在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对立、割裂的错误认识;无视乡村现实基础"提挡加速",人为拔高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预期和阶段性目标;盲目选择支柱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偏好,使得产业同构化风险加剧;无条件、无限制地引入社会资本,农民权益受损的可能性增加;试点地区优势资源过度集中,造成乡村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推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提出,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其中,如何更好地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中,先应明确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再引领基层和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赋予首创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多地多部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诸多宝贵智慧和有益尝试。一是党建引领、支部带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