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1971)
2022(10576)
2021(10052)
2020(8345)
2019(19553)
2018(19558)
2017(37792)
2016(20991)
2015(23322)
2014(23371)
2013(23176)
2012(21442)
2011(19405)
2010(19213)
2009(17487)
2008(17073)
2007(14672)
2006(12718)
2005(11063)
作者
(61995)
(51621)
(51251)
(48807)
(32987)
(24948)
(23255)
(20202)
(19600)
(18561)
(17717)
(17383)
(16460)
(16312)
(16148)
(15812)
(15512)
(15253)
(14786)
(14692)
(12922)
(12650)
(12520)
(11797)
(11564)
(11405)
(11359)
(11302)
(10491)
(10369)
学科
(79444)
经济(79350)
管理(56379)
(54392)
(44492)
企业(44492)
方法(38073)
数学(32913)
数学方法(32491)
(21987)
(20857)
(19368)
中国(19179)
地方(17515)
业经(17200)
农业(14867)
(13881)
贸易(13875)
理论(13681)
(13424)
(13418)
(12911)
技术(12574)
(12515)
财务(12451)
财务管理(12428)
环境(12297)
企业财务(11852)
(11503)
金融(11500)
机构
大学(300181)
学院(295595)
管理(115833)
(111631)
经济(109171)
研究(103097)
理学(101465)
理学院(100201)
管理学(98250)
管理学院(97720)
中国(73136)
科学(68064)
(64629)
(54576)
(53534)
(49798)
研究所(49584)
业大(48668)
中心(45478)
农业(43365)
(41975)
(41649)
师范(41205)
财经(40900)
北京(40423)
(37322)
(37007)
(34454)
师范大学(33734)
经济学(32871)
基金
项目(210676)
科学(164911)
基金(153290)
研究(150042)
(135889)
国家(134793)
科学基金(114053)
社会(92264)
社会科(87293)
社会科学(87269)
基金项目(82207)
(81478)
自然(76939)
自然科(75136)
自然科学(75113)
自然科学基金(73760)
(70331)
教育(68755)
资助(63063)
编号(60518)
成果(49694)
重点(47501)
(46379)
(44519)
(43475)
课题(41647)
科研(41001)
创新(40596)
计划(39669)
教育部(39052)
期刊
(118020)
经济(118020)
研究(84730)
学报(53883)
中国(51923)
(49735)
科学(48535)
管理(40294)
大学(39636)
学学(37244)
(35513)
农业(35253)
教育(33884)
技术(23282)
(22488)
金融(22488)
财经(19161)
业经(19031)
经济研究(18127)
(18080)
图书(16521)
(16215)
问题(15709)
(15118)
科技(15109)
业大(14625)
理论(14421)
资源(13763)
实践(13396)
(13396)
共检索到418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守慧  郑晔  徐晓蕊  吕海燕  辛蓓  周昕  
为研究美国白蛾(Hypantria cunea Drury)的食性与低温驯化和抗寒性的关系,选取沈阳地区的美国白蛾种群,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取食偏好、饥饿天数、低温驯化与其过冷却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种不同的寄主树木中,幼虫取食率差异极显著,幼虫对龙爪槐的取食率最大(42.12%),对山杏的取食率最低(4.01%);不同饥饿天数处理对5龄幼虫的取食率和过冷却点都会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取食不同寄主树木的幼虫过冷却点不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白蛾越冬蛹在5.0,-15.0,-18.0℃温度条件下,进行24h和0.5h的低温驯化,在-18.0℃,24h组合条件下其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1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普红  霍朝忠  路战远  陈国海  
在冀南地区对银杏进行了播种时期、播种密度、遮荫效果、幼苗耐寒性等试验 ,结果表明 ,银杏适宜播种期为 3月中旬 ,适宜密度为 6万粒 / 6 6 6 7m2 ,为降低苗期辐射强度、提高幼苗的抗灼伤能力应遮荫 2 0 %~ 4 0 % ,并进行断胚根等技术措施 ;幼苗耐寒性试验表明 ,银杏幼苗可耐持续近冰点温度 72h ,幼芽在 - 2℃ 1h出现伤害 ,- 4℃全部死亡 ,初生叶在 - 4℃ 1h14 %死亡 ,- 6℃ 1h全部死亡 ,发育叶 - 8℃ 1h 2 6 %存活 ,- 10℃ 1h全部死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福升  田新立  丁雨龙  万贤崇  
水分在植物体内长距离传输是植物水分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Tyree,1997;Steudle,2001;Zimmermann et al.,2002;2004)。木质部管道分子(导管或管胞)是植物体内水分长距离运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峰  曾艳玲  刘海龙  范晓明  刘长虹  
采用低温处理分析方法,对4个无性系及其中1个无性系的2个单株进行了耐寒性测定,分别分析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初步判断受试材料耐寒性由弱到强排序为:柳窿桉<桉树12号<广9<尾巨桉28<尾巨桉29。此外,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反应了不同受试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应激表现,以及不同保护酶之间的协调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程旭  陈良秋  冯美利  曹红星  唐龙祥  
通过测定低温胁迫过程中槟榔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不同品种槟榔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4个槟榔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因品种而异。4个品种耐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Tw>Qz>Qh>Ld。槟榔品种低温处理后叶片受伤害程度与电导率测试结果吻合,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槟榔抗寒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海南30年的温度气象资料,认为海南的气温适合槟榔的生长,冬季不同月份极端低温危害也不容忽视。该试验结果可以为抗寒槟榔种质筛选和槟榔抗寒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文杰  张艺萍  崔光芬  吴丽芳  马璐琳  张颢  
以百合3个野生种和8个商业品种组织培养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胁迫,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类(SOD,CAT,POD)活性,研究其耐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供试百合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类活性逐渐增强,丙二醛含量变化随不同百合品种而有所不同。综合分析表明,3个野生种和8个商业品种的耐寒性依次为玫红百合>兰州百合>淡黄花百合>查理>回归线>王室之夏>黄天霸>雷山1号>白狐狸>皇族>埃及。该研究为选择百合露地栽培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及筛选培育耐寒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鹿  吴珍泉  
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0日龄卵、高龄若虫、雌虫、雄虫、低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不同发育阶段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低龄若虫、20日龄卵、雄虫、雌虫、高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随其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在0、2、5、8℃亚致死低温下,低高龄若虫、雌虫和雄虫的存活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延长,不同虫期存活时间为:低龄若虫>高龄若虫>雌虫>雄虫.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的耐寒力为:高日龄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雌虫>雄虫.可见,卵、若虫期可能是温带地区越冬虫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心  张栋梁  杨柳燕  王桢  许俊旭  杨贞  张永春  
[目的]探究开花期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耐寒性判定方法,为不同耐寒性红掌品种的分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个开花期红掌品种为试材,在上海地区冬季大棚自然低温环境下进行种植,观察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的冷害症状,统计各器官冷害指数,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行耐寒性研究;根据聚类结果分别在不同耐寒性组中选择1~3个品种再次进行低温试验,并测定低温处理前后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各指标变化率与耐寒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供试红掌品种各器官冷害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20个品种的耐寒性综合得分,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分为3组,高耐寒组品种包括’阿拉巴马’、’艾美拉’、’粉阿拉巴马’、’黑皇后’、’红宝贝’、’马都拉’、’潘多拉’、’紫罗兰’、‘红丰收’、’红成功’、’红赢家’、’白塞拉’、’紫雷鸟’和’特伦萨’,中耐寒组品种包括’皇家布加迪’、’轰动’、’红阿里克斯’和’白雪阿莱西亚’,低耐寒组品种有’粉冠军’和’粉爱’,其中’阿拉巴马’、’潘多拉’、’特伦萨’、’皇家布加迪’、’轰动’和’粉冠军’等6个品种的耐寒性得到了再次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掌在低温处理前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的变化率与耐寒性显著正相关,相对电导率变化率与耐寒性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标与耐寒性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自然低温下器官冷害指数的观测可以作为判定开花期红掌耐寒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较为可靠的生理指标应用于红掌耐寒性的分析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志平  向平  李振基  
利用寒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与半致死温度研究了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3种棕榈植物在厦门露地栽种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寒害指数差异明显,布迪椰子为7.29,在露地能顺利越冬;沼地棕为20.24,适当保护才能越冬;油棕的寒害指数为75.00,不能在露地越冬。低温锻炼前(10月份)和低温锻炼后(次年1月份)所采的叶片在不同低温处理时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趋势不同,应用Logistic方程分别求出各自的半致死温度(LT50),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在低温锻炼前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3、-5.03和-2.19℃,在低温锻炼后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9.10、-6.60和-2.94℃。结果发现,布迪椰子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明  刘旭升  逄洪波  王泽  赵宗耀  韩康顺  李彦利  贾玉敏  
为筛选水稻芽期耐寒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水稻芽期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采用49个水稻种质资源,测定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RGR)、发芽势(GP)、相对发芽势(RGP)、发芽指数(GI)、种子萌发指数(PI)、平均发芽时间(MGT)、成苗率(SR)和萌发系数(GC)9个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等分析,对水稻芽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水稻芽期耐寒性综合评价值(D)可以将49个水稻品种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耐寒性极强品种(IRIS 313-11965、IRIS 313-8956和IRIS 313-11038,D为0.790~0.830)、耐寒性强品种(IRIS 313-11944等17个品种,D为0.609~0.745)、耐寒性中等品种(IRIS 313-11049等7个品种,D为0.503~0.576)、耐寒性弱品种(IRIS313-11986等13个品种,D为0.364~0.482)和耐寒性极弱品种(IRIS 313-10891等9个品种,D为0.187~0.282)。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水稻芽期耐寒性的最优回归方程:D=0.326+0.020GI+0.021SR-0.028MGT+0.025PI+0.012GR+0.137RGP,筛选出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成苗率6个与水稻芽期耐寒性显著相关的指标。低温胁迫条件下,可通过测定这6个指标对水稻品种的芽期耐寒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耿亚林  李瑶  潘攀  唐道彬  罗启燕  王季春  
【目的】比较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找出能科学评价品种耐寒性的指标,建立可靠的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以筛选出耐寒性强的叶菜型甘薯品种,为耐寒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为材料,设置25 ℃为对照温度,10?℃为低温胁迫温度,研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组织含水率(TMC)、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及叶绿素a/b(Chla/b)10个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为衡量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按照耐寒性强弱划分为4类,即不耐寒型、轻度耐寒型、中度耐寒型、高度耐寒型;建立叶菜型甘薯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D=0.283+0.0171X_(1)-0.074X_(3)+0.166X_(4)+0.409X_(5)-0.874X_(7)-0.067X_(8)+0.116X_(9)+0.030X_(10),估计精度大于95%;筛选出8个耐寒性鉴定指标,即POD、CAT、SOD、SP、TMC、Chl、Car及Chl a/b。【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通过回归方程筛选获得的8个关键指标可用于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鉴定和预测。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供试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中耐寒性最强的前3名为:福菜薯18、渝菜薯3号、广菜薯6号,可在早春推广种植耐寒能力强的品种,结合现代保温设施,使其提早上市从而抢占市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令媛  时爱菊  郑方强  卢虹  张帆  许永玉  
【目的】了解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耐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及机制。【方法】测定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的蛹重、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体内含水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耐寒性指标。【结果】大草蛉预蛹的SCP和FP在2010年1月(越冬中期)达到最低值为-17.53和-7.14℃,在2010年7月(生长期)达到最高值为-8.21和-3.65℃;2009年9、10月(越冬前期)的SCP和FP均低于2010年4、5月(越冬后期),SCP和FP值在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间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体内水分、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SCP的变化相似,也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脂肪含量在越冬初期即达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卫华  张方秋  徐大平  张守攻  陈祖旭  胡彩颜  
采用电导法对南亚热带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的幼苗在树种和种源2个层次上的耐寒性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在树种和种源层次上,3种相思耐寒性变异均达极显著差异;马占相思的低温敏感区为6℃,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的低温敏感区为0~3℃;最耐寒的马占相思种源是17703,大叶相思种源是19244,厚荚相思种源是17562和165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吕达  周会  肖祎  刘昔辉  陈道德  雷敬超  黄赞斌  唐仕云  黄海荣  陶宇  
【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受害性状种类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耐寒性属中等至偏高遗传力性状,可用于耐寒评价的性状受到低温程度影响。进行甘蔗室内耐寒性测试时宜设差异相对较明显的轻和重2种低温环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星星  严青青  王立红  魏鑫  张巨松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幼苗耐寒特性,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45、48、50、51、57、60号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和抗寒性鉴定。[结果]同一温度处理下新陆早50和57号的种子活力较强,发芽率较高,耐低温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品种较强。低温条件下棉花幼苗株高生长受到抑制,尤其严重抑制了地下部分的生长,新陆早45、48、50、51、57、60号抑制率分别为70.75%、64.89%、69.87%、50.77%、61.78%、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