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4)
- 2023(4912)
- 2022(4157)
- 2021(3854)
- 2020(3163)
- 2019(7236)
- 2018(6981)
- 2017(13258)
- 2016(7499)
- 2015(8040)
- 2014(7992)
- 2013(8009)
- 2012(7691)
- 2011(7033)
- 2010(6973)
- 2009(6368)
- 2008(6335)
- 2007(5767)
- 2006(4946)
- 2005(4626)
- 学科
- 济(29538)
- 经济(29496)
- 业(18650)
- 管理(17518)
- 企(13904)
- 企业(13904)
- 方法(12930)
- 数学(11440)
- 数学方法(11278)
- 学(8927)
- 农(8502)
- 地方(8059)
- 财(7479)
- 中国(7342)
- 农业(6040)
- 制(5858)
- 业经(5614)
- 融(5131)
- 金融(5129)
- 贸(4992)
- 贸易(4990)
- 易(4823)
- 银(4754)
- 银行(4721)
- 技术(4549)
- 行(4539)
- 务(4500)
- 财务(4494)
- 财务管理(4480)
- 地方经济(4405)
- 机构
- 大学(110657)
- 学院(108866)
- 研究(46511)
- 济(41008)
- 经济(40126)
- 管理(34847)
- 科学(32889)
- 农(32494)
- 中国(32282)
- 理学(30182)
- 理学院(29684)
- 管理学(28873)
- 管理学院(28697)
- 所(26970)
- 农业(26696)
- 研究所(25031)
- 京(24820)
- 业大(23424)
- 中心(20190)
- 财(18596)
- 省(17215)
- 江(17062)
- 农业大学(16889)
- 院(16181)
- 科学院(15787)
- 业(15407)
- 北京(15164)
- 室(14941)
- 财经(14893)
- 范(14023)
- 基金
- 项目(79435)
- 科学(60429)
- 基金(58076)
- 家(56064)
- 国家(55681)
- 研究(48933)
- 科学基金(44314)
- 自然(32066)
- 自然科(31355)
- 自然科学(31338)
- 自然科学基金(30811)
- 省(30769)
- 基金项目(30417)
- 社会(30121)
- 社会科(28467)
- 社会科学(28454)
- 划(27854)
- 资助(24413)
- 教育(22115)
- 重点(19297)
- 计划(18659)
- 发(17714)
- 部(17194)
- 编号(17001)
- 科技(16820)
- 创(16271)
- 科研(16216)
- 创新(15396)
- 业(15164)
- 农(14370)
共检索到162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雯 侯立白 常旭宏 田野
在沈阳地区,采用在冬麦北移育种中形成的冬麦品种9625作为复种前茬,以及成熟期较短的水稻品系87913和黑糯1号作为下茬进行麦稻复种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麦稻复种是可行的。分析认为麦后复种水稻的产量比一季单作小麦的产量高,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耕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并提出上下茬搭配的作物栽培管理的各项措施。同时分析了在沈阳地区发展麦稻复种的限制性因素。
关键词:
冬小麦 水稻 复种 沈阳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国良 傅洪志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调控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调控作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提出了建设用地乘数,并把其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行性评价工作中,旨在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乘数理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可行性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辉 高贤彪 郭良进 王艳 王立艳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植物复合系统对新亚铵法制浆中段水的处理效果,中段水灌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以期为新亚铵法制浆中段水的资源化利用开辟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植物系统对制浆废水中CODcr、总氮、总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6%,60%及90%以上;同时制浆废水灌溉能够明显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11.56%~47.65%;利用制浆废水灌溉,可以处理废水19 200 m3,节约污水处理费用17 280元,节约肥料投入3 359元,粮食产值达到28 893元,可产生经济效益41 842元。因此,制浆废水作为灌溉用水是可行的,并且下渗水经过收集后可以做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芬 贾燕 黄元财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气候关键期,这个时段的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其次为日照,降水的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项稻米品质指标与其关键期气象要素的关系,得出整精米率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呈凸的抛物线关系,与日照总时数呈线性正相关;垩白粒率与8月中下旬的平均气温呈线性正相关;胶稠度和直链淀粉与8月中旬至9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分别呈抛物线关系和负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采用2个定点资料检验了各相关规律,证实回归值和实测值的总体残差较小,说明由历史资料所寻求的规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
关键词:
稻米品质 气候关键期 气候因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广林 梅梅 罗东明 陆秀君 曹婷
为确定紫叶稠李引种的低温极限,研究紫叶稠李自然越冬期间生理指标变化与耐寒性的关系,以从加拿大引进的紫叶稠李5a生苗木为材料,从入冬到第二年3月份每半月采集当年生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取离体枝条置于-15,-20,-25,-30,-35,-40℃温度梯度下处理,测定不同低温下枝条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及恢复生长情况,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由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得到的紫叶稠李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6.1℃和-36.3℃;自然越冬状态下,紫叶稠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
关键词:
紫叶稠李 越冬生理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宏伟 穆月英 侯玲玲
[目的]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对粮食生产中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可以精确把握粮食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07—2018年6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BM-DEA和Fare-Primon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特征进行测算及比较。[结果]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值分别为0.793和0.744;机械投入、农药投入和水资源投入的平均冗余率较高,分别为28.693%、26.670%和21.578%。剩余混合效率即投入产出混合比例优化是造成冬小麦-夏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中小幅上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剩余混合效率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低生产效率客观存在,应通过生产资料的科学合理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推动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来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太国 邱军 周益林 徐世昌 陈怀谷 刘艳 高利 刘博 郑传临 陈万权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号(CYR33)等、叶锈菌PHT、THT等、秆锈菌21C3、34C2等、对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具有毒性的白粉菌混合菌系、赤霉病菌、纹枯病菌强毒力菌株和BYDV-GAV株系对1999—2014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1 815份次试验材料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重要材料连续进行两年试验,以确保结果的重复和可靠。【结果】在所...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锈病菌 白粉病菌 赤霉病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守慧 郑晔 徐晓蕊 吕海燕 辛蓓 周昕
为研究美国白蛾(Hypantria cunea Drury)的食性与低温驯化和抗寒性的关系,选取沈阳地区的美国白蛾种群,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取食偏好、饥饿天数、低温驯化与其过冷却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种不同的寄主树木中,幼虫取食率差异极显著,幼虫对龙爪槐的取食率最大(42.12%),对山杏的取食率最低(4.01%);不同饥饿天数处理对5龄幼虫的取食率和过冷却点都会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取食不同寄主树木的幼虫过冷却点不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白蛾越冬蛹在5.0,-15.0,-18.0℃温度条件下,进行24h和0.5h的低温驯化,在-18.0℃,24h组合条件下其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1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德刚 孟繁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远
本文在2001-2011年沈阳经济区八大城市季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同时利用纳尔逊和普罗瑟研究经济波动持续性时所提出的模型,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与要素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并且沈阳经济区存在条件收敛的现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君 王海波 董毓琨
我们对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 30多个品种进行了冬性程度的界定 ,提出并建立了界定小麦冬性程度及基本发育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在人工春化处理下 ,冬性最强的只需 30d即可 ,品种类型达 6 0 %以上 ,如东方红 3号、丰抗 8号、京双 15号、晋麦 2 9等 ,个别品种不需春化也可抽穗 ;将这些品种在大田播种 (石家庄 ,1998) ,只要不晚于 2月 17日都能正常抽穗。
关键词:
小麦 冬性程度 春化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文军 程琴娟 宇振荣
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与粮食需求增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试验站试验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试验站和农户管理水平下华北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合农户田块试验数据,验证了试验站管理水平下关键期淡水灌溉模式在农户田块推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站管理水平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为14.30kg(/hm2·mm);农户管理水平下,88.96%农户田块面积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低于试验站管理水平,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与农户种植目的不同、知识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户种植积极性的制约等;农户之间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可能是农户田块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兵 邓健 李问盈 寥植犀
对 6种保护性耕作法和传统耕作法进行了连续 6 a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保护性耕作法的冬小麦地夏休闲期蓄水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 ,平均多蓄水 9 ,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平均高13.2 ;产量比传统耕作平均增加约 14 ,其中旱年增产幅度较大 ,平、丰水年增产幅度较小
关键词:
旱作农业 保护性耕作 免耕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