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
2023(323)
2022(266)
2021(245)
2020(191)
2019(430)
2018(420)
2017(760)
2016(392)
2015(457)
2014(436)
2013(450)
2012(407)
2011(350)
2010(332)
2009(290)
2008(287)
2007(261)
2006(230)
2005(189)
作者
(1165)
(919)
(880)
(836)
(528)
(434)
(411)
(363)
(343)
(319)
(311)
(310)
(308)
(278)
(277)
(267)
(264)
(259)
(247)
(235)
(235)
(228)
(211)
(208)
(203)
(203)
(200)
(197)
(194)
(193)
学科
(995)
经济(993)
(846)
管理(670)
(653)
产业(568)
文化(508)
农业(496)
市场(482)
(460)
文化产业(457)
文化市场(457)
业经(432)
(432)
企业(432)
教育(391)
理论(385)
中国(345)
地方(345)
教学(315)
方法(277)
农业经济(276)
(233)
服务(231)
(215)
服务业(209)
(198)
诗歌(198)
数学(182)
(175)
机构
学院(5601)
大学(5482)
研究(1967)
管理(1640)
理学(1471)
(1457)
理学院(1439)
经济(1399)
管理学(1393)
管理学院(1384)
科学(1368)
(1367)
师范(1361)
中国(1284)
(1201)
师范大学(1155)
(1143)
(1029)
农业(935)
研究所(929)
教育(921)
中心(862)
(850)
业大(823)
北京(785)
(781)
(655)
(645)
技术(642)
科学院(640)
基金
项目(3783)
研究(3036)
科学(2982)
基金(2595)
(2317)
国家(2293)
科学基金(1835)
社会(1825)
社会科(1704)
社会科学(1703)
教育(1494)
编号(1405)
基金项目(1359)
(1334)
(1319)
成果(1259)
自然(1050)
自然科(1017)
自然科学(1017)
自然科学基金(1002)
课题(952)
(949)
(925)
(911)
资助(898)
重点(881)
(846)
项目编号(810)
规划(766)
发展(743)
期刊
(1985)
经济(1985)
中国(1565)
研究(1548)
教育(1505)
(1291)
学报(1183)
科学(1179)
农业(897)
大学(831)
学学(763)
(639)
(627)
(546)
管理(538)
社会(459)
图书(441)
社会科(433)
社会科学(433)
技术(423)
业经(373)
书馆(370)
图书馆(370)
资源(355)
职业(328)
(313)
(294)
论坛(294)
科技(279)
财经(271)
共检索到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玲  
文章首先探讨了汪曾祺田园牧歌诗性情怀的地域文化土壤,以及对沈从文乡土诗性情怀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详细介绍了汪曾祺田园牧歌的诗意表达,包括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的展示,古朴和谐的民情风俗的描绘以及纯美仁义的诗意人物的塑造;最后阐述了田园牧歌的诗化特征,如童年视角的诗意叙事,闲适爽朗的诗意语言,从容含蓄的诗化意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玲  
文章首先探讨了汪曾祺田园牧歌诗性情怀的地域文化土壤,以及对沈从文乡土诗性情怀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详细介绍了汪曾祺田园牧歌的诗意表达,包括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的展示,古朴和谐的民情风俗的描绘以及纯美仁义的诗意人物的塑造;最后阐述了田园牧歌的诗化特征,如童年视角的诗意叙事,闲适爽朗的诗意语言,从容含蓄的诗化意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春明  
我眼中的汪曾祺摘自《名人传记》94年第1期原作:孙春明我同作家汪曾祺先生本不相识,只是为采写一篇人物特写,才去拜访。见过之后,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老话─—文如其人。和许多住楼房的家庭一样,汪先生家也装有一扇防盗门。按过门铃,汪先生来开门,同伴指着防盗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钟琦  
以汪曾祺对声音的喜爱与书写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对声音的选择与表现中流露出的审美意识与时空观念,探究声音与听者、小说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声音为路径反观汪曾祺的小说,重申"听"的重要性,调动综合不同感官以全面感知生活的复杂多面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种地如绣花"的先民们在广袤大地上的辛勤耕耘,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各族人民,更在洱海滨、苍山麓以及散落在群山间的大大小小盆地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壮阔的田园画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种地如绣花"的先民们在广袤大地上的辛勤耕耘,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各族人民,更在洱海滨、苍山麓以及散落在群山间的大大小小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建才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通过追溯其人生经历和创作经历,发现这位从旧时代过来的作家经历了中国当代大小各种政治运动,不仅创作断断续续,而且"早熟"和"晚成"间隔了整整30年。从精神结构上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从创作倾向上说,他是20世纪最后一个京派作家。士大夫的精神心理结构和京派的创作追求与中国当代日益左转激进的政治文化环境发生强烈碰撞,形成了汪曾祺坎坷复杂的人生经历和奇特的创作"间断性"风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覃永转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鸿雁  王金池  
真实性是现代旅游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对比了学术界有关真实性的4种理论,认为兼顾旅游客体和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符合文学资源亦真亦幻的特点,适宜作为文学资源旅游开发的基础,并以高邮界首镇汪曾祺水乡风俗园项目策划为例,说明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的文学资源旅游开发流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品宇   赵弋徵   陶汝聿   孔翔  
地方推广是提升地方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但已有研究集中在城市场域,且较少评估地方推广的效应。在批判性地审视地方推广、乡村性和消费乡村等关联性文献的基础上,借助旅游循环理论建立一个分析框架,并以黄山市西溪南村古村落的网红化推广为个案,探讨乡村旅游地的地方形象建构与传播过程以及游客的感知与反馈。研究发现:当地政府利用了枫杨林的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改造以及特定的话语建构,描绘了“绿野仙踪”的乡村形象,营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地方神话。对游客的具身消费分析进一步发现,游客的消费行为、感受符合当地政府所建构的田园牧歌乡村性的设定,并在身体感官、认知和情感上表现出相应的细致特征,但也不局限于先前地方推广话语的范畴。在地方推广成功的前提下,游客的能动性能够反馈到下一轮的旅游生产,从而强化先前建立起来的旅游景观话语的表征。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推进地方推广与地方营销的学术争论,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循环的框架发展,在实践上可为乡村旅游营销以及旅游体验营造提供借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英  
文章以汪曾祺创作的《大淖记事》为代表,与同一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也写少男少女爱情的作品作比较,认为汪曾祺小说不同于同时期小说的魅力主要在于:(1)抒写真实自然的感情需求与生活方式;(2)我行我素、去功利化的写作方式;(3)继承了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鹏  
文章主要从叙事策略与结构阅读这两个叙事学角度对沈从文的《渔》和汪曾祺的《复仇》两部作品的复仇主题解构进行对比分析,展现沈从文"回归自然本心式"的复仇解构与汪曾祺"超道德情感式"的复仇解构的异同之处,剖析"隐形矛盾"与"诗意留白"等细节之处两位作家所展现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审美价值倾向。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横纵向比较展现两位作家不同于传统作家以及同时期其他作家的审美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温明丽  
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加入质性研究的访谈叙事法,前者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论述教化的本质与意涵;后者则辅助说明教化蕴含的人文、伦理与审美的力量可以深入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主性,也可激发教师反思并改变其对学生的态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彰显思觉行盼是教化哲学观的基本要素,促使教育活动得以兼顾具自主意识的个体主体性与实践伦理的社会性。质言之,若教育活动不违其以德为核心的本质,则教育与教化乃一体之两面,即两者均在化育人才,使其知书达礼,恪尽职责,有守有分,是士人、是君子、是高尚品格的仁者,乃至于圣人。确立了教化乃主体性与社会性辩证合之知行活动,具有批判性思考的社会性意义,也是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慧  
我国以农立国、以诗闻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农业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咏农诗篇,同时传递着从古到今的农事、气候、农器、播种技术等丰富农业信息。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最美古典诗词:田园卷》一书经过编者刘凤珍的反复校勘和认真推敲,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宋元等4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田园诗词呈现给读者。田园派诗歌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田园诗人将自己在山水间得到的滋养和从田园中感受到的宁静释放到诗词中,淡远清新、质朴自然。作为与农业、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楠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以小说人物梅丽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相关理论,从梅丽作为孤独的存在者、追寻中的他者和自由的选择者三个层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第四代移民梅丽在他者的凝视、追寻下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却在多重错位中成为一个畸形的存在,但她最终挣脱了自我、家庭、社会和民族的羁绊,通过行动进行自我选择,朝绝对自由进发。这个过程不仅折射了当时的环境与人所面临的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自由选择的深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