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6)
2023(10225)
2022(8195)
2021(7237)
2020(6153)
2019(13762)
2018(13287)
2017(27022)
2016(13571)
2015(15121)
2014(14918)
2013(15266)
2012(13830)
2011(11995)
2010(12673)
2009(12413)
2008(11729)
2007(10807)
2006(9582)
2005(9127)
作者
(37821)
(31340)
(31332)
(29378)
(20117)
(14596)
(14306)
(11999)
(11934)
(11439)
(10598)
(10499)
(10109)
(9767)
(9690)
(9605)
(9222)
(9153)
(8908)
(8894)
(7731)
(7639)
(7502)
(7117)
(7106)
(7003)
(6945)
(6914)
(6222)
(6101)
学科
(76296)
(70128)
企业(70128)
(69114)
经济(69047)
管理(55881)
业经(28516)
方法(28292)
(26339)
金融(26339)
(23539)
银行(23537)
(22965)
(22675)
(22543)
中国(21607)
数学(20502)
数学方法(20449)
(18243)
财务(18224)
财务管理(18212)
(18194)
技术(17368)
企业财务(17281)
农业(16970)
地方(14456)
产业(13324)
(12868)
理论(12831)
(12687)
机构
学院(202902)
大学(194731)
(97676)
经济(95977)
管理(88035)
理学(74513)
理学院(73991)
管理学(73480)
管理学院(73096)
研究(58950)
中国(56964)
(46064)
(39386)
财经(36417)
(32926)
(31531)
经济学(30183)
中心(30008)
(29336)
科学(29128)
(27816)
经济学院(27444)
财经大学(26826)
商学(26442)
商学院(26219)
(25783)
北京(24902)
业大(24368)
经济管理(24324)
研究所(24222)
基金
项目(124652)
科学(101316)
研究(96755)
基金(92707)
(76878)
国家(76120)
科学基金(69223)
社会(65788)
社会科(62840)
社会科学(62825)
(50165)
基金项目(49081)
自然(41696)
自然科(40817)
自然科学(40811)
教育(40577)
自然科学基金(40212)
编号(38924)
(38651)
资助(37040)
(31980)
(30820)
成果(29604)
(28874)
创新(27759)
国家社会(27532)
(27222)
重点(26736)
(26620)
人文(25306)
期刊
(113957)
经济(113957)
研究(61473)
(38990)
管理(38898)
中国(38285)
(37033)
金融(37033)
(28269)
科学(22200)
业经(21440)
技术(19672)
财经(19543)
学报(19156)
农业(18810)
经济研究(17728)
(17047)
大学(16385)
学学(15760)
问题(14470)
技术经济(13759)
商业(12343)
(12327)
(11866)
现代(11808)
世界(11053)
财会(10758)
国际(10745)
理论(10743)
经济管理(10475)
共检索到320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认为,汽车金融服务业是指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及其关联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为消费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和业务。汽车金融服务业既是汽车产业的主要赢利方式,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新途径。文章提出,针对当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应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从国家宏观经济和对金融业的监管要求出发,积极借鉴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经验,做好基础建设,实现银企合作,健全社会和个人信用保障体系,精心培育市场,创新汽车金融服务,形成多种组织机构共同参与、公平竞争、相互补充、繁荣发展的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新局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廉正  张永庆  李星  
1913年第一家汽车按揭贷款公司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以来,国际汽车金融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之相比,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困难形势下,大力发展汽车金融服务,刺激国内汽车消费,可以成为通过内需力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汽车金融服务的内容暨汽车金融国际发展现状,重点梳理了国内汽车金融政策演进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并分析了在各阶段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玲玲  王鑫  
汽车工业是拉动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金融服务业作为其产业链延伸的一部分发展却十分缓慢。因此,本文针对广东省汽车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为广东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单培  尹红坡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正由生产约束型向消费约束型转变,汽车消费的进一步扩张有赖于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在比较中日汽车消费信贷、汽车租赁、汽车保险的基础上,借鉴日本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怀林  
<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分行(以下简称张家口市分行)统筹新能源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提升科技与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能效,助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出口强劲突破,带动了绿色能源替代、储能技术和数智化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怀斌   邹一南  
<正>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2022年,中国汽车类产品零售总额4.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4%;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2486.5亿美元,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3.9%。汽车产业综合带动作用显著,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走出去”是强化汽车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商业竞争力、巩固技术优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春华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环境限制、地方政策等方面的不同,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一些大中型城市的汽车需求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二、三级城市的汽车需求增长迅速。汽车市场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影响汽车产业份额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文章基于1997-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产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和邻居地区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对汽车产量有促进作用,本地的民用汽车拥有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汽车产量将增加1.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良春  陈俊科  
一、中国汽车产业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市场规模我们研究的汽车产业的市场规模是指中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中国自1994年以来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其构成见表1。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中国汽车工业1998—2008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已从竞争型转向了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集中度对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为正效应,但对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剖析了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市场集中度提高提升市场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市场集中度对内外资企业市场绩效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海涛  
由于产业性质的不同,跨部门分析只能从总体而不能从个体揭示各个产业的绩效与产权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准确关系,本文针对单个产业(汽车)的绩效与产权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对经济绩效表现出了正效应而国有产权和产业规模对经济绩效表现出了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长春  吴照云  程月明  
文章基于服务性竞争的商业时代,在阐释服务模块化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汽车金融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了服务模块化的价值创造逻辑。研究表明,服务模块化是促进价值创造的新型组织形式;通过分工与集成两种基本方式,汽车金融服务业服务模块化的价值创造性得以实现,这种价值创造性可应用于服务产品模块化、服务模块化组织、服务产业模块化和创新型的服务模块化四条路径实现;服务模块化的归宿是创造价值,但其价值创造力持续演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泽芳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是在与外国企业进行激烈竞争中取得发展的。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在国内经济型、中级乘用车、SUV市场立稳脚跟,并且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国外市场。在技术成果上,已经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在性价方面,自主品牌汽车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进一步增强实力,开拓市场。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