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9)
- 2023(2598)
- 2022(2306)
- 2021(2212)
- 2020(2054)
- 2019(3722)
- 2018(3680)
- 2017(6847)
- 2016(3954)
- 2015(4472)
- 2014(4360)
- 2013(4221)
- 2012(3990)
- 2011(3606)
- 2010(3880)
- 2009(3024)
- 2008(3168)
- 2007(2458)
- 2006(2146)
- 2005(1913)
- 学科
- 济(12692)
- 经济(12674)
- 业(9794)
- 管理(9259)
- 企(7363)
- 企业(7363)
- 方法(5198)
- 财(4750)
- 农(4732)
- 数学(4664)
- 数学方法(4617)
- 学(4203)
- 中国(3860)
- 税(3376)
- 农业(3252)
- 税收(3162)
- 收(3126)
- 务(3099)
- 财务(3090)
- 财务管理(3084)
- 制(3056)
- 企业财务(3007)
- 地方(2958)
- 业经(2780)
- 融(2548)
- 金融(2547)
- 银(2519)
- 银行(2512)
- 行(2443)
- 贸(2145)
- 机构
- 大学(52229)
- 学院(52159)
- 研究(21183)
- 济(19671)
- 经济(19251)
- 管理(17696)
- 中国(16070)
- 理学(15149)
- 理学院(14891)
- 管理学(14545)
- 管理学院(14434)
- 科学(13715)
- 所(11499)
- 京(10960)
- 研究所(10518)
- 财(10511)
- 农(10507)
- 中心(9915)
- 农业(8240)
- 财经(8177)
- 业大(8097)
- 范(8085)
- 江(8031)
- 师范(8002)
- 院(8002)
- 经(7647)
- 省(7107)
- 北京(6950)
- 师范大学(6663)
- 研究院(6399)
- 基金
- 项目(37452)
- 科学(29696)
- 基金(27824)
- 研究(26428)
- 家(25444)
- 国家(25260)
- 科学基金(20965)
- 社会(16244)
- 社会科(15358)
- 社会科学(15353)
- 基金项目(14788)
- 自然(14322)
- 省(14148)
- 自然科(13941)
- 自然科学(13937)
- 自然科学基金(13688)
- 划(12819)
- 教育(12234)
- 资助(11123)
- 编号(10152)
- 重点(9418)
- 部(8645)
- 成果(8573)
- 发(8281)
- 科研(7600)
- 课题(7542)
- 创(7532)
- 计划(7415)
- 教育部(7197)
- 创新(7093)
共检索到80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继元 叶珊珊 翟国方
"5·12"汶川地震导致四川省部分城乡大面积受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作者在收集媒体资料的同时,奔赴灾区对灾情特征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作者发现不同的城乡居民点因其空间距离和居民点自身属性的影响,在地震中受灾程度不一;震后安置与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安置区选址不当、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配置不当以及重建制度保障等问题。最后,从城乡灾害风险规避和规划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从汶川地震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情 重建与安置 经验教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辜智慧 葛怡 刘宝印 徐伟
汶川地震后,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部署。本文从灾害监测预警与隐患排查、基础设施和住房抗震设防水平、灾害避难所建设与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搭建了一个震后区域安全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安全建设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出汶川震后安全建设的案例经验,并借此对玉树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安全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需求评估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灾害重建 土地整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晓燕 吴殿廷 赵西君 张佳蕾
复杂和艰巨的灾后重建绝不仅仅是灾区面临的难题,社会各方都应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文章在总结国外灾后重建案例的基础上,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灾后重建的原则、战略、评估体系和重建规划。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文,指出中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规划》全文约25000字,15章,涉及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蓓蓓 李华燊 吴瑶
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章显示,目前灾后重建理论有如下特点: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建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建原则;2、将灾后重建视为灾区发展的契机,表达了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3、灾后重建理论视野广阔,对灾后产业集群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对不同区域空间的重建做出了积极思考;4、灾后重建理论关注重建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客观指出了重建过程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评估了重建可能存在的风险。灾后重建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重建的关注集中在重建规划和重建实施工程上,对重建评估尤其是对重建社会影响评估的重视不够。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界的注意力应该持续介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慧 邱建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使得众多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受重创。汶川地震灾后依据各类条例规范,开展科学重建规划,系统指导名城建设,名城得到相应保护。通过总结汶川震后同步开展名城保护、及时评估名城价值、运用防灾减灾理念的经验和不足,从总体要求、保护规划、重建模式等方面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对完善我国名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村镇空间布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它可以实现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基本思路是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的环境;二是重视重建过程中利益补偿的问题;三是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五是找寻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村镇重建 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伟元
研究目的:分析汶川县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特点、基本做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研究结论: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有以人为本、应急性、科学性、超前性、协调性等特点,在做法上突出前期调查分析和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提出重建用地安排和布局意见、落实有关用地政策,规划要科学理性等思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汶川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