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4)
2023(3924)
2022(3221)
2021(3050)
2020(2479)
2019(5723)
2018(5457)
2017(10716)
2016(6020)
2015(6343)
2014(6370)
2013(6229)
2012(5842)
2011(5166)
2010(5152)
2009(4552)
2008(4718)
2007(4077)
2006(3397)
2005(3136)
作者
(17360)
(14615)
(14232)
(13948)
(9453)
(7200)
(6467)
(5636)
(5531)
(5164)
(5055)
(4903)
(4798)
(4750)
(4653)
(4404)
(4322)
(4261)
(4204)
(4113)
(3609)
(3579)
(3483)
(3365)
(3319)
(3242)
(3199)
(3159)
(3024)
(3013)
学科
(23188)
经济(23161)
(17811)
管理(16137)
(14620)
企业(14620)
方法(11514)
数学(10036)
数学方法(9949)
(7434)
(6038)
中国(5808)
(5681)
业经(5113)
(5077)
(5031)
财务(5027)
财务管理(5015)
企业财务(4916)
(4513)
贸易(4508)
地方(4442)
(4419)
(4361)
(4357)
金融(4357)
银行(4353)
农业(4207)
(4187)
技术(4080)
机构
大学(82982)
学院(82504)
(34546)
经济(33937)
管理(30368)
研究(30267)
理学(26724)
理学院(26390)
管理学(25921)
管理学院(25757)
中国(22012)
科学(19189)
(16830)
(16787)
(16549)
(15798)
研究所(14519)
财经(13671)
中心(13410)
业大(13274)
农业(13109)
(12719)
(11515)
经济学(11409)
(11116)
财经大学(10661)
经济学院(10411)
(10361)
北京(10320)
师范(10228)
基金
项目(59624)
科学(47220)
基金(44810)
研究(40979)
(40687)
国家(40377)
科学基金(34031)
社会(26990)
社会科(25702)
社会科学(25696)
基金项目(23478)
(22709)
自然(22702)
自然科(22225)
自然科学(22216)
自然科学基金(21853)
(19528)
资助(18649)
教育(18555)
编号(14515)
重点(14020)
(13623)
(12612)
(12407)
(12378)
成果(11941)
国家社会(11916)
科研(11742)
创新(11597)
教育部(11547)
期刊
(34192)
经济(34192)
研究(22969)
学报(16388)
(15239)
中国(15056)
科学(14180)
(13204)
大学(11922)
学学(11466)
管理(11126)
农业(10288)
(8528)
金融(8528)
财经(7269)
教育(7230)
(6377)
(6291)
经济研究(5925)
技术(5353)
业经(4859)
问题(4591)
(4394)
世界(4171)
业大(4091)
科技(4020)
(3969)
国际(3585)
资源(3556)
技术经济(3430)
共检索到117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曦  
脆弱性(Vulnerability)与恢复力(Resilience)是现行灾害研究中常用的一对关键性概念。这对概念都源自自然科学应对灾害及风险的研究,其后也被引入了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中国的对口支援模式的成功经验在相当的程度上颠覆了这对概念,就某种意义而言,政策性、计划性的跨地域的资源、资金、技术的流动也是人类社会应对灾后重建的重要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铁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对对口支援行为模式的演变进行了跟踪,并对这种行为模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从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的角度予以了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倪锋  张悦  于彤舟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口支援工作。从目前进展情况看,对口支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行政体制不适应、支援省市之间缺乏统筹和协调、整体资金安排欠平衡和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简要追溯对口支援历史、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对口支援存在的根本是现有政治体制的支持,因此完善对口支援必须考虑以现有体制框架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对口支援的统筹,完善产业帮扶市场平台建设,尽早考虑后期营运维护资金的筹措,健全动态评估机制等近期建议。并对对口支援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初步设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铁  
分析对口支援与分税制下财政均衡之间的关系,并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该方案体现了财政均衡的理念,对口支援的本质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同时指出我国应将这种临时性措施上升到法律层面,变成一种长效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佘廉  王光荣  许晶  
城市脆弱性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且城市脆弱性影响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选取25项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上述因素进行详细阐述,揭示了影响城市脆弱性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与根本因素的层次脉络:城市结构与功能布局、社会与经济现状直接决定城市灾变敏感性、应对能力与恢复能力高低;在操作层面优化城市的各项功能,实施完善而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能间接提高城市应对灾变的防御恢复能力;城市经济总量决定区域范围内脆弱性的总体水平,经济基础是影响城市系统脆弱性的根本因素。最后以日本3.11地震灾害救援恢复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励汀郁  谭淑豪  
本文通过构建"脆弱性—恢复力"框架,运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牧区10户典型牧户30多年来生计变化状况的半结构化访谈材料,通过对案例材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了在从草场和牲畜公有共管到牲畜私有、草场承包的制度变迁背景下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变化,以探索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促进牧户生计实现可持续的策略。研究发现:第一,分畜到户和分草到户后,草地生态状况恶化,例如水、草等自然资源减少及不同资源间搭配失衡,草地承载力下降和恢复力不足,这些都加剧了牧户的生计脆弱性;第二,牧户定居放牧后,物质资本的增加促进了其生计的恢复,但金融资本不足仍是导致牧户生计脆弱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牧户通过草地租赁、互惠合作等,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生计恢复;第四,部分牧户采用过牧等手段应对草地经营制度变迁带来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反而加剧了自身生计脆弱性。在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通过创新草场流转方式和开展互惠合作等来优化牧户生计资本配置,将是促进其生计实现可持续的可行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谢金华   张超正   赵景辉  
[目的]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探究农户生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转型的新路径。[方法]在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荆州市和仙桃市的466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三生空间”,系统优化土地的功能和效能,全面提升土地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可显著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2)相比于丘陵山地,平原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能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结论]应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立足于“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结合资源禀赋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长效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与质量,促使农户生计实现“低脆弱性—高恢复力”的最优耦合目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正昱  金贵  郭柏枢  董寅  陈坤  
科学评估国土空间脆弱性与恢复力并解释其时空分布特征,能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相关决策提供参考。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法分别评价和模拟长江经济带市域国土空间脆弱性及国土空间恢复力,并对二者的组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脆弱性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累计下降率为16.49%,脆弱性指数从西向东逐步下降;(2)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型""维持现状型""开发优先型"政策情景下国土空间恢复力分别处于较高(占47.22%)、中等(占35.19%)、低恢复力(占99.07%)水平;(3)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以低脆弱性—中等恢复力、低脆弱性—较低恢复力为主导,占30.63%,国土空间整体脆弱性低,恢复力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山地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多维脆弱性与灾害恢复力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测量、模拟和分析复杂的山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互动过程,研究人类高强度活动和全球环境快速变化对这个过程的驱动作用,进行灾害恢复和适应性管理,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国内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当前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灾害恢复力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当前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呈现出的新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丽鹤  夏萌萌  
基于2008年汶川地震"对口援建"政策的自然实验,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外生援助对灾区经济恢复的作用及微观机制。研究发现:给定地震损失,灾后援建有利于灾区经济恢复,但未显著超过震前或非灾区。相较之下,市场化水平高(或富有)的援助方不利于灾区经济发展。原因在于,援建后,灾区吸引私有资本投资于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部门。而富有的援助方重视工业园区的援建,却未吸引更多投资于工业部门。本文为灾后援助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邵勉也  
过去30年里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凸显,研究与评估金融脆弱性对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压力、金融危机的分类及相互关系、金融脆弱性评估原理、国际金融评估和银行业监测情况等方面,引介了国际上的相关理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国际金融评估监测情况和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的金融脆弱性现状,阐述了应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永娟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和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并提出应规范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命名,以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供借鉴的评价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同时应积极探讨适合研究区域的更准确更方便的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今后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岩  方创琳  张蔷  
当前,脆弱性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脆弱性是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急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城市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梳理了城市脆弱性概念、研究分类、分析框架、动力机制和评价方法。目前对城市脆弱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动力机制与调控的研究不足,缺少对城市耦合系统脆弱性的研究。未来,应在现有城市脆弱性研究基础上,建立综合、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注重典型区域的城市脆弱性评价,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卜华白  
企业高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脆弱性管理,建立企业脆弱性扩散的反扩预防体系,把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从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合作博弈,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避免脆弱性的不断积累和诱发,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守尊  陈胜  
作为国际项目融资的行业基准,赤道原则集中体现了商业金融机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本文在简介赤道原则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赤道原则现行规定的内在缺陷与执行困难,阐释赤道原则的脆弱性,既为今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赤道原则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赤道原则金融机构(Equator Prineiple Financial Institutions简称EPFIS)切实履行自我承诺提供有价值的执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