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9)
- 2023(10841)
- 2022(9847)
- 2021(9688)
- 2020(8077)
- 2019(18951)
- 2018(18693)
- 2017(34920)
- 2016(19628)
- 2015(22764)
- 2014(23078)
- 2013(22527)
- 2012(20878)
- 2011(19020)
- 2010(18895)
- 2009(16931)
- 2008(16483)
- 2007(13887)
- 2006(12066)
- 2005(10765)
- 学科
- 济(71656)
- 经济(71579)
- 管理(52874)
- 业(52854)
- 企(43548)
- 企业(43548)
- 方法(33034)
- 数学(28508)
- 数学方法(28120)
- 农(21007)
- 中国(20077)
- 财(18247)
- 地方(17655)
- 学(17596)
- 业经(15765)
- 农业(14058)
- 贸(13870)
- 贸易(13859)
- 易(13407)
- 教育(12966)
- 制(12931)
- 理论(12669)
- 和(12277)
- 务(11868)
- 财务(11804)
- 财务管理(11785)
- 技术(11538)
- 环境(11295)
- 企业财务(11211)
- 银(10620)
- 机构
- 大学(270681)
- 学院(268948)
- 管理(106802)
- 济(100519)
- 经济(98077)
- 研究(93738)
- 理学(92636)
- 理学院(91451)
- 管理学(89660)
- 管理学院(89162)
- 中国(68771)
- 科学(60796)
- 京(59013)
- 所(48248)
- 农(47053)
- 财(44531)
- 研究所(44180)
- 中心(43342)
- 业大(42747)
- 江(39378)
- 范(38792)
- 师范(38451)
- 北京(37854)
- 农业(36662)
- 财经(35666)
- 院(34150)
- 州(32784)
- 经(32495)
- 师范大学(31099)
- 技术(29856)
- 基金
- 项目(188871)
- 科学(146649)
- 研究(139009)
- 基金(134015)
- 家(117324)
- 国家(116261)
- 科学基金(98448)
- 社会(83339)
- 社会科(78600)
- 社会科学(78579)
- 省(74706)
- 基金项目(72339)
- 自然(65623)
- 教育(64383)
- 自然科(63971)
- 自然科学(63954)
- 划(63721)
- 自然科学基金(62741)
- 编号(58395)
- 资助(55288)
- 成果(48208)
- 重点(42559)
- 部(41114)
- 课题(40704)
- 发(40246)
- 创(39103)
- 创新(36271)
- 科研(36223)
- 大学(35978)
- 项目编号(35572)
- 期刊
- 济(110628)
- 经济(110628)
- 研究(80193)
- 中国(55931)
- 学报(45737)
- 农(42326)
- 科学(41783)
- 教育(39042)
- 管理(37990)
- 大学(33715)
- 财(32535)
- 学学(31187)
- 农业(29559)
- 技术(23170)
- 融(22751)
- 金融(22751)
- 业经(17799)
- 图书(17579)
- 经济研究(16388)
- 财经(16348)
- 业(15982)
- 理论(14270)
- 问题(13955)
- 经(13828)
- 科技(13676)
- 实践(13379)
- 践(13379)
- 资源(13216)
- 版(12663)
- 技术经济(12188)
共检索到40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宁波 刘传星
为探究汶川特大地震5年后,四川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选取重灾区的23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在"很难集中注意力""感到焦躁不安或容易发火"方面得分最高,表现出较高的"持续性警觉";(2)灾区中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整体水平偏高,在学段、性别、留守儿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生认为灾后的心理状况对自身学习的影响最大。建议整体把握灾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着力解决制约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静 张冲 官群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四川省重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这六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项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灾区男生在"智慧与知识"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在"仁爱"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中学生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节制""超越"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小学生。(3)灾难中受灾严重的学生在"勇气"和"超越"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表现更好一些。(4)灾后接受心理援助的学生在"节制"方面不如未接受心理援助的学生。研究者还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灾难后学生心理重建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灾区 中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王芳 许燕 潘益中
对都江堰安龙镇某九年制学校学生进行复原力、创伤后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探讨复原力对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心理援助活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震后一个半月时,该校学生有17.3%的人出现较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12.9%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复原力中的积极认知和信任两个维度对降低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恢复具有比较大的作用;(3)创伤后应激反应在复原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根据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诊断标准(CPSS),对四川省极重灾区的5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当我想起或听别人说到地震的时候,会感到难过"、"试图不去想起、谈论或感受地震这件事"、以及"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几个方面得分最高。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更容易出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的症状。女生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和"持续性警觉"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有家人或同学伤亡的学生在三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没有家人或同学伤亡的学生。学生认为灾后的心理状况对自身学习的影响最大。建议: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差异,有...
关键词:
地震灾区 中小学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升 孟庆国
文章利用2008年8月、2009年2月两个时点在四川省5个地震重灾区收集的近2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研究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差异及不同时期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地震对受灾群众的各种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存在不同变化,不同受灾县市及不同"安置点或居住地"的受灾群众地震影响随时间推移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受教育程度"及不同"债务"受灾群众之间的地震影响差异由显著变为不显著;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及"民族"的受灾家庭之间地震影响差异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受灾居民 地震影响 纵向实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曾宁波 赖长春
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四川省10个极重灾区的31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时的情形"、"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在小事情上容易激动愤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几个方面报告最多,在"持续性警觉增高"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和"持续警觉增高"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的教师。不同受灾情况的教师在PTSD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人遇难或受伤的教师在"持续警觉性增高"、"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上...
关键词:
地震灾区 中小学教师 创伤后应激障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义 徐宏
文章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调查所获数据,介绍震区致残者的基本情况,对其生存状态和需求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地震致残者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其住房状况较差,婚姻问题多样,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较低,社会保障力度相对薄弱,其中农村地震致残者的问题尤为突出。整体而言,由于特惠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其核心需求满足低,长远需求与供给存在一定程度错位。另外,心理康复工作不完善使其全面康复得不到保障。针对地震致残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凤春 姚松
对四川省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况的调查显示:灾区教师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更好,办学条件改善对此起了积极作用,但一般效能感仍需提升;职称、办学类型、学校所在地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学校办学条件、工作所提供的发展机会以及管理制度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对灾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编制应有所倾斜,增加职称名额,提供多种激励方式;学校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改善教师生存状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峰 蒋远胜
理解农户融资偏好是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四川汶川5.12地震前2008年和震后2010年两次调研共722户灾区农户样本数据,发现地震影响和政府行政干预改变了农户灾后初期的融资偏好、农房重建贷款存在逆向选择风险等。政府可设置租金来缓解灾后金融抑制程度,但长期需建立健全农村保障制度取代其熟人圈层保障功能,逐步培育农村金融需求;金融机构需要将自身融入到乡土熟人圈层,并持续改变农户融资偏好而获得发展。
关键词:
5. 12地震 农户 融资偏好 变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峰 邹农基
心理危机是灾难事件发生后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在对部分灾区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灾难后相关人群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通过参考国内外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并结合实践经验,初步建构了适合我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模型,最终提供了一系列适合校园内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模型 心理危机评估 大学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彭思奇 杨凌
借鉴区域经济政策中期与事后评价采用的问卷调查分析方法,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倾向于满意。但是,对产业发展、就业及创业等民生工作仍有更高的期望。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以1480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运用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覃志敏 陆汉文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任务结束后,灾区贫困村发展步入后重建时期。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理论视角,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等作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灾后恢复重建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水平;而住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加重了农户债务负担,使其金融资本恶化,脆弱性增加;迫于还债等压力,农户生计策略倾向于打工等投入少、回报周期短的生计方式,但贫困程度深的农户因缺乏知识、技能、市场信息等,工资性收入比例低,生计方式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增收困难。
关键词:
地震灾区 贫困村农户 生计资本 脆弱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地震发生后,我们就在思考,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抗震救灾不是我们的长项,但灾后重建我们肯定会有所作为。如果说抗震救灾更多地是带着感情色彩,那么灾后规划则更强调理性和科学。"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朱留华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规划,它既要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又要考虑灾区的长远发展;它不仅是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依据,更要让灾后的重建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要让灾区群众看到美好的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四川“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 审计机关在行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产业集群调整分析
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调查及培养策略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四川震后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波动与收敛:“5·12”汶川地震后的四川经济发展——汶川地震十年经济指标观察与分析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
汶川地震后入川游客的动机及对四川旅游受灾情况的感知研究
汶川大地震后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省5个重灾县的农户调查数据
汶川地震灾后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思想
汶川地震重灾区交通通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