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63)
- 2022(967)
- 2021(878)
- 2020(839)
- 2019(1788)
- 2018(1797)
- 2017(3028)
- 2016(1948)
- 2015(2210)
- 2014(2314)
- 2013(2288)
- 2012(2262)
- 2011(2054)
- 2010(2338)
- 2009(2296)
- 2008(2316)
- 2007(2217)
- 2006(2195)
- 2005(2236)
- 2004(1935)
- 学科
- 济(6309)
- 经济(6290)
- 管理(5828)
- 业(4850)
- 企(4042)
- 企业(4042)
- 制(3082)
- 中国(3007)
- 农(2610)
- 财(2274)
- 银(2233)
- 银行(2230)
- 行(2160)
- 教育(2138)
- 地方(2114)
- 学(2005)
- 制度(1823)
- 度(1823)
- 业经(1747)
- 体(1688)
- 农业(1614)
- 理论(1605)
- 融(1563)
- 金融(1563)
- 税(1548)
- 税收(1464)
- 收(1441)
- 方法(1317)
- 体制(1301)
- 和(1274)
- 机构
- 大学(26494)
- 学院(25428)
- 研究(9240)
- 济(8986)
- 管理(8643)
- 中国(8639)
- 经济(8611)
- 江(6472)
- 理学(6343)
- 理学院(6264)
- 财(6264)
- 京(6207)
- 管理学(6118)
- 管理学院(6061)
- 中心(5342)
- 州(4956)
- 省(4956)
- 科学(4926)
- 所(4624)
- 范(4516)
- 师范(4485)
- 银(4424)
- 银行(4282)
- 北京(4202)
- 财经(4123)
- 农(4058)
- 行(4056)
- 人民(3955)
- 研究所(3835)
- 经(3573)
共检索到5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毛文鳌
汲古阁毛氏系明清之际显赫的藏书家、出版家,且缱绻释教,尝慨然助刊《径山藏》,惜乎此段史实湮没不彰,以致影响准确考量其刻书及版本价值。鉴于此,本稿以《径山藏》为中心考察毛晋或以捐资,或任校雠,或独力诸方式所刻之佛经,而重新判定汲古阁之出版史地位。
关键词:
毛晋 汲古阁 《径山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章宏伟
考辨了毛晋汲古阁刊刻《嘉兴藏》的误说,指出《汲古阁刻经考略》依据的是不完整的第三手资料,而且没有交代出处,结论如果为学界接受,只会为学术增加混乱,因而必须予以否定。
关键词:
毛晋 汲古阁 《嘉兴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豪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明翻宋本。B本为毛氏汲古阁原单刻本,年代最早;《津逮秘书》本据B本重刻改订,年代较晚;A本《历代名画记》部分与B本同出一版,清末又经人改装,从汲古阁单刻本中选出《后画录》《古画品录》《续画品并序》三种,合订为一书。A本自汲古阁散出后,归日本人今关天彭所有,又入藏三井文库,后为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购藏。B本原为清末名宦李文田旧藏,历经其子李渊硕、其孙李棪收藏。1938年1月9日,李棪因经济困难,祖上又与香港富商结缘,故将B本赠予港商冯香泉。冯香泉之子冯钜飞奉母命,又将该书赠予同宗冯秉华。后从冯秉华处散出,归藏伯克利。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藏《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递藏,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明
影宋抄本《鲍氏集》的底本,经考察乃南宋孝宗年间所刻,其版本及文本特征表明出自唐写本,属于六朝旧集,纠正了四库馆臣认为鲍照集属重辑本的错误判断。齐梁时期的虞炎编本鲍照集,推断即《七录》著录的六卷本,萧子显和钟嵘均据此本而论定鲍照的文学地位。《鲍照集》在流传中也可能混入了他人诗作。明朱应登本应据宋本(影宋抄之底本)而刻,产生了讹误字和脱字,不宜作为底本使用。影宋抄本是校注整理鲍照集的最佳版本。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奉文
毛晋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藏书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私人出版家,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因此,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进行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因为史料的不足,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多数研究者,往往转用二三手资料,不进行分析考证,或着眼于宏观,而忽视了一些具体问题,势必影响到对于毛晋的整体认识。宏观研究只有建立在翔实准确的考证基础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光华
《南唐书合订》是李清在“南唐承唐”的正统思想指导下,以陆游书为基础,以马令书和野史为辅,经改订之后完成南唐史新著。该书曾遭清廷禁毁,版本一度非常稀少。家族及家庭的影响、遗民心态、李清自身的学术理念与学术素养为该书撰成提供了条件。该书体例严整,内容丰富,考证精详,实际是对清初以前南唐史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史学知识的普及和清初学风的转换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炳震
本文探研了明末清初杰出的出版家毛晋汲古阁的出版规模 ,在 40余年间刻书总字数约为八千万言以上 ,规模最盛时期 ,拥有编校、写样、刻印、装订等全部人员约近百人。
关键词:
毛晋汲古阁 出版规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树国
笔者认为 ,五代十国时期吴、南唐田税的变化是唐宋之际两税法税制变迁的反映 ,吴顺义改革和南唐升元改革主要是将原来户税钱转向地亩征收。税钱仅是田亩税的一部分 ,还有税米同时存在。吴、南唐田税始终是钱米并征 ,是以后宋代田税夏钱秋米的滥觞。
关键词:
杨吴 南唐 田税 税制变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史广超
《中兴礼书》及《续编》在南宋编成后仅以抄本流传,后散佚不存。清嘉庆时徐松命全唐文馆吏从《永乐大典》中录出,此为全唐文馆吏原稿本。徐松在原稿本上撰写整理意见,并据意见抄录完整誊清本,此为徐松精抄本。同时另行抄录的部分誊清本与原稿本合并,付龙元任活字摆印而未果,此为徐松原辑本。现存五个抄本均源于上述徐松原辑本和精抄本两个版本系统。
关键词:
中兴礼书 徐松 永乐大典 版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小丽
《十国春秋》是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史籍。但是对于其史料来源及特点,学界一直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十国春秋》南唐部分直接征引书目范围的考察及其与相关重要史籍之间关系的考析,初步推断该书在史学研究上有保存资料线索之功,但在史料原始性的保存与延续上价值不高,不宜作为第一手史料在学术研究中征引使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郎菁
许宗鲁在明嘉靖时期刻书多种,版刻风格独树一帜,且精于校勘,细于工艺,具有较高的版本及文献价值,多有名家递藏。本文查考出许宗鲁刻书九种,其刻书地为他任湖广学政时的驻地湖北武昌。并纠正叶德辉《书林淸话》关于许宗鲁的两处疏误。
关键词:
许宗鲁 宜静书堂 樊川别业 净芳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京州
及所记钤印,勾稽明代藏书家朱子儋藏书共二十七种,五百馀卷,其藏品覆盖面广,然以书画和别集为最多,对宋本的重视,是朱子儋藏书的又一特色。藏书之外,朱子儋还汲汲于刻书,对于所刻之书,他一方面续加补苴,一方面又抽取英华,看重选本,具有自觉的选家意识。
关键词:
朱子儋 藏书 刻书 缪荃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