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9)
- 2023(7938)
- 2022(6846)
- 2021(6136)
- 2020(4855)
- 2019(11100)
- 2018(10951)
- 2017(20275)
- 2016(11226)
- 2015(12660)
- 2014(12863)
- 2013(12816)
- 2012(12516)
- 2011(11632)
- 2010(12285)
- 2009(11236)
- 2008(11380)
- 2007(10511)
- 2006(9983)
- 2005(9577)
- 学科
- 济(53138)
- 经济(53082)
- 业(31616)
- 管理(30479)
- 企(24398)
- 企业(24398)
- 地方(19813)
- 中国(19062)
- 农(16915)
- 业经(14316)
- 方法(13365)
- 农业(11897)
- 制(11064)
- 银(10913)
- 银行(10902)
- 行(10685)
- 地方经济(10616)
- 发(10499)
- 融(10235)
- 金融(10235)
- 财(9731)
- 学(9674)
- 数学(9486)
- 数学方法(9332)
- 贸(9194)
- 贸易(9179)
- 理论(8822)
- 易(8765)
- 策(8276)
- 环境(8252)
- 机构
- 学院(165893)
- 大学(161905)
- 济(65414)
- 经济(63712)
- 研究(63226)
- 管理(59078)
- 中国(49729)
- 理学(47971)
- 理学院(47277)
- 管理学(46499)
- 管理学院(46130)
- 科学(37724)
- 京(36798)
- 所(32936)
- 财(32330)
- 江(29831)
- 研究所(29036)
- 中心(28627)
- 农(27460)
- 范(27300)
- 师范(27062)
- 北京(24573)
- 州(24318)
- 财经(23550)
- 省(22789)
- 院(22744)
- 师范大学(21513)
- 经(20946)
- 农业(20737)
- 业大(20691)
- 基金
- 项目(95958)
- 科学(75110)
- 研究(74210)
- 基金(65812)
- 家(56546)
- 国家(55950)
- 科学基金(47226)
- 社会(45888)
- 社会科(43468)
- 社会科学(43458)
- 省(40068)
- 基金项目(34089)
- 教育(33811)
- 划(32890)
- 编号(31222)
- 自然(28560)
- 自然科(27811)
- 自然科学(27806)
- 发(27700)
- 资助(27629)
- 自然科学基金(27295)
- 成果(26869)
- 课题(23883)
- 发展(22683)
- 展(22271)
- 重点(21985)
- 部(19953)
- 年(19673)
- 创(19490)
- 规划(18590)
共检索到28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瑞
本文提出汶川地震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震后旅游的发展必须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要把重建当作是简单的原状恢复,而是抓住机遇对旅游发展重新定位和调整。旅游业的振兴要靠大家共同合作,同舟共济,靠产品启动市场,政府和企业都要考虑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旅游发展 危机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灾后重建规划组 李双成 赵志强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成都市域文化旅游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尤以位于龙门山地震带附近的四市一县灾损最甚。受灾损失的重点文化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论文首先对成都文化旅游设施的损毁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成都市文化旅游设施灾后重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恢复重建战略进行思考,提出恢复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尽快有序恢复成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文化旅游设施 灾后重建 成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殿学
自2005年3月开始,政府为了打击炒房,平抑房屋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但事与愿违,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时至2008年,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拐"声四起,涨跌端倪未现之际,百姓尚处观望之时,5.12汶川大地震突发,美国次贷危机祸及全球,全球房价"自天而泄",降价抛售之风蔓延全国,我国房价发展趋势将会走向何方?
关键词:
市场需求 房价 趋势 人口 金融危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志耿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引发了我们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统计数据表明,受灾地区一般为人口小县、财政弱县,在经济脆弱和财力匮乏的巨大压力下,当地政府通常采取"一轻一重"的发展模式:"重"水电和资源开发,"轻"教育和道路等公共品供给。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震区生态和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公路和校舍强烈损毁、产业链条单一性和危险性逐渐暴露,这些都成为加剧地震灾害程度和影响救援速度的人为因素。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灾后震区的发展模式应适时向"抑重扬轻、协调均衡"转型,抑制水电产业的狂热和无序开发,弘扬道路、教育等公共物品的优先和充足供给,坚持有序开发和生态保护,重视区域...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经济反思 发展模式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金伟 王士君
黑色旅游是一种情感性的旅游,强调大众对旅游客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近年来,黑色旅游因其独特的吸引力而受到众多旅游者追捧,现已成为广义休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黑色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对黑色旅游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解析。同时,引入共生理论,并以四川灾区为案例对黑色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唤起人们对黑色旅游的关注,促进人们更科学地认识黑色旅游及其内部规律,同时也期望对四川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黑色旅游 内涵 动力机制 共生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曾博伟
汶川地震及其他一系列不利因素给2008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对地震之后中国旅游形势的判断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旅游业遭遇到的7次冲击,为科学分析这次地震对中国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具体分析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面临的形势做出了判断。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旅游 分析 判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谭如诗
基于12项反映四川省在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旅游业发展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期间每月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得分,并结合K-均值聚类、图表法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期间旅游指标的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四川省旅游业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较大,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四川省的国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大;③四川省的国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小,恢复较快;④国际旅游对突发危机事件反映比较敏感,而国内旅游受影响较小,其发展带有刚性特点,其原因是国内、国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差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宋显彪
汶川大地震后,对图书馆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显示,"对重大事件做出反应"和"慈善行动"这两项社会责任内容得到充分展示。开展体现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行动有助于图书馆获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并树立负责任的图书馆形象,同时将为国内图书馆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推行提供参照。
关键词:
图书馆 社会责任 汶川大地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露 刘燕 卢天玲
在灾后旅游业的研究中,游客对受灾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的实证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汶川地震后到四川旅游的国内游客按动机进行聚类,将游客划分为观光游览、公务或商务、地震旅游和多重动机4种类型。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显示,游客对四川旅游业的整体恢复状况和恢复措施具有较高的认同,对地震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感知。不同类型的游客在四川旅游形象感知、旅游业地震影响感知和对四川旅游恢复措施的看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世明 李蔚
严重自然灾难发生后,灾难地景区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以重新赢回游客,但是这些策略是否有效,在现有的文献中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灾后游客流失原因与旅游意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策略、价格策略、体验策略、情感策略,并实证检验了4种赢回策略对灾后流失原因和旅游意愿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
赢回策略 流失原因 旅游意愿 灾后旅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庆芳 赵海程 曹瑛
波动、回稳并逐年提升,是"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灾区经济发展十年历程的外在特征。内在的深层次的区域发展差异态势演变是探究和认识灾区经济发展最终趋向的良好切入点。本文在对灾区十年发展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趋异概念和分析方法,探索灾区十年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内在走向。研究发现,"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省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总体趋向,在符合σ趋同的同时,也存在β收敛趋向,灾区的经济趋同尤其是极重灾区的β收敛尤为显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年四锋 张捷 张宏磊 章锦河 张卉
旅游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易遭受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突发危机事件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防范和应对旅游地突发危机事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地社区生计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旅游地社区参与是响应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基于此,论文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的九寨沟、青城山和北川县为案例地,采集556份有效样本,运用社区参与理论和社区恢复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技术方法,构建了基于危机响应视角的以社区参与获益、社区恢复力和社区依恋为维度的社区参与概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①震后旅游地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恢复力对社区危机响应与支持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社区恢复力(0.59,P≤0.001)的作用强于社区获益感知(0.30,P≤0.001);②社区依恋对社区参与起显著正向作用(0.19,P≤0.001),对社区恢复力和社区参与意向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对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参与意向不起中介效应;③论文提出了基于危机响应的社区参与由参与度、支持度和响应度构成,构建了由地方依恋(Attachment)、社区获益(Benefit)和社区恢复力(Resilience)维度组成的社区参与"ABR"框架模型。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的边界,对旅游地社区参与和危机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衔 吴海贤 李少武
在汶川大地震后的产业重建过程中,四川面临重污染产业重建、资源依赖型产业重建、东部转移产业承接、地震带工业布局调整等若干重大问题。随着灾后重建时间的压缩,这些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