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6)
2023(7807)
2022(6982)
2021(6571)
2020(5762)
2019(13364)
2018(13357)
2017(26491)
2016(14950)
2015(16945)
2014(17241)
2013(17213)
2012(16509)
2011(15072)
2010(15502)
2009(14418)
2008(14705)
2007(13454)
2006(11805)
2005(10671)
作者
(44176)
(37163)
(36982)
(35687)
(23913)
(17818)
(17216)
(14549)
(13864)
(13582)
(12604)
(12359)
(11930)
(11911)
(11842)
(11790)
(11722)
(10982)
(10828)
(10803)
(9360)
(9284)
(9095)
(8586)
(8488)
(8450)
(8365)
(8281)
(7675)
(7563)
学科
(59584)
经济(59525)
管理(40945)
(40236)
(30985)
企业(30985)
方法(27360)
数学(24495)
数学方法(24208)
(19647)
(17126)
中国(15868)
地方(13329)
(13061)
贸易(13059)
(12842)
(12722)
(12673)
农业(12568)
业经(11805)
(10462)
(10406)
银行(10379)
(9905)
(9904)
财务(9875)
财务管理(9849)
(9344)
金融(9342)
企业财务(9274)
机构
学院(215452)
大学(214388)
(89576)
经济(87471)
管理(81320)
研究(76253)
理学(68915)
理学院(68095)
管理学(66874)
管理学院(66442)
中国(58407)
科学(46765)
(45627)
(42799)
(41004)
(40512)
研究所(36463)
中心(35782)
(34743)
业大(32908)
财经(32757)
农业(32376)
(29551)
北京(29176)
(28930)
师范(28674)
(27206)
(27039)
经济学(26897)
(24773)
基金
项目(136202)
科学(105482)
研究(100632)
基金(96438)
(83922)
国家(83175)
科学基金(69548)
社会(60996)
社会科(57645)
社会科学(57623)
(53912)
基金项目(50380)
教育(46646)
(45946)
自然(44990)
自然科(43834)
自然科学(43817)
自然科学基金(43042)
编号(42655)
资助(40879)
成果(36330)
重点(30924)
(30741)
(30331)
课题(29902)
(27523)
科研(26340)
(26251)
教育部(25766)
创新(25743)
期刊
(101922)
经济(101922)
研究(64335)
中国(43212)
(37635)
学报(33676)
(33650)
科学(30552)
管理(27852)
农业(24869)
大学(24625)
教育(23797)
(23496)
金融(23496)
学学(23061)
技术(18255)
业经(16798)
经济研究(16088)
财经(15904)
(13644)
问题(13616)
(13456)
(11917)
理论(10887)
技术经济(10820)
图书(10662)
(10563)
统计(10412)
国际(10166)
实践(9909)
共检索到33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玖平  吴敏  马艳岚  
对汶川八级地震灾区城镇和农村新建社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居住条件、管理体制、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就业形势等现状,针对灾后新建社区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包括增强社区基础保障、建立社区组织机构、加强社区模式管理、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玖平  郝春杰  
抽取四川地震灾区六个市(州)作研究对象,采集其中六个县(市)近十年的GDP和民营产值数据,通过单方程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测算出民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在收集分析专家、政府和民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对地震灾区民营企业补偿的必要性。对民营企业就补偿政策的需求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已有补偿政策和民营企业对补偿政策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补偿、产业补偿四方面对已有补偿政策进行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铮  程君凤  顾新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开斌  
汶川震后主要工作已由应急抢险转入恢复重建阶段,政策执行成为下一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研究认为,巨灾导致政策执行面临快速性与复杂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公平性与效率性、成本性与效益性、民主性与科学性、单一性与综合性以及决策性与执行性等主要困境。为此,恢复重建政策实施必须遵循"整体推进,全面覆盖;相对独立,平战结合;软硬并重,全面提升;减法推进,动态调整;立足基层,示范推广"的基本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综合性政策平台,快速便捷、上下通达的社情民意反馈机制,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政策评估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保障系统,实施依托当地、能力建设优先的策略导向,构建主动型、开放式、动态性、减法式的政策实施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克俊  张鸣鸣  
汶川地震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如气候、地质等不确定性因素阻碍重建进程,个别措施不利于民众长远利益,金融贷款方面有潜在的风险,部分援建项目不适合当地的现实需求,而建设成本大幅攀升则是制约重建步伐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在当前或今后给重建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从保障、激励、监督、利益协调、工作推进等多方面深层次探索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机制建设,在保障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提升重建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邓大胜  李睿婕  
社会资本在灾害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灾害社会学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2008年和2009年的两次大规模抽样社会调查数据,从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三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援助和支持;与此同时,灾区群众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精神,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救灾和重建中的各项社会公益行动;灾区群众的整体信任程度较高,与灾前相比,社会信任水平呈明显上升之势。灾区人民的互助、参与、团结与信任,构成了他们重建家园时最可依赖的"社会资本"。在制订灾后重建政策时,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晓芹  姜太碧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发现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文化水平低、性别比例失调、区域内转移等诸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彭思奇  杨凌  
借鉴区域经济政策中期与事后评价采用的问卷调查分析方法,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倾向于满意。但是,对产业发展、就业及创业等民生工作仍有更高的期望。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曼莉  孙菊  陈瑶  李建  王峥  陈埙吹  陈宁姗  姚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人员伤亡严重,灾后政府迅速开展了医疗救助工作,包括灾后的紧急救援措施、因灾后续医疗的救助措施和随后常态的医疗救助,这些医疗救助措施帮助灾区人民解决了地震所致疾病的经济负担,保障了灾区居民的健康。同时,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医疗救助实施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建立对社会资源的管理机制、增加中央财政对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助的责任和扩大灾后医疗救助服务包的范围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5·12四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作者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但是可以治理,治理之后,从地质灾害影响角度而言,汶川县城完全可以在原址重建。重建规划定位为地震地质公园和旅游山水城市。汶川县城的重建应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应尽早启动应急防治工程,防止城市继续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舒建平  张林玲  何芝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绵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2008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绵竹市旅游业进行了积极恢复重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应着力从平复资金缺口、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亮点、深化旅游体验、恢复旅游市场人气、完善旅游救援等方面做好工作,实现绵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