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15)
- 2023(3033)
- 2022(2672)
- 2021(2664)
- 2020(2386)
- 2019(5745)
- 2018(5877)
- 2017(11665)
- 2016(6315)
- 2015(7344)
- 2014(7334)
- 2013(7028)
- 2012(6079)
- 2011(5378)
- 2010(5778)
- 2009(5211)
- 2008(4981)
- 2007(4301)
- 2006(3721)
- 2005(3181)
- 学科
- 济(26582)
- 经济(26564)
- 管理(17229)
- 方法(16494)
- 业(16181)
- 数学(15258)
- 数学方法(14775)
- 企(14146)
- 企业(14146)
- 理论(5941)
- 中国(5631)
- 农(5585)
- 业经(4828)
- 教学(4508)
- 学(4458)
- 财(4369)
- 贸(4269)
- 贸易(4265)
- 易(4160)
- 技术(4122)
- 地方(3894)
- 和(3537)
- 农业(3505)
- 制(3364)
- 划(3322)
- 环境(3259)
- 策(3180)
- 学法(2924)
- 教学法(2924)
- 银(2893)
- 机构
- 学院(87148)
- 大学(84993)
- 管理(35670)
- 济(32739)
- 经济(32014)
- 理学(31326)
- 理学院(31028)
- 管理学(30006)
- 管理学院(29873)
- 研究(25277)
- 中国(18819)
- 京(17853)
- 科学(16824)
- 业大(13700)
- 财(13359)
- 农(13220)
- 所(12719)
- 江(12639)
- 中心(11894)
- 研究所(11689)
- 北京(11216)
- 技术(11097)
- 财经(10941)
- 范(10499)
- 农业(10415)
- 师范(10375)
- 州(10295)
- 经(9896)
- 经济学(9457)
- 工程(9341)
- 基金
- 项目(60663)
- 科学(47784)
- 基金(43272)
- 研究(42689)
- 家(37951)
- 国家(37689)
- 科学基金(32938)
- 社会(25448)
- 省(25195)
- 社会科(24197)
- 社会科学(24189)
- 自然(23089)
- 自然科(22645)
- 自然科学(22643)
- 基金项目(22358)
- 自然科学基金(22204)
- 教育(21537)
- 划(20968)
- 资助(19425)
- 编号(17877)
- 重点(13877)
- 成果(13529)
- 创(13070)
- 部(12776)
- 课题(12648)
- 发(12496)
- 创新(12125)
- 计划(11749)
- 科研(11647)
- 大学(11335)
共检索到12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凯 张虹 蒲诗思 朱诗敏
为了快速而准确地分析汽车工厂大件上线编组工作业负荷,针对编组工岗位工作进行了拆分和整理,得到了编组工岗位负荷影响核心因子Dolly编组率和编组数量计算方法,建立了整个编组工负荷计算模型。实测上汽大众长沙工厂C编组站某大流量线路的实际流量和编组率,与理论计算数据对比,误差在5%以内。相比长时间现场实测获取数据,该模型计算准确且快速,可用于后续编组区域负荷计算,以提高效率。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焕彩熙 杰伦·J.G.·范梅里恩伯尔 弗莱德·帕斯 熊媛 盛群力
认知负荷理论框架承认学习环境的作用,然而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看,物理学习环境影响认知负荷的具体特征尚未涉及。本文研究了物理学习环境对认知负荷的影响,认为它是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同时对帕斯和范梅里恩伯尔20余年前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进行更新,将物理学习环境看成是独立的因果要素,与学习者特征、学习任务特征或两者结合后产生互动。本文还探讨了前人有关物理学习环境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认知负荷研究的启发,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物理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佳 沈旺 李贺
通过对信息检索认知理论的研究,构建信息检索认知模型。依据信息检索认知模型及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信息检索认知过程中认知负荷结构模型,并提出认知负荷评价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评价并指出其动态变化。
关键词:
信息检索 认知模型 认知负荷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文章基于环境负荷模型,在绝对减排和相对减排条件下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严慧峰 黄定疆 谢垚 程霄 谢吉洋 朱晓蒙 马占宇
为了解决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确度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能量功率预测.为此利用湖南省2014年至2017年的电力负荷数据,比较自回归(AR)模型、BP神经网络(BPNN)和指数平滑(ES)模型在预测日度电力负荷和月度电力负荷上的性能,并运用统计学知识来分析三种模型之间的差异.最终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两个结论:AR模型对日度数据预测的结果优于其他两个模型以及ES模型对月度数据预测的结果优于其他两个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彭恒文
中国铁路客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铁路客运具有的双高峰、高峰固定等特点,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现行定价体系导致需求相对过旺,供给能力难以迅速增长;必须在考虑需求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铁路特性科学制定客运价格。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定价原则所涉及到的变量进行了实证测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铁路客运高峰 供需缺口 定价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思思 张亮 杜耘 刘蜀治
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是模拟较大流域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但它假设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相同,忽视了营养物径流和截留过程中其他流域特征对输出系数空间分布的影响,难以为流域分区管理提供依据。在传统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产污因子(CI)和截留因子(RI),校正地形、降雨、植被缓冲带对面源磷流失空间格局的影响。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滇池流域面源磷负荷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流域管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面源磷污染的空间格局,识别出面源总磷的关键风险区——湖滨平原地带以及与入滇河流邻近的山谷、台地。以2008年滇池流域面源总磷的模拟结果(352.5t)为基准,若单位面积磷肥施用量减少2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地 李云阳 史俊生 海鹏
针对动态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实测电网有功功率和电压信号的实验分析,借助MATLAB系统优化工具箱,给出了动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利用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的负荷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电网实测有功功率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入研究电网动态负荷模型的特性有重要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海青
模型GM(1,1)是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利用GM(1,1)模型难以反映序列随机的季节性周期波动变化。本文阐述的周期修正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例表明,此模型简单有效,对于季节性预测问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葛世恭 邹康宇
基于仓储搬运机器人的设备特点,吸取仓储搬运机器人在电商物流领域的应用经验,并结合汽车工厂一次物流的作业特点,对仓储搬运机器人在集配拣选作业和供给作业的应用模式和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Flexsim软件模拟了仓储搬运机器人在某汽车工厂供给作业的应用场景,结果表明:针对不同零部件设置不同的预置换台份可减少仓储搬运机器人供给不及时的情况。
关键词:
仓储搬运机器人 汽车工厂 一次物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伟
长期负荷预测在电网发展规划编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关键是数学模型的建立,灰色模型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但传统的灰色预测精度不够好。文章分析了一种改进方法,开次方优化无偏GM(1,1)模型,其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开次方处理降低预测模型的模型系数,再对模型系数进行优化修正后进行无偏预测。实例分析表明,本改进方法比较大地提高了预测精度,其中开三次方时预测精度最高,未来数年的用电量预测结果可为编写电网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冠杰 王超 徐瑨浣 王小林 肖建忠
基于此,文章以华北地区某燃气市场为例,以该市场2007~2011年春节前后用气不均匀系数数据为基础,建立节假日用气负荷下降不均匀系数波动曲线的Logistic仿真模型,对节假日用气负荷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GA自适应优化模型参数,从历史用气负荷中提出用气特征曲线,挖掘出春节期间用气负荷变化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家科 李亚娇 李怀恩 徐晓辉
【目的】建立一种对资料要求较少、精确度较高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多变量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有限资料条件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预测提供支持。【方法】针对GM(1,N)模型在原始数据变化幅度较大且趋势不明显时预测效果较差的不足,提出并建立用人工神经网络对GM(1,N)模型的残差系列进行修正的改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华县站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预测。【结果】在华县站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中,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拟合预测效果较好,建模阶段和检验阶段的确定性系数(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分别为1.00和0.93,优于单独灰色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结论】研究建立的多变量灰色神经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喜英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组合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OM网络训练规格化的特征数据并获得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将初始聚类中心作为C-均值算法的输入,使用DB指数评价聚类结果以获得最佳聚类数,通过训练可得到相似日样本;最后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核函数构造支持向量机模型来进行逐点负荷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一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